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胆 第22页

胆 第22页

  •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临床中釆用消风散加减治之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临床中釆用消风散加减治之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以青年患者为多,对于此病,笔者在临床中釆用《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中的消风散加减治之,效果较好。 如治孔某,男,23岁,2012年9月3日初诊。患者每于体育运动或一般活动后,以及身热出汗时,皮肤即忽然瘙痒,抓后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团块,略高起于周围皮肤,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皮损持续1~2小时消退,平常上述症状遇冷则减,遇热则剧,反复发作半年余。其间曾服数种西药,如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息斯敏、氯雷他定等,疗效不著,仍痒难忍。述其口苦口渴,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 妙法防治胆碱性荨麻疹

    妙法防治胆碱性荨麻疹

    有这样一些人,终年不管做任何一种活动,如扫地、打拳、甚至吃饭,只要身子一发热,就会产生奇痒、针扎的感觉。犹如疥蚤在叮咬,千万只蚂蚁在爬叮咬。如果当时脱掉衣服,静坐一会儿即可减轻,但往往发作。 这种皮肤病属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常在运动、受热、精神紧张、饮酒后诱发,因此你在扫地、跑步、上楼梯、打拳、吃饭等活动:如晒太阳、外界温度升高时;答错了老师提问紧张情绪时,便出现症状。除掌跖外全身泛发1—3毫米小风团,周围有明显红晕,有时风团排列呈卫星状,散在分布,但不融合,自觉剧痒,持续半小时至2小时后消退...

  • 猪胆汁治脱发

    猪胆汁治脱发

    猪胆1只。将猪胆汁倒入半面盆温水中,搅拌后洗头或患处,把油脂状鳞屑清除干净,再用清水冲洗,每日一次。此方尤适用于脂溢性脱发。...

  • 猪胆汁验方治湿疹

    猪胆汁验方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尤以多汗者多见。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等类似西医学的湿疹。中医认为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而发;或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所致。   猪胆汁...

  • 猪胆汁治湿疹方

    猪胆汁治湿疹方

    处方:鲜猪胆汁50克,大黄、黄连各15克。 用法:将大黄、黄连研细粉后倒人猪胆汁,拌匀。湿疹无渗出苦可将上药拌匀成糊状后均匀地涂于患处,1日1次;若有渗出,可将拌匀后的药面干燥后直接撒于患处,一般1日1次,若湿疹严重可1日2次。 功效:消肿散结,生肌收口。主治湿疹。 宋辉佳...

  •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蒜泥疗 胆汁治斑秃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蒜泥疗 胆汁治斑秃

    雄黄蒜泥疗 带状疱疹后遗痛 雄黄30克,独蒜60克,雄黄粉研成细末, 蒜捣烂如泥,二药拌匀,甩白纸包裹搓成条状, 阴干备用。使用时,将其用少量纯净水磨成浆 汁,外敷患处,每天两次。连用数次后疼痛会明 显减轻。 本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收疮止痛;大蒜 有解毒杀菌、消肿止痒作用。二味合用具有更强 的消肿止痛、解毒敛疮功效。此方对疱疹初期、 水疱未破溃者最为适宜。如能配合内服抗病毒 药、营养神经的药物,疗效更佳。 (张蕾) 猪 胆 汁 外 涂 治 斑 秃 斑秃是以头发突然成片脱落 为特征的常见病。 轻拉...

  • 健脾除湿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湿疹

    健脾除湿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湿疹

    清热除湿 加减龙胆泻肝汤(湿疹一号) 组成:龙胆草 青连翘 干生地 车前子 淡黄芩 生栀子 粉丹皮 泽泻 苦木通 生甘草 功用: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健脾除湿 1.健脾除湿汤 组成:生薏苡仁五钱~一两 生扁豆五钱~一两 山药五钱~一两 芡实三~五钱 枳壳三~五钱 萆薢三~五钱 黄柏三~五钱 白术三~五钱 茯苓三~五钱 大豆黄卷三~五钱 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绣球风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绣球风

    绣球风是指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瘙痒剧烈,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病名阴囊湿疹。治疗及时容易痊愈,但是不少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治疗不当,缠绵难愈。中医治疗此病有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患者齐某,男性,52岁,常年以清洗油烟机为工作,接触化学物质较多,阴囊及肛门周围皮肤瘙痒3年多,夜晚加重,外涂膏药、口服西药止痒疗效不佳,阴囊皮肤增厚。西医诊断为阴囊湿疹,中医诊断为绣球风。患者舌胖大,苔白厚腻,脉弦滑数。考虑阴囊部位为肝经所过之处,属肝胆湿热,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3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3

    鲜苦楝根白皮:1岁左右15克,2-3岁20克,4-6岁30克,10-14岁60克,洗净剪碎,煎浓汁,加红砂糖适量煮为糖浆,分3次l天内服完,连服2-3天。...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2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2

    乌梅30克、川楝子15克、槟榔15克,花椒10克,上为基本方。偏寒者加附子、桂枝各6克,细辛3克,干姜3克;偏热者加栀子20克,黄莲、黄柏各9克。用法:水煎服,急性期一昼夜服2-3剂;...

  • 胆道蛔虫病治疗

    胆道蛔虫病治疗

    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异丙嗪25mg,肌注或静滴。蛔虫大多从胆道退出。驱虫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达唑口服。发热者适当应用抗感染药物。ERCP有诊断及取虫效果。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疗。...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5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5

    将君子略炒,按年龄每岁每次2粒,最多每天不超过20粒,分3次服食,连服3天为一疗程。...

  • 黄汗病 治以清肝胆湿热处方

    黄汗病 治以清肝胆湿热处方

    黄汗病是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汗证,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肝胆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诚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 笔者有幸跟师于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现介绍其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黄汗病验案一则。 何某,男,27岁,2019年06月11日初诊。患者腋窝出黄汗,苔黄腻,脉细弦数。证属肝胆湿热,治以清肝胆湿热。处方:龙胆草10g,炒山栀10g,炒柴胡10...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1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1

    乌梅18克、苦楝树皮15克,槟榔、使君子各12克,黄柏、枳壳、木香各9克,川椒6克,水煎服。,亦可用米醋,每次30毫升,加温开水30毫升,每日3-4次口服;...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4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4

    新鲜蚕蛹50克、加油盐炒食。...

  • 治胆道蛔虫方

    治胆道蛔虫方

    1、米醋100克,花椒9克。将花椒研成细末,米醋加水100毫升,共放锅中煮开,1次温服。每日服2-3次,连服2-3天。 2、车前草15克,薏米30克,米醋100克,白糖适量。车前草煎汤去渣,入薏米煮成粥,后兑入米醋、白糖,调味服下。 3、黄瓜藤100克,花椒6-9克,米醋100克,鸡苦胆1个。将黄瓜藤、花椒水煎取液,去药渣,再与米醋煎开后冲鸡胆汁,1次温服,每日2次,连服2-3天。...

  • 前列腺肥大 桂附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前列腺肥大 桂附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李某,男,52岁,2013年3月16日初诊。患者于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口干口渴,夜间尿频,尿急,尿痛。在某医院检查尿常规化验,尿潜血(++),尿蛋白(-)。门诊B超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液检查无异常。血压:140/90mmHg。服用左氧氟沙星、前列康胶囊症状好转,但停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遂求助中医治疗。 患者现夜间尿频,点滴不尽,每晚5~6次不等,休息不好,精神疲惫,乏力懒言,怕冷自汗,腰膝酸软,腰痛。舌质暗淡红,舌根部苔腻,脉沉细无力。 诊断:老年性前列腺肥大,膀胱炎,高血压。...

  • 睾丸阴囊肿痛 主方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

    睾丸阴囊肿痛 主方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

      文某,男,56岁,门诊病例。   2011年1月13日初诊:左侧睾丸及阴囊肿痛1周,阴囊周围并发痒疹、色红、渗水。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理气。   主方: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   组方:龙胆草6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5克(包),生地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当归10克,延胡索15克,川楝子10克,苦参10克,橘核15克,荔核10克,广香6克,甘草6克。10剂...

  • 治酒毒性阳痿 中医龙胆泻肝汤

    治酒毒性阳痿 中医龙胆泻肝汤

      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用3月无效。他医囿于传统,作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论治,投五子衍宗丸加仙茅、仙灵脾、肉苁蓉,20余剂后病无起色。伴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嗜卧倦怠,形体偏胖,舌淡红,苔白腻中根部黄白相兼,脉弦细数。自述精神苦闷,常借酒消愁。阴囊潮湿,每晚解4~5次小便。B超前列腺大小质地正常,小便常规亦未发现异常,指检前列腺无压痛...

  • 治子痈 急性睾丸炎 龙胆泻肝汤

    治子痈 急性睾丸炎 龙胆泻肝汤

    阴挺治案黄某,女,40岁。 2013年5月7目初诊。带下量 多,色黄而臭,阴部灼热,瘙痒疼 痛,心烦易怒,难以名状,平素常 阴部下坠,近来尤著,不能坐凳, 就诊时唯有站立。妇科检查:子宫 脱垂,宫颈糜烂,外阴部溃疡,带 多色黄成块。证属肝经湿毒下注, 洽以清泄化毒利湿之法。拟方:龙 胆草、山栀子、黄柏、地肤子各10 克,柴胡4克,车前子、泽泻各12 克,生地15克,土茯苓30克,升 麻、制大黄各5克。水煎服,每日 1剂,连服6剂,配合外洗方f金银 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各 30克,黄连6克,苦参15克,黄 柏...

  • 利胆运脾治阳痿

    利胆运脾治阳痿

    苗某,男,23岁,2002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自诉阳痿一年。该患者结婚一年余,自结婚后就出现早泄,触之则泄,继之阳痿,很难勃起。患者到处求治此病,壮阳药服了无数,越服功能越差,一家束手无策。后经人介绍,在其父及其妻的陪同下,专为此病来寻余诊治。 患者除阳痿外,还伴有面色青黄无华,心情抑郁,精神较差,全身困乏,头晕,畏寒,易外感,纳呆,腹胀,消瘦,时烦躁,眠差,大便日1次干,现有轻度外感,鼻腔干红,微咳,查:咽部鲜红,右上腹及胃区有压痛,小腹热胀,苔黄腻,舌质红,脉沉细弦尺弱无力。...

  •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中医治疗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中医治疗

    特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达旭 编辑同志: 我已怀孕4个多月,最近皮肤发黄、瘙痒,上医院检查诊断为“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我担心服西药会影响胎儿,请问能否用中药治疗? 山东莱刚 赵玲玲 赵玲玲读者: 奸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又称妊娠复发性胆汁瘀积症,属于中医“黄疸”范畴。主要症状以妊娠伴有皮肤瘙痒,并出现黄疸为特征。患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按以下两型辨证施治。 1.阴血亏损,营血热毒型:皮肤瘙痒,黄疽,皮疹,心烦,夜睡不安,鼻出血,口渴, 小便黄...

  • 乳腺增生常敲“胆经”

    乳腺增生常敲“胆经”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一般每次来月经前5~7天,乳房胀满疼痛,月经结束后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周而复始。 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可常敲“胆经”。敲胆经的原理来源于肝与胆互为表里的关系,肝具有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所以,敲胆经可以调节以上功能的平衡,起到预防乳腺小叶增生的作用。具体敲法是:两腿并拢,弯腰,握紧双拳,全身放松,自臀部沿大腿外侧中线敲打至两膝外侧。一共敲300下(左右腿各敲150下),以敲完后感觉双腿发热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大腿肌肉和脂...

  • 常敲“胆经”可防乳腺小叶增生

    常敲“胆经”可防乳腺小叶增生

      最近,患乳腺小叶增生的陈女士说,她采用中医手法按摩治疗,加上常常敲打“胆经”,竟让增生的结节变小了。为此,陈女士想让更多的乳腺小叶增生患者知道她的康复经历。   烦恼:   每次来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   今年26岁的陈女士在半年前发现,她每次来月经前,都伴有乳房胀痛现象,月经结束后胀痛自行消失,平时揉按及振动乳房时,也会感觉胀痛,右侧尤为明显。经检查,陈女士右侧乳房下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结节,压痛、质地柔韧、可移动,诊断为右侧乳腺小叶增生。   探因:   乳腺小叶增生多由精神因素引发  ...

  • 不育症方药 温胆汤合气道畅达汤化裁

    不育症方药 温胆汤合气道畅达汤化裁

    李某,男,31岁,2017年7月31日诊。诉一年多来计划怀孕二胎,不能如愿。刻见咳嗽,有少量痰,咽痛,右耳痛,舌边齿痕、质淡红、苔白腻,脉沉滑。精液化验:总数活率:31.5%,A级:0.81%。从事餐饮行业,早起晚睡。 辨证:痰阻胆郁,风邪侵袭。 治则:化痰解郁,活血开窍,祛风止咳。 方药:温胆汤合气道畅达汤化裁:半夏10g,枳实10g,茯苓15g,甘草10g,竹茹15g,陈皮10g,丹参30g,水蛭6g,百部15g,细辛3g,麻黄3g,柴胡6g,芦根30g,桑叶15g,桔梗10g。7...

  • 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方

    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方

    处方:龙胆草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白术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泽泻10克,大枣6枚,茵陈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说明:此方用于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效果好,临床表现为带下色黄黏稠,有异臭味,或伴阴部瘙痒难忍,或伴胸胁乳房胀闷不舒,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苔黄口腻,脉弦数。...

  • 老鸭之肝胆治风湿性关节炎

    老鸭之肝胆治风湿性关节炎

    [方1]取4-6年的老鸭之肝、胆,洗净后,小碗装好,上盖大碗,放入1500毫升米酒中作为蒸锅水,蒸至打开锅盖无酒气时,连肝带胆一起吃。每周1次。 [方2]生姜(拍碎)100克,加入醋500毫升,水500毫升,共煮沸。稍冷后用毛巾蘸水,趁热敷患处10分钟,然后双掌再用力按摩患处60-100次。每天早晚如此治疗1次,1周即可有明显效果。 周一海献方...

  • 肝胆湿热胁痛 治以疏肝利胆

    肝胆湿热胁痛 治以疏肝利胆

    肝胆湿热胁痛 褚某,男,45岁,2003年6月14日诊。 主因右胁胀痛1周来诊。1周前出现右胁疼痛不适,进而出现目黄,肌肤发黄,问及小便亦黄。发热,口苦,脘腹胀满,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腹诊:右上腹疼痛拒按。肝胆胰脾彩超示:提示胆囊炎、胆结石。结石大小约3.14×1.20厘米。患者拒绝外科治疗,转中医会诊。 证属:肝胆湿热。 治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处方:金钱草3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30克,柴胡10克,元胡10克,黄芩10克,砂仁10克,茵...

  • 猪胆汁治痔疮

    猪胆汁治痔疮

    猪胆汁是一种味苦的有色汁液,富含胆酸、胆盐、胆固醇等多种成分,具有清热通便、止咳平喘、解毒等功效。用其来治疗外痔脱出不能自纳收回者,疗效显著。 方法是用鲜猪胆汁100毫升、白开水200毫升,倒入盆中混匀,趁热熏洗肛门痔核脱出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左右,连续3-5次即可见痔核回纳。若是有出血者须等不出血时再用,以免感染。...

  • 治老年胆囊炎方

    治老年胆囊炎方

    处方与用法:白及、生大黄各50克,云南白药5克;前2 味药研为细末;与云南白药调匀。每次5 克,凉开水送服,日4- 5次。大便潜血阴性后,继续用药7天巩固效果。少量出血者,一般不需要禁食。 功效:止血生血,治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者。(幕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