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泡脚 第2页

泡脚 第2页

  • 特色疗法中药泡脚治足癣

    特色疗法中药泡脚治足癣

    足癣夏季高发,其主要原因为: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夏季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如果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中医认为,足癣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则。下面介绍几则外治方: 木瓜30克,甘草30克。煎取药汁,待温热时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

  • 春来泡脚疗足癣

    春来泡脚疗足癣

      韭菜水泡脚用一小把韭菜放入1000毫升水中烧开,焖6分钟。每天泡脚半小时以上,一周为1个疗程。   花椒水泡脚取整花椒10粒左右,放入盆中,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即可浸泡双脚。一周1次,连泡几周,对足癣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汗脚也有治疗作用。   鲜柳叶泡脚取鲜柳树叶250克,放在盆内加1000毫升沸水浸泡,盖上大毛巾,焖3~4分钟,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把脚泡在盆中洗10~15分钟,2~3天1次,一般洗2周左右可见效。(官立刚)...

  • 活血止痛治冻疮 泡脚疗法

    活血止痛治冻疮 泡脚疗法

    一周前,桂林市民周女士因为脚部冻伤发炎,不得不去医院治疗。记者从各大医院皮肤科了解到,入冬后,冻伤的市民很多,其中,过瘦、肥胖的女性尤其多见。      冻疮“胖瘦通吃”   一些人认为,肥胖的人不怕冷,也不易长冻疮,在门诊中医生发现,肥胖女孩的大腿更容易长冻疮。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方险峰介绍,大腿长冻疮表现为皮肤损伤呈现特征性的蓝红色浸润性斑块,以前多见于骑马的人,所以又名为“骑手脂膜炎”。现在的女孩...

  • 预防冻疮 橘皮泡脚

    预防冻疮 橘皮泡脚

      天气寒冷的时候,老人的血液活动不通畅就很容易长冻疮,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手脚关节,防止长冻疮。   天气寒冷的时候,老人就不要外出晨练,即使戴了手套帽子做防护,血液不流通也会引起冻疮,老人一定要多保证手脚还有耳朵温暖,防止冻疮。一旦患上了冻疮,第二年就极易复发,专家提醒,预防冻疮应该注意三点:   适当运动坚持锻炼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不妨在每天洗手、洗脸、洗脚的时候,轻轻揉搓皮肤至微热,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微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干燥...

  • 中药泡脚局部热敷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泡脚局部热敷治前列腺增生

    传统中药渗透疗法,宏扬祖国文化之适达病所、内病外治的有效机理。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包括少数前列腺增生术后后遗症或术后复发者均可使用治疗,且疗效满意。杜绝了以往单纯口服药物对肝肾胃肠道的刺激性,也避免了药物的分散无针对性、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弊端,以中药渗透疗法,中药以香油为介质,更加增强其中药渗透性,有助于亲和、穿透前列腺脂质包膜,从而改善前列腺组织弹性、增强前列腺腺管分泌功能,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讲的软坚散结、通利水道、舒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效。 中药泡脚治前列腺增生 处方:杜仲50g,桑寄生30g,枸杞30...

  • 泡泡脚经期轻松度

    泡泡脚经期轻松度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妇女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致使为数众多的女性朋友 遭受痛 经的折磨。在经期泡泡足药浴, 既能解除疲劳, 还能辨证治疗,有效地缓解痛经症状。小腹胀痛:伴有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宜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取青皮、乌药各30克,红花 10克,败酱萆15克。加入约 2000毫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 30分钟关火取汁。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水温适宜时开始泡脚。药液量应浸没踝关节,每次30分钟以上,连续3个月。每剂可重复使用3次。小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

  • 痛经可试试中药泡脚

    痛经可试试中药泡脚

    女性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尝试过多种治疗都没好转,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有的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气滞血癀型: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 “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人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

  • 中药泡脚水 轻松治痛经

    中药泡脚水 轻松治痛经

      女性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有的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滞血瘀型    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

  •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气滞血瘀型痛经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取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度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每次泡20分钟。...

  • 孕妇泡脚防范习惯性流产

    孕妇泡脚防范习惯性流产

    接诊这对怀化的青年夫妇是在一个假期的上午,他们很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3年间妻子先后5次怀孕,却5次流产,习惯性流产让他们饱受身心折磨。拥有孩子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跑了许多的医院,寻找着流产的原因,我详细地询问病史,细致地做了妇科疾病相关检查,排除了妇科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疾病导致的流产,还为这对夫妇做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最后为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免疫治疗方案,通过3个月正规治疗,半年后他们再次怀孕并成功生下一个孩子。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 习惯性流产指女性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该病病因...

  • 四味汤泡脚治痛经

    四味汤泡脚治痛经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并伴发腰痛或其他不适,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常因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所致,使用中药足浴疗效较好。 取益母草、乳香、没药、桂枝各15克,水煎 2000毫升,浸泡双足,每次20 分钟左右,水温在40度~45度,从月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本次月经干净,连用3个月经周期。 (邓伶)...

  • 热水泡脚治受寒痛经

    热水泡脚治受寒痛经

    最近,大学生小晴被痛经缠上了,她向医生诉苦:“最近接二连三下雨,因为怕下雨麻烦,所以在实习途中还是每天赤脚穿凉拖,结果经期一至就腹痛难忍。” “俗话说,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因此足部的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女性需要特别注意。”妇科专家提醒,秋季早晚温差大,而且又多雨,喜欢赤脚穿时尚凉拖的女性极易因此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经期提前或延迟,严重者还会因子宫肌痉挛、组织缺血而致痛经。 专家建议,即使在秋天多雨季节,最好也不要为贪图方便赤脚穿凉拖。在室内空...

  • 女性痛经 中药泡脚

    女性痛经 中药泡脚

      女性月经期间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不过专家提醒,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药泡脚治痛经,对证选用才有效。   气亏血虚型: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有轻微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治宜补气养血调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可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 中药泡脚 调治痛经

    中药泡脚 调治痛经

    女性痛经常会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气滞血瘀型: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人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 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 50~(2时...

  •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

      有些中老年人常感到足跟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足跟一着地就钻心痛,大多数是因为足底部长有骨刺,医学上叫骨质增生。足底部长骨刺,是由于足底部骨关节长期疲劳受到挤压、不恰当行走或跑跳受伤等原因引起的,它给人的行动和生活带来不便。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法,其处方如下:   威灵仙15克,川芎15克,小米醋300毫升。将威灵仙、川芎捣碎后与米醋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5~10分钟后,倒入盆内泡洗足部骨刺患处(水热度自己掌握,防止烫伤),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威...

  • 泡脚赶走“老寒腿”

    泡脚赶走“老寒腿”

      一场秋雨一场凉。最近一段日子,北京一场接一场的秋雨,让本就凉爽的秋季更添了几丝凉意。但到大街上看看,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仍然穿着时尚的短裙。作为一名医师,要提醒一句,美丽固然重要,健康也不能少,千万不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万一落下“老寒腿”的毛病可就不好治了。   “老寒腿”并非老年人专利   “老寒腿”带一个“老”字,让许多人误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并非如此。由于不注意保暖,一些年轻人也受到“...

  • “老寒腿”宜泡脚不宜热敷

    “老寒腿”宜泡脚不宜热敷

    冬季“老寒腿”发作,不少人认为热敷可以缓解疼痛,然而,这种做法最伤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周殿阁介绍,“老寒腿”是民间说法,在医学上,就是随着气温下降而发作或加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之所以叫“老寒腿”,是因为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导致原有病变加重。 由于“老寒腿”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所以很多人就把锻炼目标仅仅瞄准膝关节。周殿阁指出,这样做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摇晃膝关节反而加重磨损致病情加重,老年人可以...

  • 艾叶汤泡脚治骨冷痛

    艾叶汤泡脚治骨冷痛

    秋冬时节,许多老年人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 方药 桂枝20克,制附子10克,艾叶30克。 用法 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在沙锅里加水500毫升,煮开,水开后冷却至40℃(即摸上去感觉温热),捞出药包,把水挤出来后重复使用(可重复煮水3次)。用药液泡脚至水不热,约30分钟,每天煮1次泡1次,泡脚后的水倒掉。...

  • 痛风发作后泡脚为何病情加重

    痛风发作后泡脚为何病情加重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近年来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向,典型发作主要表现为大脚趾或足背部、踝关节夜间突然剧痛,有一般炎症表现,外表红肿、发热,局部肿胀。 有些人在发作时进行局部热敷或浴洗等,目的在于活血祛瘀,从而消除疼痛。然而事与愿违,疼痛未减轻,反而加重了。您就属于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痛风引起的炎症与一般外伤炎症不同。痛风是由于体内某些酶异常,血中尿酸过多,尿酸以微小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

  • 寒性骨痛艾叶泡脚

    寒性骨痛艾叶泡脚

    每年冬季,我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医生说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我用过之后骨痛症状明显减轻,现介绍如下。 方药:朴枝20克,制附子10克,艾叶30克。 用法: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在砂锅里加水500毫升,煮开,水开后冷却至40度(即摸上去感觉温热),捞出药包,把水挤出来后重复使用(可重复煮水3次)。用药液泡脚至水不热,约30分钟,每天煮1次泡1次,泡脚后的水例掉。...

  •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泡脚巧治咳嗽 笔者临床用两味常见的中药鱼腥草、杏仁泡脚治疗 风热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将上药加 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同入 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30 分钟。6天为1个疗程。 此法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咳 嗽。 广西梧州 张志云 跖筋膜炎中药外洗 跖筋膜炎多由于久立、远距离行走或因鞋跟过高导 致足部疲劳、跖筋膜发炎而疼痛。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洗,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艾叶泡脚功非小补 祛除颈肩腰腿痛

    艾叶泡脚功非小补 祛除颈肩腰腿痛

    艾草,纯阳之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成艾条供艾灸用。 祛除颈肩腰腿痛 气候寒凉的时节,很多艾友的老毛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膝关节炎,还有老寒腿都会时不时的冒出来。这时很多人会随意吃点止痛药。 其实很多人都不懂:一吃就好的止痛片,副作用就大了去了。想要止痛,告诉大家一个超简单的方法: 艾叶 + 酒 材料:艾叶60克、生姜15克、生...

  • 气血不通畅容易出现足跟痛 熬水泡脚洗一洗

    气血不通畅容易出现足跟痛 熬水泡脚洗一洗

    有一年镇里有个老奶奶,说她的足跟疼了三个多月了,右脚脚后跟不敢沾地,现在得天天杵着拐杖才能行走。我上前去看了看,老奶奶的脚后跟不红不肿,但轻轻一按就疼。 这明显是足跟痛,医学上叫跖筋膜炎,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所以用中医来整体调理的效果比较好。 我跟老奶奶说,人的骨头其实跟树皮差不多,刚开始都是光溜的,但是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磕着碰着了,或者站时间长了,脚后跟就会受伤,就跟有人在树上面划一下碰一下,树皮就会起疤起疙瘩一样。 年老...

  • 芹菜泡脚巧降血压

    芹菜泡脚巧降血压

    我妈妈今年60岁,平时靠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有时血压还是不太稳定。两个月前我在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一则妙方,说芹菜煎水泡脚也能降血压。我就让妈妈用此药方试着泡了十天,并坚持服用降压药,双管齐下,没想到妈妈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头晕等症状也消失了。 芹菜50克。加4升水煎煮取水,先熏后浸足,每天一次。血压偏高时每天2次,1 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都适合用。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芹菜性凉,功能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消渴润肠。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食用足够量的芹菜有很...

  • 治失眠橘皮泡脚

    治失眠橘皮泡脚

    母亲因为失眠,每晚要用热水泡脚,有天晚上,她刚把暖瓶中40℃~45℃的水倒进洗脚盆里,我3岁的小女儿就把一个橘子皮扔了进去,我想拿出来,女儿不让,母亲就这样踩着橘子皮泡了30分钟,没想到晚上睡眠比以前好点了。 于是,母亲每天晚上这样做,连续泡了20多天,睡眠质量大有好转,不但睡得实,而且睡的时间也比前长了一个多小时。母亲和邻居们谈起这件事来,大家都说:“小孩子的无意之举却让咱们得到了一个治病的小偏方。” 梁武达...

  • 米水泡脚巧降血压

    米水泡脚巧降血压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的很多,单独服用药物治疗都会有一些 副作用或者疗效不稳固,因此,应多配 合一些非药物综合疗法来加强和巩固 药物的作用或减少药物的用量,从而 达到降压稳压的目的。淘米水加白矾 泡脚安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降压效 果好。 取淘米水1000毫升放入锅中煮沸后,冷却至50摄氏度加入白矾20克,搅拌均匀,倒人洗脚盆中,再倒人适量温水,以浸没脚踝为宜。坐在椅子上。先熏脚后泡脚,每次15分钟,每日睡前1次。泡脚时要全身放松,缓慢呼吸。 《金匮要略》中记载:“矾石二两,以浆水一斗五升,...

  • 老年人泡脚防血压升高

    老年人泡脚防血压升高

    病案举例:赵大爷患高血压已经10 多年,他一直坚持吃药,血压控制得很 好。前不久,他看到网络上流传一种泡 脚药方,用艾叶加上红花泡脚,据说可 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他参照该药方,晚上睡觉前,就用中药 汤来泡脚。谁知,有一次泡完脚后他突 然感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他一测血 压,结果发现,血压陡然升高了不少。 专家点评:在热水泡脚的同时,如果加点中药,对某些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强身保健作用。可是从中医角度看,艾叶和红花均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一旦浸泡时’间过久,...

  • 血压出现波动夏枯草泡脚

    血压出现波动夏枯草泡脚

    春季昼夜温差大.易对高血压患者造成影响,血压出现波动。患者除了按时服用降压药外,一旦出现头痛头晕,也可配合中药泡脚来治疗。 取夏枯草15克、钩藤10克,加水适量,煎取 2次汁液,混匀后取汁倒入盆中,待药汁温度降至37℃~40℃时泡脚(药液浸没足底部即可),每次30分钟,每晚1次。 祖国中医学认为,足部的经络、穴位密布,而夏枯草、钩藤两味中草药可清热降压,具有和缓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刺激足部穴位,调理血运,疏通经络,对于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胀、头晕有良效。 程桂霞文...

  • 更年期女性泡脚治失眠

    更年期女性泡脚治失眠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身心会出现诸多不适,尤其容易失眠,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   研究显示,双脚发凉的女性,睡眠质量比较差。因此专家建议,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女性)最好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   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足部的肌张力,并促使头部的血液向下肢流动,使人产生浑身放松和昏昏欲睡的感觉。   刘易隆...

  • 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泡脚方

    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泡脚方

      取钩藤、桑枝各20克,冰片10克。先将钩藤、桑枝放入50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后煎15分钟,再放入冰片煎3~5分钟;待水温适宜时加温水1000毫升浸泡双脚。泡脚掌握在30分钟为宜,每天可早、晚各1次。   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钩藤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神经,起到明显的降压作用。   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利关节,行水气,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脚气浮肿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桑枝有显著降压作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