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医 第13页

名医 第13页

  • 传播中医科普 名医讲堂 颍淮名中医

    传播中医科普 名医讲堂 颍淮名中医

    近日,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由市中药研究院自主选育的青蒿新品种“渝青蒿2号”和主持品种区域试验的青蒿新品种“药客佳蒿1号”通过鉴定,并予以发布,为该院新增两个中药材新品种。 重庆作为青蒿的道地产区,常年种植面积每年达10万亩,青蒿产业已成为重庆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种子是青蒿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良种种子是增加产量和获得较高青蒿素含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他各项增产措施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目前青蒿栽培用种大多为该院前期选育的&ldq...

  •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 名医网络平台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 名医网络平台

    4月23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3+3”任应秋名家研究室负责人、任应秋长女任廷革教授,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捐赠任应秋著作及收藏资料等物品。 任应秋是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医药组组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及医古文研究会会长等职。捐赠物品包括任应秋教授年轻时上海沦陷后、抗战期间到长沙组织同学油刻的陆渊雷著《伤寒论今释》,50岁之前出版的论著等。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将创造条件设立“任应秋藏...

  • 展一代名医《医痴叶天士》

    展一代名医《医痴叶天士》

      电影《医痴叶天士》以戏说的表现手法,撷取了“医痴”叶天士义诊乞丐、医匪从善、奇方救驾、巧做红娘几个故事,再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道。   大医精诚。“医者的眼中众生皆血肉之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至九五至尊的皇帝、威风凛凛的苏州知府,下至露宿街头的乞丐、呼啸山林的土匪,乃至身陷囹圄的囚犯,叶天士一视同仁,都“大发恻隐之心”,与瞻前顾后,自虑吉凶的太医们形成鲜明对比。认为医术不能当作求名求利之术,否则无异于盗匪,&l...

  • 养肝补脾 名医有方

    养肝补脾 名医有方

      养生观点   简单生活方为养生之道;生姜和干姜,功效各不同;药膳绝不是“药+食”这么简单;养肝,不妨试试“和肝汤”;补脾,勿忘“滋补汤”。   被誉为“当代中医泰斗”的方和谦教授,生前所倡导的养生之道至今仍被人们所尊崇,现编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不少养生智慧,《论语》中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的生活理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法则—&md...

  • 名医验方综合价值探析

    名医验方综合价值探析

    随着中医药白皮书的印发以及中医药法的颁布, 中医药在 “一带一路” 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全世 界对于中医药的重视和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作为中医药中最具有核心价值的部分, 名医验方等 亦不断发挥着其独特优势。 本文所指名医主要系国 内享有盛誉的名中医, 他们代表着中医药学术思想 和临床实践的最高水平, 他们一般临证数十载, 且多 家世业医, 对中医个体化诊疗方法掌握精准而熟练, 往往对某些疾病的防治有着独到的经验和体会 [1] 。 名医验方则主要是指上述名中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 导下,...

  • 名医孟诜与《食疗本草》

    名医孟诜与《食疗本草》

    孟诜是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一直活到92岁高龄。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治病经验,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专著《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中记载了许多常见的食疗佳品,如“鸭,主补中益气、消食”;“白鸭肉补虚”;“鹅卵,补五脏,亦补中益气”;“鲫鱼,食之平胃气,调中益五脏”;“羊奶,补肺肾之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萝卜,服之令人白净肌细”;“茶叶,利大肠,...

  • 中医名医名家 中医药科普作品 管理追溯体系

    中医名医名家 中医药科普作品 管理追溯体系

    为加快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广西卫生计生委日前决定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为期两年的“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计划”。 该计划以自治区、市、县三级中医医院为主体,组建以名(老)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为组长,若干名中医骨干人才为队员的专家小组,定期赴各乡镇集中开展培训。为村卫生室村医传授运用中医药“十方五技”,即掌握30~50种中成药或10条常用经验方使用方法,掌握应用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敷贴等5种以上技法开展诊疗活动。到2016年底...

  • 中医美容分会 护士中医技术培训 名医学会倡议

    中医美容分会 护士中医技术培训 名医学会倡议

    “无论是采用针灸、经络还是食疗的方法美容,中医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机遇,让中医美容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美容新的朝向。”在6月27日召开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上,国医大师王琦说。 会议围绕中医美容分会成立、中医美容研究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各方代表分别对中医美容的发展和创新做了报告。 中医美容分会会长张斌表示,中医美容学会的成立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医美容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会议由中国美容整形协...

  • 种植牡丹以纪念京城名医关幼波先生

    种植牡丹以纪念京城名医关幼波先生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逢牡丹花开,睹物思人,总会怀念肝病界的老前辈、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创始人之一——一代“明”医关幼波先生。牡丹是关老生前的挚爱,关老热爱牡丹有他的道理,“牡丹是画中至善,肝疾乃病中至恶,以牡丹扬善,以治肝抑恶”,这正是他人生的追求所在。至今中医院肝病科门前的花圃仍然种植了牡丹以纪念京城名医关幼波先生。 2014年是我行医生涯的转折,长期...

  • 中医药博物馆开馆 名医名家讲座“鸡尾酒”疗法

    中医药博物馆开馆 名医名家讲座“鸡尾酒”疗法

    近日,一位13岁患膝关节习惯性脱位的小姑娘,在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骨一科接受“鸡尾酒”疗法后,不仅术后伤口没有疼痛,而且恢复时间有效缩短。 这个“鸡尾酒”疗法,便是该院骨一科去年从广东省中医院引进的一项新技术,它实际上是一种联合用药疗法,是在髋关节置换、交叉韧带重建、四肢骨折等大型手术术中,运用多种药物混和局部注射于手术切口的关键部位,达到疼痛干预的目的,使患者术后基本不痛,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恐惧心理,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术后曲马多、杜冷丁等麻药...

  • 华佗学术经验和医学精神研讨会暨中医医院名医馆建设经验交流会在

    华佗学术经验和医学精神研讨会暨中医医院名医馆建设经验交流会在

    8月29日,在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广场和位于原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大门西侧同仁堂旗舰店,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仁医堂特邀的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名老中医学科带头人等百名中医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专家们被市区及周边县区和乡镇赶来问诊的患者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同仁堂邀请来的北京专家,在北京挂他们的号都不容易,这次是义诊,以后每月都会在亳州举办一次,家里人想来看看。”现场有人这样告诉笔者。 这次义诊是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 纪念爱国志士上海妇科名医蔡香荪先生

    纪念爱国志士上海妇科名医蔡香荪先生

    蔡香荪(1888年-1943年),名章,字耀璋,是上海蔡氏妇科的第六代传人。他秉承祖业,学贯中西,肄业于同济大学第一期。早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上海市国医公会委员、上海中国医学院副院长等职。蔡香荪医术高明,一生行善,不仅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名医,更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抗战志士。 安置灾民,救护伤痛 1932年1月28日,日寇侵华,烧杀淫掠,哀鸿遍野。狂轰滥炸,生灵涂炭。十九路军及第五军等,奋起反抗,日寇多次受挫,战况惨烈。位于上海东北角的江湾首当其冲,全镇的房屋十之八九化为焦土,著名的蔡家花园...

  • 交流名医学术 中医药儿童健康 高端讲坛

    交流名医学术 中医药儿童健康 高端讲坛

    8月2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马应龙药业集团共同公布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调对象为我国18周岁(含)以上的城镇社区居民中的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上述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表示,本次肛肠流行病学是我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最为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医药是我国慢性疾病治疗与调养的重要手段,肛肠疾病为常见病,中医药可以深入分析、积极作为。 据悉,本次流调历时两年,深入广大农村、城市家庭获取6.89万例有效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

  • 齐鲁名医课堂 中医药技能培训

    齐鲁名医课堂 中医药技能培训

    为了深入、全面了解大型中医医院改革发展现状,进一步推动大型中医院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大型中医医院开展巡查工作。9月11~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的巡查组到达湖北省中医院,进行了为期4天的巡查工作。 该院院长涂远超作了《以巡查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主题汇报后,巡查专家立即展开了为期4天的巡查工作。管理组、临床组、药事组和护理组专家分赴该院花园山院区、光谷院区通过听取报告、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随机访谈等多种形式,对该院“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发挥中医药特色优...

  • 广西南宁:名医走基层出实招

    广西南宁:名医走基层出实招

    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广西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两年计划”,组织中医专家对全区14000名村医传帮带的培训,传授运用中医药“十方五技”治疗方法,提高村医的中医服务百姓的能力。 南宁市率先开展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活动,最近在西乡塘区、武鸣县开展村医培训。该市组织专家驻镇入村带教指导,重点传授壮乡特色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竹罐和壮医经筋推拿疗法,让每个村医真正会做、敢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医疗改革发展的成果。 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黎甲文处长介绍...

  • 清代名医叶天士扶贫

    清代名医叶天士扶贫

    清代叶天士因为医术精湛,门前求诊的病人是络绎不绝,众人都说凡是什么疑难杂症到了他那里都会手到病除。 有一天,叶天士坐轿出诊,没走多远便看见一个农民守候在路边,一见他便将轿子拦住,请求他给自己看病。叶天士下轿一看,只见这农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于是便让他伸出手来给他把脉,可等把完脉后却觉得他六脉均调和,似乎不像有什么病,于是便问此人道:“你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农民说道:“我听说您是名医,不论什么病只要您一看没有看不出来的。实话告诉您,小人所患之病颇为奇怪,是贫穷病,此病不...

  • 名医巧罚失礼人

    名医巧罚失礼人

    明朝初年,江南碛澳有个名医叫庄伯和,性情开朗,也喜欢舞文弄墨,极善戏谑。 一天,他的朋友,当地著名文士李庸,派家僮给他送来一封信。这个家僮比较粗野,在呈上书信时,不小心叫出了庄伯和的姓名。这在当时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严重失礼。对此,当时的文人都是很注重的,庄伯和自然也极为不满,但他是一个豁达的人,不愿意直接训斥来人一顿。可是也不能便宜了这个冒失鬼,眉头一皱,立即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惩罚办法。 他一本正经地戏哄李家家僮说:“原来你家老爷想借我的药磨用一用,叫你背回去。”说罢便...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名医
  • 清代名医喻嘉言一针救二命

    清代名医喻嘉言一针救二命

    清代高士奇《牧斋遗事》记载:清初名医喻嘉言一针救二命的故事。一天,喻嘉言路过城北的一些破旧房子时,这里往往是居民临时停放棺材的地方。他突然看到一口好像是新停放的棺材底缝流出了鲜血。他吃惊地问邻居,邻人说:“刚才一家人的妻子死了,才把棺材放到这里。” 喻嘉言便急忙找到死者的丈夫,告诉他说:“你的妻子没有死。凡是人死了血色是黑暗的,活人的血色是鲜红的。我看见你妻子的棺材底流出的血是鲜红色的,快快开棺救治吧!”原来这位妇人因难产失血过多,昏迷了一天一夜,她的丈夫认...

  • 扁鹊受恩师指点成名医

    扁鹊受恩师指点成名医

    扁鹊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为了谋生,童年的扁鹊做客馆的主管。扁鹊待人热诚,干事勤快,聪敏颖达,不管是客人,还是客馆的伙计都非常喜欢他。当时,精通医术的长桑君常来给人看病,也经常在扁鹊做事的客馆里留住。长桑君虽貌不惊人,但医术精湛,由于他常常向贫民奴婢施舍钱药,因此常衣衫褴褛,不拘小节。只有扁鹊认为他与众不同,时常恭敬地对待他,并且当长桑君拮据时还接济他一些食宿的银两。长桑君经过十多年的观察,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待时机成熟,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长桑君招...

  • 名医蒲辅周用6克茶叶救命的故事

    名医蒲辅周用6克茶叶救命的故事

    已故名医蒲辅周教授倾心中医 事业70余年,是我国杰出的中医学 家,曾任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 的保健医生。他善于运用辨证论治 的理论原则指导临床实践,形成了 “辨证准、立法慎,选方精、用药稳” 的独特医疗风格。 一位患者热病后生疮,长期服 药,热象稍减,但烦躁,失眠,不思 食,大便7天未解,接着呕吐不止, 吃什么吐什么。病者高龄,病程缠绵 日久,子女觉得已无生望。蒲辅周详 细了解病情,特意问病者想吃什么, 得知病者只想喝茶,即取龙井茶6 克,嘱待水沸后两分钟放茶叶,煮两 沸,即少少与病者饮...

  • 名医善书百草香

    名医善书百草香

    古代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医儒不分,许多文人既能赋诗填词、工于书画,也能识病知医或开方看病,很多中医大家既是悬壶济世的大医,又是知名书法名家,他们在继承发扬中医精华的同时又十分重视医案、医方字体及字迹的书写,他们的医案、处方堪称书法艺术珍品,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让人敬仰的珍贵墨宝。 古人学医先练字,识药先识文,要想阅读没有标点的古医典籍、弄懂配方配伍,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才行,历代诸多名医既善文又善书。如著有《肘后备急方》一书的东晋著名医家葛洪,少时家贫,但“躬...

  • 名医李台春对待金钱轶事

    名医李台春对待金钱轶事

    李台春,明代湖南邵阳人。世精医理,胸无城府,志书载:“贫民日填户”——贫苦病民每日挤满其诊所,可知病号不少。“与人药不问其值”——送药,不问值多少钱。“至于缓急,阿堵无所计”——紧急关头,钱财绝不计较。由于他“乐善鲜积”——乐善好施,很少积攒家财,故其80余岁故去时竟无积蓄,只能“遗其子以贫”&mdas...

  • 培养名医应从中医基本功抓起

    培养名医应从中医基本功抓起

    1981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极富医史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名老中医之路》1~3辑。书中收集了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一代名医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临床特点,记载了他们为上世纪我国中医事业发展的奋斗史,为中医后学展开了一幅生动活泼、真实感人的历史画卷,对启迪后辈,促进一代新的名医成长,居功甚伟。 书中所收集的95位医家,最早的包括京城“四大名医”(1870年出生的肖龙友、1881年出生的施今墨、1884年出生的孔伯华、汪逢春),直至1981年以前...

  • 贵州名医石恩骏 验于临床详解各味中药

    贵州名医石恩骏 验于临床详解各味中药

    人物简介:石恩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石玉书系贵州近代名医,生前系贵阳中医医院、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任院长;其兄石恩权生前曾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石恩骏受父兄影响,曾系统学习西医,20岁开始中医临床。1979年以同等学历身份考取贵阳中医学院首批研究生,跟随多位名家学习。20世纪90年代初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石恩权教授学术继承人,不离左右,尽得其传,具有家传、自学、中...

  • 医案是名医经历库

    医案是名医经历库

    医案是名医经历库,张山雷曾说:“读医案何快如之!绝胜陪侍名医、相与晤对,俨如患者在侧、謦咳亲闻。”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早在1988年就曾编著《医案助读》,为回忆式的医话性医案。写医案标题宜小,挖掘宜深,观念宜明显新鲜,以问题为驱动,着重其理论意义,要有情节和现场感。 《黄煌经方医话》之《临床篇》录入医案125篇。每则医案独立成篇,篇名直白清楚,如以疾病命名的“硬脊膜外血肿后遗症案”,以处方命名的“麻黄温经汤”,以某方与某病证命名的&...

  • 名医尺牍寄深情

    名医尺牍寄深情

    信笺尺牍既是文人性情的抒发与寄托,也承载了生活中琐碎却鲜活的细节。日前,笔者收到江苏常州钱氏儿科第十二代传人钱大宇转发给我的珍贵信笺,是唐玉虬写给钱育寿的亲笔信,落款日期是二月二日,从信札内容上推算,年份约是1957年。信的内容如下: 育兄: 春节中曾于写济宽兄弟函中附致一函,曾否接到?兹卓耀先生来参加本院第一期继承班拜师大会,虬见卓公,便忆吾兄也(回忆一九五六,虬与兄与卓公来宁参加全省卫生技术代表大会),闻兄尚未完全恢复健康,至以为念。自家是医生,而不能治好自己的病,是皆由于因循不上紧之故。...

  •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角药配伍研究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角药配伍研究

    方剂中药物的使用有单味药用(如单行)、两味药配伍即对药(如相须、相使为用),同时还有特定的三味药配伍即角药,角药在方剂配伍功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用途。本文研究内容源于敦煌古遗书[1]法藏“不知名医方”,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文卷编号为“P”,因其无书名标题,定名为不知名医方。传世方共545方,其组方配伍法度严谨,寓意深刻,并重视八法的复合应用,如攻补并用、汗下并用、温清并用等,以适应疾病的复杂病机。本研究从角药层面对法藏“不知名医方”传世医方...

  • 汇集名医 发扬中医药特色

    汇集名医 发扬中医药特色

    北京百万中医门诊部坐落在百万庄大街21号院,占地400多平方米,内有6个中医诊室。走廊的墙壁上挂有出诊专家的详细介绍,李新吾、温振英、薛伯寿、高益民、陈二民……个个都是誉满京城的名医。原中宣部部长张平化曾为门诊部题词“名医荟萃”,确实所言不虚。 百万中医门诊部创始人张藻南现今已经94岁高龄。1985年,她筹划开办一个专家门诊部,当时的想法是“老骥伏枥,再跑十年”,可没想到这一跑就是30年。30年前,别人说她搞资本主义,她说&ldq...

  • 名医“献笑”巧愈顽疾

    名医“献笑”巧愈顽疾

    金朝项举人之妻黄氏的幼子不幸病逝,黄氏悲伤过度得了怪病,整日呼叫怒骂,且久治不愈。项举人请名医张从正卜门诊治,张从正为黄氏诊脉时却·推说家中老婆有事急忙离去,黄氏听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第二天,张从正身背药袋而来,一进屋就开始伸手掏药,但药袋里装的红色的朱砂和绿色的青黛粉染满了他的手指,却没找到一粒药丸。急得张从正面红耳赤,双手不慎竟涂了个大花脸,他忙对黄氏抱歉说:“请夫人原谅,药丸忘在家中,明天一定送到!”黄氏见张从正这个花脸的狼狈样子,禁不住“咯咯&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名医
  •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作者:俞晓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晚清的雷丰,是名医也是文人:感悟他的隐逸人生 雷丰(公元1839-1888年)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在时令病上颇有建树,且擅长针灸,行医于浙闽赣苏广大地域,兼擅诗、书、画、丝竹,是一位有蕴藉情怀的文人。雷丰所著的《灸法秘传》《时病论》流传至今。 雷丰的父亲雷焕然,字逸夫,清道光时期的人。时人谓“逸仙本闽浦布衣”,闽浦即福建浦城县,雷焕然本是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的一介平民。有一年,雷焕然来到繁华的衢州城谋生。按照雷丰的说法,雷焕然在衢州是先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