方 第2317页
-
治高脂血症 中药处方加减用法
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患 者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 下。 一、I临床资料 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 39~78岁;病程3个月~2年;肥胖者 24例,形体适中者12例;明确有心 脑血管疾病者19例,无心脑血管病者 10例,有头胀不适者3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茯苓15克,陈皮、柴胡、 石菖蒲、泽泻各12克,半夏、枳实各 10克,甘草6克。 加减:肝阳亢盛,面红目赤,胁 肋胀满,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 弦数者,加白菊花15克,钩藤12克; 血瘀,面色晦暗,舌暗有瘀斑,苔白, 脉涩者,加...
-
静脉炎膏方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STP)常继发于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主要表现为 沿着肢体的浅静脉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灼热, 常可摸到质硬结节或硬性索状物,有明显压痛, 不但减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并发深静脉血栓、 甚至形成急性肺栓塞。STP 是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 高 危 因 素,无 症 状 深 静 脉 血 栓 患 者 中 约 41. 7%的患者伴有 STP [1 ] 。 中医称 STP 为青蛇毒病,长期以来一直被认 为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第五 批...
-
临床用处方石决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临床用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 压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共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 11例,均为中医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 者,均符合肝阳上亢型标准(症见眩 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 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 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排除 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患、肝肾功能不 全和高血压极高危患者。 二、治疗方法 处方:石决明(先煎)20克,钩 藤、益母草、夜交藤各15克,天麻、 山栀子、杜仲、桑寄生、牛膝、黄芩、 茯神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
心悸之房颤辨治方论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 一。 中医将其归为心悸, 其发生与感受环境影响之外 因与饮食、 情志、 药物等内伤有关, 有气血阴阳之虚 和痰饮风毒之实的病机特点, 并与心神相关。 中医治 疗房颤在缓解心慌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本文挖掘古 籍方书, 结合临证实践, 参考心悸中医诊疗指南评价 研究及相关数据挖掘的结果 [1-2] , 甄选方理深厚且临 床行之有效的古方, 根据治法进行归纳, 并从方源、 方解、 临证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治心调营卫 1. 温阳化饮, 潜镇安神 《伤寒明理论》云: &ldq...
-
龋齿引起的牙痛出血 快速止痛方
龋齿是牙齿硬安排逐渐被损坏的一种疾病。临床使用标明,云南白药对龋齿初期引起的牙痛、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当牙痛发作时,用牙签挑取云南白药少许,放入汤匙,然后参加开水1滴,调成糊状,再用牙签挑取白药糊塞入龋洞,牙周或牙根部,一般用药3~5分钟即能止痛。 云南白药其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成效。药理研讨标明,该药有较强的消炎镇痛效果。临床上,在牙槽窝内放置云南白药,还能有效减轻牙齿拔出后的并发症。该药止龋齿痛苦见效快,无副效果。但假如连用数次牙痛不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魏中意)...
-
高血压心脏病 处方用西洋参
高血压心脏病 林某,男,63岁,村民。2009年6月5日诊。病者高血压史10年,间断服药,今年来曾2次昏倒在地。现面色暗红,头痛、头晕,耳鸣,烦躁少寐,体倦乏力,胸部闷痛,心悸不安,口干微苦,四肢有时麻痹,下肢轻度浮肿,大便干结,3天1次,小便短赤,舌边有瘀斑,少苔,脉弦结。血压165/100毫米汞柱。经颅多普勒检查: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彩色B超检查:高血压心脏病。 处方:①西洋参(另炖)10克,麦冬15克,生地12克,田七15克,丹参15克,五味子(打碎)15克,百合10克,浮小麦1...
-
主治输液性静脉炎 游走性浅静脉炎经验方
治输液性静脉炎经验 方法:大黄15克。将大 黄浸泡于200毫升75%酒精 中,48小时后去渣,将药液 置于密封瓶内备用。待点滴 刺激性强的药液时或已发生 沿血管走向出现条索状红 线,并有红、肿、热、痛等症 状出现时,倒少许大黄酊于 手心中,用手掌或食、中、无 名指三指指腹,蘸取药液顺 血管走向在穿刺静脉针眼 3—4厘米处,向心性反复按 摩,干后再蘸大黄酊,反复 按摩至局部微红发热为度。 然后盖上千纱布,一般点滴 过程中1~2小时按摩1次, 至滴完。拔针后再按摩2 次,防血管变硬。 主治:输液性静脉炎...
-
治口腔溃疡 方用银翘散合小柴胡汤化裁
陈某,女,68岁,于2016年3月25日初诊。主诉:口腔溃疡半个月。 患者半个月前食用辛辣饮食后出现口腔溃疡,现口颊内可见数个溃烂小泡,红肿疼痛,妨碍进食,口干口苦,偶有恶寒且鼻塞微热,夜间11点至1点上颌疼痛,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舌红苔黄厚,脉滑。既往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口腔溃疡乃表郁化热所致,治当以透表散热、和解少阳为主,方用银翘散合小柴胡汤化裁。 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薄荷叶10克,淡竹叶10克,炙甘...
-
治中风后半身汗出有妙方
病人中风后半身汗出,是中风 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较为 多见。患者多于患侧汗出,有自汗, 有盗汗,还有两者兼有,常反复发 作,较难治愈,时刻影响中风患者的 预后。在治疗该病时,结合中风之痰 瘀致病理论,采用逐瘀化痰法治疗 22例中风后半身出汗患者,疗效颇 佳,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共收治22例中风后半身汗出 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 年龄均在49岁以上,均无手术、外 伤史,且肝肾及心肌功能正常,均为 中风后患侧半身汗出较多,有时可 浸湿衣物,活动后症状加重,既往无 半身汗出史,为中风后发病。...
-
全国名老中医治胸痹方
处方:川芎、赤芍各12克,丹参 山楂、黄芪、淫羊藿各15克,全瓜蒌 莪术、元胡、地龙各10克,桂枝6克 细辛3克,荜茇9克。 加减:若证偏阴虚阳亢,或血压 偏高,表现出烦热、心悸、口干、头晕 耳鸣等症状者,可去桂枝、细辛、荜 茇、淫羊藿,加生地、茺蔚子、夜交藤 各10克,黄连5克;若血压偏低,而 表现出气短乏力、虚弱疲倦、口渴多 汗、舌红少苔、脉虚数等耗气伤阴之 象,则原方去桂枝、细辛、荜茇、淫羊霍 加麦冬、五味子各10克,党参15克,以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复脉救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和 二煎药液...
-
口中异味 治法滋补肾阴强腰壮骨方
马某,男,47岁,2018年5月31日初诊。 主诉:口中异味半年。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显着诱因感口咸、口臭,大便数日1行,枯燥如球,无厌恶及腹痛。平经常腰腿痛,不能正常劳动,曾就诊当地医院确诊为“椎间盘脱出”。既往于数年前患有布氏杆菌病,服用抗痨药医治已康复。患者身体消瘦,牙齿稀少不固。肝功用、肾功用化验正常。刻诊:口咸、口臭,特别吃肉食时臭味感显着,饮食庸俗,大便枯燥,腰痛,小腿凉。舌苔白腻,舌下静脉粗,脉弦细。血压117/71mmHg,脉搏62次/分。 确诊:口中异味(肾...
-
健脾祛痰化瘀 治高血压方
治高血压方 处方:蒲黄、川芎、薏苡仁、益母草 各12克,陈皮、茯苓、白术、泽泻、五 灵脂各10克,法半夏8克。 加减:痰多,苔黄腻者,加胆南星 10克;头胀头重者,加决明子、白菊花 各10克;尿少浮肿者,加车前草15克; 胸闷者,加全瓜蒌15克;腹胀者,加莱 菔子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 周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祛痰化瘀。 主治:高血压,中医辨证为痰浊挟瘀 型,症见患者形体较为肥胖,血压升高, 头晕头痛,头重中裹,周身困倦,神疲嗜 睡,腹胀痞满,妇女可伴月经后期或闭 经,舌质暗,苔白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