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 第76页

通 第76页

  • 农药中毒 导泻加中药通腑解毒汤

    农药中毒 导泻加中药通腑解毒汤

    通腑解毒汤加导泻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具有毒性强、病情危重、进展快的特点, 是临床急危重症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医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采取西医常规治疗, 以洗胃、使用抗胆碱药物等为主, 但解毒效果有限, 解毒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多, 影响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1]。本研究探讨了通腑解毒汤加导泻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

  • 打通手脑通路不忘事

    打通手脑通路不忘事

    许多老人发现自己脑筋越来越不好使,经常忘事,记不清东西,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担心继续下去会不会成了“老糊涂”。为了避免脑力的持续下降,医生会建议老人多做精细运动;特别是手指运动。研究发现,大脑皮质中支配手运动的区域远大于支配四肢的区域,手和大脑的关系密切,通过活动手指关节、刺激手掌,在改善手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有助于大脑血流的通畅,可以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这套手指操很简单,有空的时候做做也不费事。 ①将小指向掌心处折弯,再向后伸,连做屈伸运动10次。 ②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另一只手的小指基部正中,连续揉捏10...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 宁神疏通经络 脑部保健操

    宁神疏通经络 脑部保健操

        脑部保健操,具有宁神、疏通经络、增加脑部血流量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节:吐纳运动  双足分开站立,闭目养神,排除杂念,两臂向上高举扩胸,用鼻吸气,然后双臂放下,稍稍用力及呼气,如此循环反复8次。     第二节  “梳头”运动  即是搓头皮,两手插入头发,由前向后,做“梳头”动作8次。     第三节  用双手拇指按点风池穴(在后脑勺凹陷处),点时吸气,松时呼气,共按点7次。     第四节  拿肩运动  先用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合用力于左肩井穴处,着力向上拿提12次,然...

  • 补血通经方

    补血通经方

    组成:菟丝子15克,炒鸡内金15克,徐长卿15克,丹参15克,薄荷9克, 炙黄芪12克,茯苓15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党参15克,熟地黄18克,山萸肉9克,淮山药15克,当归12克,炒栀子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服,或为水滴丸,或为蜜丸缓服。   主治:经来量少或后错,或稀发,甚或闭经。经来或淡紫有血块,面色暗滞,或卵巢功能低下。   解析:气血肝肾亏损,轻则月经量少后错,重则月经稀发,更重则经闭不行,总因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所致。   本方以地黄丸、参苓白术散...

  • 疏通经络少生病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调和,阴阳平衡,人才能不生病和有效地防御疾病。人的经络不通,则会生病,正所谓“不通则病,病则不通”。因此,老年人要经常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畅通。方法很简单,下面几种方法你不妨一试。全身拍打法 站坐均可。双手拍打头部、颈部、两肩、两臂、两手、上身、大腿、小腿、两脚。从头到脚拍打一遍,使经脉畅通,为气血运行准备通道。 冷热水洗脸法 早晨先用冷水洗脸,用毛巾蘸冷水洗...

  • 按摩腕踝颈强身通经络

    按摩腕踝颈强身通经络

    人体的腕、踝、颈三个部位,分布着多条经脉。比如腕部有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踝部有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颈部有任脉、督脉等经络。督脉与人体诸多阳经相联系,任脉与人体的诸多阴经相联系。这些经脉沟通着人体上下各处。经络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能沟通上下内外,加强内在脏腑与外在肢体之间的联系,调节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通过对这些部位的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健身防病的作用。 按摩以上三个部位的具体方法是,分别在腕横纹上、内外踝上、第七颈椎上四横指宽的环形带上按摩。手法则采用推、拿、搓、揉等,由表及里,先轻后重,进行自我...

  • 锻炼腰部 疏通腰部气血 健肾强腰

    锻炼腰部 疏通腰部气血 健肾强腰

      自古以来,锻炼腰部的方法有很多,大多是通过松胯、转腰、俯仰等运动,来疏通腰部的气血运行,起到健肾强腰的作用。下面是5种效果可靠又可随时随地锻炼的方法。   前屈后伸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转胯回旋 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作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作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复各做10~20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

  • 通中焦降阳明治疗肚脐红臭

    通中焦降阳明治疗肚脐红臭

    脐中,又名神阙,与五脏相通,为元神出入往来之门户,具和畅百脉、通利毛窍、上达泥丸、下至涌泉之能。其居人体上下、左右之中部,上为阳,下为阴,如此势成河洛阴阳二气以戊己土居中立极之象,盖一经立极,则八方交感,故神阙为百脉气机升降出入之总枢。   《难经·三十一难》指出:“上焦者……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是三焦之尊号。”脾胃表里络属,乃后天之...

  • 豁痰通络启闭治疗肥胖性闭经

    豁痰通络启闭治疗肥胖性闭经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是世界性关注的疑难病症。临床观察发现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继发性闭经的年龄有年轻化倾向。笔者曾以自拟“培本通经方”加减治疗不同证型的闭经,但据临床观察,以肝肾不足及气滞血瘀型收效满意,而痰湿内阻与阳虚血寒型疗效较前者稍逊。尤其是肥胖性闭经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闭经,多为痰湿所生,或为水湿不化,或为气滞水停,或为过食膏粱厚味,或为郁热化火,均可聚湿成痰或炼液成痰。痰湿内阻,壅滞冲任,则胞脉闭塞,经水不行。在闭经中痰湿壅盛,体态肥腴的人最难治效,这也符合中医“痰湿之邪,其性黏滞,难于速祛”的...

  • 腰上赘肉 让老年人畅通带脉

    腰上赘肉 让老年人畅通带脉

    最近周叔发现,腰上的赘肉越来越多,而且经常腹胀。其实,这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带脉的力量不够强。事实上,作为奇经八脉之一的带脉,就像人体自身配备的一条腰带,其主要功能就是“约束诸经”。带脉一旦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让老年人畅通带脉呢?为此,记者采访到相关专家。   带脉不通,中下焦困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门诊治疗师田欣表示,带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位于人体腰部,是唯一的横向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带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

  • “五通法”消除身体异味

    “五通法”消除身体异味

    人到老年,机体新陈代谢缓慢,而主管消化的酶数量又大大减少——80岁以后,体内的酶只有年轻时的1/30,所以老人消化能力差,不能及时清除体内的各种代谢产物,使得大肠毒素、肠道垃圾长期蓄积,再加上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本身会产生一些不良气味,所以不少老人身上有异味。 “五通法”可以有效消除身体异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食道 早晨空腹饮果蔬汁一杯,利用果蔬中的食物纤维清除大肠毒素和肠道垃圾。将胡萝卜、芹菜、木耳、苦瓜、苹果各适量打成果蔬汁,再加入一匙蜂蜜,趁新鲜时服下。水果、蔬菜中不仅富含果糖、氨基酸、维生素、...

  • 淀粉样变皮肤病 活血通络止痒方

    淀粉样变皮肤病 活血通络止痒方

    淀粉样变皮肤病   李某,女,72岁,原发性淀粉样变皮肤病5年,2015年4月21日入院治疗。刻下症见:两小腿胫前对称分布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质硬,肤色黯,有少许鳞屑、表面粗糙,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自觉瘙痒剧烈难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近3年来多处求医,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不显,遍阅前医之处方,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中药为主。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活血通络,化痰熄风,止痒。   处方:茯苓30克,陈皮20克,蒺藜60克,皂刺20克,赤芍30克,红花30克,姜半夏40克。7...

  • 防风通圣丸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防风通圣丸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防风通圣丸处方来源于《宣明论方》,具有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鼻塞,便秘等证。近年来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治扁平疣  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见效。   治痤疮  每次9克,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全身症状明显者加服牛黄解毒片。   治荨麻疹  每次6克,每日2次,本方使营卫和、表里畅,则荨麻疹自除。   治斑秃  每次6克,每日2次,另用白酒500克浸半夏60克,浸液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

  • 基于“玄府理论”浅论“开玄通府”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路

    基于“玄府理论”浅论“开玄通府”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路

    “玄府” 理论由 《黄帝内经》 学术体系提出, 建立于 金代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 , 经过后代医家不断完 善, 成为中医基本理论一部分; 近来, 玄府理论在指导 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指导 眼科疾病、 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常获佳效。但在皮 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对其研究不甚多见 。“玄府” 不 仅是水的进出渠道、 气的门户, 更是无处不在的“神 机” 所在。因此, 可基于此, 于临床上通过 “开玄通府”的办法调理皮肤疾病。 1 玄府涵义 “玄府” 概念最早可追溯《黄帝内经》 , 作为...

  • 温通法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温通法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疱疹期以湿热毒邪蕴结为主要病机,所以疱疹红肿与疼痛俱作,当湿热毒邪外泄,疱疹干结,红肿已消,而疼痛不止者,其病机转化为“经络瘀滞”致剧痛难愈,难愈之因必与认识病机与治法不当有关。今用病例来说明。   病案1   张某,男,77岁,2011年6月4日诊。   患者2月前右季肋下及前后两侧疼痛,内科不知何病。当起了水泡,皮肤科诊为“带状疱疹”,疼痛仍剧,经输液周余,疱疹已消,痛仍不止,又服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中西成药治疗,两月不效。   刻诊:患者述由心口沿右肋至背部皆痛,一会儿刺痛,...

  • 通腑泻热治愈带状疱疹

    通腑泻热治愈带状疱疹

      颜某,女,64岁。2012年6月7日初诊,7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左下腹部发生几处大小不一条状皮损,内有较多粟粒至绿豆大丘疱疹簇集密布,疼痛剧烈。某院诊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4日,然皮疹未消,疼痛不减,坐卧不安,晚间不能入眠,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肌肤潮红,触之灼热。询其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3日未解,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胃肠热盛,未能清解,蕴结于上述部位化毒所发。治则:清泻胃肠之热,解毒止痛。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

  • 硬皮病典型案例 四联通络法

    硬皮病典型案例 四联通络法

    韩世荣应用通络法治疗硬皮病经验 陕西名中医韩世荣主任医师是陕西省第四、 五 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从事中 医皮肤病临床诊疗工作四十余载, 学验俱丰。 对于 皮肤科疑难杂症治疗颇有独到之处, 论病常有精妙 之言, 愈疾屡有桴鼓之验。 吾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 人侍诊左右, 得其耳提面命, 受益良多。 现将韩主任 临证应用通络法治疗硬皮病的经验浅述于下, 以飨 读者。 硬皮病相当于中医 “皮痹” “顽皮” “脏腑痹” 等症, 属中医痹症范畴, 为皮肤科顽症, 临床以局限 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

  • 荨麻疹已年余 加重半年 治法疏表通阳

    荨麻疹已年余 加重半年 治法疏表通阳

    脾虚气阻瘾疹案 武某,男,38岁,2014年3月8日诊。 患者自述患荨麻疹已年余,加重半年,多医诊治未效。现周身满布丘疹刺痒,昼轻夜重,纳呆,便溏不畅,手足凉。有失眠已六七年。见:面及全身散在褐色丘疹和抓痕,无水泡,口围目围轻度浮肿,舌质淡暗,苔白腻厚,脉细缓,划痕(+++)。 辩证:风邪蕴结,阳气闭郁,脾虚失运,湿蕴中焦。 治法:益气健脾,疏表通阳。 药用:生芪30克,生白术30克,茯苓30克,木香20克,桂枝30克,白芍20克,麻黄10克,防风15克,丹皮15克,红花10克,刺蒺藜30克,生...

  • 痤疮治疗散结通郁可得汗

    痤疮治疗散结通郁可得汗

      从关注汗法开始,笔者在诊治疾病时,便格外留意患者的出汗情况。不仅关注银屑病患者的汗,对于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同样关注其出汗情况,并且通过出汗的变化来判断其疗效和预后。这也拓展了银屑病的治疗思路。   近来一些痤疮患者治疗后身体变热、出汗的变化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典型病例王某,女,23岁,痤疮病史13年。素体怕冷,汗少,夏季也不易汗,手足冷,胃易胀,大便偏干,月经推后。每年夏季起疹最多,起疹以右侧面部为主。痤疮表现为散在脓疱、色不甚红,皮内可触及硬结。诊得左脉细弦,右脉关滑有力,舌苔薄腻,舌下暗。   患者...

  • 冻疮“不通则痛”外洗防治

    冻疮“不通则痛”外洗防治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这类人群血气不旺,很容易造成局部血流缓慢,血管瘀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患处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出现溃烂,影响生活质量。冻疮一旦发生,由于气候寒凉,难以在短期内治愈,一般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民间实用的外用 小药方。 1.桔皮生姜汤 取新鲜桔皮3~4 个,生姜30 克,将上药加2000毫升水,煎煮30 分钟,待水...

  •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验案 痤疮 林某,女,20岁,2012年12月16日初诊。 患者颜面痤疮5年,多处服药效不甚理想,近5天突发鼻翼及两颊红色皮疹,伴鼻气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石膏30克(先煎),僵蚕10克,蝉衣6克,炒牛蒡子10克,白鲜皮15克,白蒺藜15克,怀牛膝15克,甘草6克,酒军6克,7剂,日1剂,水煎服3次。 2012年12月23日复诊,颜面痤疮减轻,口鼻气热略减,舌脉同...

  •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处方: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楂、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茯苓、泽泻、枳壳各10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宣肺热,泻浊通腑。 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肺热毒蕴型,症见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可见少量脓点或脓疱,面部油腻,伴口微渴,大便于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弦数。 王翔云 治面部痤疮经验 方法:取绿豆粉50克,用温 水调匀成糊状,湿敷在面部患处, 做成面膜,保留一夜后清晨掀去, 坚持使用1个月后,皮疹一般可 变小或消失。...

  • 银屑病 治以温通寒湿疏散郁热为法

    银屑病 治以温通寒湿疏散郁热为法

    一女性患者,银屑病病史10余年,以清热凉血方法治疗数年,胃越来越难受,身上越来越怕冷,经常疲劳,很容易感冒;虽皮损时好时坏,但身体却明显在变坏。患者于是换方向、换专家,改用温热法,又服药2年,身体整体变好,但皮损不变。 找到笔者时,视之斑块肥厚,颜色不红,按广汗法体系判断为“大斑块型”,舌质胖大而暗、齿痕明显。予以立足整体、全面调理。前后用真武汤、桂枝茯苓丸、吴茱萸汤等方,吴茱萸用到70克以上,桂枝用到90克以上,身体和皮损都在变好,但是皮损变化不快,实为“顽疾”...

  • 宣通法治脚气肿痛案

    宣通法治脚气肿痛案

    赵某,男,66岁。2015年5月11日初诊。 患者主诉右足背突发肿痛半月。刻诊: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足背肿痛,色微红,按之痛甚,伴见右下肢行走不便,否认外伤扭伤史,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舌边有齿痕,脉弦滑。 辨证属湿邪下注之脚气。治宜宣通化浊,消肿止痛。 方用鸡鸣散治疗。方药:槟榔10克,陈皮6克,木瓜30克,吴茱萸3克,桔梗6克,紫苏梗10克,生姜3克。6剂,免煎剂。温开水空腹冲服,早晚各一剂。嘱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诊(2015年5月14日):服药6剂,右足肿痛明显减...

  • 温通之法治疗头部银屑病

    温通之法治疗头部银屑病

      头部银屑病内服中药不容易见效,这在中医皮科界是共识。   笔者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认识到吴茱萸汤的作用机理,并且推测其可以用于治疗头部银屑病属寒者,验之临床,收效满意。   《伤寒论》243条讲:食后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提示吴茱萸汤的作用部位不在上焦、而在中下。309条讲: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提示吴茱萸汤的作用为温,所治为寒性病变。377条讲: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提示吴茱萸汤可以治疗在上、如巅顶部位的疾病。综合这3条...

  • 疮疡 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

    疮疡 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

    皮肤病常见病由于风、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等。其治疗办法不外散风透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麻黄50g,薄荷60g,白芷60g,天仙藤100g,钩藤100g,鸡血藤100g,夜交藤100g,地肤子80g,白芍100g,苦参200g,连翘120g,龙脑60g,甘草80g,炉甘石120g,僵蚕100g,五倍子80g,花椒80g,诸药爆干,粉碎成粗末,每次50g用布包好,扎紧口,放热水浸泡20~40分钟,用浸泡好和药液洗患处,或热敷于疮上,药袋拧干后放存,次日再用,法如前,每50...

  • 带状疱疹出疹期以利湿通络为先 后遗神经痛以活血止痛为重

    带状疱疹出疹期以利湿通络为先 后遗神经痛以活血止痛为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其中疼痛在疱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全国名中医张炳厚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其学术特点为“创用类方,善用虫药”,擅长治疗痛证及各种肾病,临证经验丰富,今介绍其分期治疗带状疱疹经验如下。 疹前期以清热凉血为要 《圣济总录》言:“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带状疱疹病机与其相似。疹前期主要以皮肤疼痛为主,...

  • 荨麻疹 通络法指导“针药并用”治之

    荨麻疹 通络法指导“针药并用”治之

    通络法在慢性荨麻疹诊治中的运用研究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 不仅包 含了络脉生理病理及其病证, 而且创造了调络治病的特 殊方法, 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通络法则是在络 脉理论的指导产生的。由于络脉中的气血津液痹阻不 通是络脉病证的共同病机, 所以 “ 通络” 是治疗络脉病证 的总原则。笔者就络病学说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关系 及运用通络法指导慢性荨麻疹的诊治进行论述。 1 络病学的起源与发展 络病学说起源于 《黄帝内经》 , 后者不仅首次提出 “络&rdqu...

  • 老年瘙痒症 通过中医调理长期有效

    老年瘙痒症 通过中医调理长期有效

      气温下降,天气变干燥,医院皮肤科的诊室多了些中老年人的身影。他们普遍觉得皮肤发痒,而且是阵发性瘙痒,晚上尤为明显。刚开始的时候皮肤没有什么皮疹,瘙痒可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以后慢慢向全身发展。瘙痒的程度根据不同人的感觉也会不同。那么瘙痒以后会怎样?抓!抓了以后可能会出现抓痕、血痂,有些患者就诊时经常可以看到抓破出血的痕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殷新表示,像这种原来没有皮肤损伤,没有皮疹,只有瘙痒感觉,抓后才留有痕迹的皮肤病,就叫做皮肤瘙痒症。瘙痒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又叫老年瘙痒症,...

  • 活血通络治结节性红斑

    活血通络治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多发生于小腿部位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结节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病变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属中医“湿毒流注”“瓜藤缠”等范畴。 病因病机 结节性红斑损害多在小腿伸侧或屈侧以及大腿,有时上肢及臀部也可发生。一般发病前有畏寒、发热、咽痛、头痛、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典型皮损为鲜红色结节,疏散分布,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高出皮肤,有自觉痛或触痛,多个结节可融合。结节约经2~3周颜色变暗红,逐渐可以消退,一般不破溃。常在工作劳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