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第76页
-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灸头顶 掐脚背 揉手背
近日,由姚晨、倪大红领衔主演,郭京飞、杨祐宁、李念等联合出演的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精彩落幕。在最后,父亲苏大强出现老年痴呆症前兆,却唯记攒钱给小明玉买习题集,这一幕也引起观众的泪目。 其实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那么,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对此,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中医脑病二科主任桂平为我们进行详细解析。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桂平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
-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脑出血或脑梗死后导致大脑无法得到有效供血而引起的认知功能衰退综合征[1]。该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VD病因明确,属于可防治的老年性疾病,疾病发展到后期,VD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该病早期若能得到有效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防治VD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VD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顾中欣从痰瘀论治老年性痴呆验案
顾中欣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医五十载,精于内科疑难疾病诊治,临床效果显著。现将顾老从痰瘀论治老年性痴呆验案一例整理如下。 赵某,女,76岁,扬州人,2017年11月28日初诊。表情迟钝,健忘,渐至目不识人,进行性加重近一年。扬州市某三级医院诊断为阿尔兹海默氏综合征,经数家医院治疗乏效。刻下见,表情淡漠,行动迟缓,舌有紫斑,苔薄白,脉细涩。 处方:葛根30g,川芎15g,天麻10g,水蛭6g,丹参15g,覆盆子10g,益智仁1...
-
胃溃疡病多年久病必虚 治验案
病案:刘某,女,52岁。患有 慢性胃溃疡病史5年余,常空 腹嘈杂痞满,腹痛便溏,食后嗳 气多,吐黏白痰,胃脘痛喝开水 缓解,按之痛减,舌苔薄白,脉 沉细。胃镜检查示:慢性胃溃 疡,HP(+),伴多发性糜烂,胃 下垂。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证, 治宜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处 方:茯苓20克,炙黄芪、沉香各 15克,炒党参12克,苍术、诃 子、炒白芍、白及、元胡各8克, 甘松、炙甘草各5克,吴茱萸4 克,乳香3克。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 二诊:服用2个月,复查胃 镜示:慢性胃炎、多发性糜烂消 失。继用3个月,电话随访...
-
失眠30余年 中医药方
郭某,女,62岁,2016年7月28日初诊:失眠30余年,动则心悸气短,唇暗,舌质偏暗,齿痕,苔白厚,脉沉细弦涩。 处方:桂枝9g,炙甘草18g,生龙牡各30g,山萸肉18g,五味子9g,炒枣仁20g,法半夏12g,夏枯草12g,茯神30g,砂仁30g,石菖蒲12g,丹参24g。7服。 2016年8月4日复诊:药后睡眠较前改善,仍感气短,头晕,肢软无力,口苦口黏、咽干、流涎,大便干,舌质暗红,舌中后苔厚腻,齿痕,脉沉弦略涩。上方加苍术18g,炙远志12g,柴胡12g,黄芩12g,生姜3片,大枣...
-
十服中药治愈六年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致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不仅会造成消化系统的损害,还可累及呼吸系统,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抑酸药,但效果不显,易反复发作,为缠绵难愈的慢性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张雪亮主任医师辨证准确,处方用药标本兼顾,配伍得当,10服药即令患者6年顽固性症状全部消失,可谓效如桴鼓。 患者李某,男,59岁,2019年3月10日初诊。诉反酸、胃痛、呃逆6年。患者6年来每日反酸、呃逆、胃痛,医院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曾长期服用抑酸药奥美拉唑,效果不佳,且近期症状...
-
周乐年治疗脾胃病经验
周乐年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 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从师于脾胃病专家 步玉如先生,从医 50 余载,推崇仲景学说,兼通 临床各科,尤其对脾胃病的辨证论治颇具特色。 1 善辨主证,四诊合参 1. 1 症状与主证 对患者的症状,如疼痛、泄泻、胀满等,临 证时要详细询问其发病和加重的诱因,从诱因中 可分析其主证。如在进食寒凉或外受寒邪时发作 或加重,此必属寒证。卒发者属实寒证,反复发 作者属虚寒证。如主证是在劳累后引发必属虚证, 见燥者属阴虚,不见燥者属气虚...
-
治疗老年胃肠病举案 胃溃疡慢性腹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来用自拟安中汤(药物组成为黄芪、党参、桂皮、白术、生姜、大枣、怀山药、田七、木香、砂仁、黄连)治疗老年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胃溃疡 许某,男,71岁。2016年5月16日诊,患者近一个月来上腹部常饱胀疼痛,今日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现面色白光白,胃部胀痛,有明显压痛感,呃逆、泛酸,食欲不振,大便溏,日2次,头晕,全身乏力,四肢不温,麻痹,舌淡,舌边有瘀斑,苔白,脉细缓。给药黄芪30克,党参15克,桂皮10克,白术12克,生姜20克,大枣...
-
反复腹部隐痛3年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处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基本资料】 罗某某,女性,45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诉三年前开始出现腹部隐痛,与进食无明显时间相关性,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治疗,效果无明显缓解,本月初因进食较硬的米饭后再次出现腹痛,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正行四联根治HP疗法。近日来患者自觉腹痛发作较前频繁,遂来就诊。 02 【首诊证候】...
-
间断性咳喘3年 中药两方合用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方出《伤寒论》,为《伤寒论》中典型的辛温解表剂,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基础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而有泡沫,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三子养亲汤出自《皆效方》,原为高年咳嗽,气逆痰痞者而设,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 两方合用散中有收,宣中有降,使风寒解、痰饮去、宣降复。方中麻黄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炙杏仁具有下气止咳之功,还能消滞化痰,二者配伍,一宣一降,主入肺经,使肺升发、宣降有常。白芍敛...
-
咳喘10余年加重半月 典型医案
张锡纯原解 理饮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痰饮方中,主治因心肺阳虚,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不能正常运化精微,变为饮邪。饮停于胃口则满闷,溢于膈上则短气,渍满肺窍则喘促,滞腻咽喉则咳吐黏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其脉弦迟细弱。方药组成为于术四钱、干姜五钱、桂枝尖二钱、炙甘草二钱、茯苓片二钱、生杭芍二钱、橘红钱半、川厚朴钱半。加减法:服数剂后,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芪数钱。张锡纯分析:“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临其...
-
曹颖甫治张大元久患痰饮案 刘渡舟治疗周某咳喘多年案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载:“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本方组成: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临床症见咳而上气、痰多清稀色白、咽喉痰鸣似水鸡声而连连、舌质淡、苔白滑腻、脉浮紧或沉弦而滑,属寒饮郁肺,浊气上逆之象。浊气搏结于咽,则喉间生痰,痰碍其气,气触其痰,故作此症,后世寒饮咳喘多用本方。 曹颖甫治张大元久患痰饮案中,患者开始夜咯痰甚多,后来咯痰渐少,常觉出气短促,夜卧时喉中如水鸡声,彻夜不得安,径投射干麻黄汤,...
-
老年多重耐药菌肺炎中医辨治思路探讨
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多重耐药菌肺炎治疗难度很大。分析其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探讨分析了补虚扶正、清肺化痰、活血化瘀、通腑行气等治法的运用。 多重耐药菌(MDR)是指细菌对3类或3类以上不同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肠杆科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MDR导致机体感染控制困难重重,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因为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长期住院治疗、反复使用抗菌药物、营养状况差等因素,成为ICU罹患MDR...
-
清肺排毒汤通过中医药抗疫百年大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科研攻关、完善诊疗方案,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要求。经历了2003年的SARS、2009年甲流的中医药人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这次做了迅速反应并积极行动。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于2020年1月25日就赶赴湖北武汉,支援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病的防治工作。中医药人勇赴疫区、在疫病重灾区展开中医的诊治工作,表现了当代中医药人的勇气和担当。全国各地中医药医疗科技工作者也在积极参与...
-
一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小便不利验案的启示
王某,男,87岁。2014年2月16日初诊。 主诉 咳嗽气喘半月伴心慌胸闷气短一周。半月前因外感风寒,出现咳嗽气喘,夜间不能平卧。甘肃省某医院拍胸片显示:右下肺部感染,肺气肿,心脏增大,主动脉弓膨隆。B超:前列腺增生。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心律不齐,心率:100次/分。 刻下症 咳嗽气喘,咯吐泡沫样痰,胸闷气短,活动后气短加重,心悸出汗,怕冷畏寒,小便不利,腹胀便干,口唇青紫,舌质红,苔白腻,便有齿痕,舌下脉络曲张紫滞,脉浮数,尺脉沉取无力。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
自拟温阳化饮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40例
重症肺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危重度较高, 尤其是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较为棘手[1]。我院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自拟温阳化饮汤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鹤壁市中医院心肺科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60~78岁, 平均 (69.62±4.33) 岁;病程2~5d, 平均 (3.65±0....
-
老年人运动出汗 自制背心防感冒
随着气温升高,开始晨练的老年人也多起来了,而有的老年人因为运动出汗了,湿了内衣,没有及时更换而着凉得了感冒。 其实,老年人可以自制一件吸汗背心,能有效防止感冒。制作时可选用一块纯棉布,布的宽度约与自己上身的宽度一致,布的长度则应是自己上身长度的两倍(前后襟对折)。将棉布在长度的方向上对折,再在折线中央挖一个能自如伸进脑袋的孔。 锻炼之前,将吸汗背心贴身穿上,外面套上衣服。这样,晨练时出的汗就会被背心所吸收。运动结束后,用手从颈项处将背心从头上掏出,就能解决不能及时更换内衣的问题。 (陆青新)...
-
反复发热6年余 治拟化湿清热三仁汤加减
颜某,女,18岁,2013年10月13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热6年余,加重5天。病史:6年前暑假期间无诱因发热,体温未超37.8℃,当地医院未确诊而转某省级医院住院,多方检查后考虑鼻窦炎所致,遂行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亦无效,持续约2月后自愈。6年来夏秋间必发热,体温多在37.2℃~37.4℃,无明显规律,持续2~3个月,天凉自愈,曾在当地寻求中医治疗,无明显效果。5天前再次发热,体温最高未超37.5℃,发热时乏力、头沉。刻诊:乏力身困,口干喜饮,冷热均可,纳差,大便不干,2日一行,小便可,舌淡齿痕,苔白厚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