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病 第2页
-
预防脑出血与治疗中风病简方8则
1)白鸭血 中风复发有生命危险时,饮服白鸭生血,隔4~5日服1次,每次服1只鸭血(每只鸭可取150克血),连服2个月左右可康复。 2)生附子和米醋 患中风,出现发高烧、昏迷、语言障碍、两腿发凉等症状时,捣烂生附子,与米醋调和贴敷脚掌涌泉穴。敷盐附子亦有效。 3)白矾和香油 中风不语时,将白矾40克研末,同120克香油调匀,灌入患者口中,过几分钟,可吐出痰,便能说出话来。 4)蚯蚓粉 中风不语时,取大蚯蚓(头部呈白色的蚯蚓)3~4条,焙干研末,用水冲服。1次不见效,连服数次。患中风眼斜...
-
《武威医简》68、86甲乙及唐以前麻风病用药特点讨论
《武威汉代医简》 ( 以下简称《医简》 ) 在中医药 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中简 68 所载 内容及其与牍 86 甲、 乙的关系, 学界鲜有讨论, 本文 试对其做简要分析。 1 《医简》 68 所载内容与麻风病的治疗有关 麻风古称“疠” , 字又作“癞” 。《说文解字》 : “疠, 恶疾也 。 ” 《玉 》 : “疠, 恶病也。 ” 《春秋公羊传 》 : “秋, 盗杀卫侯之兄辄。母兄称 兄, 兄何以不立? 有疾也。何疾尔? 恶疾也。 ” 何休 注曰 : “恶疾谓瘖、 聋、 盲、 疠、 秃、 跛、 伛, 不...
-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痛风治疗5法
商宪敏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师承教育导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本文谨就其辨证治疗痛风的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1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商教授认为湿邪痰浊是致病的主要病因,气血经脉阻滞是发病的重要病机,湿性粘腻导致本病久治难愈,反复发作,肾元受损是本病转化及加重的内在基础。 具体来说,痛风是由于体质因素(多有先天禀赋不足的家族史)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湿热内生,痰湿、湿热浊邪阻滞经络气血,这是...
-
痛风病人饮食禁忌 简便廉效的小妙方
生活条件好了,海吃海喝的人多了,很多中年男性经常会突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走路也不方便的情况,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尿酸太高沉积在关节得了痛风,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简便廉效的小妙方 虽然西药对于痛风有较好的效果,但只能暂时缓解急性发作。清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就有一首治疗痛风的名方四妙散,组成为黄柏、薏苡仁、苍术、怀牛膝,有清热利湿、舒筋补肾的功效。 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渗湿消肿,苍术芳香燥湿、醒脾,中医认为,肾主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热下行...
-
中风病的防治 陈宝贵临床运用活血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它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即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其他由淀粉样血管变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原因引起。陈宝贵老师在40余年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瘀血在出血性中风中具有重要地位,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论治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中医学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优势,并在国际上逐渐产生一定的影响,陈宝贵认为:出血性中风属于离经之血,瘀于脑府,致使脑髓壅滞,元神被围,神明被蒙,五...
-
中风病治疗有了针康法
中风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仅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中风后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针灸、推拿、中药为主的中医康复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上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康复理念进入我国,对中风病诊疗又有了新认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康复中心主任唐强教授课题组在中风病的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依据国际分期标准,将头穴丛刺针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动态结合,辅以体针(传统、拮抗针法),制订出分期治疗的综合康复方案(针康法)。此方案得到国家“十一五&...
-
中风病采用分期特色针刺法
中风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偏身麻木、言语謇涩等症状,针刺疗法对于中风后偏瘫有显著的疗效,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针刺疗法都有其特定的组方配穴,不同的针刺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
仙芪活血健脑汤 治老年高血压脑中风病
卢永兵, 1942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连续三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奖评委专家。临床主攻老年病。出版老年医学专著八部,有八项老年医学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组成:仙鹤草50克,黄芪 30克,丹参15克,田七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红参6克,桂枝8克,天麻12克,葛根15克,石菖蒲15克。 功能...
-
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 临床验案举例
张崇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3、第4批全国中医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一五”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项目确定的名老中医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师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病及老年疑难病,临床多见卓效。余有幸跟师侍诊近3年,对老师临证经验略有体会,现将临床跟师学习治疗中风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
-
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与中医预警模型新型系统性研究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首 要病因,每年新发患者超过 200 万人,其中缺血性 中风占中风患者总数的 60% ~ 70%,平均病死率 为 10% ~ 15%,发病后存活患者中有 50% ~ 70% 遗留有后遗症,6 个月内复发率为 8. 8%,2 年内 为 15% ~ 30%,5 年内为 20% ~ 47. 7% [1 -3 ] 。因 此,如何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 要课题。临床上缺血性中风病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 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 [4 ]...
-
中风病从痰论治尤重痰热 顾护脾胃选药有方
丹溪学派中风病诊治规律文献研究 朱震亨 ( 1281—1358) ,字彦修,号丹溪,金 元四大家之一,尊其为宗师的医家学者众多,分布 广泛,后世称以朱丹溪为代表的医家为丹溪学派 ( 滋阴派、养阴派) ,其历经三百余年的传承与发 展,学术成就显著且学术影响深远 [1 ] 。丹溪学派 理论体系中,对中风病的防治突破陈规,主张治痰 以治风,中风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 血,其从痰论治的观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2 ] 。 本研究通过梳理古籍文献中丹溪学派代表医家的代 表性著作,检索关于中风病的医话、...
-
中风病并发症防治体会
中风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后果,与中风病的并发症有着密切关系。 急性中风病人来到医院后很多都已经丧失溶栓机会,很多农村病人又没有先期的血管检查,没有及时发现血管狭窄,没有及时服药或介入治疗,往往使发病率升高。 临床工作2年来,感悟最深的是中风病的病人往往生命能保住,但却遗留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其自身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中风病的并发症,...
-
中医对脑中风病因临床分类 脑中风的中医药治疗
我师卢永兵主任医师是我国著名老年医学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曾被评为岭南名医),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老年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二十多年,从事老年脑病研究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老年医学做出宝贵贡献。跟师卢永兵主任医师期间,他总结脑中风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遗症率高、并发症率高、复发率高的五高特点,指导了我们的临床工作。 中风病名最早出自《内经·邪气藏府病形篇》,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之病。脑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
-
中风病脑缺血与脑出血有着相同的中医病理基础
有关中风病脑缺血与出血问题的商榷 近代以前, 中医疾病发展史上并无出血性中风与 缺血性中风一说, 而是两者同属于中风病一并论述。 受现代医学的影响,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进一步深化 认识, 才逐渐把中风病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 风。 并认为两者的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方法都有较大差异。 国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也与 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 明确把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 和出血性中风。 现代中医认为, 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病变性 质和病因病机不同, 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和证候特 征也有差别。 见之...
-
孙申田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治中风病理论探要
中风病具有高发生、高致残、高死亡、后遗症重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自20世纪70年代起,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奠基人之一孙申田教授,借助CT、MRI、fMRI等影像学手段和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等神经电生理技术,从形态学、机能学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层面,对中风病的头穴针刺疗法及其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取得了累累硕果。其创制的经颅针刺刺激疗法用于中风病的治疗,有特殊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治疗手法和显著的即刻效果。 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