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218页

方 第2218页

  • 治心绞痛民间方四则

    治心绞痛民间方四则

    丹参糯米治心绞痛 取丹参30克,糯米50克,红枣3枚,红糖少许。丹参加水煎汤,去渣后入糯米、红枣、红糖煮粥。温热食,1日2次,10天为1疗程,隔3天再服。 葛根治心绞痛 取鲜葛根适量,粳米100克。葛根切片磨碎,加水搅拌,沉淀取粉,取葛根粉30克,与粳米同煮。每日早晚服食。 芭蕉花猪心治心绞痛 取芭蕉花250克,猪心1个。将两物放于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炖2小时。喝汤食心,每日1剂,连服数日。 红参麦冬等治心绞痛 取红参6克,麦冬6克,黄芪6克,陈皮5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秋末服用,至第二年春为止。...

  • 治中风小发作经验方

    治中风小发作经验方

    经验方:丹参、苏木各15克,地龙10 克,炙山甲6克,水蛭5克。 加减:上肢麻木无力较重,加桑枝 12克,桂枝5克;下肢无力,加川牛膝、桑寄生各15克;语言不利者,重用地龙至15克,加石菖蒲、僵蚕、白芥子各8 克;血压偏高者,加天麻12克,石决明 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中风小发作患者90 例,治,愈70例,好转11例,无效9例。...

  • 治咳嗽巧用食疗方

    治咳嗽巧用食疗方

      花生枣蜜汤止咳化痰   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   用水共煎极烂。饮汤,日服2次。   止嗽化痰。用治咳嗽,痰饮(形体消瘦,肠鸣,胸肋支满,目眩气短)。   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   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   猪肉杏仁汤治咽痒咳嗽   瘦猪肉50克,杏仁10克,北...

  • 治愈高粘血症患者 16例中药方

    治愈高粘血症患者 16例中药方

    治高粘血症经验 经验方:黄芪30克, 当归、川芎、赤芍、地龙各10克,红花、桃仁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疗效:本方治疗高粘血症患者 25例,近期治愈16例,显效5例,无效4例。...

  • 久咳不愈偏方 食疗方

    久咳不愈偏方 食疗方

    一般咳嗽常见于: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特别在季节交替之际多见咳嗽声。 在冬季,天气寒冷,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增加,到医院去看咳嗽的人大增。中医认为咳嗽因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阴虚、气虚等原因而不同。只有掌握了咳嗽症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防治。 气虚咳嗽 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的多为气虚所致,可服用四君子合剂,平时要多喝黄芪粥。 痰湿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特别是早晨起来咳嗽严重,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且伴有食少、腹胀等表现的人,一般为痰湿咳嗽,中成...

  • 治疗心悸的偏方验方

    治疗心悸的偏方验方

    心悸指的是自觉心跳快或心慌,并伴有左胸部心前区非常不适的感觉;比较轻的心悸,可能影响不大,或者只限制病人参加重体力劳动;比较重的心悸,病人还会伴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可能会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 心脏在本身有病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收缩才能完成任务,以致产生心悸。比较有效的治疗心悸的秘方、偏方如下。 方一:茯苓细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早、晚分作主食吃。 方二:桑葚15克。用桑葚煮水,代茶饮。 方三:龙眼肉、炒枣仁山萸肉各10克,芡实12克,白糖少许。将枣仁、芡实洗净,与龙眼...

  • 活血通络中药方 治疗中风

    活血通络中药方 治疗中风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各18克,赤芍、地 龙、牛膝、茯苓、红花各15克,桂枝8克,蜈蚣1条, 桃仁、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口眼歪斜加僵蚕、全蝎、白附子各10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用于治疗中风,中医辨证 属气虚血瘀型。症见中风先兆未能缓解,突然或反复 发作后,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或二便不利,或神志 恍惚,或痴呆或伴有不能进食饮水呛等,舌红或紫暗,苔腻,脉沉细。头CT平扫正常或有低密度灶, MRI可早期诊断。 专家点评:中风先兆未治或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气血虚极,鼓动无力,脑脉...

  • 祛邪止咳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祛邪止咳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在秋冬季复发,多属内伤久咳、咳喘等证,其病因主要由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如脾虚、肝火、肾虚)累及于肺所致,治宜扶正补虚,祛邪止咳。   取紫苏叶30克,干姜3克,水煎去渣取汁,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天。   此方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多数患者食欲增加,睡眠安稳,心跳趋于正常,仅有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轻微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 百日咳偏方 中医疗法大全

    百日咳偏方 中医疗法大全

      百日咳是由革兰染色阴性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为本病传染源。潜伏期为7~14日,最长21日,典型病例病程6~8周。临床分期分为卡他期和痉咳期:   卡他期:指发病至阵咳出现,约7~10日,有低热、流涕、喷嚏、单声咳嗽,3~4日后症状减轻,唯咳嗽加剧,渐呈痉咳状。   痉咳期:一般持续2~6周,也可长达“百日”之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痉挛性咳嗽终止时,伴有高音调鸡鸣样吸气吼声为主要特征。痉咳时,双手握拳,屈肘,双眼圆睁,张口伸舌,面红...

  • 自拟方治小儿感后久咳

    自拟方治小儿感后久咳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感冒愈后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多月,每到晚上仍然咳嗽不断,服药也不见好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针对这种情况自拟“小儿感后夜咳汤”,治疗百余病例患儿,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方药组成:玄参1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百合10克,浙贝10克。以上为6~10岁儿童用量,可根据情况做具体调整。   导致小儿外感后期夜间咳嗽不断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感冒刚开始便到医院输液,小儿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大量的抗生素甚...

  •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治方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治方

      申某某,女,56岁。患冠心病两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罔效。症见:胸闷气短,胸痛隐隐,时作时止,劳累尤甚,伴见倦怠乏力,心悸眠差,纳呆食少,时有汗出,脘腹胀满,便溏,日二三行。面见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细。此乃脾胃气虚,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所致。治拟健脾胃、滋化源、养心脉。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3克,砂仁5克,党参12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陈皮克,当归10克,炒枣仁12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麦芽各12克,甘草10克,大枣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纳食稍增,精神体...

  • 黑龙江名医治中风先兆方

    黑龙江名医治中风先兆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各18克,党参、白芍、茯苓、赤芍、地龙、炙甘草各15克,阿胶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伴上肢麻木不遂加桂枝8克,下肢麻木不遂加牛膝15克,血瘀重加桃仁、红花各10克,语言不利者加全蝎10克。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通络。用于治疗中风先兆,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平时频发头晕目眩。或时有肢体麻木,活动无力、不遂,或时有语言不利,或有头痛、头胀、恶心,舌淡红,苔黄或腻,脉弦细。头CT或MRI可见轻度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 专家点评:中风先兆是指在中风发病前常出现一...

  • 自拟痉挛性咳嗽方

    自拟痉挛性咳嗽方

      近2个月来,天气潮湿,少见阳光,时有患者染上疫气而致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咽痒咳嗽,咳吐泡沫痰,成人常在睡前咳嗽加重,儿童常在夜间咳嗽加重,严重者咳吐血丝,颜面浮肿,大多数无发热,不咳嗽时如常人。《内经》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痉挛性咳嗽类似于西医的“百日咳”,但传染性不及于百日咳,大多数病例因“天之疫气”而发病。据笔者观察,本病在春夏之交、夏秋之际易感发,大多数对西医止咳药、抗菌素无效,遂自拟痉挛性咳嗽...

  • 治血栓性静脉炎方

    治血栓性静脉炎方

    当归10克,川芎10克,乳香10 克,没药10克,桃仁 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紫草10。克,丹皮10克,石斜 10克,秦艽3克,公英30克, 泽兰15 克,忍冬藤30克,生姜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方剂具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利湿功效。用于血栓性静脉炎。加减运用:患肢肿胀明显者加苡仁、连翘;红肿明显者加天花粉、银花:病在下肢者加牛膝、防已;病在上肢者,加桑枝、姜黄。 (星辰辑) 治胃寒疼痛验方 桂花于3克研末,玫瑰花3克,用开水冲泡。每日3次温服。...

  • 专家点评 治脑出血后遗症方

    专家点评 治脑出血后遗症方

      我亲戚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瘫痪1年多,左侧肢体活动受限。最近,朋友推荐了1个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地龙360克,蜈蚣12克,水蛭60克,白芷108克,将其打成粉末,混合均匀,每次15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据说效果很好,不知可否一试?   黑龙江通河王占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瘫痪(偏瘫)、失语是脑出血后遗症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脑出血后遗症多因大脑气血逆乱、经络痹阻所致,临床常采用活血化淤、通络止痉等方法进行治疗。   地龙(蚯蚓)味咸性寒,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

  • 治支气管哮喘方小汇

    治支气管哮喘方小汇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一种肺部过敏反应性疾病,也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典型患者发作前常有前兆症状,如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急性发作时,出现气急、哮鸣、咳嗽、多痰等症,呼气困难尤为明显。患者往往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冷汗,甚至唇、指青紫。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严重者可持续数日才逐渐缓解。此病多发生于具有过敏体质的人。致病原因主要是所谓的致敏物质,如植物花粉、动物皮毛、细菌及其产物、生产性粉尘、鱼虾等。当这些致敏物质通过吸人、食入或直接接触进...

  • 治内热咳嗽五验方

    治内热咳嗽五验方

    1、杏仁15克,麻黄10克,甘草9克,瓜蒌、桑白皮、生石膏各5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2、柚子果肉100克,梨子100克,共同煮烂,加蜂蜜或冰糖调服。咽痒痰多者以柚皮9克,冰糖适量,加水炖汁口服。 3、鲜草莓汁、柠檬汁、生梨汁各50毫升,蜂蜜15毫升,混匀。每日1次服。 4、(咯黄痰、痰中带血):鲜荸荠60克,海蜇皮30克,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海蜇皮洗去盐皮,水煎服,每日1次。 5、罗汉果1个,切碎,泡水代茶饮。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张奎增 说明:本版所载验方,不能代替医生诊疗,使用时应经医生...

  • 感冒后咳嗽 两个简单的方法

    感冒后咳嗽 两个简单的方法

      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那就分清此时的寒热状态。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用烤橘子,剩余一点热邪,用川贝炖梨,不能用一个方法处理一切情况。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的咳嗽很是头疼,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   中医分析疾病,从两方面考虑,古人认为疾病一定会向两个方向发展,把事情简单化,就是阴阳,具体而论,就落实在寒热上,那就是身体或向着热的方向发展,或向寒的方向发展。   这可能由体质决定,如孩子喜欢吃肉,平素身体壮实,可能外感后向热发展,另如平时总闹肚子,脾胃虚弱,易受寒,就容易向寒发展。...

  • 防治动脉硬化食用偏方

    防治动脉硬化食用偏方

    山楂茶防治动脉硬化 干山楂片10克,绿茶2克,同置于保温杯内,冲入沸水,盖上盖子约5分钟后,即可代茶饮服。能降脂降压、醒脑提神。 芹菜红枣汤防治动脉硬化 取芹菜300克,大枣10枚,一同放入水中煎煮,食枣喝汤,常服有效。芹菜煮水当茶饮用,有安眠降压的功效,对血管硬化、神经衰弱、高血压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黑木耳加葱蒜防治动脉硬化 将黑木耳用温水泡洗。葱、蒜各适量,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翻炒,再加黑木耳,调以盐少许,随量佐餐而食。 乌龙茶防治动脉硬化 取乌龙茶3克,槐角、冬瓜皮各18克,山楂肉15克,何首乌3...

  • 陈永春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方

    陈永春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方

    名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气虚)方 处方:党参10克,黄芪30克,当归、仙茅各12 克,黄精、枸杞子各10克,炮附子8克(先煎),炙麻黄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血瘀加丹参15克,赤芍12克,红花6克。 功效主治:益气温阳。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辨证属阳气虚型。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自汗易感冒,舌胖质淡,脉沉迟无力。 创方者:陈永春 名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35克,党参25克,当归、柴胡、赤芍各12克,桃仁、...

  •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百合炒猪心 [配方]百合15克,酸枣仁10克,猪心1个,料酒10毫升,盐、姜各3克,味精2克,葱6克。 [制作] 1.将猪心洗净,切薄片;百合洗净撕成办状;(酸枣仁)炒香;姜、葱洗净,姜拍松,葱切段。 2.将猪心、酸枣仁、百合、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入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盐、味精,搅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既可单食,也可佐餐。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手心肝失调及冠心病患者食用。 [宜忌]胃有痰湿气滞、阴病内寒者忌食。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丹参炖乌鸡 [配方]丹参10克...

  • 右侧瘫痪肢体疼痛 治验方

    右侧瘫痪肢体疼痛 治验方

      褚某,男,53岁,因脑出血右侧瘫痪,肢体疼痛就诊。2007年12月8日突然昏迷,右侧肢体瘫痪,在某医院经CT扫描,诊断为脑出血70毫升,经外科引流术后神清,右上下肢瘫痪仍无好转,经内科治疗后出院。最近右侧肢体疼痛,触之痛剧,尤其足、肘、腕、膝关节红肿热痛,经服用布洛芬、强的松可缓解症状。近日髋关节、膝关节痛剧,屈伸困难,肩关节酸困,动之痛甚,来我处专求中医治疗。   诊见右侧肢体肌力Ⅱ级,触之发凉,屈伸疼痛,关节不肿,脉沉紧,苔白薄,中医诊断“痹症”。   处方:炙马钱子0....

  • 治肾性高血压的经验方“五草四藤汤”

    治肾性高血压的经验方“五草四藤汤”

      笔者早年师从大同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韩守辰,主攻中医老年病研究。在临床中总结出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经验方“五草四藤汤”,疗效确切。   组成:夜交藤30克,鸡血藤20克,钩藤15克,忍冬藤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夏枯草15克,豨莶草15克,旱莲草20克。   功能:养血活血、祛瘀通络、利水化痰、滋阴清热、平肝息风。   用法: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另外,可长期间断服用。   中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多正气不足,脏腑亏损,气血虚衰,机体失于濡养,故生理机能低下;机体生...

  • 头痛的中医治疗 民间验方

    头痛的中医治疗 民间验方

    头痛是现代人最常出现的一种症状,引起头痛因素很多,包括精神因素、脑血管疾病或其他邻近器官例如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等疼痛引起的反射,西医对慢性头痛病人没有特殊治疗方式,但,中医可追究出病根辨证下药。 头为元神所居,“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脏之逆,均可导致头痛。头痛是全身病理变化的局部反应。因此治疗头痛应当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辨证论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外感六...

  • 民间治疗脉管炎方

    民间治疗脉管炎方

    1.毛冬青根30克.竹叶榕根30克.大通筋茎 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小远志6—9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也可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 3.蒙自木蓝根15~30 克.白酒500毫升。泡酒7 日即可用.每次服5~10毫升.每日3次:或蒙自木蓝根9~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丝棉木35克.土牛膝 20克。水煎服.每日1剂。随症加减.发黑发紫者加桂枝、红花、当归尾或赤芍各 10克.王不留行15克.藕节 30克.丹参30克.虎杖30 克:红肿热痛者加夏枯草、野菊...

  • 自我催眠的方法

    自我催眠的方法

      常用助眠药物,该怎么选择?   安神药是中医常用药   安神属中医范畴,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安神药通过滋肝、养心、养血等来安神定志,进而起到治疗失眠、多梦、怔忡等效果,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   前者所含药物多为矿石类的中药,如朱砂、磁石、琥珀、龙骨、龙齿、珍珠母、牡蛎、紫石英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心火亢盛、痰火扰心、痰迷清窍所致的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惊痫癫狂、阳气浮动、心神不安等实证。常用药物如朱砂安神丸。这类药物质重碍胃,多含有有毒成分,故不宜久服。   后者所含药物多为植物类...

  • 老年性失眠食疗方

    老年性失眠食疗方

      1.莲子煮熟去壳磨成细粉。取莲子粉20克,粳米60克煮粥服用。主治失眠、多梦及年老体弱。   2.夜交藤、枣仁、枳椇子各30克,三味煮汁加冰糖适量,睡前服30毫升。治老年性失眠。   3.酸枣仁50克,捣碎后煮汁,用其汁煮粳米成粥、睡前服之。主治老年性失眠。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桂圆肉200克,上好白酒500毫升。将桂圆肉浸酒内半个月,每晚饮2~3小杯。治老年虚劳、失眠、健忘。...

  • 治疗失眠的土方法

    治疗失眠的土方法

      1.丹参30克,生地黄20克,酸枣仁20克,百合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远志6克,五味子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主治心阴亏虚、心神失养之治疗失眠的土方法。   2.陈皮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半夏10克,茯神15克,黄连10克,生地黄10克,炙甘草6克,酸枣仁2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主治虚热内扰之治疗失眠的土方法。   3.当归20克,人参6克,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桔...

  • 晚上失眠怎么办 中医核心方药随证方药

    晚上失眠怎么办 中医核心方药随证方药

      失眠,古称“不寐”,又名“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等。失眠可仅仅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而表现于疾病的过程之中,笔者认为此种失眠可称为“继发失眠”。本文所述之“失眠”指一个独立的疾病,即“原发失眠”。失眠病机十分复杂,“原发失眠”的病机及其形成的证候,常以阴虚为主,精虚次之,阳虚又次之,而气机不畅、虚实寒热夹杂则系常见病机...

  • 朱秀英治慢性乙肝失眠方

    朱秀英治慢性乙肝失眠方

    治慢性乙肝失眠(肝胆湿热)方 处方:炒栀子、郁金、远志、炒枳壳、石菖蒲、陈皮各10克,白花蛇舌草、赤芍各18克,茵陈、垂盆草、土茯苓各25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除烦安神。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所致失眠,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本型临床多见慢性乙肝早期,肝胆湿热交争,湿热疫毒蕴结,邪热忧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但由于此类病人正气之损已存在,清热解毒药物用药不宜过寒,利湿健脾药物用药不宜过壅。其主要症状为:身黄目黄,心烦失眠,口苦,右胁下胀痛,舌质红苔黄或...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