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 第12页
-
有效防治脂肪肝 食疗法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目前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多。脂肪肝是指脂类特别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堆积过多而言,正常人肝的总脂量占肝重量的5%,若总脂量超过肝重量的5%,即称脂肪肝,超过的越多,病情越重。其实,只要坚持适当运动,戒烟少酒,科学饮食,就能有效预防脂肪肝。下面就脂肪肝的食疗法介绍如下: 芹菜红枣煲汤 芹菜200~400克,红枣50~100克,煲汤分次服用;或单用芹菜100~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适量炖,温服,每天一次,疗程不限。该方清热解毒、健脾补血养肝,...
-
防治术后肠粘连、尿潴留三法
肠粘连、尿潴留等都是外科 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最常 见的并发症。手术后数小时,采 用如下几种简易方法,有助于预 防成减轻此类术后并发症. 1.吴茱萸生萎炒热敷术 后3~6小时,以吴茱萸90克, 用锅炒烫,将生姜30克捣烂取 汁,涂患者腹部,随后用纱布包 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腹至 上腹,再至左下腹,反复热敷, 每次约10分钟。吴茱萸可多次 使用。此法具有防止肠粘连、促 进肛门排气,止腹痛之功效。 2.大蒜敷脐部术后6小 时,用去皮大蒜100克.捣成泥 状,敷于脐周,上敷热水袋30 分种,热水袋温度保持在50...
-
乙肝防治 表面抗原阴性
1、乙型肝炎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乙肝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对献血者实施严格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多为婴儿受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阻断率超过90...
-
专家谈膝骨性关节炎防治误区
跳个广场舞就能跳出个重度膝骨性关节炎?很多人都疑惑不解甚至觉得危言耸听。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主任王上增解释说,广场舞的高频率动作多为屈伸、弹动、跳跃、拉伸,对膝关节的控制力和柔韧性有一定专业的要求,但太多参与者是没有舞蹈基础的,而且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骨骼及肌肉功能在明显退化,因此,不当的运动和过强的压力都是膝关节所不能承受的。另外,广场舞一般在水泥地或瓷砖地面进行,坚硬的地面对关节起不到缓冲作用,更容易损伤关节。如果锻炼方法不当,日积月累必然会引发关节损伤,不及时治疗的话就可能发展成为重度膝骨性关节炎。...
-
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治未病”思想指导
房定亚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房定亚 ( 1937—) ,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 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行医 50 载,学术造 诣深厚,临床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 疗风湿免疫疾病,经验丰富。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 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 ( 或) 尿酸 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
-
中医学“骨、筋、肌肉”三位一体观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启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主要是以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量降低、骨脆性增加的一种老年性疾患[1,2]。并且,由于此病发病过程隐匿,在早期并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后期因骨量丢失较多,从而引发肢体疼痛,甚至发生脆性骨折以后才得以明确诊断,故而,此病又被称为沉默中的流行病。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其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3,4]。中医学提出“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的经典理论,其虽未明确提出OP与此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从此理论我们可...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 缓解疼痛试试热敏灸
曾经有人戏言,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反而腰椎间盘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重体力劳动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坐着工作,比如看电脑、伏案、开车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随之成为了常见的疾病。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江西省中医院针灸三科主任中医师焦琳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是如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近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有年轻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因为固定椎间盘的肌肉变得松弛了,就是说肌肉的功能下降导致。如今上班族工作时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不工作了也每天守着电脑,不注...
-
施杞防治慢性筋骨病学术思想与研究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劳损的增加, 慢性 筋骨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 因素。目前, 全世界约有 2 亿人患骨质疏松症, 其发病 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 7 位 [1 ] 。颈腰痛更是常 见病、 多发病, 发病率高, 严重者可致残 [2 ] 。 施杞教授带领团队开展长期的临床研究, 不断探 索 “气血兼顾、 脏腑同治、 筋骨并重” 理论的科学内涵, 总结慢性筋骨病从气血、 脏腑、 筋骨论治的内在规律和 临床指导意义 [3 ] , 认为“气虚血瘀、 肾亏精...
-
崴脚不是小毛病 防治须中西医结合
“我的脚踝这么长时间咋都不好?”家住银川市36岁的王女士,今天到中医院骨科就诊咨询,她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半年前,下楼梯时不慎踩空,扭伤左踝关节,当时在某医院骨科就诊,拍X线片排除骨折,诊断为踝关节扭伤(重度)。医生建议予高分子石膏托固定,但她认为只是伤筋就要打石膏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再说工作又忙,便拿了点药外涂,继续奔忙在工作岗位上。半年过去了,左踝关节却留下了后遗症,脚腕处时不时肿胀,行走不稳当,虽吃了不少药,也做过理疗,但没起多大作用,这让她很郁闷。 崴脚不是小毛病...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防治措施
31岁邵女士,多关节肿痛1年余,一直以为是受凉导致的,自行买药吃,无缓解。近期,手指上多个关节都肿得像“梭子”一样,才想起去医院诊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42岁的李先生,多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三年多,多家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但治疗效果不好,到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就诊时,经过询问,才了解到患者在治疗期间一直是“用一用、停一停”的状态,治疗不系统不规范。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孔祥民介绍,目前,人们对类风湿的认识度普遍较低,误诊及治疗不当的...
-
中西医结合防治痛风及其并发症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软组织所致的代谢性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国内外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呈年轻化,合并症、并发症多样化的趋势。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向心性肥胖等疾病,同时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也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勃起功能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痛风与这些合并症和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代谢综合征也可能成为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促进痛风...
-
食疗防治血栓助溶栓
较之年轻人,老年人因血管壁老化更易出现血栓,据统计,约有87%的老人体内都有微小血栓,此时虽然没有明显不适感,但若不注意采取溶栓措施,随着微小血栓增多,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就加大。尤其是平时血液黏稠、血脂偏高、血糖较高和心肌缺血的老人,100%都处于血栓前状态。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二内科副主任医师夏昱提醒说,微小血栓的形成除与年龄增大有关外,还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平时饮食过咸或过甜、饮水过少、抽烟、酗酒、长时间坐卧、过度劳累等。一些天然食物或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微小血栓形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