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第7页
-
消化性溃疡 胃酸胃痛中医药医案
编者按:国医大师周仲瑛在其多年的临证过程中,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辨治各类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对周仲瑛治疗消化性溃疡案例的介绍,探讨其治疗本病的组方特点及临证思路,从中体会周仲瑛审证求机、知常达变的辨治思想,丰富并完善其以“病机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和辨治脾胃系病症的学术思想。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检出率约为1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普及,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复发率仍较高。西医根据其发病...
-
治胃痛遣方用药四心法 肝胃同调三法
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于内、外、妇、儿科及恶性肿瘤等疑难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凌湘力临床擅用和法,注重顾护脾胃,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凌湘力从肝论治胃痛的经验总结探析如下。 肝胃同调三法 疏肝理气和胃法适用于木郁乘土、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之胃痛。其证候特点为胃脘胀痛,痛连两肋,遇忧思恼怒则加重,伴暖气,胸闷,喜叹息,舌苔多薄白,脉弦。凌湘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郁金、白芍、川芎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
-
胃痛又称胃脘痛 病因病机分证论治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见于西医的胃炎、胃溃疡等病证。 病因病机 胃痛究其成因有三,一为情志波动,肝气犯胃;二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三为气候骤变,寒中脾胃。 分证论治 胃病辨治首先要分清虚实。关键看舌苔,苔腻为实,苔薄为虚。实证苔腻,证属痰浊阻滞或湿阻中焦,治宜祛痰化浊或芳香开胃,以温胆汤、保和丸为主方化裁,主药有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莱菔子、焦三仙、木香、公英、连翘、生牡蛎。并应区别寒凝、气滞、胃热、血瘀,分别给予散寒止痛...
-
治疗胃痛半夏泻心汤 三黄泻心汤加四逆汤
半夏泻心汤 讲到胃病,我不得不提的半夏泻心汤,这是治胃病的专方,尤其是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像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等,用半夏泻心汤就有效,而且是原方不要加什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如果硬要加减的话,加一点肉桂、黄连,合上肉桂往往效果更好。 我的老师治疗胃痛有个经验,就是见到胃痛不要就想着佛手、香附、良姜,而是要看看他的喉咙,如果喉咙通红,说明肺胃有火,可以加栀子泻火,如果大便里面有一点血,化验检查有隐血,做胃镜提示胃黏膜糜烂了,加一点炙大黄,其实就是三黄泻心汤的合方,这...
-
反复腹部隐痛3年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处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基本资料】 罗某某,女性,45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诉三年前开始出现腹部隐痛,与进食无明显时间相关性,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治疗,效果无明显缓解,本月初因进食较硬的米饭后再次出现腹痛,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正行四联根治HP疗法。近日来患者自觉腹痛发作较前频繁,遂来就诊。 02 【首诊证候】...
-
胃痛的诊断与治疗 观察疼痛的位置时间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 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腺等脏器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持续的时间、...
-
木防己汤治疗胃痛一例
患者李某某,女,47岁。2017年7月31日来诊。诉胃脘痛1天。胃痛不喜按,伴气短乏力、纳差、口干喜饮、烦热不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沉弦,诊断为支饮。 方药:防己12克,桂枝10克,生石膏45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3剂。服后症已。 胃脘痛,首当分寒热虚实,然后辨清兼挟病邪,方可药到病除。此案患者胃脘痛而不喜按,但又伴气短乏力、纳差,为虚实夹杂之症,口干、烦热属阳明,舌苔白腻并气短为内有停饮,纳差为胃虚表现,胃痛却不喜按当属水停心下伴气上冲所致。辨六经当属少阳阳明太阴合病。《金匮要略》痰饮咳...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诱发的胃脘部疼痛 胃痛中药剂
孔祝三,(1920—2021),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行医8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1986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著有《医案医话》《常见病中医治病验方》等。 组成:党参9克,五灵脂6克,炙香附12克,延胡索9克,广木香4.5克,丹参9克,乌药9克,炙甘草3克。 功效:健脾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诱发的胃脘部疼痛。 用法:上药共入砂锅,倒入凉水(以没过药为度),急火煮沸改为文火煎煮...
-
胃痛方药:枳术丸加减
谷某,女,2019年7月19日初诊。诉胃痛、反酸、烧心4年余,加重3周。自诉因患高血压、高血脂,故常年服用降压、降脂药。2015年出现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在协和医院行胃镜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服用医生开具的达喜酸铝碳酸镁片等药后,觉症状减轻可以忍受,遂未再继续治疗,直至2019年6月24日,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加重,不可忍受,在火箭军总医院住院4天,住院期间做了肠镜及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伴食管反流。出院后服用医生开具的瑞巴派特片、安达铝镁加混悬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周,感觉症状丝毫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
-
胃痛治疗的5个中药处方
1.乌贼骨90克,贝母30克,甘草30克。将三味药共研成粉即可。每日口服3次,每次4克。本方适用于胃痛、吐酸水、吐血等。 2.蒲公英120克(炒焦),红糖27克。将两味共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9克。本方适用于胃热痛。 3.肉豆蔻6克,砂仁6克,广木香3克,公丁香3克。将上述的药共研细末即成。每日服两次(早晚饭前服),每次服2克(加入红糖6克)。本方适用于遇寒必犯的胃痛。 4.陈皮9克,元胡20克。将二药用醋炒,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及胃酸过多症。 5.甘草12克,陈皮20克。将二味研...
-
老人胃痛慎用阿托品
据有关调查显示,老年人因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及饮食和精神因素等原因,导致胃、肠痉挛而发生疼痛的并不少见,因此自购服用一些常用止痛药的老人也不少。但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或对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导致原有疾病复发和加重的严重后果,许多老年人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警惕。 常用的、效果肯定的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普鲁本辛等,属于同一类药物,均可迅速解除胃肠道痉挛,减轻疼痛。但这类以阿托品为代表的药物除了有解痉止痛作用外,还具有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的作用,这对青光眼病人不利,可以加重原有病...
-
缓解胃痛先辨病因
一些胃病患者对冷空气特别敏感,一接触到冷空气,胃往往就会开始闹腾。如果患者是因为接触冷空气引发了胃痛,那么转移到温暖的环境里,再喝些热水就能很好地缓解不适。寒冷空气会使人体各组织收缩,胃也不例外,胃部收缩时,胃酸在变窄的空间里显得过多,造成了胃痛。因此喝些热水,补充热量就能很快地消除胃痛。 如果患者有胃酸反流问题,胃痛发作多因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人食道造成。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切勿躺下休息。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待在胃内,会比躺下更舒服。当不得已要躺下睡觉时,单纯靠加高枕头缓解反流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好。这时,患者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