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月经 第14页

月经 第14页

  • 月经期验方自疗法

    月经期验方自疗法

    验方自疗法 1、益母草12克、仙鹤草30克、醋制香附12克,煎汤服,每日1剂。 2、荠菜花15克,煎汤服,每日1剂。 3、荷叶30克、丝瓜子10克,煎汤分2次服,每日1帖。 4、党参12克、黄芪12克、归身4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3克、仙鹤草30克,煎汤分2次服,每日1帖。用于体弱虚证者。...

  • 妇科月经病治方:茜草配乌贼骨

    妇科月经病治方:茜草配乌贼骨

      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应用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二药配以雀卵、鲍鱼汁治疗血枯经闭,称“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藘茹即今之茜草。   乌贼骨,《神衣本草经》记载:“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大明本草》:“疗血崩。”《本草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茜草,《名医别录》记载:“止血,内崩下血。”《大明本草》:“止鼻洪尿血,产...

  • 调经止痛食疗方 用于月经不调

    调经止痛食疗方 用于月经不调

    组方:当归15克,仔鸡一只(约1000到1500克),葱10克,黄芪30克,料酒10毫升,盐,鸡精,味精,生姜,胡椒粉适量。 做法:把当归润透,切薄片;黄芪润透,洗净,切薄片。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和爪子,再把生姜拍松,切块,把葱切成段。然后把鸡,黄芪,料酒,生姜,葱共同放入锅里,加水6斤,大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0多分钟,最后加入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月经不调,血虚头疼,眩晕和气衰血虚等症。(曹祖兴)...

  • 调经草适用于月经不调

    调经草适用于月经不调

    调经草,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生于山野林边,庭园中常有栽培,全年可采,洗去泥土,切片,晒干即成。有“妇科要药”之称。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肾经,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等。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调经草粥:调经草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调经草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分钟~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2.调经四物汤:调经草30克,当归、川...

  •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于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月经后期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

  • 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

    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

    特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达旭 编辑同志: 我近半年来每次月经的量都很少,半天就干净了,请问能否服中药治疗? 浙江嘉兴黄丽 黄丽读者: 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20毫升,或月经期缩短不足二天,月经量少于正常,连续出现两个月经期以上者,医学上称为月经过少。中医一般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 一、气虚痰瘀型:临床症见经量少,常延迟,色淡,有时点滴即净,用小护垫即可,形胖,舌淡苔白,舌边有瘀点,脉沉细。 治则:健脾益气,化瘀祛痰。 处方:党参、生牛蛎、益母草各15 克,...

  • 调气和血治疗月经病

    调气和血治疗月经病

      岳美中认为,月经疾患虽涉及冲、任二脉和五脏,但很多情况表现在肝脾受病。因肝藏血,为刚脏,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脾为后天之本,主思虑,乃气血生化之源。两脏皆与气血有关。妇女以血为主,血生于脾胃,藏于肝,一部分下归血海而为月经。血赖气生,又赖气行。妇女多情志抑郁,忧思不解,疲劳过度而为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影响气机,可致经行先期、痛经、逆经,或经期头痛。思劳伤脾,脾虚气衰,血海空虚,可致经行后期,月经过少、经闭、崩漏或经行泄泻。肝脾皆病,则月经紊乱,先后无定。   岳美中常言,治病“必伏其所主,而...

  • 经行吐衄月经倒行逆上 黄花菜藕节汤

    经行吐衄月经倒行逆上 黄花菜藕节汤

    一来月经就咳血,29岁的蒋女士得了这样的怪病,一开始以为自己患上了绝症,没想到这毛病居然和月经有关,中医上叫做“经行吐衄”,你听说过吗?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傅萍说,经行吐衄是一种妇科疾病,历代医籍里均有记载。主要是因为心情抑郁,肝气郁结,导致月经倒行逆上引起的。 一来月经就咳血的怪病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绝症?”前不久,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傅萍接诊了一位非常奇特的患者。这名患者姓蒋,今年29岁,身材...

  • 子宫内膜异位应根据月经周期调治

    子宫内膜异位应根据月经周期调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处,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剥落出血,这些经血日积月累,若积留在卵巢,慢慢浓度变稠,俗称 “巧克力囊肿”,而长在子宫肌层的则是“子宫肌腺症”。中医属“症瘕” 与“月经不调”范畴。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因为月经逆流造成,当月经来潮时,把剥落的子宫内膜经由输卵管推入腹腔,种植在盆腔脏器的表层而形成病灶。中医认为,此症大都因气滞血瘀、气血不足所致。 子宫内膜易异位瘀积...

  •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王某,女,16岁。 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10余日方净。前医用八味逍遥散、四物汤等方加减治疗未果。今正值月经期,量多已1周,求治于笔者。 刻诊:精神不振,少腹稍有疼痛,大便不畅,腰酸,舌质胖淡,苔薄白,脉细数。 分析:此乃女子青春初潮,肾阴阳双亏,症以阴虚为主。肾中阴阳失调致冲任不固,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方药:太子参10克,生地15克,炒白芍10克,女贞子10克,龟板10克,旱莲草9克,覆盆子10克,肉苁蓉10克,淫羊藿10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药后经净,偶...

  • 乳腺病月经不调的调理

    乳腺病月经不调的调理

    乳腺组织属于性激素的靶器官,因此有性激素的不调可以引起出现乳房结块和疼痛,同时也表现月经不调,包括经期超前或落后,月经量的减少或增多,,月经颜色的紫黑或淡红等.月经不调常与脏腑气血和经络的功能不正常有关.其中以肝脾肾三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月经超前过多,月经颜色淡红,大便溏薄,四肢软弱属于肝肾气血二虚可服用白参9克,加冰糖隔水蒸,分3-4天用完.党参15克,黄芹30克,白术12克,生麻5克,炙甘草3克,阿胶6克,艾叶3克,炮姜5克.狭热着加生地12克,黄芩9克,知母9克,去艾叶和炮姜.症情较轻可服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

  • 青春期月经失调中医补肾疗法

    青春期月经失调中医补肾疗法

      少女青春期月经初潮,经来或先期而至,或延后而来,或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经期延日不止,皆为月经失调,究其原因多为肾气未实,或阴阳失调之故。   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肾乃先天之本,以藏精气,主骨生髓,髓通于脑,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之本,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肾精不足可出现生殖功能不全或衰退而致冲任失调,月经紊乱;肾气虚而致月经失调者,多因素体肾气虚弱,冲任难固。人体的生长发育依赖肾的阴平阳秘,不可偏盛偏衰。医者云:&ld...

  • 放环后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处方

    放环后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处方

    节育环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 放置节育环是很多已婚女性的选择, 但是很多女性在放置节育环后出现 一些并发症,而月经不调是很多放置 节育环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 西医治疗以抗感染、辅以止血药治 疗为主,疗效不是很好。现代医学认 为放置宫内节育环引起的月经失 调,主要是由于节育环的机械压迫, 引起子宫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索、纤溶酶原激 活因子、激肽等物质,使血管渗透性 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增加所致。同时 节育环在宫内的机械压迫使子宫内 膜坏死和溃疡,至经后子宫内膜不 能修复,引起经期延长。临床应用中...

  • 月经不调 分症而治

    月经不调 分症而治

      月经不调,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一般的月经不调,吃了黄体酮月经很快就来,但对于一些长期月经不调的患者而言,黄体酮就像美少女手中那个神奇的魔术棒,吃了月经就来,不吃却迟迟不见踪影。除了西医治疗外,壮医如何治疗月经不调?以下记者采访了三个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案例一   月经不调导致不孕   南宁市民何女士今年27岁,虽然到了生育年龄,可自己的月经一直不准,影响了“造人”计划。据何女士介绍,此前,她为了“美体”使用了一个多月的减肥药。自那以后不仅月经不准...

  • 李素娟刘志超治月经不调方

    李素娟刘志超治月经不调方

    名医治月经不调(血分热盛)方 处方:丹皮、黄柏各12克,茯苓20克,地骨皮 15克,青蒿、白芍、玄参、竹叶各10克,山栀子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涮经。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中医辨证属血分热盛型。症见月经先期,或月经量多,颜色鲜红或紫黯,质黏稠,面色红赤,口干渴,喜冷饮,急躁易怒,或有鼻出血,尿黄或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创方者:李素娟 刘志超 名医治月经不调(血寒凝滞)方 处方:当归、党参各15克,川芎、川牛膝、于姜、甘草各10克,肉桂6...

  • 主治女性月经量少 经期后错 补元阴方

    主治女性月经量少 经期后错 补元阴方

    张士舜,男,1939年生,主任中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河北省名中医,首届石家庄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中医治疗肿瘤53年,首倡“三辨治癌”理论,获显著疗效。 组方:当归30克,益母草30克,菟丝子30克,女贞子30克,沙苑子10克,蛇床子10克。 功用:补血活血,补肾调经。 主治:用于女性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烦躁易怒,心情郁闷,腰酸背楚,有胡须,体...

  • 中医辨治月经先期

    中医辨治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是妇女月经周期紊乱之一,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几天行一次经者,亦称之“经早”、“经水超前”、“经期超前”等。月经先期的主要病因是气虚和血热,其中血热又分实热、肝郁化热及虚热三种。气虚则冲任失固;血热扰动血海不宁,以致月经先期而至。月经先期的辨证,必须根据月经量多少、经色、经质,以及伴随症状、舌脉全面分析。   气虚   月经提前,经量增多,色淡质稀。伴有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或小腹空坠,脉虚弱,舌质淡,苔薄白。   ...

  • 月经不调用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不错

    月经不调用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不错

    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持续时间,月经色、量、质发生异常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主要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等,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不错。 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而周期正常者称“月经过多”,一般月经以30-80毫升为适宜,超过100毫升者为月经过多。 气虚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晰;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坠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方药:人参、白术、升麻、地骨皮各10克,黄芪、海螵蛸、续断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 月经病方二

    月经病方二

    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煮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尤宜于气虚月经先期、质清稀等症。...

  • 食疗调理月经“综合症”

    食疗调理月经“综合症”

      月经期间,一些女性会伴有头痛、水肿、腹痛等情况,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向读者推荐了一些调理方法。      经期“感冒”可服黄芪汤   经期有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情况,随着月经结束而自动消失,中医认为是“妇人伤寒”,可以服用黄芪汤。具体做法是用生黄芪10~30克(从量少逐渐增多),先用2000毫升的清水浸泡30分钟,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个小时,直到药汁浓缩到50毫升左右取出服用。一日一次,清晨空腹食用效果更好,服用时间...

  • 治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方

    治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方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是调和肝脾的名方,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脉弦之阳郁厥逆证;还可治疗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之肝脾不和证,方证相应,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四逆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在临证中用四逆散加味来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明显,其典型病例如下:   赵某,女,34岁,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   患者平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四肢常感酸麻胀重,冬日肢冷明显,夏日手足心汗大。大便...

  • 月经不调 分类调理

    月经不调 分类调理

      由于工作压力大等各种原因,月经不调的女性越来越多,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向读者介绍如何调理月经。      什么才是正常月经?   申莉华说,月经期间,每天75毫升左右,每个月五六天,一个月用一包卫生巾(20片装),这是正常的月经量。月经量每次超过100毫升,一个月要用两三包卫生巾(20片装),就是过量,月经过量,容易引起早衰。而低于30毫升,只来两三天就结束,表明体内的邪气无法正常排泄,体内邪气多,也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月经提前或是气虚和血热   月经提前...

  • 补肾活血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

    补肾活血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

    患者,女,23岁,未婚。3月28日首诊,主诉月经量少半年。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 4~5天,量中色暗红,无血块。自半年前行人流术至今,经量明显减少,约为原量的仍。末次月经3月24 日,量极少,色黯,2天即净,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紫黯有小瘀点,苔薄白。脉细涩。妇检及阴超无异常。辨证属肾虚血瘀。治宜补肾养血,活血调经。 正值月经第5天,予口服补肾养血汤,方药组成: 杜仲 15克,菟丝子15克,山萸肉12克,川续断10克,全当归10克,熟地20克,山药10克,党参15克,白术 10克,白芍1...

  • 理顺月经周期 月月顺茶

    理顺月经周期 月月顺茶

      预防女性经期延迟,应避免经期过度劳累,作息正常,平时尽量不熬夜,饮食可吃核桃、黑芝麻、黑豆等补肾气,小米、山药、秋葵、四神汤补脾气,玫瑰花茶、佛手柑茶、乌梅汁、洛神花茶、决明子茶等疏通肝气。   药膳:核桃参须凤爪汤   材料:准备核桃仁30克、参须10克、鸡爪8~10支、红枣5颗、干香菇5朵、生姜5片。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瓷锅内,加水,水面应高过食材5公分左右。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炖煮50分钟,加入少许盐、胡椒即可。   功效:此方参须、红枣可补脾补气血,凤爪补肝并有天然胶原蛋白...

  • 月经淋沥不止3月余 验方

    月经淋沥不止3月余 验方

    董某某,女,18岁。2007年8月20日来诊。月经淋沥不止3月余,血色淡红,小腹坠胀,大便时溏,神疲倦怠,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白,苔白滑,脉沉细。曾服归脾汤、逍遥散等方均不甚理想,至今仍见经血漏而不止,即改投温经止血,补肾固经之《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服药10余剂,经血渐止,停药数日后,经血来潮,经后仍漏不止。 2008年1月14日再诊,细思前所用方,虽脾肾双补,温经止血,仍未十分见功。记得曾拜读安徽名医龚士澄《临证方药运用心得》一书,中有“补中益气汤加黄芩炭、仙鹤草、乌贼骨方治疗漏经”一证,...

  • 治月经失调民间方

    治月经失调民间方

    处方与用法:棉花子250克,焙黄研末,分成14包。每日1包,红糖水送服。 功效:补益气血,补肾调经.治妇女月经失调,超前或退后,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失眠健忘,脉沉细无力者。...

  • 月经不调按摩奏效

    月经不调按摩奏效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因素、劳累过度、生活规律改变、饮食改变、环境改变、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中医认为,本病与。肾、肝、脾三脏有密切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 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按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存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按摩l~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可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按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周摩腹部...

  • 月经过少治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

    月经过少治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

      赵某,女,40岁,家庭妇女,其夫经商,2013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近两年自诉与其夫不睦,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感心烦易怒,月经不规律,经量减少,行经只一日,无血块,伴腹痛腰痛。面部渐生色斑、丘疹,有咽部阻塞感,时有口苦。自言情绪暴躁易怒,多疑伤感,胸闷喜叹息,乏力,便溏。舌质淡,苔白,舌边见齿痕,脉沉细。   处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杭芍10克,桃仁6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怀牛膝10克,川断10克,狗脊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嘱多户外运动...

  • 月经先期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

    月经先期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

    月经先期证又叫经期超前证、经早证、经行先期证。是指妇女月经周期至少连续两次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六、十七天潮者。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 肝气郁结型:症见月经提前,经行腹痛,经前乳房胀痛、常伴有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痛或窜痛,嗳气,头痛,失眠,烦躁,下腹胀闷不适,或咽间有异物感,舌苔薄自,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方药:柴胡、菊花、茯苓、厚朴、枳壳、白芍、香附、青皮、陈皮、合欢皮、夜交藤、山楂、鸡内金、神曲、当归、丹参、旋复花各15克,半夏、川芎、郁金、代赭石、苍术、生姜、佛手各 lO克,甘草6克,水煎3次,合并...

  • 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 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 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1992年5月,平遥城内潘某,24岁,中午门诊。诉其每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甚时痛如刀割,胀如坠石。经来血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常伴有胸肋、乳房胀满疼痛。其形消体瘦,烦躁易怒,经来更加情绪不畅,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多眠。察其舌淡苔白,脉沉而弦。   余诊以气滞血瘀,肝郁不舒。立方以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云苓10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薄荷5克,丹皮9克,栀子9克,香附6克,枳壳6克,川郁金9克,川牛膝10克。3剂水煎服。   患者药后有血块排出,但前阴胀痛...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