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月经 第19页

月经 第19页

  • 月经不调给予中药验方加减治疗

    月经不调给予中药验方加减治疗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病, 患者出现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或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本研究选取80例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 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旨在进一步研究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应用逍遥散加减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平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80例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20~39岁, 平均...

  • 罗颂平从肾肝脾论治月经不调

    罗颂平从肾肝脾论治月经不调

    全国名中医罗颂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术带头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罗元恺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罗颂平擅长调经、助孕、安胎,对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罗颂平从肝脾肾治疗月经不调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肾肝脾与月经关系密切 肾主导着女性生殖功能罗颂平以“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为妇科调经的基本思路,认为肾主导着女性生殖功能的正常运行,肝对月经的来潮有重要作用。罗颂平...

  • 张永康运用归脾汤治疗月经病经验探讨

    张永康运用归脾汤治疗月经病经验探讨

    张永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特需党支部书记、中医科主任,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2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原明忠学术经验继承人。张永康主任师承吕仁和、肖承悰、侯振民教授,善治内科心肺疾病、发热、肿瘤、疑难病、老年病等,尤其对于妇科疾病治疗有丰富经验。 月经病是以月经期、量、色、质的异常改变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明显症状的妇科常见病。中医治疗月经病理论完善,疗效显著。《妇人大全良方》指出:“故妇人病有三十六...

  •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不适 中医治方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不适 中医治方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王建玲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方面有独特的用药心得。笔者有幸随师出诊,获益良多,现主要介绍王建玲对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大法。 病因病机 绝经前后女性肾精渐亏。 《傅青主女科·调经》云:“经水出诸肾。”绝经前后的女性肾气衰,癸水竭,冲任二脉亏虚,精亏血少,月...

  •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 月经不调及痛经舌象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 月经不调及痛经舌象

    350例月经不调及痛经患者舌象特点分析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之一, 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和证候的本质。舌诊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来诊察疾病, 舌诊的结果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1]。笔者在长期的中医妇科门诊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舌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优势, 尤其在妇科月经不调及痛经等疾病方面, 通过辨舌判断证候的寒热虚实并且指导具体用药, 现对笔者诊治过的350例月经不调及痛经患者舌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以期与同...

  • 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后期

    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后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多 囊卵巢综合征 ( PCOS) 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 PCOS 临床表现,与中医学 “月经后期” “月经过 少 ”“闭经” “不孕症” “癥瘕”等类似,中医药 在治疗 PCOS 中潜力巨大。本研究根据肾主生殖理 论,从肾虚痰瘀论证,以金哲教授龙贝川汤对肾 虚痰瘀型 PCOS 伴有月经后期表现的患者进行 治疗。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

  • 治月经性偏头痛经验方

    治月经性偏头痛经验方

    经验方:当归、白芍、大枣、炙甘草各 10克,桂枝、生姜各8克,细辛、通草各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于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服,服用1周。 疗效:本方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患者 39例,基本治愈24例,显效13例,无效2 例。...

  • 虚火牙痛饮玄苍水 月经先期喝黄芪汤

    虚火牙痛饮玄苍水 月经先期喝黄芪汤

    虚火牙痛饮玄苍水 阴虚火旺所导致的牙痛多为隐隐 作痛,午后及夜间较重,伴咽干口 渴,手足心烦热,腰膝酸软,无口 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 火。可饮用玄参、苍耳子水治疗,效 果满意。 方法:取玄参、苍耳子各10克。 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l 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虚火牙痛 19例,其中治愈12例,好转7例。 陈海清 月经先期喝黄芪汤 月经先期,是指月经每月提前7 天以上,甚至每月两次者。如仅提前 3~5天,并无其他不适感觉,属正常 范围。月经先期因气虚不能摄血引起 者,表现为月经先期,血量...

  • 月经一来就感冒 跟气血虚有关先调理体质

    月经一来就感冒 跟气血虚有关先调理体质

    黄小姐很是烦恼:每次月经一来的时候,“感冒君”也接踵而来了,甚至在天气不冷的季节也经常难以“幸免”。后来去医院中医科看,医生根据她的情况,考虑她这个现象可能跟气血虚的体质有关,建议其先调理体质。 女性在经期的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抵抗力下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月经期时经血下行,全身相对气血不足,气血虚则表卫不固,表卫不固则易受外邪入侵,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发生感冒。 对于这种感冒,如果单纯地因感冒而去治疗感冒的话,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到下...

  • 治月经过多 鼻出血 尿血 老年癃闭

    治月经过多 鼻出血 尿血 老年癃闭

    治月经过多炒旱莲草、生地黄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治鼻出血 : 又称鼻衄。其病因可归纳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旱莲草30克,黄芩、荷叶各15克,侧柏叶(炒焦)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治尿血: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 鲜旱莲草、鲜车前草各30克,绞汁1茶杯,加白糖温服,每日1剂。 治老年癃闭: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疾患。病情轻者涓滴不利为癃,重者点滴皆无称为闭。旱莲草、大石苇、好茶叶各24克,构树根须18克,水煎...

  • 四逆散治胃炎 四逆散治月经病

    四逆散治胃炎 四逆散治月经病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临床常用于肝胃气滞阳郁之厥逆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四逆散治疗胃炎、月经病之肝胃(脾)不和者屡见成效。   四逆散治胃炎   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疼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发病因素很多,药物、应激、感染等为常见原因,临床实践中因情志不畅引起上述症状者亦不少见。此类胃炎因情志不畅,肝胃(脾)不和,致气机升降失司,外加体质因素或...

  • 月经不调(秘方数:5)

    月经不调(秘方数:5)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量增多或减少,甚至月经闭止。卵巢功能失调、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内分泌腺体疾病影响卵巢功能者,都可能诱发此病。此外,生殖器官的局部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结核等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应注意二者的区分。 方 名 益母草月季花治月...

  • 月经性偏头痛验方

    月经性偏头痛验方

    月经性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痛范畴,现已统一命名为头风。该病的发病机制大多认为同月经周期中雌二醇和孕酮周期性改变有关,在月经期开始之前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会诱发偏头痛的发作,而有研究证实雌激素与5-HT的合成相关,5-HT的合成与降解以及神经元信息的发放似乎都受到雌激素受体介导机制的影响。 在临床中可以观察到: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大多有痛经、怕冷、四末冰凉及经行有血块等,属于中医学阳虚寒凝证的特征,从中医的发病机理来讲,女子以血为先天,肝藏血,月经期气血下注胞宫,肝血相对不足,患者本属阳虚体质,易受外寒侵袭,此时寒邪侵袭,...

  • 月季花调月经 养生经验方

    月季花调月经 养生经验方

      月季又名月月红、长春花、四季花、月月开、斗雪红等。月季花娇艳美丽,花期绵长,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如此,它还是一味很好的药物。   中医认为,月季的花、根、叶均可药用,味甘性温,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入药以花较多,因其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故凡肝郁气滞、经脉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期痉挛性腹痛等症,用之可获良好效果。   药理研究表明,月季花主含挥发油,此外还含有没食子酸、苦味酸、鞣酸等,其所含没食子酸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   美味药膳   月季花鱼   月季花头6克,沉香1...

  • 食疗养生调节月经

    食疗养生调节月经

    治疗月经不定期 调经四宝粥——柴胡、香附、川穹、当归各15克,粳米150克,白糖少许。四味中药入药罐,加入清水煎煮,去药渣取汁,再调入粳米用文火煮粥,熟后调入白糖。有疏肝理气调经血之功效。 山药羊肉汤——羊肉150克,山药、当归、熟附子各10克,姜、葱、精盐各少许。羊肉洗净切块,附子当归纱布包,山药捣碎备用。羊肉药包和山药一同入锅,武火烧沸去浮沫,再改文火煮至肉烂熟,然后放置90分钟,取出药包再调味。可补肾助阳可调经。 苏木黑豆汤——黑豆...

  • 中医听声音 听出月经病类型

    中医听声音 听出月经病类型

    声音来源于气的鼓动。气有盛衰,所以声音就有强弱,声音的改变往往是内脏功能强弱的体现。外邪的刺激或内脏功能的病变,有时可导致声音的异常。 女性月经病闻诊表现有这些,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嗳声噫气,多属胸脘不畅。呼吸较粗者,多属正气不足。 时发长吁短叹者,多为情志抑郁,胸怀不舒。如经行咳嗽,咳声重浊者,多为肺气壅盛;咳声不扬而气粗者,多属肺热;咳声低弱者,多为肺虚;咳气不畅者,多属肺气不宣。再如经行呕吐,吐声微弱,吐势徐缓者,多属虚寒;吐声壮厉,吐势较猛者,多属实热等。 中医...

  • 月经失调病因病机食疗方

    月经失调病因病机食疗方

    月经失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失调。 月经过多:指月经量多,过期不 止。气虚者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宜补气摄血,健脾宁心。可用老母鸡1只,黄芪10克,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黄芪、艾叶...

  • 西瓜当饭吃 引发月经不调

    西瓜当饭吃 引发月经不调

    每到盛夏,很多女性为了解暑,也为了减肥,往往三餐都用半个冰西瓜来代替。都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解暑效果相当好。只是在吃得爽口之时,也给很多女性带来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的痛苦。 中医认为,西瓜属于寒性的食物,不宜多食。特别是冰西瓜,多吃会损坏脾胃,导致食欲不佳、积寒助湿;西瓜所含的大量水分还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导致腹胀、腹泻。 女性的体质属阴,夏季虽然温度高,但不可贪凉,那会造成自身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所以,体质虚弱的女性一定要少吃冰西瓜,特别是月经期女性...

  • 彝族民间治月经过多方

    彝族民间治月经过多方

    处方与用法:鼠妇(又名西瓜虫或潮虫)30克,头发20 克,陈棕桐皮60克。将鼠妇焙黄,头发、陈棕皮烧炭,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 10克,用健康童尿送服。 功效:收涩止血,主治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马其法)...

  • 月经不调 药膳治疗

    月经不调 药膳治疗

    中医认为,引起月经不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起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其机理与肝、脾、肾及冲任等脏腑经脉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与妇女的“血少气多”的生理特点也有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药膳来防治月经不调。  1.山药粉155克,白面粉300克,黄豆粉200克,鸡蛋10枚,盐适量。将山药粉、白面粉,黄豆粉入盘和匀,打入鸡蛋,加水、盐适量,揉成面团,擀片切条煮食。适合于气虚型月经过多者食用。  2.葡萄干、人参、桂圆肉各适量,粳米少许...

  • 莫用月经判断更年期

    莫用月经判断更年期

    不少刚过40岁的女性,发现自己的月经开始变少或者变得不正常起来,月经期由原来的五六天变成了两三天,甚.至更少。很多女性都在疑惑甚至焦虑,是不是更年期到来了呢?医学上对于更年期是否到来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并不以月经的减少来判断。 妇女更年期是指月经完全停止前数月至绝经后若干年的一段时间,一般妇女从45岁开始到55岁。有数据显示,70%的妇女49岁以后会发生月经紊乱。其间,部分妇女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部分妇女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她正处于更年期到来之前的阶段,也可以说处在“伪更年期”...

  • 月经来潮“月经疹”

    月经来潮“月经疹”

      30多岁的于女士每逢月经来潮,面部、躯干或四肢等部位常会出现皮疹、风团,与一般的皮肤过敏症状相似,但服用抗过敏药物却不见效果,医学上称之为月经疹。   月经疹一般起始于月经来潮前,通常持续到月经结束逐渐自行消失,可连续几个月发作或间歇性发作,表现多种多样。多数女性在面部、躯干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小丘疹、风团或水疱,呈左右对称性分布,瘙痒感明显,眼眶周围发青发黑。有些还表现为口腔及外阴部黏膜反复发生小溃疡。   引起月经疹的原因,主要是月经来潮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低,皮肤较敏感,或月经来潮前卵巢分泌的孕甾酮产生过敏反...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月经来潮
  • 女性熬夜 影响月经

    女性熬夜 影响月经

    如今抱怨月经不正常的女士越来越多,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因月经迟迟不来或月经量不正常而焦虑。想过没有,生活不规律、熬夜也是月经不调的原因之一,更是女性容颜苍老的大敌。 据调查,经常打乱生物钟,熬夜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几率是作息规律者的两倍,痛经、情绪波动的情况也很多见。这是因为熬夜违背生物规律,当人的生物钟发生紊乱,将导致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进而影响女性的排卵周期。排卵周期被打乱,就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 因此,女性朋友能不熬夜尽量别熬。实在要熬,白天也要尽量把睡眠补回来,同时按需求来调节自身生物钟。如...

  • 来月经能运动吗?

    来月经能运动吗?

      其实,身体健康的、具有一定运动习惯的女性,在经期适当运动不会有副作用,相反还有利于身体。   女性经期的运动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月经期并不是绝对禁止运动,但是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如长跑、跳跃、仰卧起坐等),还是应该在月经初期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以免加重痛经或增加出血量。   月经期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平衡神经系统,有利于血液循环,帮助腹肌、骨盆肌收缩及放松,有利于经血排出更顺畅,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痛经作用。   1.月经周期期间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

  • 女子月经脉探究

    女子月经脉探究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可见,天癸至是女子怀孕的基本条件,那么何为天癸?孙广仁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言:“天癸是肾精和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可见肾精和肾气充盛是天癸至的条件。而任脉通,太冲脉盛的条件又是什么呢?《灵枢·五音五味》言:“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

  • 月经调理 情绪调理

    月经调理 情绪调理

    婷婷今年22岁,从7个月前开始,她的月经量开始减少。婷婷并不在意,认为只要按月正常来月经就是正常。可最近两个月,她先是出现月经一天就干净,而后出现了闭经。才刚22岁的她不敢大意了,来到了医院。医生详细了解情况后告诉她:“月经量减少就该来医院就诊,出现闭经再来治疗,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理,月经才能恢复正常。”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或者经期一两天就结束或者点滴可净,被称为月经量减少。从中医角度来说,月经量减少与肾虚、气血不足、肝瘀气滞、痰湿阻滞、脾虚等有关。除此之外,...

  • 经前期喉病 妊娠期喉病 月经与体温

    经前期喉病 妊娠期喉病 月经与体温

    很多女性朋友会发现,在自己月经即将来潮或是孕期、更年期的时候,嗓子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如水肿、沙哑、有阻塞感等。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些都是女性在特殊时期容易出现的喉病。 经前期喉病少数妇女在月经前由于体内雌激素的改变,喉粘膜充血、肿胀,参与发声动作的肌群力量也会减弱。平时声调悦耳动听,突然“走调”,喉部有紧张感或阻塞感。月经一过,症状自然消失。因此,不需治疗,但此时应注意保护嗓子,避免大喊大叫,以免加重喉部负担,引起声带出血等病变。 妊娠期喉病一些怀孕妇女在妊娠5个月起,声带和喉...

  • 月经前水肿无需治疗

    月经前水肿无需治疗

    在门诊中,常有女性问,听老人家说“坐月子不能刷牙,否则会留下病根”,那到底坐月子期间能不能刷牙呢? 女性怀孕时因激素的影响,牙龈对牙菌斑的刺激反应更加激烈,因而牙龈炎发生较平时更为频繁。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就应该进行口腔检查,进行洁牙,拔除阻生的智齿等治疗,以防止孕期牙龈炎、冠周炎的发生。 与一些老习俗说的相反,女性生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加上怀孕期间营养充分,运动减少,口腔易充血,更易发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因此在月子里,产妇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益寿日光浴 管好月经不用调

    益寿日光浴 管好月经不用调

    许多医学专家警告称,做日光浴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不过,一项新研究则发现,与避免晒太阳者相比,如果女性做日光浴,似乎可以活久一点,即使这样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但对延年益寿也许很有帮助。 瑞典研究人员对2.9万多名瑞典女性的信息进行近20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有晒太阳习惯的女性,寿命期望值较高,较不易患心脏病,而且非癌症和非心脏病的死亡率较低,相对来说,较多人因癌症而死亡。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内科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研究还发现,常接触阳光的吸烟者,其风险与避免晒太阳、且没有吸烟者不相上下。这说明...

  • 孕妇 月经不调不宜使用中药膏药

    孕妇 月经不调不宜使用中药膏药

    人们普遍认为,膏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外用药品,但如果你仔细看一看膏药的说明书就会发现,大多数贴膏都在“用药禁忌”一项中明确标注——孕妇禁用。其实不仅是孕妇,月经不调的女性在经期也不宜使用膏药。 孕妇和月经不调的女性不宜贴膏药,原因何在?桂林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胡耶芳表示,市面上的大多数膏药,其主要成分都含有麝香、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这些中药成分具有开窍、消肿止痛,治疗充血疼痛等作用,但是以上这些合成膏药均是孕妇应当禁用的,购买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