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 第5页
-
头痛1年余加重2天 选额中穴针刺
黄某,女,53岁,农民,河北故城县曹庄村,2008年11月26日初诊。 头痛1年余,加重2天。1年来,常因生气引起头顶、枕部疼痛,伴有灼热感,每次疼痛发作,用冷水洗患处并用手捂住,疼痛即消失,一天发作数次,每生气、劳累、紧张而诱发加重,在衡水市某医院诊为神经性头痛,治疗未见效。就诊时头顶痛,伴有发热,颈背发紧发板,颈部活动受限。近2天,因生气、失眠,头痛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左关弦大。证为督脉风热之邪侵袭,加肝气上逆,督脉瘀阻,气血不通而头痛,选额中穴针刺。 额中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
-
预防鼻窦炎 可用针刺、中药
鼻窦炎,中医学称之为"鼻渊",或称为"脑漏"。 鼻窦是一种含气的空腔,在鼻腔两侧的叫上颌窦;内眼角那里有一对筛窦;眼睛上面有额窦,还有一组叫蝶窦的,隐藏在头骨深部鼻根后面。鼻窦有减轻头骨重量,使声音悦耳,防止干燥和寒冷空气刺激咽喉、气管的作用。但它很容易发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 急性鼻窦炎有怕冷、发热、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在急性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未经彻底治疗,有可能转变为慢性鼻窦炎。患慢性鼻窦炎的会引起经常性鼻塞,流脓鼻涕,並常常有嗅觉减退,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
-
视神经损伤 针刺治疗加中药汤热气熏眼
视神经损伤 女,72岁,2016年9月10日初诊。白内障术后双目失明半月余。 病史:患者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目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行白内障术治疗,术后眼眶后部疼痛,双目胀感,视物模糊不清,渐致视力完全丧失,视野全盲,于当地医院行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球后彩超检查,诊断为双眼视神经损伤,住院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效不佳。 现症见:双目失明,视野全盲,双目偶有胀感,无目干、目痛。 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左眼瞳孔直径约2.8 mm,右眼瞳孔约3.2 mm,双目无光感,...
-
西方医学认可 过敏性鼻炎的针刺疗法
美国头颈外科杂志日前全文发表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首次将针刺疗法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之一进行推荐。指南由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会组织专家制定,是领域内权威性临床指南,指南的发布标志着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已经被西方主流医学所认可。 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涉及过敏性鼻炎的病史和查体、变态反应检测、影像学检查等14条推荐意见。指南指出,推荐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基于一定局限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效应一致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其证据体的质量为B级。 关于证据的可信度判断为低,其...
-
鼻窒 长期鼻塞流涕 治则方药 外治针刺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性鼻塞,甚至不闻香臭,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丁某,男,40岁,工人。诉双侧鼻塞、嗅觉减退、伴头昏头胀数年。自幼鼻塞多涕,久治不愈。初为单侧,两鼻交替,时轻时重,初用西药滴鼻剂之类有效,滴之即通,后用无效,鼻塞呈持续性,鼻涕黏稠黄浊,其量较多,嗅觉迟钝。鼻内堵塞闷胀,讲话鼻音较重,睡觉时张口呼吸,头昏头胀,伴耳鸣、记忆力下降,咽喉如有物梗阻。曾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不久诸症如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故求助于中医诊治。...
-
声音嘶哑语出无声 针刺治疗喉喑
人物简介 黄建军,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是北京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曾任曾任腧穴教研室副主任,经络腧穴教研室副主任,现任针灸学院基础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刮痧杂志》副主编,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三十年。 医案 魏某,女,65岁,退休。2013年5月14日初诊。失音10天。患者于2013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中午突发性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下午5时出现声音嘶哑,急至当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查体:左侧声带麻痹。辅助检查...
-
针刺承泣、太冲治疗面神经麻痹溢泪症临床观察
青岛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仝乐,刘波,仝春梅 关键词 针刺;承泣;太冲;面神经麻痹;溢泪症 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门诊常见病,患者除口角歪 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外,常常伴发患侧眼流泪频 作。流泪症状一般遇风加剧,泪液长时间积聚易引发 眼部湿疹,此外患者频繁擦拭眼泪,一方面容易引发 眼部感染,另一方面也可引起下睑外翻,加重溢泪。 溢泪症状引起的眼部不适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本人通过查阅针灸古籍及相 关文献发现,多有承泣穴治疗“迎风流泪”和“冷泪” 以...
-
周围性面瘫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口眼歪斜,又称周围性面瘫。多发于春秋两季,不受年龄所限,但青壮年发病较高,男性略多。其以发病突然,口眼歪斜﹑目不能合为特征。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以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主因患者平素气血方虚﹑忧思恼怒﹑外邪侵袭所致。笔者临床体会,口眼歪斜急性发作时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刺 治法:祛风散寒,疏经活络。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 处方:患侧取太阳﹑攒竹、丝竹孔、悬颅、率谷、下关、颊车、地仓﹑四白﹑翳风、风池...
-
石学敏院士从肝脾论治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 病。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 能够发现 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 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 之, 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 则称为原发性 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近年 来, 本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因发病率高、 患病者 众、 合并症多、 危害性大、 疾病负担重, 日益成为全球迫 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 。对于此现 状, 石学敏院士认为治疗的目的除了降低血压本身外, 减少对靶器官损害,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维护患者的全...
-
顽固性心悸针刺治疗取印堂透心区 中药验方
顽固性心悸 女,30岁,2015年10月31日初诊。心慌10年余,加重1年。 病史:患者自诉其高一时出现心慌,大学期间因考研压力大,心慌症状加重并伴体质量下降,心率每分钟130~140次,伴有头晕、情绪低落、喜悲喜哭,2012年怀孕期间症状减轻,产后7个月加重,近10年来四处求医,效不佳。 现症见:心慌,精神紧张、着急时加重,发作时心前区、后背部疼痛,平素胆小、害怕、喜悲欲哭不能自制,手脚发凉怕冷,右肾区疼痛,易烦躁,嗳气,脐周疼痛;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 d,经期5~7 d,末次月经...
-
脑缺血属“中风”的范畴 针刺对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
近年来脑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的上升, 严重 危害人们的健康,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针刺疗法在治 疗脑缺血后遗症, 促进机体恢复, 改善功能活动等方 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采用体针、 眼针和头 皮针治疗脑缺血, 均发现针刺能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 血流量, 改善脑缺血缺氧的状态, 促进神经功能的修? 复 [1-3] 。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缺血的机制研究较为多 见, 大多认为可能与针刺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 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脑水肿形成和神经凋 亡、 促进神经和血管的再生有关 [4] 。研究深入细胞, 分...
-
针刺“语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急 性期发病率达 35% ~60% [1- 2 ] ,可导致患者心理障 碍、脱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 因窒息而危及生命。经研究发现,伴有吞咽障碍 的中风病死亡率是吞咽功能正常、中风病程度相 似组的 3 倍 [3 ] 。因此,吞咽障碍作为临床难题己 成为当今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得到了全 世界的重视。导师侯书伟教授从医 40 余年,拟定 “语泉穴”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流涎、 失语等症状 [4 ] ,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
-
卒中后超早期活动结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组织局灶性缺血, 导致神经 系统即刻或进展的废损,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致死率 和复发率 [1] 。大部分患者遗留运动功能障碍, 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 [2-3] 。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 尽早针刺治 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 [4] 。在所有 的康复目标中, 改善行走功能是卒中患者最重视的目 标 [5] 。我们观察卒中后超早期活动结合醒脑开窍法针 刺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行走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 活动改善的影响, 寻找重返行走的快速途径。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
-
中医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
患者梁某,男,59岁。2015年10月9日,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两周余”入住我院内科病区。患者于2015年9月22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麻木,伴口角歪斜,无意识障碍。遂至外院就诊,确诊为右侧半卵圆中心急性脑梗死,经治疗后病情趋于平稳,但患者仍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侧肢体肌力3-级,难以行走,转至内科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欠清,易流涎,无饮水呛咳,胃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予内科基础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固斑、营养神经...
-
孙申田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治中风病理论探要
中风病具有高发生、高致残、高死亡、后遗症重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自20世纪70年代起,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奠基人之一孙申田教授,借助CT、MRI、fMRI等影像学手段和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等神经电生理技术,从形态学、机能学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层面,对中风病的头穴针刺疗法及其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取得了累累硕果。其创制的经颅针刺刺激疗法用于中风病的治疗,有特殊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治疗手法和显著的即刻效果。 特殊...
-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失眠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明星因严重失眠而出现抑郁的报道,失眠的危害是持续性的,它能使人白天疲劳或身体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较大,严重者头痛、头晕等其他疾病也会相继出现,给失眠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重度失眠患者(60岁左右),每日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否则彻夜难眠。此患者除失眠外其他症状不明显,服用安眠药五年余,深受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