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舌 第33页

舌 第33页

  • 治疗舌疮我用黄芩

    治疗舌疮我用黄芩

    前段时间,我舌下脉络周围长满了舌疮,求医打针吃药,未见好转。用餐时感疼痛难受,给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后来,我经朋友介绍找到一位老中医诊治。医生望闻问切后说我舌红嫩,苔黄滑腻,脉细数,平素又喜食辛辣,此病为湿热蕴结所致。于是让我服用黄芩治疗。 医生叮嘱我,用黄芩10克炒后煎汤,取其浓液漱口,每日3—5次,然后含于口中徐徐嘬饮。三天后,舌疮全消,进食已不痛了。再续服3天,停药。现已有月余,未见复发。 黄芩,苦、寒,归肺、脾、胃、胆、大肠及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能治口舌热盛、痈肿...

  • 治口干舌燥 口臭中药验方

    治口干舌燥 口臭中药验方

    治口干舌燥方 1.生地、玉竹、桔梗、麦冬各12克,元参、石斛、沙参、花粉各15克,乌梅、桂皮、甘草各6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 剂。连服5剂。 2.银花、菊花、石斛、乌梅各6克.麦冬10 克.甘草3克。水煎2 次,合并药液,当茶服.每日1剂。 3.养阴清肺丸(中成药)。早晚各服1丸。连服7日。或与方1交替服用。 注意:1.忌辛辣刺激之食品和阿托品等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物.并戒除烟酒。2.合理的生活调理.多食一些富有营养的水果和新鲜蔬菜.适当多饮开水。3.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参加各种有益的、力所能...

  • 吃瓜子舌头长疮了

    吃瓜子舌头长疮了

      北京读者张女士:最近吃瓜子比较多,结果吃完后现在舌头长疮了,一吃东西很疼。请问这是为什么?   答:这位读者说的舌头长疮应该是口腔溃疡的一种表现。食物咀嚼过程中,口腔黏膜产生的角化层和各个小腺体分泌的黏液蛋白保护膜,发挥着润滑作用。吃东西的过程要消耗这层保护膜,并将其一同带入食道。当消耗大于腺体的分泌能力时,口腔黏膜便失去了保护,不得不“直面”食物。这种情况下,口腔黏膜与食物摩擦,产生破损,溃疡随之而来。通常情况下,食物干燥、粗糙,饮水不足,都极易引发口腔溃疡,且越干燥、粗糙,或...

  • 要保持口腔健康 不妨刷刷舌苔

    要保持口腔健康 不妨刷刷舌苔

    每天都刷牙,口腔就健康了吗?专家认为,要保持口腔健康,不妨刷刷舌苔。   刘女士坚持刷舌苔两年了,这个习惯让她觉得获益匪浅。刘女士说:“每天刷舌苔,让我感觉口腔干净,很舒服。此外,刷舌苔后会刺激喉咙,能把淤积在喉咙的痰液都吐出来,保持喉咙的卫生。”除了干净外,刘女士最大的感受是,刷舌苔能保持口气的清新。   专家认为,刷舌苔确实能够保持口气清新。舌头有裂纹较多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口臭。这是因为,舌头是不平滑的,细菌和食物残屑滞留在舌苔上,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后,产生...

  • 除口臭 刷舌背

    除口臭 刷舌背

    绝大多数的口臭是由于口腔因素引起的,特别推荐大家用牙刷清洁舌背部,此方法能减少引发臭味的挥发性硫化物,能明显改善口臭。 具体方法是用牙刷轻轻地刷刷舌背,如果本人的呕吐反射比较强烈,可以先清洁舌背部再刷牙。 对已经患上了牙龈炎、牙周病(早期的典型症状是刷牙出血)的患者,则要及时就医治疗。 崔丽...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口臭
  • 口疮 上炎口舌而发病 心脾积热方

    口疮 上炎口舌而发病 心脾积热方

    口疮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 历代医家对口疮多有论述,亦称口疡、口破、赤口疮,本病在临床上有实证与虚证两类,口疮多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灼伤口腔肌膜,以口腔唇内、颊、舌、齿龈等处肌膜见绿豆大小之溃疡,周围红晕、表面凹陷,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西医称为“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

  •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点 舌脉判断标准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点 舌脉判断标准

    谷丽艳 1 , 张明雪 2 , 刘宁 2 , 易丹辉 2 , 蔺顺峰 2 ( 1.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 “痰瘀论治” 心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 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方法: 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 并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 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决策树的统计方法对专家调查问卷的数 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归纳出 5 个阶段...

  • 口含鸡舌香以除口臭

    口含鸡舌香以除口臭

    古代没有牙膏,口中有异味在所难免。 早在汉朝时便有规定,朝堂之上,大臣向皇帝启奏时,须口含鸡舌香以除口臭——就是怕大臣的口臭会熏到皇帝。 鸡舌香 鸡舌香,又名丁香。此物其实跟鸡舌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原产于印尼的一种香料,用于口含,以除异味,还可止牙痛。 从汉代开始,口含鸡舌香向皇帝奏事,已经成为一种朝堂的礼仪。据记载,曹操曾送了五斤鸡舌香给诸葛亮,其文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礼尚往来,诸葛亮也送蜀国特产给曹操。 也...

  • 丹参防冠心病 中医“舌诊”舌头操

    丹参防冠心病 中医“舌诊”舌头操

    肿瘤、冠心病、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主要疾病。统计数据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尽管西医有很多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和药物,但如果能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往往能事半功倍,而中药丹参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就有独特的作用。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我国分布很广泛,入心、心包经,有活血、祛瘀、调经、清血热、除烦满的作用。《本经》曾记载:“(丹参)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早在20多年前,医学家将丹参的有效...

  • 裂纹舌的辩证论治

    裂纹舌的辩证论治

    裂纹舌是指患病者的舌面有明显的沟裂,而沟裂中并无舌苔覆盖。患者常常因舌有裂纹而疼痛,时好时坏,严重时,吃东西也会加重疼痛。 本病主要是脏腑内伤、肝肾阴虚日久不愈而致虚火伤津,阴液不足造成舌裂;或患者饮食不慎,平素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伤及脾胃,消耗胃阴,日久生火伤津耗液;或损及肺阴使津不上承,虚火上炎而致舌裂。中医在治疗裂纹舌时辨证论治,可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胃阴不足型 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症见口干欲饮,时轻时重,饮水后口干症状可略有缓解,后期出现舌裂且干燥,并伴有肠胃嘈杂纳少,手足...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 唇舌生疮饮玄麦茶 治夏季热中医有方

    唇舌生疮饮玄麦茶 治夏季热中医有方

    治夏季热中医有方 处方:麦冬、甘草各9克,鸡蛋 2个(去蛋黄留蛋清),白糖少许。 用法:将麦冬、甘草加水两碗, 用小火煎至1碗,倒人蛋清内,加 入白糖搅匀,分2次服完,每日1 剂,一般连用3~4剂即可见效 主治:小儿夏季热。李茂 唇舌生疮饮玄麦茶 处方:玄参5克,麦冬10克, 黄菊花3克,胖大海2枚,甘草3 克。 用法:以上药材用冷水洗净 后,加开水焖泡‘10一15分钟即可。 每日3剂,当茶饮。 主治:唇舌生疮(伴随口臭、大 便秘结者,效果好)。 何星月 潮热多汗按阴谷穴 &ldq...

  • 灼口综合征 中医处方治口舌热痛

    灼口综合征 中医处方治口舌热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佑志   患者李某,女,52岁。已绝经,口舌刺痛、麻木感有四年,曾多次就诊,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考虑为灼口综合征,曾给予口服谷维素、复合维生素等治疗,效果不理想。   初诊时,患者症见口舌刺痛、麻木、上颚紧绷感,夜间口渴明显,晨起口臭、口中黏腻,纳差,稍食多即感腹胀,怕冷,前额多汗,自觉潮热、手足心热、情绪烦躁、不易入睡、多梦、小便频繁、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腻,脉弦细。   辨证:脾阳不足,肝郁化火。   治则:温阳健脾、调畅气机,清透虚火、郁热为...

  • 心脏主神明主血脉 关于心阴心阳开窍于舌

    心脏主神明主血脉 关于心阴心阳开窍于舌

    心脏位于胸中偏左,有心包围护其外,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明,人体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在心的主宰下进行,是生命活动的中枢,说明心脏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整体统一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主神明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主宰。《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不寐是指脏腑机能紊乱, 气血不足, 阴阳失调, 致使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1]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是不寐 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一般 指心血不足, 脾气虚衰, 以心悸失眠、 食少便溏、 神疲 健忘等为主要表现 [2] 的一类病证。 笔者查阅、 分析了 大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相关资料, 结合自身临床 体会, 十分赞同庄欣等 [3] 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的相关 论述, 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应包括心脾气血两虚 型、 心脾气虚型、 心脾阳虚型和心脾气阴两虚型, 并 对上属各型舌象特征进行探讨。 正...

  • 失眠不寐,目不瞑不得眠常见病机,舌脉为主辨治失眠

    失眠不寐,目不瞑不得眠常见病机,舌脉为主辨治失眠

    中医病机指导下舌脉为主辨治失眠体会 失眠在中医古籍中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不寐, 《金匮要略》中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记载。直至唐代, 王焘在《外台秘要》中首次使用“失眠”一词, “夫诊时行, 始于项强就色, 次于失眠发热, 中于烦躁思水, 终于生疮下痢, 大齐于此耳&rd...

  • 舌脉作为中医临证诊病的法宝 治治疗萎缩性胃炎

    舌脉作为中医临证诊病的法宝 治治疗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因比较复杂。我国一般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腺体萎缩还常常伴随肠化生甚至上皮内瘤变,如不早期干预,存在癌变风险。多年来,有医家认为萎缩性胃炎多为虚证,治疗多以补气或养阴之品,或因其“萎缩”二字。不过“见萎即补”的临床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劳绍贤根据多年的经验,制定了凭舌定证型、循证做加减、审方调寒热的步骤,加以处方, 既保证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整个治疗过...

  • 从温病论治小儿肺炎 重视舌诊结合指纹

    从温病论治小儿肺炎 重视舌诊结合指纹

    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肺部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是儿科常见危急重病[1]。据WHO报道,小儿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2]。 随着病原学变迁以及疾病谱的改变,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病原体混合感染所致的肺炎逐年增多,且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3]。西药在抗病毒方面没有特异性用药,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也越发严重;而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具有调节...

  • 看舌苔选感冒药

    看舌苔选感冒药

      很多人都认为感冒是个小问题,因此也常常自行购药解决。然而,感冒也分很多种,专家建议,在购买感冒类中药之前,不妨自己看看舌苔。   风寒型感冒:舌苔白,伴有面色发白、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多稀白痰、口不渴等症状。可选正柴胡饮颗粒、风寒感冒颗粒等解表的药物,以将体内的风寒逼出来。   风热型感冒:舌苔黄或微白,伴有恶寒轻、发热重、头痛且涨、咽喉红肿胀痛、口干渴、咳嗽、咯痰黄稠等症状。可选择感冒清颗粒、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暑湿型感冒:舌苔黄、...

  • 流行性感冒 王彦晖注重症状和舌脉象的及时反馈

    流行性感冒 王彦晖注重症状和舌脉象的及时反馈

    王彦晖治疗流行性感冒临证经验总结 王彦晖教授30余年来专注于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在舌象和脉象上的临证造诣颇深, 擅长肿瘤、湿病、温病等的防治。本文主要阐述了王教授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经验, 并展示了3则典型病案。 流行性感冒 (以下简称“流感”)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属, 具有抗原易变性, 从而能够逃避宿主特异...

  • 经方治疗舌咽痛如针刺

    经方治疗舌咽痛如针刺

    孙某,女,58岁。2012年8月4日就诊。 舌咽痛如针刺,不能张口,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以笔代言。住院治疗半个月,疼痛丝毫未减。 刻诊:脉微细,舌淡苔薄白。诊为少阴病。 处方: 方一:麻黄10g,制黑附子10g,细辛10g。15剂。水煎1小时,煮取300ml,早晚分服。 方二:生半夏30g,桂枝30g,甘草30g。研细末,每次2g,每日3次,米汤送下。4天后患者已经能正常说话,疼痛也减轻多了。 上药服完,患者舌咽痛如针刺,其病若失。2年后见到患者,此病未复发。《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 育阴清热法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浅析

    育阴清热法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浅析

    商荣义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自毕业近60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笔者曾有幸侍诊于商荣义,现就跟诊记录中商荣义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整理如下。 张某,女,34岁,2018年9月23日初诊。诉舌痛数年。现舌尖刺痛,口干,时有发热。伴有咽炎,遇情志不畅加重。排便困难,大便呈羊粪状。2018年1月行人流手术。舌红无苔,有裂痕,脉沉细。 处方:板蓝根30g,僵蚕3g,桑叶3g,菊花3g,竹茹3g,桑白皮30g,麦冬30g,玄参30g,石斛15g,当归15...

  • 舌痛 处方炒怀山药 5剂巩固舌痛痊愈

    舌痛 处方炒怀山药 5剂巩固舌痛痊愈

    程某,男,67岁,初诊日期:2021年3月7日。 诉舌痛半年余,每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醋等)则舌痛,口干,舌紫少苔,有裂纹,脉滑。平素饮酒较多,大便溏薄,日1~2次。 诊断:舌痛(胃阴虚)。 处方:炒怀山药30g,粉葛根30g,芡实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半夏10g,炒白芍15g,生地10g,黄芩15g,炒谷麦芽各15g,木香10g,砂仁6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2日二诊:未食用刺激性食物,未出现舌痛,大便较前成形,日1次。予上方5剂。...

  • 别忽视你的舌痛

    别忽视你的舌痛

    最近天气越发闷热,不少患者因为“舌痛”来到了中医科就诊。患者们的情况各有不同,或灼痛、辣痛、麻痛、涩痛等,舌痛的部位有舌尖、舌边、舌心、舌根或全舌之别。一些患者表示舌痛的症状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一开始没当回事,以为过段时间自然会好,实在疼痛难忍才来医院就诊。 舌痛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症状,但在临床上却是比较难治的口腔疾病之一,严重的会影响患者进食、说话等日常生活,对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不可小觑的不良影响。那么,舌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应对呢? 为什么会舌痛...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舌痛
  • 浅析病证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萎缩性舌炎

    浅析病证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萎缩性舌炎

    萎缩性舌炎指舌体背部黏膜的萎缩性改变,又称为光滑舌或镜面舌,常伴有口干、舌体烧灼感、疼痛、麻木等临床表现[1]。该病好发于老年人,这可能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较低、基础疾病较多、多带义齿等因素相关[2]。萎缩性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舌体微循环障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少、口腔菌群改变、炎症、免疫失调等有关[3,4]。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用对因对症治疗,如抗真菌感染、纠正贫血、补充维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剂等[5]。由于引起萎缩性舌炎的疾病种类繁多,对因治...

  • 舌痛症方药沙参麦冬汤化裁

    舌痛症方药沙参麦冬汤化裁

    舌痛症是以舌体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西医学称为灼口综合征,又称舌感觉异常、舌黏膜感觉异常等,常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临床常以舌体灼痛或刺痛为主症,伴有味觉异常、口腔异物感、胃脘不适、情志不遂等症状,甚则影响饮食睡眠。舌痛症的西医学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以神经性疼痛论治,治法以营养神经为主。疼痛剧烈者,予封闭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单纯舌痛发病率较小,剧者更甚,因此中医古籍中缺乏相应论述,仅《口齿类要》中有部分论述。也有将舌痛与舌疮混为一谈者,而舌疮以舌体黏膜溃疡为主要表现,因伴有创面,在中医学属于“疮疡...

  • 越鞠丸证舌苔多浊腻

    越鞠丸证舌苔多浊腻

      治疗白某,女,42岁。2010年9月17日初诊。近1月余胃痛时发,胃脘痞胀,纳食极少,胸胁胀满,右乳胀痛,大便不调(或秘或泻),睡眠欠佳。语声无力,身体消瘦,面色黄白,郁郁不乐。舌质暗红,舌苔浊腻,脉细弦。证属脾虚肝郁,邪浊中阻。治以祛邪开郁为先。越鞠丸方加减。处方:川芎9克,生苍术12克,香附12克,栀子12克,淡豆豉12克,焦神曲12克,炒莱菔子12克,焦山楂12克。4剂,水煎服。   9月21日二诊:服上方有效,胸脘稍畅,苔浊有所减轻。上方加姜半夏9克,陈皮9克。7剂,水煎服。   9月28日...

  • 舌癌(秘方数:1)

    舌癌(秘方数:1)

    舌癌为常见的口腔癌之一,以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发生在舌前2/3,舌侧缘最为常见。外形可分为乳头状、溃疡型及浸润型,其中以溃疡型最为多见。临床表现初期为粘膜小结节,逐渐形成明显肿块,继而在其中心区出现边缘微隆起的小溃疡,多无明显症状或微痛。病变逐渐向深部及周围组织扩展,合并感染时产生剧烈的疼痛,向同侧颜面部和耳部放散。癌瘤广泛累及舌肌可使青运动受限,影响发音、进食及吞咽,并有多量流涎。侵犯口底或超越中线累及全舌时,则舌处于完全固定状态,并有开口困难,晚期常并发组织坏死、出血、消瘦、吸入性肺病。2/3患者并发颈淋巴结...

  • 萎缩性舌炎(秘方数:5)

    萎缩性舌炎(秘方数:5)

    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粘膜萎缩性改变。在萎缩过程中,首先是丝状乳头缩短,继之为菌状乳头。最终导致舌乳头完全消失,舌上皮与舌肌变薄,色泽红绛光滑,也称秃舌或光滑舌。引起萎缩性舌炎的疾病有多种,例如慢性贫血、烟酸缺乏、干燥综合征。临床上以干燥综合征所致的舌粘膜萎缩性改变为多见。干燥综合征,又称斯耶格伦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口腔干燥、干燥性角膜炎与结缔组织病三征。口干是本综合征最突出的症状。在长期持续的口腔粘膜干燥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舌乳头萎缩,舌质一般淡而暗涩,舌肌变薄,多皱褶。唾液呈泡沫或粘丝状,咀嚼、吞...

  • 小儿舌下囊肿 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方

    小儿舌下囊肿 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方

      笔者自拟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方,治疗小儿舌下囊肿多例,效果满意。   所治患儿年龄3~5岁,病程3个月至一年。临床表现:舌下见1~2个囊肿,质软、边缘清楚微触痛。逐渐增大,妨碍言语、咀嚼,舌被囊肿挤歪斜。穿刺及手术后一段时间囊肿又起,舌苔白厚稍黄,舌质暗脉滑。   方药组成:金银花3克,夏枯草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半夏6克,炒白芥子3克,紫背天葵3克,姜黄3克,陈皮3克,舌蛇草6克,山甲珠3克,山慈姑3克,土鳖虫3克,炙僵蚕3克,水蛭2克。上药研为细末,装胶囊吞服。每两日一剂,每日服3次,连服5剂...

  • 看舌象 及时自我保健与调理

    看舌象 及时自我保健与调理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健康人的舌头应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自我保健与调理。   中医认为,舌与脏腑是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环运行联系在一起的。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舌苔以及舌的形态的变化。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边四部分,分别反映心肺、脾胃、肾、肝胆的病变。   看舌象   观舌象主要是观察舌体及其颜色的变化,它反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