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胆 第30页

胆 第30页

  • 温胆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验案举隅

    温胆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验案举隅

    焦虑症以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 恐不安为主要特征, 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肌肉 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 障碍两种形式。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症, 是焦 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常缓慢起病, 以经常或持续 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症状, 如过分担心、 紧张、 害怕 等 [1] 。中医将此类疾病多归于郁证、 不寐、 心悸等范畴 [2] , 可辨为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忧郁伤神、 心脾两虚、 阴虚火旺、 胆胃不和等多种证候。西医主要采用抗焦 虑药或者抗抑郁药治疗, 但是此类药物常有...

  • 龙胆泻肝汤主治肠胃功能衰弱

    龙胆泻肝汤主治肠胃功能衰弱

      组成:龙胆草15克,当归10克,黄岑10克,木通6克,生地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甘草3克,泽泻15克,柴胡15克。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脾胃气虚,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腹胁腹胀,胃肠功能衰弱,吸收不良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 蒿芩清胆汤源于《通俗伤寒论》病案举隅

    蒿芩清胆汤源于《通俗伤寒论》病案举隅

    •蒿芩清胆汤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数而右滑左弦。 •此方包涵了试验中与“清”“透”“利”“调”“和”相关的诸多药效作用,使“和解法”的科学内涵和挖掘中医药综合生物效应的治疗优势相结合,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 蒿芩清胆汤源...

  • 失眠痰火扰心 处方芩连温胆汤加减

    失眠痰火扰心 处方芩连温胆汤加减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姜某,女,46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 主诉:失眠半年余。患者在一年前因乳腺癌做了切除术,现左乳缺如,左胸壁见陈旧性手术疤痕。现每日服用一片枸橼酸托瑞米芬。近来失眠已有半年余,每晚只能睡一到两个小时,常依靠安定方可入睡,且烘热汗出,月经已停经1年余,大小便正常,舌淡苔黄腻,脉滑。 诊断:失眠。...

  • 消痞满 嗳气泛酸 治法芳香化浊清胆和胃

    消痞满 嗳气泛酸 治法芳香化浊清胆和胃

    吴某,女,80岁,2013年12月31日初诊。主诉痞满1月余,嗳气,泛酸,纳谷尚馨,口干,疲劳,夜间睡眠醒时汗出,身热,再难以入睡,大便1~2日1行,多不成形,小便调,舌体胖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尺弱。 辨证:湿浊蕴滞,肝胃不和。 治法:芳香化浊,清胆和胃。 处方:太子参12克,青蒿12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黄连8克,乌贼骨10克,瓦楞粉(包)15克,竹茹12克,姜半夏9克,婆罗子9克,荷苏梗(各)12克,炒薏苡仁20克,茯苓20克,炒枳实12克,甘草3克,生...

  • 腹泻8个月 利胆健脾 治则处方

    腹泻8个月 利胆健脾 治则处方

    李某,男,33岁,1992年10月10日初诊。 主诉:腹泻8个月。8月前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泻至今,曾在某医院以慢性结肠炎长期治疗,但疗效不显,遂求中医治疗。刻诊:面黄无华,消瘦,大便平时2~3次/日稀,若食肉、奶及油腻食品则便频、4~6次/日,伴腹胀,肠鸣,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厌恶肉、奶及油腻食品,易外感,口腔溃疡(长期复发性口腔溃疡),查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小腹压之柔软,苔薄黄,脉沉、细、弦,左关著。 病机:胆气犯脾,中气下陷。 治则:利胆健脾,兼以固肠安神。 处方:生黄芪30克...

  • 中药治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好

    中药治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好

    用中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26 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126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其中男性74 例,女性52例;年龄26~55岁;病程 2—15年。 临床表现:均有持续性胃脘部疼痛,腹胀痞满,食少恶心等症状。其中34例伴有胃部烧灼样痛,泛酸,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胃热型;13 例伴食少,心悸,失眠,舌质淡,舌体胖,脉濡弱,中医辨证为脾虚型; 21例伴两胁攻窜胀痛,嗳气,嘈杂,舌质暗,苔薄,脉弦细或弦涩,中医辨证为肝郁型。...

  •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 药物组成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 药物组成

    茵赭温胆汤系笔者多年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本方对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均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茵陈6克,生赭石30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葛根15克,莪术15克,枳壳15克,竹茹10克,甘草6克。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升清降浊。 加减:胃脘嘈杂加黄连10克、吴茱萸15克;反酸明显加乌贼骨15克、浙贝母10克,胃痛剧烈加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心烦失眠加远志l0克、石菖蒲10克;胸满而痛加丹参2...

  • 胆汁反流性胃炎偏方

    胆汁反流性胃炎偏方

    处方:柴胡、香附、川楝子、延胡索、茯苓、陈皮、枳壳、姜半夏、姜竹茹各10克,炙枇杷叶、炙甘草、炒白术各15克,黄连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煎2次,药液混合,分3次温服。 加减:脘腹胀痛,连及胁肋,气郁较甚者,酌加香橼、佛手、青皮;口苦心烦,急躁易怒,肝郁化火者,酌加龙胆草、栀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者,酌加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失眠多梦,心神不安者,减茯苓,酌加茯神、合欢皮、合欢花、夜交藤;泛酸较剧者,酌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嗳气不止,呃逆频频,胃气上逆者,酌加丁香、柿蒂、旋覆花;神疲乏力,腹胀便...

  • 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减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减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男,49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曾行胃镜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10天前与人吵架后,感胃脘嘈杂疼痛,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时时嗳气,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自服吗丁啉、斯达舒等药物无效,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证属肝气犯胃,郁而化热。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清解郁热。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醋柴胡12克,黄芩9克,姜半夏10克,党参15克,炒枳实15克,麻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5克, 陈皮6克, 白芍10克,郁金10克,栀子10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服2剂后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及其肠液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是胃炎中较为常见的类型。胃镜下可见胃液较多,呈黄绿色,胃黏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其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调和慢性胆道疾病等所致,临床以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呕吐苦水等为主症。属祖国医学“胃脘痛、泛酸、痞证”范畴。笔者临床体会本病中医药辨证治疗效果较好,临床辨证常分以下四型。   肝胃不和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连及两胁,泛酸嘈杂,时泛吐苦水,嗳气较频,自感咽喉如有...

  •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方药:半夏、郁金、黄芩、吴茱萸各10克,代赭石12克,蒲公英15克,黄连、干姜、柴胡、熟大黄、炙甘草各6克。 加减:脾胃气虚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肝气犯胃加佛手10克,金铃子12克;肝胆湿热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胃阴亏虚加麦冬12克,石斛15克;胃气上逆加煅乌贼骨15克,瓦楞子10克;饮食停滞加鸡内金12克,莱菔子10克;气滞血瘀胃痛加乌药、元胡各1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3-5个月。治疗时告知患者忌酒,忌浓茶,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生硬难消化的食物,生活规律。 主治:...

  • 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以酸治酸法

    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以酸治酸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反治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又称从治,常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   安徽中医学院徐经世主任医师提出以酸治酸是一种反治方法,胃脘疾病出现泛酸、呃逆等症,可用乌梅、五味子、诃子等药,但这种泛酸等症的胃脘疾病表现,实际上由于肝郁日久、肝阴亏虚、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此时运用酸性药滋肝阴、敛肝气,治其病本,可消除泛酸、呃逆等症。   典型医案:周某,女,57岁,2007年7月26日初诊。患者嗳气吞酸已有...

  • 产后咯痰 方药柴芩温胆汤

    产后咯痰 方药柴芩温胆汤

    宋某,女,29岁,2014年10月28日,初诊。 患者剖宫产后2年,痰多,色白,易咯,无咽痛,咽干,纳眠可,二便可。舌红,苔白,脉弦滑。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肝气郁滞,肝脾不调,痰湿内蕴。 治法:和解少阳,调肝理脾,燥湿化痰。 方药:柴芩温胆汤。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0克,大枣30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4年11月15日):诸症同前。舌红,尖红,苔白,脉...

  • 鸡胆汁拌白糖治小儿百日咳

    鸡胆汁拌白糖治小儿百日咳

    民间用鸡胆汁治小儿百日咳由来已久,而且收效甚佳。 方法:新鲜鸡苦肛刺破后取胆汁拌适量白糖,搅匀成糊,蒸熟分服。胆汁性味苦寒,苦能生热,寒则泻火,佐以适量白糖和中苦味,便于小儿服用。 其用量为:5个月以内的小儿每两日服完1个;1至3 岁的小儿每日服完1 个;3至5 岁的小儿每日服完2 个;5至7岁的小儿每日服完4个。一般4至 5天为1个疗程。 (马宝山)...

  • 间歇性右上腹部胀痛 胆胰合症方加降脂方加减

    间歇性右上腹部胀痛 胆胰合症方加降脂方加减

    患者王某,男,42岁。2009年10月10日。 主诉:间歇性右上腹部胀痛4年。 刻下症:患者右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泻稀水样便,口苦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肝胆,气滞血瘀。 治则: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降脂排浊。 方药:胆胰合症方加降脂方加减。 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川芎6克,香附6克,丹参10克,木香6克,草寇6克,大黄10克(后下),黄芩10克,黄连6克,元胡10克,川楝子20克,制乳...

  • 中医临床分几型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临床分几型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 于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及 其肠液通过幽门逆流至 胃,刺激胃黏膜而引起的 炎症性病变,是胃炎中较 为常见的类型。胃镜下可 见胃液较多,呈黄绿色,胃 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 其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 胃空肠吻合术后,或幽门功 能失调,或慢性胆道疾病等 所致。临床以胃脘部疼痛, 泛酸嘈杂,呕吐苦水等为主 症。属中医“胃脘痛、痞满、 泛酸”的范畴。本病用中医辨治效果较好,临床上可分 以下几型辨治。 1.肝胃不和型:证见胃 脘部痞满胀痛,痛连两胁,嗜 杂泛酸,时而泛吐苦水,嗳气 频...

  • 青鱼胆虽为中药 但以讹传讹的偏方不可信

    青鱼胆虽为中药 但以讹传讹的偏方不可信

    临近过年,很多人家都会准备鱼来作为家宴的必备品,青鱼更是很多市民的首选。但是青鱼里面的鱼胆你见过么?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可以治风湿你信吗?最近,一位女士因为听信这个偏方险些致命。那么,青鱼胆到底是不是中药?中医认可这种偏方吗? 新闻回放:常州一女子吸青鱼胆汁治风湿险丧命 近日,媒体报道一名外地来常州女子因饱受风湿病痛之苦,于是轻信偏方误食鱼胆中毒,经过常州市三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这位姓曾的女子在此之前从菜场买回来一条18斤重的大青鱼,在厨房杀鱼的时候,她看着取出的鱼胆,突然想起之前听来...

  • 民间常用猪胆汁治病的验方

    民间常用猪胆汁治病的验方

      猪胆汁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止咳定喘和利胆的作用。民间常用猪胆汁治病的验方如下:   腮腺炎鲜猪胆汁若干个,大黄10克,青黛3克,将大黄研细粉后与青黛同猪胆汁调成糊状,敷患处。24小时1换,一般3次可愈。   消化不良取猪胆汁烘干制成3%猪胆汁粉糖浆,6个月以下儿童每日4毫升,6个月~1岁6毫升,1~4岁8毫升,4~7岁10毫升,分3~4次内服,连服3~5天。   淋巴结核鲜猪胆汁500毫升,醋250毫升,夏枯草50克(研细粉),松香2克。将胆汁与醋放锅内熬热、搅匀,待沸后加入夏枯草粉、松香,熬...

  • 治前列腺炎 胆肾结石方

    治前列腺炎 胆肾结石方

    治前列腺炎方 取木通、泽泻、车前草、猪苓、茯苓各20克,桔梗、柴胡各10克,升麻6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1次,分2次餐后服,每剂药可煎服2天,连用5-7剂药可愈。 治胆结石方 鸡内金500克,研成细末,每次取10克,用黄酒冲服,每日2次,连用21天,结石可消。 治肾结石方 车前籽50克,砸碎,用纱布缝成小袋装上,口扎紧,同车前草50克,共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餐后服,连服10剂可愈。...

  • 皮肤结核服乌蛇粉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皮肤结核服乌蛇粉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皮肤结核服乌蛇粉 处方:乌梢蛇l条(可到药店购 买,此蛇无毒)。 用法:用微波炉焙干乌梢蛇,然后 打成粉备用。服用时,先煮熟两个鸡蛋 (红皮、白皮都行),去壳后蘸着乌蛇粉 吃,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0天。 主治:皮肤结核。 方武华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处方:党参15克,茯苓、法半 夏、旋复花、代赭石各10克,枳壳、 香附、苏梗各12克,砂仁、干姜、陈 皮、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 日l剂。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 证属痰湿内阻,浊气上逆型。症见胃...

  • 治前列腺炎 胆囊炎 小儿腹胀经验

    治前列腺炎 胆囊炎 小儿腹胀经验

    治前列腺炎经验 方法:取甘草适量,研为 粗粉,每日用15克,以沸开 水冲泡,分多次当茶饮,一般 服10~20天。另配合运动,先 进行提肛运动,将臀部及大 腿夹紧,在深吸气的同时,肛 门向上提收,屏气5~10秒 钟,再呼气,全身放松,如此 反复进行,每日练2—3次,每 次20~30下,坐卧站时均可 进行。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王 维 治小儿腹胀经验 方法:麸片50克,食醋 20毫升,碎食盐lO克。放入 锅内炒至麸片微黄为度,再 放入l一2厘米大葱白7-lO 个,切碎的白萝卜片30克, 稍加热至...

  • 糖尿病肾病 浊毒泛逆证 方药温胆汤加减

    糖尿病肾病 浊毒泛逆证 方药温胆汤加减

    □ 庞国明 姚沛雨 付永祥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医案实录 王某,男,56岁,2015年8月7日因“间断口干多饮、乏力20年,伴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半月”收入我院治疗。有糖尿病病史20年,现予诺和灵50R早、晚餐前各18单位皮下注射,自测空腹血糖常波动于7~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9~11毫摩尔/升。2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于某三甲医院查尿蛋白(+++),尿糖(++);肝功:总蛋白60.4克/升,白蛋白22.8克/升;肾功:血肌酐129微摩尔/升,诊断为“糖尿...

  • 利肝胆清湿热治中耳炎方

    利肝胆清湿热治中耳炎方

    处方:夏枯草、蒲公英各12克,柴胡6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利肝胆,清湿热。 主治: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症见耳内流脓,脓液多而黄稠,有腥臭气,耳痛,耳内有胀闷感,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韦锦芝...

  • 路志正临证温胆除耳鸣

    路志正临证温胆除耳鸣

    杨某,男,51岁,2013年3月30日初诊,时令:清明。 主诉:耳鸣数年,加重2月。患者耳鸣如蝉,多因情志而发,发作常持续2小时左右,伴胸闷、心悸、憋气、气短;且胸闷发作时头重、头胀、发麻,有失重感。平素入眠困难,睡5小时后再难入眠。心电图检查正常,曾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服抗焦虑药加谷维素等治疗,时有心烦焦虑。就诊时感视物不清,时有口干、口苦,饮水较多,时感胃脘不舒、打嗝,脘胀。望其面色少泽,下眼睑色暗,舌红,苔薄白,诊其脉弦滑动。 辨证:肝气郁结、肝脾(胆)不和,治以疏肝运脾,温胆和胃。 组方:五爪龙...

  • 从“凡土脏取决于胆”论治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

    从“凡土脏取决于胆”论治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

    近年国内外学者对血糖波动的关注越来越多, 波 动性高血糖导致机体炎症反应、 自由基增多以及通过 蛋白激酶 C、 多元醇、 糖基化终产物、 己糖胺、 核因子 κB 系统、 高血糖记忆效应等途径引发血管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 [1 -2 ] 。 目前西医降糖药物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有效的降糖, 但血糖波动大、 低血糖风险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隐患 依然存在。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异于西药降糖的强 制性, 可纠正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人体阴阳不平衡, 及 时使人体恢复稳态, 其整体调节和稳...

  • 糖尿病案初诊予柴芩黄连温胆汤7剂

    糖尿病案初诊予柴芩黄连温胆汤7剂

    糖尿病案 案一:刘某,女,59岁,退休干部。2016年3月13日(惊蛰后8天)因确诊糖尿病12年,皮下注射胰岛素3年,近1月空腹血糖升高就诊。刻诊,空腹血糖9~10mmol/L,加大胰岛素用量4个单位,血糖仍未见下降。伴心悸,胸胁胀满不适,口干苦,胃脘部畏寒,大便溏泄。舌质略红,苔白略腻,脉略细滑。 初诊予柴芩黄连温胆汤7剂,诸症略有减轻,血糖未降。 二诊(2016年3月20日):柴芩黄连温胆汤合用四君子汤7剂,诸症又见减轻,血糖仍未降。 三诊(2016年3月27日):左寸、...

  • 两目肿胀流泪2年 路志正疏肝清胆方

    两目肿胀流泪2年 路志正疏肝清胆方

    吕某,女,43岁,2013年4月27日就诊。 主诉:两目肿胀,流泪2年。患者2000年曾因患甲亢,服西药半年余,未见效果。近两年来两目肿胀,流泪。今稍劳则心悸、虚汗、乏力、腹泻、食后泛酸。查血压、血糖均正常。平素性情急躁,时抑郁焦虑;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少,经期短,每月1~2天。诊时望其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舌质紫暗无苔;左脉弦细,右脉缓弱。 辨证:肝郁脾虚,郁火上扰。 治法:益气养血,清胆和胃 疏肝清肝。 方药:太子参12克, 功劳叶15克,浙贝母12克,炒蒺藜12克,丹参12克,玉竹12克,郁金...

  • 治梅核气中医痰核温胆汤

    治梅核气中医痰核温胆汤

      1985年3月初,刘姓女,43岁,因咽不不适,求诊于家父。自诉一年多来,咽部不适,如球状物梗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伴心胸满闷,心情急躁易怒。若遇心情不畅,或感冒之后,症状加重。观其舌红苔黄腻,家父诊后云:咽喉乃人之要道,呼吸、纳食必经之路,岂容阻塞不通。此多因肝郁日久,气滞不畅,然久之则水液失谢失常,痰湿郁结,加之郁火,相互搏击,气机交阻,故中医称之为痰核,也称梅核气。   立方以温胆汤加减:竹茹6克,枳壳9克,瓜蒌10克,陈皮6克,半夏6克,云苓10克,黄芩10克,浙贝母9克,桔梗5克,枇杷叶6克,...

  • 肝胆失于疏泄产生口苦 食疗有方

    肝胆失于疏泄产生口苦 食疗有方

    中医认为,苦属火,火盛则苦,故口苦多属热与火,多由体内湿热蕴结或内火上冲所致。从脏腑而言,胆汁味苦,其化生、排泄与肝之疏泄有关。所以不论哪一脏俯功能失常,影响肝胆失于疏泄,均可产生口苦。   重者 汤剂调理   中医治疗口苦主要是清湿热与清内火。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看舌苔是否黄腻。如果口苦,见舌质红、舌苔黄腻,则需要清化体内湿热;口苦,见舌质红、舌苔薄黄,那就要清泄内火。   1.清热化湿法:湿热蕴结体内,要区分是肝胆湿热证还是脾胃湿热证。如口苦兼有以下症状:胁肋部胀痛灼热、厌食、疲乏、矢气频作、大便不调、小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