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198页
-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药膳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慢性肾炎,系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病程一般较长,疾病过程中有时上述表现的一或二项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治疗不当,终至渐进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和急性发作型4种亚型。 本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原则,控制盐的摄入,水肿明显者,应控制饮水量。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药膳方: 翠衣粥 【配方】西瓜皮200克,粳米100克,冰糖30克。 【制作】 1.将西瓜皮洗净切细丝,用纱布绞出...
-
张琪治疗肾病 以多元化思想运用大方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0%~9.4%,很多地区慢性肾脏病发生率高达10%。针对慢性肾脏病治疗有关事宜,记者采访了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张琪教授说,肾具有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大部分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冠心病等都与肾虚息息相关。春季到来,肾病患者要防止患感冒、流感,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应尽快治疗。 据张琪教授介绍,治疗肾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以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张琪教授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入手,总结大量临床经验,认为肾病之水肿、蛋白尿、血尿...
-
湿热蕴结 肝硬化腹水 中药验方
肝郁化火,木克脾土,湿运失调,湿热互结内阻。主要症状有:腹大坚满拒按,身黄目黄,烦热口苦,便结或溏而垢黄,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法当清利湿热,凉血活血。 病案 陈某,男,43岁。2006年10月18日诊。病者家庭有乙肝病传染史,二位叔父及弟皆因患乙肝迁延失治,后转为肝癌去世。其本人三天前因胁痛、目黄,经肝功能及彩色B超检查,诊断为活动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肿大,腹水。现身黄,目黄,两胁胀痛,纳少,烦躁,失眠,大便如羊屎样,三天1次;小便黄如茶水,口苦但渴不多饮,口臭舌红,舌尖边有瘀...
-
一味垂盆草治疗肝炎 民间屡试不爽之验方
垂盆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味甘、淡、微酸,性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化痈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短赤、痈肿疮疡、痢疾、淋证、湿疹、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病症,是一味药源广泛、价廉物美之良药。 一味垂盆草治疗肝炎,为民间屡试不爽之验方。余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以及各种癌症肝转移者,均喜用之,对控制症状,降低谷丙、谷草转氨酶有殊效。鲜品疗效最好,每日可予50~150克或更大些煎水恣饮,若无鲜品予干品30~60克亦可。唯单味煎服疗效不易巩固,需随症合以它药为是。...
-
治疗尿道炎肾胀 胰腺炎验方
西瓜加大蒜治疗尿道炎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里,笔者夜起小便,发现尿液显赤红色,像洗了鲜肉的水一样,堪为惶恐。第二天一大早,到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和化验,确诊为急性尿道炎。考虑到医院路远,就在小诊所连输了3天的消炎液,症状未减,甚者小解尿道有些灼痛感。就在笔者着急咨询医生时,邻居告诉一则小验方:西瓜1个,用刀削一个盖下来,然后剥几粒大蒜放进瓜瓤里,盖上瓜盖,上锅蒸10分钟后,拿出来连瓜瓤带大蒜一起服吃即可。 笔者半信半疑如法炮制,蒸熟的西瓜加大蒜实在难吃。但为了治病,我还是硬着头皮吃完。服后即眠,半夜里,被尿憋醒,如...
-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用方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胆 管、胆囊)内自发性结石形成的 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 否引起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 程度和是否合并感染。以右上腹 胀满隐痛或阵发绞痛.痛引肩 背,或发热、黄疸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本病属于中医“胁痛、胆 胀、结胸、黄疸”等范畴。.多为湿 热蕴结。煎熬胆液日久.沉积凝 为砂石。病位胆腑,与肝、脾、胃 密切相关。病机为肝胆失疏、气 血郁滞、湿热蕴结致结石瘀阻胆 腑,故治疗当以疏肝利胆、清热 利湿排石为指导原则.视其兼证 不同。酌以选方加减. 1.柴金排石汤:柴胡、海...
-
肝硬化鼓胀(浊毒内蕴血瘀肝络型)鼓胀方药
编者按:李佃贵教授系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 李佃贵教授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对脾胃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疑难杂症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李佃贵教授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屡起沉疴,颇具特色。该文作者随李佃贵侍诊,现将他们对李佃贵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脾胃病的实践体会,分五次撷要如下。 ...
-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二方
一方:茵陈、板蓝根、虎杖、车前草各 20克,栀子、黄芩、茯苓各10克,大黄5 克。 加减:胸脘痞闷者,加枳壳10克,木香8克,砂仁(后下)4克;胁肋疼痛者,加川芎、元胡各10克;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垂盆草20克,五味子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中医辨证为热重于湿型,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腹胀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二方:茵陈、车前子、薏苡仁各20克,猪苓、茯苓、苍术、白术、泽泻各10克。 加减...
-
胆囊炎方中金钱草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金钱草有清热利尿、祛风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杀虫等成效,可医治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药理及临床试验也证明,金钱草的确有利胆作用。首要原理在于,它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肝脏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胆汁分泌添加。别的,金钱草还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临床上曾用其医治多种感染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用法:金钱草(鲜者60g,干者30g),粳米50g,冰糖适量,先将金钱草加水300ml,煎2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粳米(洗净)和冰糖,并再加水400ml,煮成稀粥,分2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数剂...
-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病例:饶某,女,55岁。 主诉:尿频急、灼痛时作1年,加重10天。伴腰痛,小腹痛,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热淋。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处方:当归、扁蓄各20克,生地 15克,苦参12克,浙贝母、栀子、车前子(包煎)、瞿麦各10 克,通草、竹叶各6克,大黄5 克。5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二诊,尿频、尿急好转,小腹时痛。上方去大黄,加乌药、木香各6克,5剂。1月后随访临床症状消失。 点评: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湿热淋。方中当归辛甘、性温,活血润燥;浙贝母...
-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李某,女,76岁。 2000年8月11日初诊。诊见:发热38°C,口干,食欲不振,右侧肝区、肾区疼痛。实验室检查:WBC9X109/L。B超示:肝、右肾多发性脓肿。后经穿刺诊断:多发性肝、肾脓肿。留置肝、肾引流管引流脓液。同时使用灭滴灵冲洗、来立信和地塞米松、先锋霉素V静滴。患者热势一直不退,要求中医诊治。诊见:身热,口干,口淡,右侧胁肋疼痛 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为肝痈、肾痈(阴虚热毒血瘀型)。处方:赤芍、鳖甲、山药、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冬瓜仁各30 g、白术、麦冬、石斛、...
-
全国名老中医治脂肪肝方
处方:柴胡、泽泻、川楝 子各8克,茵陈、虎杖、鸡骨 草、制鳖甲(先煎)、草决明、 白术各12克,三棱、莪术各 6克,生牡蛎(先煎)20克。 加减:若见湿热明显,大 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后 下)6克,以通腑泻热;若见 瘀血明显者,可加山楂12 克,五灵脂(包煎)8克,以破 血化瘀;若见右胁肋疼痛明 显者,可加元胡、郁金各10 克,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若见腹胀明显者,加厚朴、 大腹皮各10克,以理气除 胀;若见形体肥胖,双下肢 水肿者,加车前草20克,荷 叶10克,以化湿利水。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 3次服...
-
介绍一些治疗夜尿频多的小偏方
许多老人冬季夜晚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不仅容易着凉生病,还影响睡眠,给老人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现介绍一些治疗夜尿频多的小偏方,您不妨一试。 1.核桃仁若干,小火微炒,每晚睡前吃30克,连食1个月。 2.香菇20克、红枣3枚、粳米 50克,熬成粥,每天早、晚各吃1次。 3.取鸡肠一副洗净,益智仁20 克,以慢火炖熟,晚餐食用。3天吃 1次,连食1个月。 4.羊骨100克,补骨脂、吴茱萸各5克,加适量水,小火炖至肉酥软,吃羊骨肉,喝汤。每周2次,连食1月。 (庞亚红) 辛辣食物包括: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
-
胆结石嵌顿怎么治疗 中医验方加味诸症消失
王建强 董天宇 甘肃中医药大学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病的研究。笔者跟师期间,观其运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结石嵌顿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与读者共享。 曹某某,女,69岁,兰州人,于2015年3月1日,惊蛰前5天初诊。 患者半月前因右胁疼痛难忍送至当地某三甲医院急诊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住院治疗(治疗予以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抑酸;盐酸左氧氟沙星抗炎、转化糖及复方氨基...
-
治帕金森病方 治肝纤维化方
治帕金森病方 处方:磁石(先煎)、生龙骨 (先煎)生牡蛎各(先煎)各20 克,龟版(先煎)、白芍、麦芽、川 牛膝、怀牛膝各12克,玄参、天 冬、川楝子、茵陈、白僵蚕各10 克,全蝎、甘草各7克。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 主治:帕金森病,辨证为肝 风内动型。症见手足震颤,筋脉 拘紧,动作笨拙,伴耳鸣多梦, 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 木,舌体瘦小,舌质暗红,脉细 弦或沉细弦。 刘岩 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方 处方:炒薏苡仁15克,茜 草、炙鳖甲(先煎)、桃仁各12 克,柴胡、白芍、枳实、鸡内金、茯 苓、白豆...
-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下面介绍几则脐疗方.有明显治疗效果。 1.穿山甲80克.莪术、皂刺各60克.川楝子、川芎、木香、冰片各30 l克。将诸药研细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填入肚脐内(神阙穴).覆盖薄棉团,外贴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2.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克.郁金、乳香、血竭各20克.大黄、玄明粉各60克.薄荷冰10 克。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60克.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 10cm及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