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219页

方 第2219页

  • 治疗失眠的最好方法 珍珠母治不寐

    治疗失眠的最好方法 珍珠母治不寐

      不寐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目不瞑”或“不得卧”,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治疗失眠的最好方法   不寐的原因很多,病机错综复杂,但其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中肝性不寐为多见。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就有“肝藏魂”,关于“肝藏魂”的论述,《灵枢·本神》中说:“随...

  • 皂荚治癔病方

    皂荚治癔病方

      方药皂荚3克,细辛3克,冰片1克。   用法将牙皂用刀刮去皮,与细辛、冰片共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将一小纸片卷成细纸筒,取药面少许,以纸筒吹人患者鼻中,取嚏为度。   说明本方证属厥证范畴,发病每因情志过极,导致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发病前,患者每有精神受刺激病史,而后出现厥证,这是使用本方的重要指征之一。该方皂荚能祛风豁痰,对局部黏膜有刺激作用,更加芳香走窜之冰片、细辛以开窍醒神。三药合用,药简力专。...

  • 老年痴呆症验方六则

    老年痴呆症验方六则

    老年痴呆是一种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神经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等。现列出六种治疗方法,供选用。 1.人参、当归、黄精各20克,黄芪、何首乌各30克,三七、菟丝子、肉桂、丹参、枸杞子各15克。每天l剂,早晚各服1次,30天为1个疗程。 2.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川断10 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天1 剂,30天为1个疗程。 3.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

  • 治小儿羊儿风偏方

    治小儿羊儿风偏方

      癫痫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由阵发的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下面介绍几则验方供患者参考。   1.黑丑、白丑等分,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日服两次,连服3个月。   2.白胡椒、代赭石按2:1配方,共为细末。每次4克,每日两次,白萝卜汤或温开水送服。   3.明矾、石菖蒲、郁金等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两克,每次一丸,白糖水送服。   4.附子、吴茱萸各1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稠糊,做成饼状,敷贴两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一次,可连用1...

  • 降血脂中医处方

    降血脂中医处方

    现在患有高血脂的人是越来越多,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苏宝祥建议,可以用丹参、田七、山楂三种原料,按照1:2:2的比例研磨混合成粉,用荷叶水送服,每次10克,一日2到3次,这样血脂很容易就降下来了,简单又方便,效果也很好。 可多吃韭菜增强脾胃之气 春季,营养师建议可以多吃韭菜,这样有利于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并且韭菜具有驱阴散寒、养阳护肝的功效。因韭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较多,同时韭菜还具有增进肠道蠕动的通便作用,有利于清洁肠道。...

  • 神经衰弱食疗方

    神经衰弱食疗方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而产生的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常表现为心烦意乱、六神无主、神志恍惚、胆怯心悸、头晕目眩、多梦失眠等症状。对以上病症,采用一些食疗方,颇有效验。 1.猪脑1具(冼净),天麻 10克切片,同入沙锅加入水适量,以文火炖煮1小时,成稠厚羹汤,捞去药渣,1日内分次喝汤吃猪脑。 2.枸杞子20~30克,红枣 7~8枚,鸡蛋2只同入锅加水共蕉,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3~5次。 3.猪心1个,大枣15克。将猪心带血剖开,放人大枣,置碗内加水蒸熟后食之。此方...

  • 介绍降血脂偏方

    介绍降血脂偏方

      糖尿病常合并血脂异常,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控制高血脂。下面介绍降血脂偏方。   荷叶双花饮   干荷叶3克,银花、菊花各6克,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闷片刻,每天3次,代茶频饮。适用于血脂高又容易上火的人群,脾胃虚寒者不宜常服。   荷叶山楂饮   干荷叶3克,山楂15克,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血脂高且消化功能不良者。   芹菜绿豆汤   芹菜适量,绿豆100克,煮水服用,每天2次。适用于夏季暑热之时服用,脾胃虚寒者不宜常饮。...

  •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几款验方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几款验方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病,临床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主要诊断标准是动脉动脉血压长期超过140/90毫米汞柱以上。患者常有头昏、头痛、心悸、失眠、耳鸣、心烦、记忆力减退、颜面潮红即全身无力或有肢体麻木等。晚期可并发心、脑、肾等疾病。   验方1 夏枯草12克,龙胆草6克,益母草9克,白芍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2 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钩藤15克。水煎服。用药一周后决明子加至30克,水煎分2次服用。   验方3 泽泻60克,益母草15克,夏枯草20克...

  • 高血压科学的运动处方

    高血压科学的运动处方

    据统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有近2亿。高血压危害巨大,可影响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运动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益处。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其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初步和辅助治疗方法之一。要提醒的是,生活中有些患者对运动的度把握不足,医院也难以规范指导,常常出现运动过度,甚至导致骨折、中风、猝死等情况。 高血压科学的运动处方应包括以下几点: 1、运动形式强调中小强度、较长时间、大肌群动力性运动,常用方式为步行、踏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等。 2、强度一般为50%-70%最大心率(220-年龄),为...

  • 偏正头风验方

    偏正头风验方

    偏正头风有虚实之别,大约左右俱痛者属实,但痛一边者属虚。 可选用白茯神6克为末温水或酒送下,可每隔2~3小时一次; 或用牛姜三片,用桑皮纸包好,打湿炭火煨熟,乘热贴印堂及两侧太阳穴外用胶布固定。 (献方人:湖南郴州市范军)...

  • 治高脂血症二偏方

    治高脂血症二偏方

      1.泽泻30克,薏米20克,瓜蒌、决明子各15克,黄芪30克,半夏、苍术、山楂、海藻、黄芩、大黄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血脂增高,体形肥胖,头晕头重,咳吐痰涎,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肢体沉重,口中黏腻,舌苔浊滑者。   2.熟地15克,制首乌15克,巴戟1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20克,杜仲15克,党参10克,白术、山药、云茯苓各10克,附子8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血脂增高,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腹满纳呆,便溏,气短懒言,耳鸣眼花,舌苔薄白者。(张可堂)...

  • 治顽固性头痛偏方

    治顽固性头痛偏方

    顽固性头痛多发于中青年人群, 以女性偏多,这种病靠常规医学检查很难查出病因,多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等功能性病变。以下为读者介绍一则治疗顽固性头痛的小处方。 处方:川芎、大枣各10克,全蝎 (分次冲服)3克,秦艽15克,白芷、丹参、木瓜、白芍各12克,甘草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6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祛风宣痹,活血通络。 主治:顽固性头痛,数年甚至数十年反复发作,遇风加剧,口不渴,舌苔薄白,脉弦。 周力涛...

  • 补肾健脑治脑鸣方

    补肾健脑治脑鸣方

    处方:熟地、猪脊髓、龟版各20 克,山萸肉、山药各12克,枸杞子、何首乌各10克,丹皮8克,茯苓、泽泻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健脑。 主治:脑鸣,中医辨证为肾阴虚型,症见脑中发响,或为轰隆,或为蝉鸣,心烦梦多,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李今笑...

  • 眩晕症的治疗中药方

    眩晕症的治疗中药方

    方药:半夏9克,白术15克,天麻10克,陈皮、甘草各6克,茯苓12 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痰浊上逆、胃失和降,眩晕较甚者加代赭石12克,竹茹9克,茯苓用至20克;脘闷食少者加砂仁9克, 白蔻仁12 克;耳鸣加葱白2根,石菖蒲12克,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白蒺藜各10克。 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后,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6天为1疗程。 主治:痰浊中阻型眩晕,症见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汗出等。 疗效:治疗116例,治愈9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7%。...

  • 治疗眩晕的妙方 定眩饮

    治疗眩晕的妙方 定眩饮

      组成僵蚕10g,蝉衣10g,片姜黄10g,天麻10g,半夏10g,白术10g,茯苓12g,晚蚕砂6g,寒水石10g,陈皮、甘草各6g,枳实10g,吴萸、焦山栀、龙胆草各3g。用法日1剂,水煎服。   功能暖肝和胃,清胆安中,升清降浊,理气化痰。   主治眩晕属于湿痰阻滞,挟风上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胆胃不和者,常见于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肾性高血压等。   方解本方由升降散、天麻半夏白术汤、宣清导浊汤、温胆汤、吴茱萸汤、龙胆泻肝汤等化裁组成。方中半夏、天麻加二陈汤为主,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理...

  •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处方:小麦、甘草各10克,大枣5枚。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滤液加水再煎,共煎煮 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每次1剂,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功效:温凉并备,清补兼施,甘润滋补,平燥缓急,使脑神经的异常兴奋得到抑制,让精神神经系统的过敏状态恢复正常,可降低大脑的兴奋性,使人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主治:凡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肝气都滞所致的失眠盗汗,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悲伤欲哭者均可使用。 方解:本晶以甘凉小麦为主料,补心 阴,养心气,安心神;辅以甘平之甘草补脾 胃而养心气,使用甘温的...

  • 血管性头痛吃什么药 中药方

    血管性头痛吃什么药 中药方

      组成:生石决明15克,川芎9克,香白芷6克,天麻12克,细辛3克。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饭后服,每日1剂。   血管性头痛多由于肝阳亢盛,上扰清窍,以致头痛时发。肝火旺则克脾土,气机升降失常,常致胃失和降,则引致恶心呕吐。现代医学认为是由血管舒缩失调引起。本方用生石决明以平肝镇痛。川芎性温,入肝经,通行十二经络,有活血止痛作用。近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芎含挥发油及油状生物碱,并可抑制大脑皮层活动及扩张周围血管,故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香白芷有祛风散寒止痛作用,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以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天麻善治头痛,...

  • 古为今用的“心病”药方

    古为今用的“心病”药方

    “心病”乃精神疾病也。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压力反而越来越大,有不少人整日生活在忧愁之中,给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身体健康, “心健”为先,我国古代就很重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善用“心药”来医治“心病”。笔者辑录几则“心药”方,也许对我们现代人有一些借鉴和启发。 养心方众所周知,古代的僧人大多高寿,这与佛教提倡修身养性,与人为善的宗教有关。我国古代的长寿高僧中流传着一副养心方药方:1.多吃素食;...

  • 下肢痿软无力 遂以逍遥散立方加减

    下肢痿软无力 遂以逍遥散立方加减

      2011年初冬季节,一个34岁的张姓女子,因下肢软弱无力,由家人搀扶前来就诊。患者诉其半月前与人恚怒争吵后,渐感下肢麻木无力,两腿发软,不能步履行走,甚则站立也难。病后急送医院,经神经内科全面检查,诊断为癔病性瘫痪。经服中西药,效果难显。   笔者见患者下肢痿软无力,触之无疼痛感,双手颤动,易惊,精神不振,面色晦暗。饮食二便尚正常。舌边红,苔薄微腻,脉弦细。思此病起于情志不遂,必与肝郁有关。   观前医遍用补气益血及养肝肾之品未果,遂以逍遥散立方加减:当归、炒白芍、柴胡、焦白术、龙骨、牡蛎、珍珠母、...

  • 小陷胸汤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治经行精神障碍

    小陷胸汤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治经行精神障碍

      夏某,女,34岁。2008年10月25日初诊。有多年经行精神障碍病史,服用镇静药、营养神经药以及中药汤剂丸剂等,仍然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经期前焦虑不安,心烦,失眠多梦,口苦口干,因情绪异常加重,肢体烦重,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沉弦。辨为肝气郁滞,痰热扰心证,治当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给予四逆散、小陷胸汤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2克,黄连18克,姜半夏12克,瓜蒌30克,朱砂(冲服)3克,生地黄8克,当归8克,炙甘草12克,远志12克,酸枣仁(一半生服,一半煎煮)40...

  • 心动过速缓解小方法

    心动过速缓解小方法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常心率。心跳一般为每分钟 160-220次,每次发作时间短则持续数分钟,长则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可突然转为正常心率。此病不常发作,也有的发作较频繁,甚至一天可发作多次,发作时一般需去医院,但患者不妨先采用下列方法,可能使发作停止。 吸气屏气法患者先静坐,然后最大限度地吸一口气后屏住气,持续30秒钟以上,再用力呼气。 诱发呕吐法用手指压住舌根,刺激咽喉,诱发呕吐,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 按压颈椎法在颈部大约与甲状软骨上缘同一水平处,摸得两侧颈动脉搏...

  • 神经衰弱的药膳偏方

    神经衰弱的药膳偏方

      鲜花生叶汤   小麦黑豆夜交藤汤芹菜枣仁汤   神经衰弱是以烦恼、衰弱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并非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所引起。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以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性障碍。如下为大家介绍有助治疗神经衰弱的药膳偏方。      鲜花生叶汤   制法:鲜花生叶15克,赤小豆30克,蜂蜜两汤匙。将花生叶、赤小豆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为汤,抛弃花生叶,调入蜂蜜,饮汤食豆。   用量:此为一日量,分两次饮服。   功效:这...

  • 治夏季头痛验方

    治夏季头痛验方

      1.刀豆根30克,加黄酒或红茶3克,水煎服。   2.干白菜根1块,红糖60克,生姜3片,水煎服。   3.杏仁6克,去皮尖,菊花6克,水煎,代茶饮。   4.鲜藿香10克,鲜芦根1尺,煎水饮。   5.川芎6~9克,鸡蛋2个,大葱5根。同放砂锅中加水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   6.川芎9克,白芷10克,细辛3克(后下),延胡索10克,半夏10克,牛蒡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疰夏、低颅压性头痛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0克;眩晕头痛加天麻12克;冷饮性头痛...

  • 芹菜降压食疗验方

    芹菜降压食疗验方

      春天,在青黄不接的蔬菜淡季,翠绿鲜嫩的芹菜尤其受人喜爱,这不仅在于它清香可口,既可热炒、凉拌,亦能作馅,有众多的食法,还在于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疗价值。我国是食用芹菜最早的国家之一,《诗经》已有“言采其芹”、“芹楚葵也”的诗句。自古以来,芹菜以其独特芳香赢得人们的青睐,被赞为“菜之美者”。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水芹指生长在“江湖陂泽之涯”者,人们经常食用的多为生长于平地的旱芹。芹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

  • 四剂中药方 外用治头痛

    四剂中药方 外用治头痛

      中药方一:   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中药方二:   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中药方三:   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

  • 桑叶芹菜足浴方 钩藤桑叶足浴方

    桑叶芹菜足浴方 钩藤桑叶足浴方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十分重要。中药足浴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高血压患者不妨试试。   桑叶芹菜足浴方: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薰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可清肝降压。   钩藤桑叶足浴方: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

  • 治围绝经期失眠方

    治围绝经期失眠方

    方药:黄芪、党参、酸枣仁各15 克,白术、茯苓各10克,远志、桂圆肉、木香、当归、山茱萸、首乌各8 克,柴胡、五味子各5克,甘草6克。 加减:胸闷、胁肋胀痛、乳胀加郁金、佛手、元胡各8克;潮热、盗·汗加地骨皮10克,龙骨、牡蛎各20克;腰膝酸软加续断、杜仲各9克;食欲不振加鸡内金、山楂各10克;恶心加半夏8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围绝经期失眠症。 疗效:治疗46例,治愈 30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5.65%。 罗海洋...

  • 中医药方治疗神经性疾病

    中医药方治疗神经性疾病

    神经性头痛 方1:带壳生白果60克捣裂入沙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 方2:菊花、石膏、川芎各15克,共为细末,每次5克温开水冲服,日3次。 方3:生石膏20克、细辛4克、炙全蝎5克、白僵蚕10克、生白附子6克、石决明15克、制南星5克、红花10克、天麻9克、甘草3克、川芎5克、吴茱萸3克,水3碗,入生石膏、石决明先煎半小时,后纳诸药再煎,细辛稍迟一些放入。滤取药液3碗约350~500毫升,兑入鲜生姜汁3~5滴服之。 神经衰弱 平肝熄风汤:生石决明30克,白芍24克,桑葚30克...

  • 冠心病反复发作 从辨证方法论治

    冠心病反复发作 从辨证方法论治

      病例   侯某,女,80岁,退休工人,2012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余。近2年,因胸闷憋气,心前区剧痛,先后三次住院,每次住院均因情志不遂,肝气盛、过于激动所致。住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衰Ⅲ°;陈旧性心梗;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三级(极高危);慢性胃炎。   每次治疗好转出院,医生均开服多种治疗冠心病药物,如欣康、波立维、消心痛、拜阿司匹林、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

  • 治疗失眠的小方法 两个穴位

    治疗失眠的小方法 两个穴位

    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甚至头痛眩晕时,可抽出少许时间刮刮眉、握握拳。这两个小动作可以按摩到攒竹与劳宫这两个穴位,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烦躁情绪。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眉头处,临床上通过按摩此穴位可以治疗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常见疾病。学生眼保健操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攒竹穴。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采用揉擦方式按压,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2~3次。位于手掌心的劳宫穴,也可借助笔帽等钝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