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213页

方 第2213页

  • 治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

    治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

      组成黄连6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10克,白芍30克,元胡15克,甘松10克,佛手10克,吴茱萸3克,炒白术15克,麦芽12克,谷芽12克,法半夏10克,三七3克,海螵蛸20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胆柔肝,消食和胃。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方解方中黄连、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为君药,清胆火,除胆胃郁热,正如《甲乙经》所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汁泄则口苦,胃气泄则呕苦汁。”白芍柔肝养阴,元胡、甘松行气止痛,共为臣药。吴茱萸、佛手、炒白术、麦芽、谷芽...

  • 治失眠验方四则

    治失眠验方四则

    1、生龙骨、生牡蛎、丹参、枣仁、夜交藤各30克,茯神、合欢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5日为1疗程。 2、当归、白芍、熟地、玄参各30克,柴胡、石菖蒲各3克,水煎2次,下午3时、晚8时各服1次,每次1茶杯,每日1剂。 3、丹参、炒枣仁各等份,共为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第2次于临睡前半小时服,10天为1疗程。 4、鲜枣树根50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呈棕红色,每次服50毫升,临睡前服。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主治医师李祥农献方...

  • 自古针灸就是调治眩晕的主要方法

    自古针灸就是调治眩晕的主要方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而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可分为旋转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的倾倒感觉为主;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多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脑...

  • 止泻泄 用于慢性肠炎方

    止泻泄 用于慢性肠炎方

    荜茇辛热逐寒,善治寒凝气滞之腹痛痛腹泻。治疗大肠时泄,不欲饮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黄等症,余常用《圣惠方》中的荜茇丸。 方用:荜茇15克,白术15克,肉豆蔻15克(去壳),丁香45克,诃黎勒100克(煨,用皮),附子50克(炮裂,去皮脐),桂心15克,胡椒75克,干姜25克(炮裂,锉),厚朴5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木香25克。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本方温脏腑,去沉寒,健脾胃,止泻泄,可用于慢性肠炎而见上述症状者。...

  • 游途止泻有妙方

    游途止泻有妙方

    外出旅游如发生腹泻怎么办?腹泻容易造成脱水现象,除了吃止泻药,这里介绍两种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配方。 先准备好1升水,加入1匙盐、一匙苏打和四匙糖;或是1升水,加入1匙盐和8匙糖,可添加少许橙汁、苹果汁、柠檬汁或蜂蜜搅拌均匀后喝下,症状将会有所缓解。此后再吃些清炖肉汤和食物,但不要吃蔬菜和水果。 张丰春...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止泻
  • 胃脘胀气 邱明义临床验方

    胃脘胀气 邱明义临床验方

      孙某,男,40岁。2010年11月1日初诊。自述胃脘胀气2年。现胃脘胀气,消瘦,口唇干,睡眠欠佳,饮食无味,舌尖红,苔薄白,脉弦。邱明义辨为肝郁化火,胃气阻滞,治当清热疏肝,行气除胀,方以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实10克,炙甘草6克,佛手10克,甘松10克,厚朴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砂仁10克(后下),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炒枣仁15克(打),合欢皮15克,丹皮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胃脘胀气好转,睡眠好转,苔薄白,脉弦。于上方加仙鹤草30克以补虚,炒...

  • 治小儿流涎癫痫频发经验方

    治小儿流涎癫痫频发经验方

    治小儿流涎经验 方法:取白矾60克,研为细粉,溶于温水中,频洗患儿两足,每次洗30~60分钟,每日2~3次,连洗3~4日。 主治:脾胃积热型小儿流涎,症见口水粘浊,颌下赤烂,烦躁不宁,小便黄,大便干结,唇舌红赤等。 石为思 治癫痫频发经验 方法:取丹参、硼砂各4克,苯妥英钠(西药)1克,共研细粉,取少许纱布包裹,敷肚脐,外用胶布固定。3~5口换药1 次。 主治:癫痫频发。 秦龙炎...

  • 治呕吐方五则

    治呕吐方五则

    1、藿香15克,紫苏、生姜各10克,伏龙肝(即灶心土)、葱白各30克。水煎2次,将药液合并,摇匀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2、藿香、木瓜各15克。水煎服,呕止停药,不愈再服,每日1-2剂。 3、半夏、陈皮、白术、桂枝、厚朴、砂仁、白豆蔻各10克,茯苓30克,炙甘草、生姜各6克。水煎2次,将药液合并,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4、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茯苓、生姜各15克。水煎2次,将药液合并,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5、半夏、竹茹各10克,生姜15克,伏龙肝200克。先将伏龙肝...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呕吐
  • 三叉神经痛内服外敷方

    三叉神经痛内服外敷方

      内服方:全蝎、僵蚕各150克,白附子100克,川芎、白芷各180克,上药共研细末拌匀,每服2克,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外敷方:马前子30克,乳香、没药、草乌、川乌各1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拌匀,用香油、清凉油各适量调成糊状,每次取拇指盖大小药膏摊于白布或油纸上,贴敷患侧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每次选用1~2个穴位,2天更换1次。...

  • 精神障碍癔症治方

    精神障碍癔症治方

      1.生赭石50克,法半夏15克,黄连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干姜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癔症患者之神经性呕吐。   2.甘松30克,陈皮30克。水煎服。甘松理气开郁,散寒健胃,有解痉镇静作用,陈皮理气燥湿,健脾化痰,为气分要药。二药合用,治疗癔症患者之精神障碍症状及运动障碍症状,有较好疗效。   3.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大枣30克,甘草10克,葛根15克,党参30克,桂枝10克,首乌60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治疗癔症患者之精神障碍症状及运动障碍症状。   4.针刺...

  • 治出血性胃炎方

    治出血性胃炎方

    处方:苦参、地榆、槐花、小蓟、白豆蔻、浙贝母、海螵蛸、甘草、荷叶各10克,蒲公英20克,三七粉(分3 次冲服)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理气。 主治:出血性胃炎(呕血、黑便)、痔疮出血疼痛血热挟瘀型。 莫玲玲...

  • 缓解血管性头痛一则膏方

    缓解血管性头痛一则膏方

    血管性头痛是指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呈搏动性,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常因疲劳、情绪紧张诱发,饮酒、吸烟可使症状加剧,可伴恶心或呕吐。下面介绍一则膏方,对缓解血管性头痛疗效不错。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怀山药、枸杞子、楮实子、潼白蒺藜、桑寄生、川断肉、炙地龙、炙僵蚕、川芎、赤芍、白芍、丹参、钩藤、粉葛根各150克,生石决明、生铁落各300克,淫羊藿、肉苁蓉、生南星各200克,墨旱莲、山茱萸各120克,阿胶、菖蒲、天麻各100克,红花80克,全蝎、蜈蚣各40克...

  • 预防老年痴呆的好方法 小沙锤

    预防老年痴呆的好方法 小沙锤

    近年来,用于治疗和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的“音乐疗法”在日本逐渐普及。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自己伴奏自己唱、全身心放松地投入,无疑是最佳的方式。在家里,老人们不妨自制一个小沙锤。准备几个干净的饮料瓶,分别将红豆、绿豆、沙子或者小石子放进去(约三分之一),拧紧盖子,做成一个能奏出不同音效的沙锤。老人用手摇动沙锤,同时可配合摇头、点脚等动作,边动边唱。 孤独寂寞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主因,无论是与家人一起,还是走进公园,带上自制的沙锤,与其他人一起唱歌、唱戏,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好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沙锤里...

  • 运用痛泻药方治慢性腹泻

    运用痛泻药方治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多由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大便溏结不调。   中医将慢性腹泻归于“泄泻”范畴,其中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遇冷加重明显的为脾肾虚寒证;厌食、消化不良,腹胀,四肢疲乏无力的称为脾气虚证;由情志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忧思恼怒之后而腹痛即泻,而泻后痛减的为土虚木乘证。   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由炒白术、炒白芍...

  • 胰腺炎中药敷贴方

    胰腺炎中药敷贴方

    取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克,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克,天花粉2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用食醋调成糊状,敷贴于腹部压痛部位。 敷贴范围应超过腹部压痛范围3~5厘米,厚度约0.8厘米。每天换药1次,3~5天为一个疗程。...

  • 治失眠症二偏方

    治失眠症二偏方

    1.陈皮15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生龙牡各25克,黄芩10克,熟军5克。主治因愤怒,心情不畅或惊恐等引起的夜不能寐或夜睡多梦。用法:水煎做汤剂或做成散剂,每剂50克,开水泡饮或做成丸、片均可,每服5克。 2.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炒枣仁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神15克,黄连7.5克,龙齿15克,甘草5克。主治神经衰弱或因劳思过度或忧郁不舒引起的疲乏无力,精神倦怠,夜间失眠日久不愈。用法:水煎服,日1剂,或做蜜...

  • 治顽固性头痛内服塞鼻方

    治顽固性头痛内服塞鼻方

      内服方白芍30克,川芎、羌活、酸枣仁、白芷、藁本各10克,川牛膝、茯苓各15克,天麻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塞鼻方丁香、荜茇、细辛、升麻、薄荷各10克,白芷30克,川芎15克,冰片8克。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棉蘸药粉少许塞鼻,并深吸气。塞患侧鼻孔,两侧痛同时塞两个鼻孔。一般用药5~10分钟即可止痛。...

  • 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方

    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方

    经验方:柴胡12克,法半夏、党参、黄芩、藿香、白芍各15克,竹茹、防风、陈皮各10克,茯苓25克,大枣2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症患者25例,治愈13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4例。停药后复发3例,再服本方仍有效。...

  • 少数民族治胃溃疡方三则

    少数民族治胃溃疡方三则

    1.瑶族治胃溃疡方:用科:野荞麦根90克,猪骨头适量。用法:炖服,每天1剂,连服7天,此后每隔两天服1剂,连服1-3周。说明:此方为一位瑶医祖传而来,治疗胃溃疡效果颇佳。 2.彝族治胃溃疡方:用料: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猪油 200克。用法:将韭菜白烤干,后两味拌匀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每日服用3次,连用1—3 周。说明:彝族民间喜用此方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病,具有润护胃肠、增食欲、通便秘之效。 3.土家族治胃溃疡方:用科:蚤休(七叶一枝花)20克,鲜猪肚1只。用法:...

  • 治风寒头痛方

    治风寒头痛方

    风寒头痛:取艾叶和胡椒各8克,共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为糊状,敷于百会穴,每日换药1次,5-7日为一疗程。 风寒头痛:取白芷与冰片各3克,研成细末,卷成药条,点燃后放鼻下熏闻。每日2-3次,每次1支,3-5日为一疗程。 头痛,汗不出:六克细辛、六克生姜、五个核桃肉、五根葱白放在一起捣烂,水煎后趁热服用,出汗为度。 (胡万里)...

  •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 治验三方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 治验三方

      早醒是睡眠的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较自身睡眠规律的苏醒时间提前醒来且不能再入睡。   1.黄精30克,玉竹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2.等量酸枣仁、紫丹参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下午、晚上各1次),温水吞服。   3.桑椹子(桑树果,熟者佳)30克,煎汤服。...

  • 开“笑方”巧治抑郁症

    开“笑方”巧治抑郁症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抑郁症已经是一种常见病了。但此病要根治很难,如今连许多名人都饱受此病折磨。其实不仅现代人易患抑郁症,古人也有患抑郁症的。一代名医张仲景就曾开“笑方”巧治抑郁症,还流传下来一段医坛佳话。 东汉时期,南阳有位七十多岁的名医沈槐,也就是留下成语“医不自治”的主角。因他膝下无儿无女,不甘心自己精湛的医术后继无人,整日长吁短叹,最终抑郁成疾,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好心的邻居帮沈槐请来享誉一方的张仲景前来为沈槐治病。张仲景与沈槐本就相识,一番望闻问...

  • 癫痫一疾 名医石恩骏处方

    癫痫一疾 名医石恩骏处方

      方药组成:瓷碗粉60~100克,人参2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制首乌30克,半夏20克,制胆星20克,陈皮20克,枳实20克,茯苓30克,菖蒲20克,远志20克,郁金20克,天麻30克,川贝20克,全蝎20克,僵蚕20克,地龙20克,丹参30克,牵牛子10克。共研细末,制成水滴丸,1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所撰,系生脉饮、涤痰汤、《医学心悟》定痫丸三方加减而成。   癫痫一疾,呈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

  • 胃脘胁肋胀痛 药用方

    胃脘胁肋胀痛 药用方

    病案:肖某,女,54岁。 胃脘胀痛多年,嗳气,泛酸,灼热感,口干苦,腹胀,肠鸣,大便数日一更,或干或软,有时夹黏液,夜寐不谧,头晕胀,神疲乏力,舌淡暗苔薄黄,脉弦细。胃痛,大肠胀之属,肝胃郁热,肝脾失调,阳明传导失司,酿生之由,多缘肺金治节不行,故治宜疏肝理脾和胃,左金制木,慎口服,悦情怀,起居有节至为重要,所谓“三分治疗,七分保养”。 药用百合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橘皮10克、竹茹10克、苏叶6克、丹参10克、瓦楞子10克、枳实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

  • 几则治胃病良方

    几则治胃病良方

    1.治急性肠胃炎所致腹痛:黄连 10克.黄芩10~15 克.白芍13~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或再加蒲公英15 克.效更佳。 2.治寒性胃痛:1.猪肚1个,洗净装入白胡椒15~ 30粒(打碎)或装进吴茱萸10~15 克,扎住猪肚两端.放入锅加水煮至猪肚烂熟为度.分2 次把猪肚和药汤吃完. ⑦猪大肠头(近肛门的那段肠)约20厘米.洗净后装入熟附片9克.肉桂3克.生姜10~15 克,扎住大肠的两端.入沙锅加水煲至肠熟透.饮汤吃大肠(药渣不吃)。 3.治胃溃疡:①象皮适量,切成薄片.倒入盛 有已炒烫热的滑 石粉锅内...

  • 中医治疗腹泻 拉肚子的方法

    中医治疗腹泻 拉肚子的方法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中医认为引起泄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离不开脾胃功能的障碍。在外因方面,本病多因湿邪侵入脾胃所致,即所谓“湿胜则濡泄”;在内因方面,与饮食、脾胃虚弱、命门火衰及情志失调等相关联,其中与脾虚的关系最密切,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而致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所以,运脾化湿是治疗此病的关键。中医在辨证分型治疗腹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

  • 慢性腹泻固肠止泻方

    慢性腹泻固肠止泻方

      赵某,女,60岁。2012年7月26日诊。慢性腹泻病史3年。3年来,每到天将五更时,肠鸣辘辘,下腹部脐周隐痛不适,旋即腹泻,每天3~4次,泻后痛减。曾用西药止泻药,服则泻止,停则又作,不任凉物。纳谷不香,疲乏无力,形体瘦弱,舌淡水滑,苔白腻,脉沉迟而弱。证属釜底无火,脾失温煦,运化无常。治以扶阳暖脾,固肠止泻,方宗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合方损益。处方:白附片40克(先煎2小时),淡干姜30克,炙甘草10克,油桂丝25克,炒白术20克,台党参20克,春砂仁15克,益智仁20克,炮姜片30克,高良姜30克,煨肉蔻1...

  • 腹泻经久不愈 滋养脾阴治方

    腹泻经久不愈 滋养脾阴治方

      1983年7月,有朋友之妻赵某,患腹泻,经久不愈,经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来吾处求治。详问其情,大便溏薄,日3~5次,四肢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余立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服药10余剂,症状未得缓解。即邀父亲诊治。   家父细察病情,闻其虽有腹泻,但无腹痛。口干少饮,神疲乏力,舌淡红,舌苔中心剥脱,六脉细而软。家父云:此乃久泻伤阴,更以香燥之品犯之,遂致脾阴更伤。脾阴虚则无以濡润运化,津液不布,难以上承,反流其下而成泄泻。诸医治泄,多以健脾阳,而少虑及脾阴。只有脾阴复,脾阳方可以...

  • 头痛昏重中医辨治方药

    头痛昏重中医辨治方药

      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为饮,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故清窍蒙蔽而致头痛;或肝失疏泄,诸气愤郁,可致痰饮上逆而致头痛。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昏重,或呕恶痰涎,或胸脘痞闷,或便溏尿少,或身体偏胖,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健脾降浊。   基本方药:桂枝10克,茯苓、泽泻各15~30克,猪苓、白术、白芍各15克,吴茱萸、炙甘草各6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餐后1小时温服。   方解:本方即五苓散加白芍、吴茱萸、甘草组成。方中主以五苓散加炙甘草,健脾利水,温化痰饮;加...

  • 治月经性偏头痛经验方

    治月经性偏头痛经验方

    经验方:当归、白芍、大枣、炙甘草各 10克,桂枝、生姜各8克,细辛、通草各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于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服,服用1周。 疗效:本方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患者 39例,基本治愈24例,显效13例,无效2 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