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212页

方 第2212页

  • 产后腹泻 中药精方疗

    产后腹泻 中药精方疗

      1968年秋季,时值阴雨连绵,有一李姓妇女患产后腹泻求诊。自诉:产后13日,大便溏稀,日四、五次,腹部胀满,肠鸣阵阵,纳食减少,形体消瘦。问其恶露已停,时有汗出,夜眠难安,口干不欲多饮。前医曾给参苓白芍散、胃苓汤等方,症状未减轻。现消瘦脱水貌,舌淡苔薄白,脉濡缓。   祖父诊后云:产后诸症是本虚,气血双亏,脾胃不足,此妇人尤甚,实则是脾虚难以运化水湿,水湿泛滥于肠道,故而腹泻。前医用参苓白术散、五苓散类方,也属对证,只因该患者脾虚肠弱,药物难以吸收,故效不佳耳。思之再三,祖父给出一方:土炒白术30克,车...

  • 介绍治疗紧张性头痛的验方

    介绍治疗紧张性头痛的验方

      紧张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头痛部位较弥散,可位于前额、双颞、顶、枕及颈部。头痛性质常呈钝痛,头部压迫感、紧箍感。头痛常呈持续性,部分病例也可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很少伴有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头皮、颈部有压痛点,按摩头颈部可使头痛缓解。本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情绪障碍或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本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治疗该病的验方五则如下。   1.白芷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蔓荆子6克,酸枣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 刘丛群治老年食欲不振方

    刘丛群治老年食欲不振方

    治老年食欲不振(脾失健运)方 处方:鸡内金15克,神曲、麦芽各25克,枳实、陈皮各8克,藿香、砂仁各10克,山楂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助运。用于老年食欲不振,属脾失健运型。症见不思饮食,或饮食无味,或伴呕吐,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二便调,舌苔白或厚腻,脉尚有力。 创方者:刘丛群 治老年食欲不振(肝郁脾虚)方 处方:白术、茯苓、砂仁、莱菔子各10克,党参、山楂各18克,香附、连翘、陈皮、木香各8克,神曲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 通过吃的方式来获得好心情

    通过吃的方式来获得好心情

      不开心的时候,很多人会通过暴饮暴食的方式赶走自己的坏心情,结果搞糟了心情,又搞坏了脾胃。其实,通过吃的方式来获得好心情没有错,关键得看吃什么。      维生素B1影响情绪   我们知道,食物里有各种营养,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其中一种名为维生素B1的营养物质,与我们的心情息息相关。缺乏维生素B1,会令人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时还会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手脚反应迟钝、无力。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人体内维生素B1不足,就...

  • 疝气食疗方数则

    疝气食疗方数则

    1.茄子50克,水煎取汁,饭前温服,每日2次,对轻度疝气有收敛固提之效,并可改善疝气带来的不适感。 2.老丝瓜250克(培干),陈皮10克,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3克,白酒10 毫升冲服,每日2次,可行气止痛散结。 3.荔枝核30克,煎后取汁,加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1次,有理气止痛的功效。 4.小茴香9克,无花果 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2 次,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5.茴香15克,食盐3 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末,与打人碗中的鸭蛋液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5日为...

  • 名医治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方

    名医治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方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有间歇性或持续性上腹部隐痛和不适、恶心、呕吐、反酸水、烧心、嗳气、打嗝、餐后腹胀和排气等症状,但对其进行胃镜、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肝胆胰B超、CT等检查时,其胃肠和其他脏器并未发现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也就是说,该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较多,而不具有实质性病变。 四川名医治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方 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枳壳、山楂各15克,干姜、半夏各12克,代赭石(打碎先煎)18克,砂仁、木香、吴茱萸各6克,甘草3克。 加减:腹痛加元胡、乌药各12克;反...

  • 治慢性胃炎 急性胃肠炎经验方

    治慢性胃炎 急性胃肠炎经验方

    治急性胃肠炎经验 方法:取大蒜l瓣,胡椒2粒,将大蒜连皮放热灰中煨热,去皮捣烂,胡椒研粉,与大蒜混匀,用油纱布2层包裹,敷肚脐,局部有烧灼感时去掉。每日1次。 主治:急性胃肠炎。 蔡震宁 治慢性胃炎经验 方法:取中成药保和丸适量,捣烂,开水调成糊状,敷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主治:慢性胃炎之饮食停滞型,症见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拒按,恶心欲吐,嗳腐吞酸,饥时稍舒,进食加重,甚至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数。 魏林恩...

  • 海螵蛸治消化性溃疡偏方

    海螵蛸治消化性溃疡偏方

    经验方:海螵蛸50克,白及、白芷、银花、蒲公英各45克,白芍、黄芩各35克,党参、三七、合欢皮、元胡各4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混匀,共研成粉。每次5克,温开水冲服,每日服3次,30日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30例,治愈 16例.显效10例,无效4例。...

  • 呃逆烦燥性格改变中医验方

    呃逆烦燥性格改变中医验方

      患者张某,男,49岁,因“呃逆、烦燥、性格改变3天”于2013年3月7日入住我院。患者平素体健,近半月内反复感冒发热,在家中反复服用复方氨林巴比妥、地塞米松、青霉素等药物,对症处理。三日前汗出当风病情加重,出现呃逆、性格改变入住我院。症见间断性呃逆,发作时最少持续1时间,发无定时,不规则发热,无汗,不欲进食烦躁不安,坐卧不宁,不寐,不自主动作增多,对答基本切题,但言语略显颠倒。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血细胞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平...

  • 治慢性胃炎外用验方

    治慢性胃炎外用验方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饮食不节,积滞不化,郁遏气机,或忧思 恼怒,肝失疏泄,气滞胃 脘,或过度辛劳,耗伤气血,致使气机不畅,郁滞胃脘而诱发,症见上腹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嘈杂暖气、厌食恶心等。临床上外用吴茱萸等治疗效果显著。 方用:吴茱萸、白胡椒各1c 克,陈皮30克,共为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神阙穴 (肚脐),上覆盖消毒纱布,以热水袋温熨半小时,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此方以吴茱萸为主药,辅以温中散寒的白胡椒,再配以理气调中的陈皮,共奏温中、理气、散寒、止痛之功。用莸期间,注意合理饮食,以防积滞伤及...

  •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道炎丁香6克,麦冬30克,猪肚1个。洗净猪肚,纳上二药于肚内,缝合后煮至猪肚烂熟,喝汤吃猪肚,分次吃完。每周1~2次。有健胃降逆,减轻反酸烧心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剂。一般服药3~4剂即可治愈。   胆囊炎芦根160克,水煎代茶饮。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日,症状消失而愈。   消化不良吴茱萸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内备用。使用时,每次用药粉1.5克,调入凡士林适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 胃贵在养 胃病使用药膳茶饮方

    胃贵在养 胃病使用药膳茶饮方

      现代人常受胃病困扰,胃病已变成一种很普遍的毛病。胃病患者除了接受治疗,日常生活中也应调理,才能逐渐改善病情,所以民间才有“胃贵在养”的说法,建议可使用适当的药膳茶饮方,对改善胃病有帮助。其用法、用量可就近向中医师咨询。   佛手花茶   材料与做法:佛手15克、玫瑰花6克,把佛手、玫瑰花用热水浸泡后即可饮用;   功效:可以帮助消化、生津、补气养阴。   乌梅参茶   材料与做法:党参15克、山楂15克、玉竹15克、扁豆15克、乌梅15克。将这些中药材和食材用热水...

  • 老中医石恩骏治老年性痴呆之专用方

    老中医石恩骏治老年性痴呆之专用方

      还少丹见于《杨氏家藏方》,也见于明代朱橚所著《普济方》,主治肾、脾、心三脏虚损,精血不足,神志俱耗,体倦腰酸,羸弱无力,不思饮食,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牙齿浮痛等未老先衰之证。贵州名医石恩骏则以此方为治老年痴呆症之专用方。   方药组成:熟地黄15克,山药45克,牛膝(酒浸)45克,枸杞子(酒浸)45克,山茱萸、茯苓、杜仲(姜汁炒)、远志、五味子、楮实(酒蒸)、小茴香(炒)、巴戟天(酒浸)、肉苁蓉(酒浸)各30克,石菖蒲15克。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加枣肉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2次,每次1丸,温开水或淡盐汤送...

  • 胃肠炎怎么治 经方辨治

    胃肠炎怎么治 经方辨治

      患者刘某,男,38岁。2010年7月15日初诊。自述于1周前在某工地施工时,因天气炎热,连吃三根冰棍和一碗冰镇绿豆汤,不久即发生剧烈腹痛、泄泻,伴恶心呕吐,即送当地某医院急诊就医,查血、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拟诊为“急性胃肠炎”。给予静脉补液,肌注阿托品及口服黄连素等西药治疗5日,症状好转,但仍不时有恶心感,腹痛,泄泻日3~4次。刻诊: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胸胁胀闷,不时泛恶,食欲不振,腹中冷甚,阵发肠鸣腹痛,大便溏泄,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细。证属脾胃虚寒,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附子粳米...

  • 治疗胃下垂最好的药方

    治疗胃下垂最好的药方

    方药:柴胡、枳壳、 白术、元 胡各12克, 白芍、郁金、陈皮、炙 甘草、升麻各8克,砂仁5克。 加 减:嗳气酌加旋覆花、代赭石各15 克;泛酸酌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各 2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 个月为1个疗程。主治:胃下垂肝郁 气滞型。 疗效:治疗42例,显效26 例(上腹部饱胀不适、厌食、恶 心、嗳气及便秘等症状消失,X线钡 餐检查胃小弯最低点较治疗前上 升>4厘米);有效12例(上述症状 好转,X线钡餐检查胃小弯最低点较 治疗前上升1-3厘米);无效4例 (上述临床症状及X线钡餐检查无 改善)。总...

  • 行气通络止痛 治疗头痛偏方

    行气通络止痛 治疗头痛偏方

      1.川芎100克,浸于500毫升酒中,每次20~30毫升,每日3次,一般用药5~6次后即可见效。亦可将川芎研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两次冲服,连用7~10天。川芎有疏风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之功,为治疗头痛的首选药之一。   2.取越鞠丸每次10克,每日3次,连服1~2个月。越鞠丸能解六郁,方中大黄、栀子导滞以降火泻火,川芎、白芷疗头目之痛,故治偏头痛有效。   3.白芷研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连用7~10天。白芷芳香解表,祛风止痛,对偏头痛治疗效果较好。   4.葛根10~20克,...

  • 治急性痢疾肠炎方四则

    治急性痢疾肠炎方四则

    方一 白头翁、石榴皮各15克。水煎服,一日3次,连服3天。 方二 鱼腥草50克(全草),辣蓼草10克。水煎服,一日3次,连服3天。 方四 车前草、鱼腥草、白头翁各15克,野南瓜根10克。水煎服,一日3次,连服3天。...

  • 治晨泻中医有良方

    治晨泻中医有良方

    黎明泄泻一般多为脾虚阳虚,多用 温补药物治之。但本病亦可由其它原因 所致,如木郁土位,心气虚弱,肺气失宣等, 则治当别论。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 晨泻的经验。 一、抑肝扶脾调脏气:症见天明肠中 漉漉,腹痛气胀,泻下便溏,夹有矢气,脉 弦,苔薄。痛泻轻重常随情怀喜怒而反复, 或有脘胁胀闷,纳呆,嗳气等症,治以抑 肝扶脾,开怀怡情。 病案:罗某,女,41岁。患者腹泻6个 月,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曾用中药 补涩疏清治疗,效不佳。目前每于早上 5—6点左右肠中鸣响,腹痛即泻,粪多稀 溏,少则1次,多则3...

  • 治气虚头痛 辨治方药验案举隅

    治气虚头痛 辨治方药验案举隅

      头为诸阳之会,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痛绵绵,清窍不利。气为血之帅,气升则血升,且气血互生,故气虚者往往血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故气虚头痛,与脾气的升发输布、肺气的宣降治节,密切相关。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绵绵不愈,时发时止,倦怠乏力、畏寒少气;或遇劳则剧,食欲不振;或说话吃力,声音嘶哑;或反复感冒,鼻塞流涕;或视力减退,目畏强光;舌质淡,脉虚大而空、或细弱。   治法:益气升清,祛风降浊。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基本方药:黄芪15克,党参、白术各12克,当归、防风...

  • 润肺养肺中医方法

    润肺养肺中医方法

      无论什么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都可以通过做深呼吸来养肺,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这种深呼吸最好在早晨5点进行,每一次吸气都要将小腹鼓起,使得气沉丹田,同时双臂向两侧扩展,以让肺脏的“上中下三层”得到滋养。深呼吸后,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按摩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风府穴(颈后枕骨下两筋中间)、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处)、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偏食指一侧)、列缺穴(腕横纹上1.5寸处)、印堂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迎香穴(鼻翼两侧)等穴位来做进一步调理,每一个穴位按摩至感觉发...

  • 牙痛引起头痛 临床经验方

    牙痛引起头痛 临床经验方

      罗某,女,58岁。2012年1月21日初诊。牙痛反复发作多年,经中西药物长期治疗无效,上牙已拔光,下牙仅存数颗,牙痛依然有增无减。当日下午2时,突然右侧头部剧痛难忍。诊见患者右手紧抱右侧头部,不敢松手,自述每隔数秒钟头部即如刀劈、锥刺般剧痛,伴右侧下肢抽搐发抖。平素畏寒怕冷,腰痛膝软,神疲体倦,面青唇暗,牙痛,局部淡红微肿,不渴,口中津液多。舌略红苔少,左脉沉紧,右脉弦滑,重按无力,尺脉无根。   脉证合参,此患者牙痛、头痛乃是久病肾气亏虚,肾中真阳不足,阴寒独盛于下,虚火浮越于上所致。正如清代著名医家...

  • 保护胃5种食疗方法

    保护胃5种食疗方法

      烧烤后吃一只梨   韩国科学家调查发现,进食煎烤食品后吃一个梨,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煎烤类食品经过烟熏火燎,产生较多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而梨尤其是梨汁含有的抗癌物丰富,可以消除或排除致癌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胃肠免受癌症之害。      吃蟹后喝生姜红糖水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虚寒的人,尤其是慢性胃炎患者,吃蟹肉可能会出现胃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对之策就是进食蟹肉后喝一杯生姜红糖水。生姜性温热,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正好与性寒的蟹肉相补;红糖与生姜一样有暖胃、祛寒的作用。...

  • 胃脘痛陈宝贵临证疏肝和胃方

    胃脘痛陈宝贵临证疏肝和胃方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其特点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胃痛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克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陈宝贵尤其重视情志因素对胃痛发病的影响,他认为肝与胃木土相克,胃与脾表里相关。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易发为胃痛。如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 治头痛民间许多单验方

    治头痛民间许多单验方

      民间许多单验方都是取日常食材,如葱白、豆豉、生姜、萝卜等。下面介绍几则治头痛验方。   白萝卜汁滴鼻   这个单方在许多方书上都有记载。治远年近日的一切偏正头疼。用萝卜取汁约一小勺,令病患仰卧,右疼注入左鼻,左疼注入右鼻,左右皆疼,两鼻并注之。   此方录自《苏沈良方》,可见有效:治偏头痛方,裕陵传王荆公(即王安石)偏头痛方,云是禁中秘方。用生萝菔(即萝卜,有红白两种,注意不是胡萝卜)汁一蚬壳,仰卧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两鼻皆注亦可,数十年患皆一注而愈。荆公与仆言,已愈数人矣。   ...

  • 慢性胃炎中医调理偏方

    慢性胃炎中医调理偏方

    治疗慢性胃炎,最关键的是杀灭幽门螺杆菌,现在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现代中药研究发现,有多种中药均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抑制作用,其中又以黄连为最强。黄连泡水连服治疗慢性胃炎很有效,但黄连最大的问题是泡水后喝起来太苦,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味,幸好还有其他的中药可选择,如甘草、蜂蜜,杀幽门螺杆菌效力虽然没有黄连强,但是口感好,坚持服用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患者开了两个方子,都是家庭厨房必备的一些东西,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个偏方是豆腐鸡蛋壳,材料就两种,豆...

  • 化瘀止血 治消化道出血方

    化瘀止血 治消化道出血方

    组成:白及、龙骨、乌贼骨、三七、大黄、百合粉各10克。 功效:化瘀止血。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服8克,日 3次。 方解:本方用白及、乌贼骨名日乌及散,善治胃痛吞酸呕血;用龙骨、三七,加强固涩止血之功;用大黄,使血止而不留瘀;用百合,不仅可以改善缺血引起的心慌气短症状,而且能够引血归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黄,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治吐血呕血,能使瘀血除而新血生。实践证明大黄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物,不可畏其性猛而弃用。龙骨一药,为镇定安神之要药,也是固涩止血之圣品。 吴浩...

  •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

    吴茱萸50克,肉桂60克,广木香80克,公丁香50克。 将上药研末混匀,取药粉3~5克,取姜汁或葱白汁调成糊状(也可干用)敷于脐部,用伤湿止痛膏覆盖,用热水袋湿敷30分钟,24小时换药1次,14天为1疗程。...

  • 老中医治消化性溃疡经验方

    老中医治消化性溃疡经验方

    许彭龄,男,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 ’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现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护国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临床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及其它疑难杂病,疗效显著。现将许老治寒热错杂型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许老认为,顽固性溃疡病患者最主要因素在寒、湿二因,常导致寒热错杂于内,表现为上热下寒,患者既有口干口苦,反酸舌红,又可见大便溏薄,甚至排出未消化食物,小便清长;或是上寒下热,既可见口吐涎唾,胃脘冷痛喜温,又见大便粘腻不爽甚至秘结,...

  • 十二指肠溃疡验方

    十二指肠溃疡验方

      1.桃仁、五灵脂各1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将上药微炒研末混匀,米醋为丸,每次服6克,每日两次,开水送服,孕妇忌服。适于血瘀阻络型。   2.沉香6克,丁香、木香、肉桂各12克,元胡、砂仁各15克,荔枝核、橘核各20克。研末混匀,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2~3次。适于胃寒气滞型。   3.百合30克,丹参20克、黄连、黄芩各6克,麝香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用7天。适用于脾胃虚热型。   4.姜黄18克,醋香附15克,附子、干...

  • 几种夏季治睡眠障碍的调治中医方

    几种夏季治睡眠障碍的调治中医方

    常言道:“日图三餐,夜图一眠”,说明饮食与睡眠是人追求生理健康的基本境界,然而进入夏季,不少人会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益群国医堂中医名家沈舒文教授教你正确处理夏季睡眠障碍。 中医称睡眠障碍为“不寐”、“不得眠” 或“目不瞑”等。其发生与“卫气昼行于外,夜归于阴”失常有关,《灵枢·大惑论》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入于阴则阴气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