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
垂盆草清热利湿退黄之妙用
垂盆草,为景天科草本植物垂盆草的新鲜带花或干燥全草。生于山坡岩石上或栽培。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微酸,凉。归肝、胆、小肠经。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用。适用于湿热黄疸(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以及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对降低血清转氨酶有一定的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是消除)、疮疡肿痛、毒蛇咬伤等。垂盆草善解蛇毒,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药品,可单用鲜草洗净捣烂绞汁内服,也可配合半枝莲、野菊花、鬼针草、车前草、生大黄等药煎汤...
-
一味垂盆草治疗肝炎 民间屡试不爽之验方
垂盆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味甘、淡、微酸,性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化痈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短赤、痈肿疮疡、痢疾、淋证、湿疹、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病症,是一味药源广泛、价廉物美之良药。 一味垂盆草治疗肝炎,为民间屡试不爽之验方。余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以及各种癌症肝转移者,均喜用之,对控制症状,降低谷丙、谷草转氨酶有殊效。鲜品疗效最好,每日可予50~150克或更大些煎水恣饮,若无鲜品予干品30~60克亦可。唯单味煎服疗效不易巩固,需随症合以它药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