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急救 第2页

急救 第2页

  • 酒精中毒急救法

    酒精中毒急救法

    我国是酒文化相当盛行的国家,亲戚朋友聚会、嘉宾来访、业务应酬等,餐桌上都少不了酒。 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饮酒。有酒逢知已真心喜悦,有受气氛鼓动而逞能,也有出于无奈或欲达到某种目的舍命陪君子,但不 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场 合,也不管什么目的,饮酒太多,超出个人的承受能力,均会发生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奋期,表现为眼部充血,颜色潮红,头晕,人有欢快感,言语增多,自控力减低。 第二阶段: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身体失去平衡。 第三阶段:昏睡期,表现为沉睡不醒,颜色苍白...

  • 小儿惊厥的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小儿惊厥的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小儿惊厥 【病因与症状】 惊厥又称抽风,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紧急症状,各年龄小儿均可发生,尤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特别多见于婴幼儿。多由高热、脑膜炎、脑炎、癫痫、中毒等所致。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脑缺氧性损害、脑肿,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初发的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有全身的或局限于某一肢体的抽动,还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也可伴有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而新生儿期可表现为轻微的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如凝视、面肌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中医学认为惊厥是惊风发作时的证候。 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比较常...

  • 夏季烧烫伤的急救处理

    夏季烧烫伤的急救处理

      夏季人们衣着简单,部分皮肤裸露在外,容易发生烧、烫伤。发生这些问题后,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在各类烧、烫伤中,以热液烫伤最为常见。发生热液烫伤后,一般采取“冲、脱、泡、盖、送”的处理方式。具体方法为:   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将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避免皮肤组织受伤。   脱,如果穿有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鞋袜或衣服,否则会使皮肤表皮脱落,容易感染,延误病情。应在充分湿润伤口后,小心除去衣...

  • 烧烫伤家庭急救误区

    烧烫伤家庭急救误区

    夏季人们衣着单薄,在家烧开水或炒菜时,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开水、热油烫伤。一旦发生小面积的烧烫伤,除了要迅速脱离致伤环境,如热水、火源外,还可用消毒纱布、干净的毛巾、手帕等简单包裹创面,避免污染和再损伤,除此以外,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立刻冰敷 高温会伤害皮肤,低温同样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正确的做法应立刻以缓和、流动的冷水冲30分钟,或冲到不痛为止。 误区二水泡不可弄破 烧烫伤的水泡如果直径小于2厘米可以不弄破,让其自行吸收;若水...

  • 烧烫伤急救五字诀

    烧烫伤急救五字诀

    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但不可将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 脱如穿有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鞋袜或衣服,否则会使皮肤表皮脱落。应在充分湿润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去衣物,有水疱时注意不要弄破。 泡继续浸泡冷水中至少30分钟。但若伤口面积大或患者年龄较小则不要浸泡太久。 盖用干净的床单或纱布覆盖。盖前可在创面上涂抹1厘米厚的湿润烧伤膏,没药膏可涂抹食用油。但不要在伤部涂抹醋、酱油、牙膏、肥皂、草灰等,以避免刺激创面。 送立即呼叫120,及时送往正规的医院...

  • 家庭急救 扭伤后先冷后热

    家庭急救 扭伤后先冷后热

    夏天是各种外伤易发季节,特别是孩子,磕碰摔伤总是免不了。受伤后,是冷敷还是热敷?正确做法应该是“先冷后热”。 无论是扭伤还是碰伤,只要出现肿胀,说明血管有损伤。在扭伤后的24小时内,血管正值出血高峰,此时若用热敷或涂抹红花油、贴止痛膏,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自血管内渗出的液体也会随之增多,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局部肿胀、疼痛更加剧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冷敷再热敷,扭伤后24小时之内冷敷,使出血的小血管闭塞,以减少渗出。可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敷于伤部,每3分钟更换一次,...

  • 儿童烧烫伤急救法

    儿童烧烫伤急救法

    小儿烫伤带来的痛苦、后果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自不必说,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切本可以避免。正是因为成年人对孩子们遭受意外烫伤、烧伤的可能性关注太少,缺乏必须有的防范意识,才使得许多不应该发生的惨剧发生了。尤其是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他们更是烫伤的高发人群。 一旦发生儿童烧伤、烫伤、灼伤事件,一定要遵循“一脱、二冲、三盖、四送”的救治原则,即在第一时间尽快地脱下孩子伤处包裹着的棉毛衫裤等衣物,以脱离“热源”,即便觉得可能会粘连伤口,也必须果断地撕扯或剪开衣物,有条件用冷...

  • 火灾烧伤的急救

    火灾烧伤的急救

    天津爆炸事故有大量的伤员被烧伤。那么遇到烧伤该如何自救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王磊副主任医师提醒大众,烧伤后不要用一些“土方子”擅自治疗,以免影响到专业医生的诊治。 误区:“土方子”治烧伤越治越厉害 误区一:烧伤后涂牙膏 很多人在烧烫伤后会用涂牙膏的方法,认为牙膏能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但是王磊指出,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急救烧伤
  • 秋冬易中风急救有六招

    秋冬易中风急救有六招

    临床发现,70%的中老年人中风发生在秋冬季。专家提醒,如果家中有中风病人,病人家属应该多了解中风的症状,中风的危险因素。同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院前急孜知识。 一、发现患者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应保持镇静,切勿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应尽快拨打 120急救电话。 二、注意保持患者正确的体位,保持仰卧姿势,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三、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果口鼻中有呕吐物应设法弄出,解开中风患者的领口、袖口、皮带、胸罩,如果中风患者佩戴有假牙也应尽早取出。 四、如...

  • 头部降温急救脑出血

    头部降温急救脑出血

    对于脑中风病人来说,可试行一种低温疗法,目的是使有脑血管障碍的患者保持较低的体温,以防止病情恶化。 脑出血病人往往会在白天活动中骤然起病,发病时有头痛和呕吐,并迅即出现昏迷、偏瘫、两便失禁等症状。此时旁人不可盲目搬动病人,应让病人就地平卧,并将头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招致窒息。与此同时,应立即用冰袋、冰水或冷水毛巾冷敷病人头部(亦可用冰棒替代)。这样做可减少脑出血量,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有重要作用的。 (刘国应)...

  • 酒醉急救办法

    酒醉急救办法

      逢年过节,亲朋相聚时饮酒助兴,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饮酒大醉,发生酒精中毒的事情,那问题就大了。一旦酒醉,轻者红光满面,语无伦次,行走不稳,重者呕吐、昏睡、血压下降,极严重的可陷入昏迷,甚至造成死亡。   措施   1、用清水灌口。当酒醉者不醒人事时,可用湿毛巾分别敷在后脑和前胸,并不断用清水灌入口中,直至酒醉者清醒。   2、用花露水敷脸。在热毛巾上滴数滴花露水,敷在醉酒者的脸上,对醒酒、止吐效果很好。   3、多饮茶水。最好泡上绿茶(浓茶为好),让醉者多饮一些。由于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能分解酒精,从而使醉者尽早解...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急救办法
  • 心脏骤停的判断与急救

    心脏骤停的判断与急救

    心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舒缩功能,使有效的血液循环突然停止。其病因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心源性心脏骤停,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另一种是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各种药物中毒或过敏、触电、雷电击伤、溺水、惊吓等。值得注意的是,约70%的心脏骤停者发病前可能过度劳累或剧烈活动、情绪过于激动、饱餐、饮酒。心脏骤停为内科急症,立即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闯过“鬼门关”。因为心脏骤停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

  • 鞭炮炸伤 急救有方

    鞭炮炸伤 急救有方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爆竹声声除旧岁”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很多市民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春节期间痛痛快快地过一把放炮瘾了,但欢乐之余,千万不要忽视了安全健康问题。 首先应按照烟花爆竹的说明书规范操作。如果发生意外,最要紧的学一些对付炸伤的应急措施。 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如果炸伤眼...

  • 中暑急救方法

    中暑急救方法

    依照中暑程度的不同,急救与护理也不同: ●先兆中暑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心悸、恶心、大汗、口干、四肢发麻。 紧急处理方法补充水分、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可选服人丹、十滴水、开胸顺气丸、藿香正气片等,用一心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穴;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酒精擦浴。 ●轻度中暑症状表现为体温升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快等,但没有明显的休克及晕厥。 紧急处理方法除了参考先兆中暑的处理外,有早期循环衰竭倾向的人,需要静注糖盐水补充血容量。...

  • 中暑急救六措施

    中暑急救六措施

    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休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发生中暑时,应尽快将中暑病人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但严重中暑者在救护车未到之前或送医院前,仍需做一些急救处理。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发现中暑者时,可及时救冶。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

  • “眼中风”引发失明 治疗原发病急救黄金时间

    “眼中风”引发失明 治疗原发病急救黄金时间

    退休职工林老先生,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除了血压高之外,精神头还蛮足,每天清晨都要到公园散步。这天天气晴朗,他比平时多走了半个小时,回家后,突然感到左眼视物模糊,心想休息一下就好转了。谁知过了十多分钟,眼前变得一片灰暗。林老先生心急火燎,连声说:“咋回事,怎么不看见了?”于是家人立即将他送到附近医院诊治。眼科医生检查后说,这是“眼中风”,随后紧急采用降眼压、吸氧和其他药物救治。经紧急治疗,林老先生才摆脱了失明的危险。 眼中风系急症病情凶险 一提到&ldq...

  • 推荐一些牙疼急救的方法

    推荐一些牙疼急救的方法

    人身体里最坚硬的骨头——牙齿,在为我们大快朵颐后辛勤工作时,也会有疼的时候,而且,疼起来还可能要了人命。 不是危言耸听,牙病很可能会危及心脏健康,牙周炎引起的菌血症就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今年江苏南京的一位医生就因为小小牙疼引起多脏器衰竭,29岁就一命呜呼了,让网友直呼痛心。 不仅如此,牙疼还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诱发肺部感染,威胁全身健康! 既然牙疼存在这么大的隐患,咱们出现牙疼时,中医有什么好方法吗?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牙齿是否坚固,直...

  • 突发心脏病如何急救 未病先防是关键

    突发心脏病如何急救 未病先防是关键

    近日,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在其家中突发心梗去世,年仅60岁,当地媒体表示“没有任何办法再挽救迭戈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尽早识别、做好急救十分重要。 谈到急救,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救护车、血压表、心电图等西医急救的一系列工具和器材。其实中医也有急救方法,大众在生活中掌握一些必备的心脏疾病中医急救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脏病突发的常见症状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维系生命最关键的器官。中医学认为&ldquo...

  • 急性肠鸣腹泻 中医急救

    急性肠鸣腹泻 中医急救

    话说这夏天,冷不丁的就到来了,前半个月还春寒料峭,路边枝头光秃秃一片。这些草木经过了一冬的“沉眠”,在那么一两天中,你赶我赶的爆发出了生机,转眼间绿荫一片。 这人啊,经过了一冬的“沉寂”,也都开始“躁动不安”啦!气温渐升,短裙、短裤应接不暇,露脐、露肩随处可见。伴随着这夜晚的欢畅豪饮,品尝着冰雪国度的香甜美食,有些人的肚子开始抗议了,腹泻(尤其是急性腹泻)的情况越来越多。 你可知道,在这夏天复苏的可不只是人与草木,那看不见摸...

  • 夏天更要防“情绪中暑”中暑的急救处理

    夏天更要防“情绪中暑”中暑的急救处理

    我国南方地区相继开启了“烧烤模式”,连日以来逼近40℃的炎热高温天气,让各地的中暑患者激增。据深圳市急救中心公布的数据,7月15日至24日的10天里,深圳120急救指挥中心共接中暑报警40宗。据了解,接收的中暑患者以老年人和孕妇为主,原因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都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虽然台风有望稍微缓解高热,但“桑拿天”不久又将重新来袭。专家呼吁市民从身体到情绪都要谨防中暑。   人多闷热的场所要注意...

  • 中药急救三宝

    中药急救三宝

    源于清代的安宫牛黄丸、宋代的局方至宝丹和紫雪散,是具有应急治病,拯救生命功效的三种中成药,自古被誉为成药“三宝”。这三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通窍豁痰、镇静安神的功能。现分别叙述如下: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郁金、犀角、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梅片、麝香、珍珠组成。功用是清热开窍,豁痰解毒。安宫牛黄丸属中风急救药,是治疗热闭症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是病人必须具有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脉数等热陷心包之症状。安宫牛黄丸除用于中风阳闭症外,对于其他热闭症如乙脑、流脑、中毒性菌痢、肝昏迷...

  • “独参汤”急救注意三点

    “独参汤”急救注意三点

    “独参汤”是中医急救法的典范,整个药方仅用“人参”一味药,十分奇特。这个回阳固脱的方剂,已经深入了普通的百姓家,许多人在家中会备有人参,来应付突发的状况。一般由于气虚较甚或气不固摄导致的气脱,或各种大出血导致的气随血脱,出现了面色苍白、口大渴、全身瘫软、手足逆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的阳气暴脱症时,均可急煎独参汤来救急。需要指出的是,应用独参汤时的药材选择、用量、煎服法等是非常讲究的,只有做到丝丝人扣,方能达到理想效果。1.人参选择:人参因产地不同,而名称各异...

  • 重伤消防战士 处方治疗 中医药急救治能力

    重伤消防战士 处方治疗 中医药急救治能力

    在8·12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伤员救治中,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正发挥积极作用。曾参与2014年昆山8·2爆炸事件救治的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两位烧伤医学专家也已赶赴天津,参与救治。 近年来,在地震、爆炸等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应急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不仅体现了中医人忘我的奉献精神,更说明在应急救援中,中医不仅不能缺位,更应充分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建立长效应急机制,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应急救治是与时间赛跑,并且伤患多、情况复杂。在确有...

  • 中医急救不可为,还是我们不作为

    中医急救不可为,还是我们不作为

    在许多人看来,中医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急救不在行。其实中医急救的历史源远流长,葛洪的《肘后救急方》就是代表作之一。 笔者只是一名小中医,受师父们的影响,笃信中医,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热衷于通过实践验证所学。我曾按揉足三里或至阳穴缓解急性胃痛,运用内关穴缓解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均数分钟取效;父亲的肘部拉伤,屈伸不利,针对侧委中穴一针而愈,其肩周炎亦一针而愈;同事的网球肘按压肘灵穴2分钟而痛止……中医救急法简单、高效而...

  • 中医急救有武器应重实战

    中医急救有武器应重实战

    3个半小时 中西医合力击退死神 7月31日傍晚,一位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病情危重的病人被家属架着胳膊拖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患者男性,46岁,口唇紫绀,大汗如水洗,头部后仰,双侧瞳孔4.5mm,体温41℃。急诊科当即对病人实施急救措施,疏通气道,开辟2条静脉通路,ECG监护,迅速进行液体复苏,并辅以退热药、镇静药、抗生素、血管活性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同时采用冰袋和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和脑保护。 患者继而出现烦燥,四肢不自主运动,不能配合治疗的情形。这时刚刚结束在京煤集团总医院(下称...

  • 防止心火上炎的“急救三宝”

    防止心火上炎的“急救三宝”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地位高于脑,主神明。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若未能急救,就有生命危险,如突发性的脑出血、脑血栓,等等。那么,当这种危机的病症出现时,我们该如何防治呢?从中医角度,对付这些急症,可以服用“急救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 1.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含有牛黄、麝香、黄连、朱砂、珍珠等中药材。适用于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的患者。“非典”时期很多病人高烧昏迷,就是用安宫牛黄丸来解救的。 2.紫雪丹此丹历史悠久,药性为大寒,药店比较常见,现代名...

  • 长假在即 学点日常中医急救

    长假在即 学点日常中医急救

      在长假期间,意外事故、食物中毒、疾病突发等情况往往会比平时更容易发生,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急救常识,很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   休克急救法   休克时,经常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全身无力、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中医急救法之休克急救法,主要采用刺激穴位和狠掐身体某些部分,来恢复休克人的神智。      方法一心脏点(又名反劳宫穴)   穴位位置:中指背掌骨与无名指背掌骨沟中间是穴。   主治:一切初发的心脏病之整治调适,心律不整,心悸亢进,心脏停止,心脏衰弱,冠心症,心脏扩大,狭心...

  • 心脏骤停急救中省去人工呼吸更有效

    心脏骤停急救中省去人工呼吸更有效

    人们常在影视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场景:某人因心脏骤停而倒下,路人赶紧急救,有节律地按压胸部并嘴对嘴人工呼吸。但权威研究报告说,在这种情况下省去人[呼吸,集中精力按压胸部往往更有效。 这份由奥地利和美国研究人员完成的报告说,他们综合分析了1985年到2010年间关于心脏骤停急救的多项研究。这些研究中包含了大量心脏骤停急救的医疗记录。分析结果显示,与同时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相比,只按压胸部的急救成功率要高出约20%。研究人员说,如果花时间在不得法的人工呼吸上,还不如一直进行胸部按压。这样胸部按压造成的血液流动不会因为人工呼吸...

  • 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于今年9月底前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积极救治。(7月9日《北京晨报》)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绝大部分人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大多数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然而,那些“无主病人”、“路倒病人”及少数确无支付能力的人群,仍然缺少制度保障。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医院本应责无旁贷地救死扶伤,但事实上,一些医疗机构在履行救治责任时心存顾虑,陷入两难境地。 不可否认...

  • 宝宝遇意外急救有对策

    宝宝遇意外急救有对策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点意外情况,由于事出突然不得不对宝宝进行应急处理,如果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或措施不当,会使宝宝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家长掌握各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误吞异物:通常见于2—3岁的儿童,因其已会走路,更爱将手中抓的东西,诸如棋子、硬币、小钉子、纽扣、回形针、玩具的小零件等放人口内。 急救方法:发现小孩将异物吞下后,只要当时未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须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人气管而发生窒息。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