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211页

方 第2211页

  • 治老年痴呆脾虚兼瘀者方

    治老年痴呆脾虚兼瘀者方

      健脾活血益智汤磁石30克,石菖蒲10克,鹿角霜20克,肉苁蓉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川芎15克,山药20克,云茯苓15克,核桃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健脾活血,开窍益智。适用于老年痴呆脾虚兼瘀者。   补肾活血化瘀汤黄芪30克,熟地15克,益智仁10克,地龙12克,山萸肉10克,鹿角胶15克,丹参20克,白芍15克,郁金10克,远志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补肾益气、活血、化痰。适用于肾虚精亏、痰瘀、阻窍者。(张可堂)...

  • 自拟方治萎缩性胃炎

    自拟方治萎缩性胃炎

      乌梅10克,白芍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木蝴蝶6克,刺猬皮6克,麦芽30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胃脘胀痛,痛及两胁,嗳气呃逆者,加佛手、香附、没药、青皮;胃脘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或瘀点,或胃镜检查有息肉增生者,可选加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姜黄、九香虫;疼痛喜按,得温痛减,喜热饮,纳呆乏味,腹胀肠鸣便溏,舌质淡,苔薄白,可选加高良姜、炮姜、附片、白术、山楂炭、肉桂;口苦,口干,口中臭秽,口渴欲饮,便干,苔薄黄,舌红,可选加黄连、蒲公英、石见穿、红藤、制大黄、玄参...

  • 治顽固性头痛经验方

    治顽固性头痛经验方

    经验方:川芎15克,防风、羌活、黄芩各10克,黄连、柴胡各6克,炙甘草8克。 加减:病程长者,加蜈蚣1—2条,太子参20克,白蒺藜12克;头痛连面或牵引牙龈痛者,加细辛3 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暇,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顽固性头痛(包括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头痛)患者15例,治愈6例,显效 4例.好转1例,无效4例。...

  • 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以上腹部近剑突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常兼有纳差、嗳气、呃逆、腹胀、呕恶,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也有的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后。陈宝贵结合临床实践、重视现代研究,对继发于脑血管疾病后所致胃脘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吴医汇讲》提出:“胃之权在心。”说明胃的功能活动由心来支配。《素问·脉解篇》所说“阳明络属心...

  • 健脾消积治胃下垂方

    健脾消积治胃下垂方

    处方:枳实、白术各15克,生姜、生麦芽、生神曲、生山楂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于进食前半小时服。 功效:理气化饮,健脾消积。 主治:胃下垂,中医辨证属脾虚水停型,症见上腹胀满,动摇有声(振水音),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浑身乏力,舌淡胖,苔厚腻,脉滑。 陈中强...

  • 仙人掌敷肚脐治萎缩性胃炎方

    仙人掌敷肚脐治萎缩性胃炎方

    方法:取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烂,纱布包裹,敷肚脐,胶布固定。每日1换。 主治: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中医辨证属胃热阴虚型,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空腹加重,口干欲饮,嘈杂如饥,饥而不欲食,手足心热,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刘美钿...

  • 刘渡舟验案精选 痛泻经验方

    刘渡舟验案精选 痛泻经验方

      一日,刘渡舟老师接诊一痛泻患者,缠绵月余,治之不愈。示前医用方乃痛泻要方加薏苡仁、砂仁、莲肉三味。老师问诊、望舌、诊脉后,提笔仍开痛泻要方,亦加三味,即炒白芍20克,炒白术15克,陈皮10克,防风6克,柴胡12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7剂,日一剂,水煎服,药尽病愈。病人复诊离去。   老师对侍诊诸生曰:医者辨证当有真知灼见,用药要有胆有识。痛泻要方用治痛泻确是一张好方子,前医用之不效,何也?缘何稍事化裁而能取效?因望其舌色偏红,问其兼胸胁胀满,切其脉沉弦,乃知症结为肝气乘脾所致腹痛即泻、痛泻不止之证。...

  • 经验方治精神分裂症

    经验方治精神分裂症

    经验方:干地龙30克,白糖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每周服6 剂。60日为1疗程,用1疗程。 疗效:本方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近期治愈3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8例。...

  • 治消化道疾病验方

    治消化道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管炎柴胡10克,白芍10克,厚朴8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2克,海螵蛸10克,枳壳10克,赭石15克,煅瓦楞子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慢性胃炎醋延胡索10克,海螵蛸10克,白芍10克,炒川楝子10克,乌药8克,蒲公英10克,沉香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萎缩性胃炎白花蛇舌草10克,黄芪15克,太子参10克,三七3克,石斛10克,莪术10克,枳壳8克,鸡内金10克,厚朴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

  • 胃溃疡验方

    胃溃疡验方

      1.炙黄芪50克,桂枝尖6克,生白芍12克,炮姜5克,大枣5枚,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14天。   2.白头翁150克,生黄芪100克,蜂蜜200克。先将白头翁、生黄芪洗净,切碎,加水浸过药面浸泡3小时,置火上煎熬一小时,过滤取汁;渣再加水浸过药面,煎一小时,过滤取汁,然后将两次滤取的药汁混合,加热浓缩至800毫升,加入蜂蜜煮沸,冷却后贮瓶备用。口服,每日3次,每次20毫升,饭前温开水冲服。   3.枳实30克,白及30克。将上药共研成细粉,贮瓶备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于早餐和晚餐前温开水冲服...

  • 二偏方治呃逆

    二偏方治呃逆

    1.鲜山楂绞汁,成人每次服15~2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3~4次。或用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每次1~2丸,缓缓嚼服,并饮少量温开水,每日3~4次。亦可用山楂切片徐徐含服。适用于呃逆轻症者。 2.生赭石30克(先煎),生山楂20克,枳壳、甘松各12克,木香、厚朴各9克,清半夏6克,旋覆花15克(另包)。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连用2~3剂可愈。适用于呃逆重症者。(郭旭光)...

  • 自拟方治虫结关格

    自拟方治虫结关格

    虫结关格,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虫结关格症见脐周阵痛,腹中作胀而时有包块隆起,按之腹部柔和,且可在脐周或脐下两侧摸及一个至多个团状或条索状包块,质韧而压痛不著,呕吐,吐出物多为清涎、食物或蛔虫,不矢气,不排大便等。此病即西医的蛔虫性肠梗阻,笔者用杀虫攻下之法,自拟杀虫通幽汤治疗此病,效果颇佳。 贯众、槟榔各15克,使君子肉、枳实、厚朴各 12克,大黄6克,菜油 30毫升。上药除菜油一次先服外,其余诸药,皆用水煎,取汁400毫升,分4次温服,每6小时服1次。 本方以治虫结关格擅长,其运用之妙,在于灵活加减,随证...

  • 蒲辅周外用头痛验方

    蒲辅周外用头痛验方

      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蒲辅周先生传下来一个外用头痛验方,治疗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之痛不可忍者,非常有效。方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15克,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白附子30克,木香9克。为细末,加二分之一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在太阳穴,用纱布包固定。   蒲辅周先生还拟有一个三生祛痛方,治疗偏风头痛,屡用获效。用生乌头、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次30克,以连须葱白7茎,生姜15克,切碎共捣烂如泥,入药未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敷在痛处,每1~2日换药1次。(孙成力)...

  • 雷昌林治梅尼埃病验方

    雷昌林治梅尼埃病验方

      王某,女,62岁,初诊:1990年12月4日。   患者主诉眩晕近二月。发病初就住进某陆军医院,经各种检查,最后诊断为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治疗二十余日,患者自感眩晕减轻不明显,故坚持要求出院。后辗转来治疗。   患者现感头晕不支,不敢上街,不敢看周围人群,不敢在嘈杂环境里,否则眩晕更著。就诊时由其家属搀扶。除上症外,还有轻度耳鸣,精神抑郁,胸闷气短,咽干并有异物感,纳差恶心,上腹不舒,并伴右背部阵发痛著,闻油气恶心,口苦粘腻,腹胀,大便每日1次干结,失眠,烦躁易怒,查右上腹有明显压痛,苔黄腻,脉细...

  • 治郁之法 治郁之方

    治郁之法 治郁之方

      高建忠老师临证,很擅治郁,老师在其著作中也多处谈及治郁。跟师熏陶日久,笔者临证也常用治郁之法、治郁之方。   毕某,女,49岁。2013年5月3日初诊。   主诉咳嗽近1月。患者为某大型超市负责冷饮销售的员工,平日常接触冰箱、冰柜,每于将头面曝于冷气中时,咳嗽明显。咽部微微觉痒,有痰但不易咳出,偶有痰出,可见痰色黄白不一。伴有心情抑郁,自嘲得了“抑郁症”。周身疲乏,大便欠畅,纳食欠佳,睡眠尚可。舌质淡暗,舌苔白,脉滑缓。   体质辨识结果提示:该患者为气虚和气郁体质,并有...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 健康来了陈宝田治偏头痛偏方

    健康来了陈宝田治偏头痛偏方

    陈宝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军委保健局专家,学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师带徒名中医,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诊治慢性头痛、眩晕、癫痫、颈椎病、 陈旧性面瘫、风湿类疾病等各种疑难杂症。在中医脑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2013年1月29日“正天丸”发明者、南方医科大学将军级教授陈宝田做客广东卫视健康服务类节目《健康来了》,为...

  • 瘀血头痛 辨治方药

    瘀血头痛 辨治方药

      头部外伤所致瘀血阻滞经络,络脉瘀阻而致头痛经久不愈,或因头颅血管病变而致血行不畅、血脉痉挛等等,皆可致瘀血头痛,是头痛中较为常见的证型。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经久不愈,一般痛处固定,如锥如刺,疼痛多于夜间或阴雨天加重,或有头部外伤史,或有脑血管硬化及血脂、血黏稠度偏高等病变,舌质常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细。此为瘀阻脑络。   治法:祛瘀通络,疏风止痛。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方药:柴胡、炒枳壳、当归、白僵蚕、桃仁各10克,川芎、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红花...

  • 郑绍周教授治羊癫风方

    郑绍周教授治羊癫风方

      郑绍周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他从医近50载,在治疗中风、痴呆、头痛、眩晕等脑血管疾病及各类疑难杂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他的学生,长期跟师侍诊,现将其治疗癫痫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癫痫俗称为“羊癫风”或“羊羔风”,是一种阵发性神志失常的常见疾病。癫痫发病以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做猪马牛羊鸡犬等六畜叫声,发作后即苏醒如常人为其共同特征。...

  • 史丽清治消化性溃疡方

    史丽清治消化性溃疡方

    治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方 处方:柴胡、大枣各10克,白芍、川芎各8克,川楝子12克,半夏10克,生姜、黄连、吴茱萸、陈皮、甘草、香附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遇烦恼郁怒则发作或加重,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史丽清 治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方 处方:黄芪30克,干姜、半夏各9克,党参、白术、陈皮各10克,茯苓15克,砂仁、木香、吴茱萸各 6克,大枣12克。 用法:水煎分...

  • 治湿热腹泻腰痛经验方

    治湿热腹泻腰痛经验方

    治湿热腰痛经验 方法:取鲜丝瓜子60克,捣烂,敷命门穴(脊柱上,与脐部相对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主治:湿热腰痛,症见腰痛重着,胀痛,痛处伴有灼热感,遇热天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心烦口渴,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雍雁姬 治湿热腹泻经验 方法:取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水煎20分钟,取药液入盆,兑入温水,以超过足踝为度,令水温保持30℃左右,浸泡脚部30~6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 主治:湿热腹泻,症见腹痛肠鸣,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

  • 治胃溃疡慢性腹泻方

    治胃溃疡慢性腹泻方

    治胃溃疡方 处方:炒白术、炒白芍、浙贝母、川楝 子各30克,制香附20克,炒枳壳15克, 炙甘草6克。上药共研细粉,每日服2 次,每次10克,温开水调送。 主治:胃溃疡疼痛泛酸者。曹继祖 治慢性腹泻方 处方:谷芽、麦芽各15克,赤芍、白 芍、茯苓各12克,藿香、苍术、白术、厚 朴、外=香、大腹皮、通草、炙甘草各9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慢性腹泻脾虚寒湿型。龙进升...

  • 血管性痴呆遣方用药

    血管性痴呆遣方用药

      病因病机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智力进行性下降,记忆、判断、计算等认知功能障碍,并可伴有情感障碍,行为及人格异常。血管性痴呆以老年人居多,或易发于中风病之后。本病属中医学“健忘”、“呆病”、“文痴”、“癫病”等疾病范畴。   关于本病病机,历代文献中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肾虚说,《灵枢·海论篇》说:“脑为髓之海&rd...

  • 治中老年慢性肠炎之久泻方

    治中老年慢性肠炎之久泻方

      中老年慢性肠炎之久泻,多表现为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大便稀溏,不思饮食,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甚者脱肛、晕厥等。笔者跟随甘肃中医学院王道坤教授学习时,在其指导下对中老年慢性肠炎的治疗进行总结,得出有效方剂,即以干姜10克,炒白术30克,人参(另煎)12克,附子(先煎)12克,吴茱萸6克,葛根12克,高良姜9克,肉豆蔻(去油)12克,肉桂6克,天台乌药12克,蒲公英12克,枳壳12克,藿香30克为主方,并以生姜大枣为引。日1剂,水煎服,或用本方剂1~2剂粉细为末,于餐前温水冲服,效果...

  • 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方

    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方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中医的“腹痛”、“瘰疬”范畴。患儿以3~8岁最常见。小儿多表现为腹痛反复发作,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多发肿大淋巴结。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其病机主要是毒壅气滞,湿热交阻,不通则痛。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崔文成主任医师以解毒燥湿、清热散结为治法,对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之消瘰丸和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消瘰丸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研制出了消瘰止痛颗粒,用于临床,共治疗2000多例,均有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1典型病例。...

  • 胃脘痛 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胃脘痛 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胃脘痛之病情,虽有虚、实、寒、热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殊,就其病因、病机推之,则可辨为气滞、血瘀、寒凝、火郁、食伤、停饮、中虚、津伤以及虫积等不同。故治疗时,必当辨证审因,相机立法,投以方药,可得而治焉。   气滞胃痛   胃脘部膨满作痛,其痛串走无定处,频发噫气,或呃逆不休,心烦易怒,屡欲太息,逢恚怒则胀痛增剧,食少口干,舌赤苔白,脉象沉弦而滑。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药:香陈理气汤(自拟方)。处方:香附15克,陈皮20克,柴胡15克,紫苏15克,枳壳10克,麦芽20克,木香4克,薄荷8克。加减...

  • 胃脘痛处方三则治消化道憩室病

    胃脘痛处方三则治消化道憩室病

      消化道憩室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噎膈”等范畴。中医认为系阴虚肠燥、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滋阴润燥,解郁理气,活血止痛。   处方一: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15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威灵仙15克,银花10克,皂刺10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橘核15克。服法:水煎服。本方适用于食道憩室,吞咽困难者。   处方二:橘络10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瓜蒌2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苏叶10克,法夏10克,苏合香丸...

  • 益气活血 辨治老年眩晕症方

    益气活血 辨治老年眩晕症方

    治老年眩晕症(脾胃不和)方 处方:天麻、茯苓、法半夏、丹参、枳实各15克,钩藤(另包后下)、酸枣仁、葛根各20克,荷叶顶3个,砂仁8克(冲),陈皮、竹茹、甘草各10克,石菖蒲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湿和中,祛风化痰。用于治疗老年眩晕症,中医辨证属脾胃不和,痰浊上扰型。症见患者眩晕时作时止,胸闷,心慌,胃脘不适,夜寐多梦,口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专家点评:该患者年愈半百,眩晕时作时止,胸闷心慌,胃脘不适。此乃素体脾虚,运化不及,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致清阳不升,浊阴...

  • 产后抑郁症 介绍几则粥疗方

    产后抑郁症 介绍几则粥疗方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为,当以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为治,介绍几则粥疗方:   柴胡疏肝粥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各10克,炙甘草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疏肝解郁,适用于产后忧郁、胸闷烦躁等。   参芪沙棘粥人参...

  • 天麻及钩藤验方治面肌抽搐

    天麻及钩藤验方治面肌抽搐

      面肌痉挛,又称为面肌抽搐,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搐,多从一侧下睑开始,逐步发展至同侧口角抽搐,临床多伴有眩晕、耳鸣、头胀不适、烦躁等症状。症状常进行性加重,每因紧张、疲劳等原因诱发或加剧,入睡后停止。本病缠绵难治,容易复发,重症患者可致患侧面肌挛缩,患侧眼裂变小,面肌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陈宝贵教授经过40余年临床实践,体会到风邪在面肌痉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总结出以袪外风、熄内风联用的治则,采用祛风散寒、熄风止痉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肝风内...

  • 治各种头痛验方

    治各种头痛验方

    治风寒头痛 白芷9克,菊花9克,川芎6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治风热头痛 生石膏18克,蔓荆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4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治气血两虚头痛 牡蛎(先煎)、龙骨(先煎)各30克,党参、熟地各18克,当归15克,白芍、川芎各12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治外伤血瘀头痛 红糖、地肤子各30克,川芎、赤芍、红花、荆芥穗各10克,茶叶3克。将川芎、赤芍、红花、荆芥穗先煎20分钟,再放入茶叶煎10分钟,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