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药 第19页

医药 第19页

  • 中医药+文化 医祖扁鹊精神绵延

    中医药+文化 医祖扁鹊精神绵延

    近日,从河北省中医药工作会上传来好消息,为加快推进河北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河北2016年将大力培育发展健康旅游,鼓励各地在有条件的旅游区,开展药浴、中药熏蒸等养生保健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将配合省旅发委,承办好“首届中国(河北)康养旅游大会”,制定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宣传推介内丘扁鹊庙、安国药王庙、以岭健康城以及滦平、涉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中医药特色旅游景点,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 中医药+农业 绿色生态闪耀燕山 河北承德境内拥有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达67...

  • 让“互联网+”为基层中医药服务添翼

    让“互联网+”为基层中医药服务添翼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思维在中医药服务领域也是精彩纷呈,新的产品与应用不断涌现。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应用会更多出现在上游及高端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广大基层尚不具备条件。但是浙江省海盐县在全县推广中医智能云系统的做法却形成了一个典范。据报道,目前海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医院、康复医院以及12家基层医疗单位和9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安装使用了中医智能云系统。 中医智能云系统,顾名思义,就是让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医学有机嫁接,将涉及中医诊疗的临床信息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

  • 将五大理念贯穿中医药改革发展

    将五大理念贯穿中医药改革发展

    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核心,协调是基础,绿色是保证,开放是前提,共享是根本。 本报讯 (记者栗 征)10月26~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11月3日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局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全会的基本情况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 中医药急需重大科技成果 中医药国际化的翅膀

    中医药急需重大科技成果 中医药国际化的翅膀

    山东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旭 我认为中医药走出去,需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开展多领域、跨学科的中医药研究,让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我支持“把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提升为国家科技战略”的建议,围绕人类重大健康问题,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大项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多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重大科技成果。 通常,从天然药物中获取创新灵感,依照既有的医药研发模式,是当前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的重点之一。以病寻药或...

  • 地方中医药高校发展须彰显特色

    地方中医药高校发展须彰显特色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做强优势学科,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解决地方发展难题,推进学研产一体化,形成科研特色。 •与地方深度互动,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形成服务特色。 •传承、挖掘、传播中医药文化,形成文化特色。 特色发展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地方中医药高校要坚持教育创新,在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学科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实现特色发展,取得新成就。...

  • 文化建设引领河南中医药发展

    文化建设引领河南中医药发展

    河南地处中原,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辉煌、引人注目的成就。中医药起源兴盛于河南,主要表现在: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道地药材盛产于中原,文化遗存遍布于中原。中医药发展史上有两个高峰均在河南,一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创造性地完成了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为主,理法方药齐备的中医药临床医学体系,被后世尊为“万世医宗”,其方通称为“经方”;二是北宋时期,是中医药规范发展时...

  • 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

    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

    •笔者赞成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和西医药的某些研究方法。但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是青蒿素创新之本,之根,之源,西医药的某些研究方法是末,是枝,是流。 •这些检测仪器和方法,仅仅是中国哲学和中医药理论“道、法、术、器”中之末的“器”,瞎子摸象,不能仅摸“器”,而忽视了依次递进而逐步需要认识的“术、法、道”层面的更为重要的...

  • 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6〕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2月22日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

  • 振兴发展中医药,是大国气魄的体现

    振兴发展中医药,是大国气魄的体现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连绵不绝,为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邃内涵。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与追捧。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所具备的政...

  • 用中医药夯实健康中国之基

    用中医药夯实健康中国之基

    “健康中国”是“十三五”规划的亮点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建设“健康中国”中医药将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在全局引领,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各省开展的中医药健康事业为进入蓬勃发展期的中医药医疗卫生事业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做出了有益...

  • 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中贡献率

    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中贡献率

    4月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发展意见》,在吉林省中医药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全系统为之振奋并在全行业展开贯彻、讨论。 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 如今,全国中医药发展势头强健有力,在吉林省,谋划中医药如何发展是省委书记、分管副省长高度关注的工作。 1月27日,吉林省召开2016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副省长李晋修对此次会议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要真正把中医药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月22日,国务院下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

  • 中医药:不断创新才能永续传承

    中医药:不断创新才能永续传承

    世界卫生组织将医学划分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替代医学),早在1969年就提出“不同种类的传统医学在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肯定了传统医学在人类健康体系中的作用,2002年、2013年相继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02-2005》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明确提出促进传统医学纳入各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发展方向,要求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为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迎来了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世界各民族的医学、药学,像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 民间中医药深蕴活力参医改

    民间中医药深蕴活力参医改

      试点培训“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   “九龙堂”聚焦“治未病”   加快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已纳入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其中设立“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职业工种,是“治未病”体系建设重要一环。“这一新职业工种的培训和考试任务都由我们承担”,在大会间隙,九龙堂(北京)国际医学保健研究院院长于更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们还参与了教材编写、题库...

  • 屠呦呦获诺奖展示中医药魅力

    屠呦呦获诺奖展示中医药魅力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值得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事情,它证明了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也证明了中国医药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更展示了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魅力。有鉴于此,又正巧论及中医药学未来发展战略问题,笔者便镇定心志,梳理思绪,特作以下回顾与感想,愿与同道和有心者切磋分享。 伟人卓见 深邃深远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历史与世界一向独具慧眼与睿智,善用哲人的理性思辨认识、判断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敏锐精确,高屋建瓴,令世人折服与敬佩。他深明中医药的作用与价值,无论在革命战争年...

  • 中医药立法要注重中西医并重

    中医药立法要注重中西医并重

    为中医药立法,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代没有所谓的中西医,只有中医作为唯一的医疗主体,服务于中国人民,医疗卫生相关的规定都是以中医药的规律作为基础制定的,以中医的基础制定的法律法规自然就能保护中医药的发展。现在,中医药之所以要立法,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西医的出现,而且目前的医疗法规很多都是按照西医的标准而立,因此中医药的立法首先就需要“正其名”,古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没有一部根据中医特点...

  • 中医药立法33年征程漫漫

    中医药立法33年征程漫漫

    1 我国中医药立法历程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为中医药发展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 1983年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等全国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中医药立法议案。 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发布施行。 2008年 制订中医药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立法纳入国家立法日程。 200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 完善机制助中医药再立新功

    完善机制助中医药再立新功

    •中医学虽然古老,但其理念并不落后: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观念、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积极预防医学思想等,都彰显了中医学的先进性。医学界面临的诸多挑战,从中医学中可得到解决的思路和办法。中西医之争并无意义,谋求提升疾病防治的疗效才是“医间正道”。 •我们要不拘一格地选择方向、选择课题、资助人才,要完善在市场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提倡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就要注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性,崇尚首创,把集体和个人的作用结合好,建立更灵活、更多...

  • 读《诗经》话医药

    读《诗经》话医药

    一部《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成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同时,《诗经》又记载了中药名291种,为后来诞生医药著作奠定了坚强的基石。 《诗经》中记载的中药名品种繁多,其中草类102种,木类65种,鸟类46种,兽类28种,虫类26种,鱼类19种,其他5种。并且,对某些药用植物的产地和具体生长环境作了描述。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巧妙地把药名作为篇名,形成了独特的药艺相同的风格。 打开《诗经》,以木草类中药为篇名的颇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葛覃》《卷耳》...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医药
  •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标准化先行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标准化先行

    日前,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传出喜讯,该所中药中心主任果德安领衔完成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获得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喜的是这一成果与当前人们尤其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中医中药现状紧密相关,对中医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及未来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凡响。据介绍,构建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并促其应用,为解决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毋庸置疑,传统中医药以其“简、便、廉、验”的显著特点,在国内一...

  • 探秘台湾中医药发展之路

    探秘台湾中医药发展之路

    •台湾中医药的发展与大陆中医药的境遇相比稍显不足,但随着中医界人士的努力,台湾在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台湾作为兼具中、西医学形式,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医疗政策不断完善的地区,建设中小型医疗机构、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与优势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台湾医疗水平稳步发展,在肝肾移植、心血管外科及人工生殖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而其自1995年开始实行的“全民健康保险”不仅全面惠及民众,更引起世...

  • 中医药“走出去”需顶层设计

    中医药“走出去”需顶层设计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发布,为中医药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制定了相对实际的发展目标。 但在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外向推进的路线图方面仍显空泛,缺乏有力度的行动方案和综合措施,同时在整体协调方面也显不足。 因此,在具体细节和实施环节,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妥善规划好具体实施方案,长远而有效地推进国家战略的达成。 我们欣喜地看到习主席外事活动时中医药人员的随访,博鳌亚洲论坛的中医药主题论坛等一...

  • 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名单

    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名单

    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8项 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诗丹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果德安 吴婉莹 侯晋军 笪娟 钱勇 谢天培 姜宝红 杨敏 刘璇 姚帅 龙华丽 蔡录影 屈华 王秋蓉 冯瑞红 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 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完成人员:杨跃进 赵京林 李向东 张海涛 尤士杰...

  • 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

    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包括白宫、国会、公共卫生服务部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决定发展补充替代医学,在美国现代医学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补充替代医学的范围涵盖除西医以外的各种医学和疗法,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范的“传统医学”,补充替代医学正在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医学早已成为补充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在美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如果说,西方现代医学的创立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保健起了决定性的保障作用,那么补充替代医学的兴起则为保健系统增添了新的重要举措。它...

  • 中医药在国家战略层面迈上新台阶

    中医药在国家战略层面迈上新台阶

    周金凤是浙江省海盐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一名普通医生。2009年夏天,她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海盐县中医院工作。到医院报到当天回家之后,她找到没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那时候医院太差了。”周金凤告诉记者,“整个针灸科只有一张诊疗床,窗子很小,玻璃被熏得黑乎乎的,都不用挂窗帘。” “十二五”期间,海盐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2014年,斥资8070万元兴建的中医院新楼拔地而起,业务用房面积扩展...

  •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中医科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医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并向全国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奋斗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贺信和总理...

  •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十年来,岳冬辉系统开展了温病学证治规律探讨与理论研究,并率先在总结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病毒感染的黏膜免疫机制研究,取得前沿性研究进展。 在近十年的研究工作中,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团队主要学术骨干岳冬辉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院士的实验室为研究平台,围绕中医《温病学》学科和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科学研究为研究内容,开展了文献整理、理论探讨、科学实验、临床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着力于创新,已形成稳定的科...

  • 谋划“十三五” 开启中医药新篇

    谋划“十三五” 开启中医药新篇

    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今年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等10项任务进行部署。 今年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增强自信、抢抓机遇,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深化中医药改革,全面推进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 “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诊疗人次达5.3亿,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十二五”期间,共有36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建设了471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培养了2300余名中医药学科(后备)带头人。中药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0%以上速度递增,2014年超过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三分之一。 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折射出中医药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

  • 中医药发展得民心

    中医药发展得民心

      11月22日,正值小雪,寒风中的北京展览馆显得格外温暖,展厅内人头攒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团体、群众纷纷前来参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图片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及辉煌成就。中医药作为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项目之一,向公众展示着这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从事行政工作的刘女士仔细观看了中医药事业板块的每一张照片,她说“我对中医药非常信服,一般都是先西医检查后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效果很好,中药也不是单纯针对某一个症状而是整体的调...

  • 累,是一个中医药古籍中特有的量词

    累,是一个中医药古籍中特有的量词

    累,是一个中医药古籍中特有的量词。因为后世较少使用,所以有可能被误解。 如《肘后备急方》卷二第十二:“生姜一两累,擘破,以酒半升,煮合三四沸,顿服之,差。” 有一校注本注谓:【一兩累】《外台》作“三两”,《医心方》作“三累”。累,同“絫”,古代计量单位名。《广韵·纸韵》:“絫,十黍之重也。累絫同。” 另一注本校注者不知道“一两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