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鼻 第74页

鼻 第74页

  • 五官锻炼 练口 练眼 练鼻 练耳 练舌

    五官锻炼 练口 练眼 练鼻 练耳 练舌

    进入老年后,很多人有视力和听力下降、嗅觉和味觉减退等情况发生,如果经常进行五官锻炼,能帮助你延缓这个过程,使你耳聪目明,还可以预防感冒。 练口每天早上醒来后,先不说话,闭目叩齿数次,一般以30次为佳。经常叩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血栓和脑萎缩。 练眼双目紧闭片刻,突然睁开,每天坚持练数次。上述活动后,再用双手掌鱼际部分压揉左右眼眶,沿太阳穴压揉,经耳轮上方直至脑后,此法有明眼清脑之功效。 练鼻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再有热感时,沿鼻梁、鼻翼两侧...

  • 鼻头颜色预示着脾胃的功能

    鼻头颜色预示着脾胃的功能

    “面色”不仅是我们脸上的颜色,还反映我们的健康状况。脾为“后天之本”,它位于腹部的中央,颜面中央的鼻头颜色也预示着脾胃的功能。 如果鼻头发红,代表脾胃有热证。鼻头的部位主脾,鼻头的两侧鼻翼主胃,所以如果整个鼻头包括鼻翼都发红,说明有脾胃热证,而且是实热,这样的病人往往特别能吃。胃的功能是消化饮食,如果胃有火,往往表现为“消谷善饥”,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儿就饿。对这类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若是实热就清胃泻火,虚热则养阴清热。...

  • 酒糟鼻患者借助饮食疗法

    酒糟鼻患者借助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酒糟鼻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邪热瘀结于鼻所致。患者应及时治疗胃肠疾病,妥善处理局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病灶。饮食上应避免进食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性食物,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多吃些富含维他命B6、维他命B2及维他命A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也可服用能杀死蠕形螨虫的灭滴灵药片,每次0.2克,每日3次,连用2~4周,病情严重者可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酒糟鼻患者还可借助以下饮食疗法:   山楂粥:干山楂30...

  • 酒渣鼻食疗酒糟鼻

    酒渣鼻食疗酒糟鼻

      酒渣鼻,俗称酒糟鼻、红鼻子,是一种因血管舒缩神经机能失调引起的慢性皮肤病。毛囊虫感染、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情绪激动、嗜酒、过食辛辣、冷热刺激等均可促使本病。起病初期,鼻部、面颊处出现红斑,范围小,以后出现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重者可发展成鼻赘。多发于中老年人,影响面部美容。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胃积热,或嗜酒之人,湿热素盛,加之风寒外袭,瘀血凝滞所致,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患者除了对症选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合饮食疗法。这里介绍几款行之有效的食疗方,以供患者在辅助治疗时选食。  ...

  • 外科鼻祖——华佗

    外科鼻祖——华佗

      周泰身中十二枪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人。东吴大将。曾引军投奔孙策,被任为军前校尉,从孙权驻守宣城,在山贼攻入宣城时,周泰拼死将孙权救出。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说:周泰在与孙权守宣城的时候,忽然山贼四面杀至,当时正值半夜,抵敌不过,周泰急将孙权(当时孙权尚幼,仅十几岁)抱到马上,自己赤体步行。数十个山贼用刀来砍,周泰奋力抵抗,提刀砍杀十余人。随后一贼跃马挺枪直取周泰,被周泰扯住枪,拖下马来,夺了枪马,杀出一条血路,救出孙权。山贼逃跑了,周泰身中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旦夕。...

  • 酒渣鼻药膳 酒渣鼻治疗方法

    酒渣鼻药膳 酒渣鼻治疗方法

    酒渣鼻又叫酒糟鼻,是由于螨虫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其主要 症状是,鼻尖发红,延即弃两侧、两颊;严重者出现成批的小丘 疹,小结节和脓疤。 调理酒糟鼻的药膳有: 麝香饮 对酒糟鼻有疗效 [配方]麝香0.5克,黄芪、党参各50克,肉桂、甘草各10 克,当归25克,赤芍、茯苓、川芎各15克,熟地黄、白术各20 克,白糖30克。 [制作] 1.以上药物陈麝香外,其余药物洗净放人瓦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加入白糖即成。 2.食用时。麝香用口吞服,再服药汁。 [食法]每日2次,每次吃麝香0.5克,药汁液...

  • 芝麻油治鼻炎 麻油水治便秘

    芝麻油治鼻炎 麻油水治便秘

      芝麻油治鼻炎天气干燥、睡眠不好、过度劳累等,均可引起鼻腔干燥、充血、头疼等慢性鼻炎症状。此时可用消毒棉球蘸芝麻油涂在鼻腔患内,一般一次即可见效,两次症状全消。   麻油水治便秘取蜂蜜50毫升、麻油50毫升、温开水约1000毫升;将蜂蜜放入碗中搅拌起泡后,再将麻油慢慢掺入其中,拌匀;最后倒入温开水搅匀,即可饮用。此法对治疗肠燥引起的便秘效果显著。(翟爱华)...

  • 木耳大枣粥:适用血热鼻衄、大便出血

    木耳大枣粥:适用血热鼻衄、大便出血

    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大枣50枚,冰糖适量。先将木耳用凉清水浸泡半天,捞出洗净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稀粥,加入冰糖,糖化即成。如果婴儿食用,可将木耳切碎,大枣去核,去皮,以利食用。 功效:黑木耳味甘性平,能凉血止血,润肺益胃,利肠道;大枣和血养血。此粥凉血和血,止血和胃,适用于因血热鼻衄、大便出血者。...

  • 秋天燥邪偏盛 如何保持鼻咽润润

    秋天燥邪偏盛 如何保持鼻咽润润

    秋高气爽,本来是一年中最适宜的时候,可有些人却开始频繁“感冒”,吃了消炎药也不见好。你知道吗?在中医上,这根本不是感冒,而是秋燥的症状。 秋燥分两种,可自我判断 秋燥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有的人会生出口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把它细分起来,也有两种,秋燥又分为“温燥&...

  • 肺属金通于鼻气 食疗以润肺清气道以净肺

    肺属金通于鼻气 食疗以润肺清气道以净肺

    经过了盛夏酷暑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秋季。秋季是寒热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中午仍然很炎热,早晚凉爽,周围的环境也不再黏腻潮湿,人体也明显有了干燥的感觉,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孙惠敏提醒大家,秋天到了,一定要注意养肺,小心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肺属金,通于鼻气,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之一,其性喜润恶燥。而秋天又是一个干燥的季节,燥邪的特点是易伤津液,因此秋天常常感觉到口鼻或咽喉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故防治秋燥对肺的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肺朝百脉&rdquo...

  • 葛根白芷鲤鱼汤:用于过敏性鼻炎

    葛根白芷鲤鱼汤:用于过敏性鼻炎

    葛根、白芷各15克,鲤鱼1条(约250克),葱、生姜、食盐、料酒各适量。把葛根、白芷洗净切片,鲤鱼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把葛根、白芷和鱼放入锅中,加入姜、葱、食盐和料酒,加清水800毫克,先用猛火煮沸,再用小火煮熟即可,食鱼喝汤。 功效:祛风通窍、补虚活血。适用于秋季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平素体虚、易感冒并见于气短、心悸者。注意阴虚有热者忌服。...

  • 小儿鼻窦炎食疗可调治

    小儿鼻窦炎食疗可调治

    鼻窦炎是鼻窦部发生化脓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学龄期儿童可散见本病。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鼻窦解剖学的特点,很容易因狭窄、阻塞而影响窦腔的引流,从而产生炎性变化。另外,当鼻黏膜发生炎症时,也会影响到鼻窦。鼻窦中因上颌窦的窦腔最大,窦口高,故上颌窦炎发病率最高。临床上把鼻窦炎分为急、慢性两类。常见症状为,鼻流浊涕而量多,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内黏膜红赤或淡红、肿胀,在两眉间或颧部有压痛等。 小儿鼻窦炎患者在治疗用药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有相得益彰之功。 一、肺气虚寒型:鼻塞、多黏脓性涕、嗅觉减退,遇风寒等刺激,鼻塞及流...

  • 白露食粥治过敏性鼻炎

    白露食粥治过敏性鼻炎

    白露(9月8日)时节天气转冷,过敏性鼻炎高发,进食“神仙粥”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常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眼睛发痒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风寒外束、营卫不调的表现, 治疗应祛风散寒、调和营卫。“神仙粥”来自清代《太医院经验神方》,将糯米50克加水900毫升煮熟后,加入带须葱白7根、生姜7片,再煮5分钟,加入米醋50毫升,趁热服用。每日1剂,连用7天。 葱姜祛风散寒;糯米益气和中;米醋酸收,使其发散有度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中老年过敏性鼻炎患者。...

  • 过敏性鼻炎的分型食疗

    过敏性鼻炎的分型食疗

    过敏性鼻炎发病与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等柯关。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中医称为鼻鼽,本病呈阵发性发作,一开始,先有鼻腔发痒,随着胀闷、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鼻涕,有些病例可出现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检查时可见鼻粘膜淡白或暗灰色,呈水肿样,鼻甲肿大。临床以肾虚型和风寒型较为常见,下面介绍这两个证型的中医食疗: 一、肾阳虚型:临床表现为鼻流清涕,喷嚏频频,鼻痒不适,经常反复发作,早晚为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遗精早泄,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1.鳝鱼煲猪肾:黄鳝250克(切段...

  • 流脓鼻涕 辛夷猪肺汤

    流脓鼻涕 辛夷猪肺汤

    辛夷花10克,猪肺1只,生姜3片,食盐适量。将猪肺洗净,切片,与辛夷花、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至猪肺烂熟后,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散寒宣肺通窍,适用于风寒犯肺、肺气不利所致的鼻塞不通、流脓鼻涕等。...

  • 耳鼻喉肿瘤发病有信号

    耳鼻喉肿瘤发病有信号

    在恶性肿瘤中,耳鼻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耳鼻喉各部位的恶性肿瘤虽然征候各有不同,但综合起来,有以下常见征候更值得引起注意。凡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应对下述情况引起警惕: 一、耳后下突然长出了一个小包块,虽无任何不适之感,但2-3周后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慢慢长大。 二、突然发现涕中带血,或痰中带血。虽然血量不大,也并非天天都有,同时也没有什么不适之感,2~3周后仍不见消失,或突然感到牙痛及面部麻木感、头痛、一侧听力下降或鼻塞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 三、说话时自己感到声音在慢慢变得嘶哑,虽无不适之感,但...

  • 鼻息肉切除为何易复发

    鼻息肉切除为何易复发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有不少的患者询问,为什么经过手术或激光治疗后,不久又复发,没有达到预想效果?鼻息肉切而复发的原因在于鼻息肉生成的条件是否改变。近年研究发现,鼻息肉的发生过程是鼻黏膜上皮细胞和神经损伤,活性介质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间质水肿,细胞浸润,压力增高,最终导致组织增生,发展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水肿样赘生物。只要没有消除这些条件,鼻息肉就有发生的可能。而手术过程中又极易造成鼻黏膜上皮和神经损伤,给鼻息肉的复发提供了条件。 经组织学研究证明,所谓鼻息肉就是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改变。手术切除...

  • 入秋先要护好鼻

    入秋先要护好鼻

    鼻子作为人体将空气吸入体内的第一关口,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接,既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及各种脏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鼻是具有多功能的调节器,对吸入的空气起净化、调温、湿润的作用。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聚集在鼻腔的致病菌便兴风作浪,引起鼻黏膜病变。病菌若通过鼻腔侵入喉、气管、肺,则可致喉炎、气管炎、肺炎的发生。由此可见,鼻子的保健不容忽视,因此要懂得鼻子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易发的秋季更要注意。 1.毛巾搓擦。清晨洗脸时,用毛巾揉揉口唇、鼻翼两侧及周围的皮肤,...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护好
  • 治过敏性鼻炎怎样用药

    治过敏性鼻炎怎样用药

    由于过敏体质与遗传相关,目前还没有改变患者过敏体质的治疗方法,但正确、规范地药物治疗可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使患者长期处于无发病的状态。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是针对鼻黏膜的过敏性炎症来用药,从这一点上说来,最有效的药物是抗过敏药和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 抗过敏药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常用的有扑尔敏、息斯敏和开瑞坦等。这些都是口服用药,特点是起效很快,用药后1—3小时症状就可被控制。其中,扑尔敏有困倦的副作用,所以驾车、高空作业者不宜选用,而应选用息斯敏和开瑞坦等,它们的困倦副作用发生率极低或几...

  • 拜谒汤液鼻祖 商代贤相伊尹

    拜谒汤液鼻祖 商代贤相伊尹

    甲午孟秋之月,与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及其工作室一行八人,专程赴商丘虞城拜谒汤液鼻祖、商代贤相伊尹,共同缅怀先圣遗德,弘扬传统医药文化。 伊水空桑出元圣②, 辅商治国尊阿衡③。 撰用本草为汤液, 仲景伤寒此为宗④。 注:①伊尹墓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南16公里的魏堌堆村,是商初名臣、汤液鼻祖伊尹的墓地。 ②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贤相,共辅佐商代五个帝王,被后世奉祀为“商元圣”。 ③阿衡:商代官名,师保之官。引申为任国家辅弼之任,宰相之职。伊尹曾任此职。 ④...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 过敏性鼻炎首选外用药

    过敏性鼻炎首选外用药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鼻腔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是首选。虽然有些人害怕激素会带来副作用,但实际上,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鼻内滴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黏膜,疗效突出,又因为是局部用药,不会对全身产生作用,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适于长期使用。 值得提醒的是,现在很多患者一犯病就用.含麻黄素的滴鼻剂缓解症状,这是个误区。第一,这种滴鼻剂只适用于急性鼻炎早期。第二,频繁使用会导致“反弹”,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若长期使用,还会影响患者的嗅觉灵敏度,同时造成鼻黏膜...

  • 被褥不洗会加重鼻炎

    被褥不洗会加重鼻炎

    冬季寒冷,鼻炎发作病人明显增多,很多鼻炎患者到医院配鼻喷激素。全国鼻科专家组在最新过敏性鼻炎诊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抗过敏药或激素,均仅能缓解病症,对疾病治疗无益,其副作用很大,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伤害。其实,做好了防护,许多病人的鼻炎会不治而愈。 在众多的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是最大的元凶。尘螨虫体的直径只有200-300微米,比粉笔屑还小,温暖且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其生长与繁衍。由于尘螨主要的食物来源是人类每天所脱落的微量皮屑,因此,床垫、毛毯、地毯、枕头、布质沙发及窗帘等可供其积存的物品,都可提供温暖潮湿的环境...

  • 摸鼻子法 强身又养肺

    摸鼻子法 强身又养肺

      健鼻功出自《内功图说》,分三步进行锻炼。两手拇指擦热,揩擦鼻头36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二目注视鼻端,默数呼吸次数3~5分钟;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使两足心向上,用鼻深吸清气4次,呼气4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本法可润肺健鼻,预防感冒和鼻病,还有健身强体的作用。   抹全鼻   具体操作方法是:两手食指或用右手拇、食指指面分别放在鼻两侧搓擦,从目内眦(精明穴)下、鼻根、鼻梁、鼻翼至鼻下孔旁(迎香穴),用力均匀,上下搓擦100次。适合易罹患感冒或是鼻塞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

  • 秋季护肺气:摩鼻洗鼻法

    秋季护肺气:摩鼻洗鼻法

      秋季应注意养肺,下面介绍几种有助于养护肺气的方法,简便易行。   摩鼻洗鼻法: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待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1~2遍。若同时配合洗鼻(用掌心盛温水或温盐水,低头由鼻将其轻轻吸入,再经鼻擤出,反复数次)则效果更好。   摩喉法:端坐位,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   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   按摩大椎法:...

  • 孩子发热鼻塞缓解三方

    孩子发热鼻塞缓解三方

    婴幼儿鼻塞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鼻黏膜柔软而又富有血管,遇到轻微的感冒就容易充血、水肿,鼻腔分泌物增多导致闭塞。如果感冒了鼻塞哭闹,家长也很着急,但一般没必要使用抗生素。要缓解孩子鼻塞症状,家长可在护理方面多下工夫。 第一,可在孩子的后脑勺下垫上一两块小毛巾,使头部稍稍抬高一点点,可缓解鼻塞。不建议两岁以下的孩子直接睡在枕头上或将枕头垫在床垫下,这样很容易引起窒息或颈椎损伤。 第二,清理孩子的鼻腔分泌物。如果分泌物是湿湿的,可用棉签将分泌物轻轻地卷拨出来。市场上有专门为宝宝定制的小头棉签,在婴幼儿用品店都能买到。如果分泌...

  • 青筋过鼻梁 无事哭三场

    青筋过鼻梁 无事哭三场

      俗话说:青筋过鼻梁,无事哭三场。有人将这句话解读为面相学,以为鼻梁有青筋的人是“破了相”,走衰运,所以常悲从心来,没事就哭。   其实,这种说法相当愚昧。中医认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出现青筋外现,是血脉不通的表现,说明身体健康出问题了。   临床举例   “青筋宝宝”容易感冒   4月29日,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一位小患者因经常感冒发烧而来就诊。该门诊王力宁主任医师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后问患者的母亲:“小孩是不是不爱吃饭、消化不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 胃火重 鼻部易长痘 心火重 额头易长痘

    胃火重 鼻部易长痘 心火重 额头易长痘

      马万里广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天生面如桃花、皮肤白净细腻,而有些人则一生下来就容易长痘。一般来说,面部、胸前和后背是痤疮的三大好发部位,但即便都是长在脸部的痘痘,因其具体位置不同,也能看出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如肺火重的人,痘痘常长在脸部两侧的颧骨周围,特别是右边脸会长得多一点;胃火重的人,通常鼻部周围容易长痘;脾火重的人,则以嘴唇周围长痘为主要特征;如果额头痘痘长得较多,说明心火较重;肠火较重的人,痘痘常会长在下颏部。...

  • 鼻为肺之窍 护肺先护鼻

    鼻为肺之窍 护肺先护鼻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谈到疾病,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嘴巴,要吃什么药,慎食什么食物,好像只要管好嘴巴,就会万事大吉了。其实,疾病是非常狡猾的,它侵袭人体的方式并非单单通过嘴巴,鼻子也是一个不得不妨的重灾区。 鼻子还有一个称号,叫做“面王”,中医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可见在望诊中鼻的价值颇大。两眼之间是鼻子的起点,中医将其称之为“山根”,它还有一个更加贴切的称呼,叫做“健康宫”。从这...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解鼻塞 猪肾粥 芪鲢鱼 玉屏鸡

    解鼻塞 猪肾粥 芪鲢鱼 玉屏鸡

      猪肾粥   猪肾2枚(去膜切细),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盐各适量。猪肾与粳米如常法煮粥,将熟入葱、姜、盐及五香粉调之,晨起作早餐食。此粥有健脾补肾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的鼻鼽发作时,喷嚏频作,清涕不止,形寒畏冷,腰酸。   芪鲢鱼   黄芪20克,白鲢鱼1条(约重500克)。鲢鱼净膛洗净,再将黄芪纳入鱼腹中,如常法炖鱼,至熟。食鱼喝汤。此膳有补气固本作用,黄芪乃补益肺脾之品,白鲢鱼性甘温,能益气补虚,温中暖胃,合用共起扶正固本之功,适用于肺脾气虚型鼻鼽。   玉屏鸡   黄芪60...

  • 酒渣鼻“红鼻子”药粥疗法

    酒渣鼻“红鼻子”药粥疗法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是由螨虫寄生在人的面部,侵入鼻部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引起的。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颜面而成;或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皮毛肌肤而发病;日久气血淤滞,痰淤互结而形成赘瘤。起病初期,鼻部、面颊处出现红斑,范围小,以后出现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重者可发展成鼻赘。由于酒渣鼻属慢性皮肤病,故治疗应长期坚持。笔者现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药粥疗法,供患者参考选用。 1.芦根竹茹粥:取鲜芦根15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将芦根、竹茹用布包好同粳米煮粥,每日服2次,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