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胆 第26页

胆 第26页

  • 威灵仙煎服治胆囊炎、胆总管扩张

    威灵仙煎服治胆囊炎、胆总管扩张

    临床症状:胆囊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患者往往疼痛难忍,可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胆囊点压痛。 治疗方法:威灵仙30克,煎汤一大碗,每日服2次。 典型病例:患者,男,42岁,右上腹持续疼痛3日,伴右肩部疼痛,胆囊点压痛。B超提示:胆囊炎,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影。因经济拮据,介绍其用威灵仙30 克,煎服,服5日后疼痛消失,精神转佳,继服10日,复查B超:胆总管恢复正常。...

  • 外治胆囊炎验方

    外治胆囊炎验方

    慢性胆囊炎中医认为.此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等所致。 1.厚朴、大黄、黄芩各3 克。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和,团成莲子大粒,放于5x5厘米的脱敏胶布上,贴脐中,周围固定8叫0小时后取下,每日1 次,每次敷药前洗净局部即可。主治胆囊炎引起的腹胀、少食纳呆等症。皮肤过敏者禁用。 2.乌药、青皮、木香各10 克,青盐50克,将药放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里,待药温适宜时.将药袋放在脘腹部并上下推擦。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袋内药可反复炒用3~4次。主治慢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腹冷痛或腹胀,大便清稀等症...

  • 胆囊炎6

    胆囊炎6

    柴胡10克,白芍、郁金各15克,绵茵陈30克,香附12克,青皮5克,延胡索、木香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广东中医邹志为方,功能疏肝利胆,适用于慢性胆囊炎。...

  • 慢性胆囊炎点穴治疗

    慢性胆囊炎点穴治疗

    慢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不能吃油腻食物,并且时常会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在家可以尝试对以下几个穴位进行点按来治疗本病。 点按胆囊穴拇指指端用重力点按胆囊穴(屈膝时,两侧膝关节外下角骨突处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每20 秒钟放松1次,反复3~5分钟,直至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为止。该穴可缓解慢性胆囊炎。 捏按太冲穴拇指指腹置于太冲穴(第一脚趾与第二脚趾根部之间的凹陷处),中指指腹置于脚心,两指用力捏按,每10秒钟放松1 次,反复捏按数次,直至局部出现强烈酸胀感且不可忍耐为止。可缓解胁痛、腹胀、呕逆等慢性胆囊炎症状。 切...

  • 冬瓜籽治胆囊炎

    冬瓜籽治胆囊炎

    绿豆半两、冬瓜籽半两煎1大碗汤,一次服完下汤,一日3次,连用10天。...

  • 胆囊炎的保健治疗方法

    胆囊炎的保健治疗方法

    昨日,36 岁的盛女士和朋友聚餐吃火锅,没想到,到了半夜就开始上腹疼痛,直冒冷汗,还感觉恶心想吐。家人急忙送至急诊检查,原来是急性胆囊炎发作。医生指出,主要由于饱餐油腻食物和饮酒引发胆石嵌顿胆囊管从而产生疼痛。 《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溢人于胆,聚而成精。”是言胆有贮存胆汁的功能,胆汁是由肝的精气所化生。胆腑通畅,贮存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才能正常进行。如若胆腑阻塞不通,必然会产生病理变化,引发胆囊炎和胆结石等疾病。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保养胆,保持胆腑通畅,胆气升发疏泄正常呢? 1....

  • 治疗慢性胆囊炎方

    治疗慢性胆囊炎方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治疗方 : 瓜蒌60克,桂枝5克,薤白、枳壳、大腹皮、鸡内金各15克,葛根、丹参各30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慢性胆囊炎的食疗方:疏肝利胆汤 柴胡、白芍各15g,枳实、黄芩、大黄、元胡、川楝子、郁金、半夏各12g,甘草6g。每日1剂。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之品,切勿饮酒。 内科治疗治疗慢性胆囊炎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

  • 利胆排石治胆囊炎、胆石症

    利胆排石治胆囊炎、胆石症

      陈宝贵认为胆囊炎、胆石症虽为两病,但其病机是一致的,均属中医“胁痛”、“肝(胆)胀”等范畴,皆与肝之疏泄、脾之运化密切相关。胆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喜清净而恶污浊。胆汁源自“肝气之余”,与肝互为表里,共司疏泄之职。肝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排泄通畅,反之,肝疏泄功能失常,则胆汁排泄失畅,故病发矣。肝木疏泄失常,克伐脾土致运化不健。脾胃互为表里,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脾胃功能亦失常。根据以上理论,陈宝贵以疏肝利胆为主,...

  • 分型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分型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急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范畴,笔者常分以下三型辨治而获良效。   肝胆气机阻滞   症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利胆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白芍、甘草、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等。   瘀血结滞肝胆   症见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治宜活血化瘀,疏肝利胆。方用复元活...

  • 酒精性肝炎方拟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

    酒精性肝炎方拟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

    患者某, 男, 45岁。 2014年9月20日就诊。 嗜好饮酒10余年, 每日喝黄酒2 000mL以上, 反复肝 功能异常3年余。 近2周来, 晨起恶心欲呕, 右胁肋 胀闷不适, 神疲乏力。 形体偏胖, 面色不华, 大便偏 软, 舌胖大边黯滞, 苔薄黄腻, 脉弦滑。 2014年9月19 日生化检查: ALT 71U/L, AST 72U/L, GGT 380U/L, ALP 163U/L, 尿酸 (UA)488μmol/L, 甘油三酯 (TG) 5.42mmol/L。 肿瘤标志物检查: 癌胚抗原(CEA)...

  • 慢性胆囊炎食疗调养方

    慢性胆囊炎食疗调养方

    慢性胆囊炎中,胆气不舒型最 常见,好发于气郁体质的人。情绪 不畅或劳累时,胁痛加重或复发, 疼痛表现为游走性胀痛。患者会出 现食欲下降、经常打嗝、大便时干 时稀、头晕目眩等症状。 患者应当在饮食上注意调养, 可以适当多吃些陈皮、佛手、萝卜、 两兰花、黄豆、黑豆、山药、粳米 等。药膳对于此种类型的胆囊炎也 有一定帮助。佛手鸡内金粥就是一 个很好的食疗方。做法:准备佛手 15克、鸡内金15克、山药50克、 粳米150克。将佛手、鸡内金加水 5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去渣取 汁,加入粳米、山药共煮成粥,调 味即可食用...

  • 温潜法治疗胆石症临证举隅

    温潜法治疗胆石症临证举隅

    广东省大埔县中医医院 罗献伦 关键词 温潜法;胆石症;胁痛;痞满 胆石症临床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静止期,急性 期多以痛为主,静止期多以痞为主。祖国医学认为, 胆石症急性期多属“胁痛”范畴,静止期多属“痞满” 范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黄帝内经》以高度 概括的语言“不通”指出了胆结症的主要病机 [1] 。木 横土虚,肝胃不和,气机失调,肝失调达,故见痛和痞。 治疗大法以疏肝利胆,通利湿滞为主,不宜过用苦寒 药物。...

  • 中医很早就发现心和胆有亲密的关系

    中医很早就发现心和胆有亲密的关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玉霞   “胆战心惊”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成语。形容因害怕而胆乱颤、心发慌。成语到底出于何处,有人说出自元朝的折子戏《碧桃花》:“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也有人说出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现实生活中,“胆战”真的会“心惊”?   其实人们早就发现遇到害怕的事,会感觉胆在颤,心也在抖。为什么会这样?西医告...

  • 胆结石临床表现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临床表现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胖胖的宋小姐,本来打算来门诊做内分泌的中医调理,希望短期内减掉身上的赘肉,但是她一节食就感觉右胁部一阵阵的隐痛,遂去医院做B超检查,西医发现她不仅有脂肪肝,而且胆囊内有结石,这团强回声有8.1cm×2.7cm大小,建议她手术切除胆囊。 宋小姐很震惊和害怕,于是要求中医药治疗。通过3个月中药内服和针灸的综合施治,复查B超,结石缩小到2.6cm×1cm,而且她的脂肪肝也好了。原来应做胆囊切除手术的宋小姐,用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保住了胆囊。如今,她还在坚持治疗,争取早...

  • 急慢性胆囊炎有名的升降汤方

    急慢性胆囊炎有名的升降汤方

    全国知名中医学家、中医各家学说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光迪生前留予一剂有名的升降汤方。该方组成:柴胡5g,炒枳壳7g,炙甘草4g,广郁金10g,牡丹皮10g,黑山栀10g,枇杷叶(去毛包)10g。具有升降气机功能,主治胁痛及肝胆道病证。水煎服,1日1剂,每周5剂。笔者认识该方以来,根据组方原理,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病患,取得满意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患者扈某某,女,47岁,2003年2月23日初诊。患慢性胆囊炎10多年,每遇气候骤变、情绪变化、饮食不节等发作,多次做肝胆B超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 胆囊炎 靠着一个偏方痊愈了

    胆囊炎 靠着一个偏方痊愈了

    胆囊炎 十多年前的一天,有朋友远道而来,我买了小菜小酒热情招待。然而,第二天我的右胸部出现了不适,不是疼,而是从胸部延伸到喉部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我有高血压病,还曾出现过严重的心律不齐,因此我怀疑是心脏出了问题。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心脏没问题,而是患上了胆囊炎。医生开了很多药,吃了之后根本不见效。本来患高血压病就需要低盐低脂饮食,得了胆囊炎,更要控制饮食,辛辣的不敢吃,油腻的不敢碰,就连韭菜、香菜和鸡鸭鱼羊等发物食品也都不敢吃了,只要一吃,胸部的不舒服感很快就会加重。 最难受的那一次,我...

  • 肝与胆互为表里

    肝与胆互为表里

    “披肝沥胆”是中国人非常了解的一个成语,以肝与胆的联络亲近、彼此照顾来比方相互坦白交往同事。由此可以看出肝、胆之间的联络非同小可。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肝与胆之间的联络到底有多亲近呢? 难兄难弟披肝沥胆 首要,在方位方面,肝、胆同居于右胁下,胆附于肝。其次,在经络方面,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经,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二者在生理上亲近相关,在病理上又会彼此影响。 在生理方面,“主疏泄”是肝脏的主要生理功用之一,肝主疏泄的功用关于胆...

  • 胆囊炎食疗药膳

    胆囊炎食疗药膳

    当归墨鱼汤当归10 克,桃仁10克,墨鱼1条。 先将墨鱼去头、骨,洗净, 切丝:桃仁、当归用布包, 加水一同煮沸后撇去浮 沫.再用文火煮至墨鱼熟 透.去除药包.加适量食盐 调味即可。分2次服食,每 日1剂.连服1~2周。此方 有调气活血、滋补肝肾之 功。 黑豆川芎粥黑豆25 克,川芎10克,粳米50克。 红糖20克。川芎水煎去 渣.用川芎液将黑豆煮熟. 再入粳米一同煮粥.粥熟 时放入红糖即成。早晚服 食.每日1剂,连服2周。 此方有活血化瘀、行气止 痛之功。 注:以上两粥适用于 肝胆血瘀型慢性胆囊炎。 证见胁痛...

  • 主治胆结石胆囊炎 玉米须茶

    主治胆结石胆囊炎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李荣宇中药师 做法: 玉米须50克,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1小时,取汁饮用。 功效: 泄热通淋、平肝利胆,主治胆结石,胆囊炎等症。 【微百科】 玉米须,别名玉麦须,五蜀黍蕊,棒子毛,包谷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干燥花柱和柱头。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收集花柱,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绒状或须状,常集结成团。花柱长达30cm,淡黄色至棕红色,有光泽;柱头短,2裂。质柔...

  •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要掌握生理,知常达变;明辨病机,把握规律;见肝之病,知其传化。他立“32字调肝法”为诊治肝胆病的基本原则,即“疏肝理气,条达木郁;理脾和胃,和煦肝木;补益肾水,清平相火;活血化瘀,燮理阴阳”。 从肝胆脾胃之间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制化来看,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郁滞,且体阴而用阳,临床多郁而易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其病多湿而易寒。徐经世教授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中焦,生理相用,病理相因,而非各自为用,各自为病,独立存在。肝气郁结,失其疏...

  • 柴平汤治乙肝 胆囊炎 胃炎举案

    柴平汤治乙肝 胆囊炎 胃炎举案

    □ 郑婷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医院 柴平汤出自《增补内经拾遗方》,由小柴胡汤与平胃散相合而成,方药组成为柴胡、半夏、人参、黄芩、苍术、厚朴、陈皮、生姜、大枣、甘草。笔者跟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用柴平汤治疗肝胆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刘某,男,53岁。2016年12月10日诊。患者于今年年初因身目黄染、腹胀、纳差至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间断服用中药,20余天前患者上腹部胀满不适,遂至我院就诊。症...

  • 鸡内金治胆、肾、尿道结石

    鸡内金治胆、肾、尿道结石

    用鸡内金(鸡肫皮)十克,加c半两,煎一碗汤1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20天。 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 治胆结石验方

    治胆结石验方

      验方1 取栀子仁3~5克。将栀子仁碾成末,粳米50~100克,煮粥至熟,加入栀子末稍煮即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3~5天为1疗程。   验方2 蒲公英40克,将蒲公英洗净切碎,水煎取汁去渣,与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3~5天。   验方3 取玉米须50克。玉米须煎水代茶饮。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玉米须可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血液凝固,有利尿降压之功效,此方对胆囊炎亦有效。...

  • 处方治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

    处方治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

    处方:柴胡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黄芩15克,蒲公英20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海金砂20克,赤芍20克,大黄6克(后下),枳实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可临床治愈。 说明:本方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消食化积。适用于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此方是湖北省麻城市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占茂怡的经验方,笔者曾用此方治疗观察21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减轻症状效果明显,使用2个以上疗程有效率可达95%以上。...

  • 虎杖治胆囊炎肝炎 虎杖治烧烫伤

    虎杖治胆囊炎肝炎 虎杖治烧烫伤

    虎杖,又名苦杖、蛇总管、大活血、活血丹、活血龙、野黄连。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虎杖生于山谷,溪旁或岸边。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药源丰富。药用其根、茎。虎杖性味苦甘平,无毒,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通络功效。药理学研究,虎杖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全国推广草药应用以后,虎杖被广泛应用于内外科、皮肤科、骨伤科、妇产科中,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治验举隅于下。 【肝胆疾病】   虎杖有清肝利胆退黄作用,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用于肝癌也有一定疗效。   急性肝炎 虎杖40克,溪...

  •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龚某,男,56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不适20天,呃逆,肠鸣腹泻,大便不规则,胃纳可,舌红苔微黄,脉细数。外院B超示:胆囊炎,胆囊缩小。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腹胀(脾失健运,兼湿热阻滞)。治法以行气健脾,清热利湿,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药物有:厚朴10g,枳实10g,法夏10g,陈皮10g,茯苓10g,茵陈蒿20g,鸡骨草10g,白茅根20g,竹茹10g,内金10g,白术10g,大腹皮,10g,甘草1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定期来门...

  • 胆绞痛取阳陵泉穴单刺疗法

    胆绞痛取阳陵泉穴单刺疗法

    杨某,女,56岁。农民,2009年9月15日初诊。 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6天。6天前,因吃熟玉米棒子引起右上腹剧痛,阵发性加重,向上钻顶感,并向右肩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口干口苦,纳减乏力,7、8天未大便,一直低热,37.5℃左右。在某医院住院,按胃炎输液治疗无效,前来就诊。诊见体温37.6℃,痛苦面容,呻吟不止,呈弯腰屈曲位,右上腹板硬,压痛。大便已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西医诊断:胆道蛔虫合并感染。中医辨证:胆道蛔厥夹杂肝胆湿热。治宜疏通胆道,清热利湿。取阳陵泉穴针刺。 取阳陵...

  • 胆石症,两侧胁肋疼痛,治则处方

    胆石症,两侧胁肋疼痛,治则处方

    胆石症属胁痛范畴,痛位虽在肝胆,但发病过程中与脾胃密切相关。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土运不节,又可使肝胆失疏,导致胆中精汁变性,通降失调。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B超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欠光滑,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 治则:疏肝利胆,健运脾胃。 处方:柴胡、木香、炒枳壳、当归各10g;郁金、茯苓、白术、白芍各12g;威灵仙、黄芪、党参各15g;鸡内金20g。 加减:阴虚津伤加生地12g;瘀滞加三棱12g;食欲不振加炒麦芽、炒谷芽各30g;黄疸加茵...

  • 小儿胆结石的防治

    小儿胆结石的防治

    胆结石是一种“富贵病”,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现在生活条件好,这种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甚至很小的孩子喂养不当都会得上,西医多用手术方法解决,孩子小小年纪如果摘除了胆囊,是很令人痛惜的事情。 我跟诊我们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阮国治时,在门诊上看到一位患胆结石的小病号,这个女孩儿才3岁。女孩儿的父母说,他们去了很多医院,医生都要求手术摘除胆囊,最后没办法才来求助于中医。 阮国治详细给孩子的家长做了解释,又开了中药。家长走了,阮大夫跟我说,胆结...

  • 治胆囊炎食疗粥汤 益肺补肾佳肴

    治胆囊炎食疗粥汤 益肺补肾佳肴

    治胆囊炎食疗粥汤二款 肝胆血瘀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为:胁痛 日久,部位固定,痛如针刺,按之痛甚,右胁下 触痛或扪及痞块,舌紫暗,脉弦。当以活血化 淤,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黑豆川芎粥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 米50克,红糖20克。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 煮熟,再人粳米同煮为粥,放入红糖即成。作早 晚餐服食。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桃仁当归墨鱼汤桃仁、当归各10克,墨 鱼1条,食盐适量。将墨鱼去头、骨,洗净,切 丝,桃仁、当归布包,加水同煮沸后去浮沫。文 火煮至墨鱼熟透,去药包,调味服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