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第77页
-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例一:徐某,男,24岁,1992年5月7日初诊。 半月前,遍体突然泛发风团,每日午前和夜晚则发。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发则伴有腹痛,曾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经治无效。诊见:全身泛发稠密红色风团,瘙痒颇剧,伴有脘腹疼痛,咽干口燥,胃呆纳少,便秘溲黄,苔薄腻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形瘦之体,质偏阴虚,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致邪热里结,营卫失调而发。本例阴虚是本,热结和风邪是标。现风团泛发,热结于里,腹痛便秘等标证甚急,当先治标病。治拟苦辛泄降,通腑泻热,佐以祛风...
-
活血通络方法治疗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性损害,多由长期寒冷与潮湿,导致血管收缩,久之扩张,静脉血瘀,大量血浆渗出所致。另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外周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及多种慢性疾病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禀赋不足,阳气不能通达四肢,或感受风邪,气血凝滞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冻疮,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内服方赤芍12克,当归、姜黄、桂枝、鹿角片各10克,甘草5克,细辛3克,生姜5片,大枣5枚。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2克;发于下肢者,加牛膝12克;气虚者,加黄芪2...
-
全身出汗不止利湿通阳治法
张某,女,34岁,公司职员。于2004年11月初诊。近二月全身出汗不止,以上半身为多,汗冷而黏,有汗气味,伴背心冷痛,四肢不温,脘腹胀满,纳佳便常,小便短黄,口苦,舌苔薄白而腻,脉濡细。 参阅前方,均为参附及桂附等温阳之剂。全身自汗、冷汗,可见于阳虚,而汗黏、有汗气味,则非阳虚,乃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胶结熏蒸所致;背心冷痛,四肢不温,可见于阳虚,而胃阳阻遏,经输之气不通亦可出现背心冷痛。四肢不温兼有口苦,小便短黄,则非阳虚,显系湿郁气机而令阳气不能布达之故;脘腹胀满,可见于阳(脾)虚,若与舌脉相...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 轮状病毒肠炎传染性较强,可以表现为发热、呕吐,1-2后出现腹泻,大便表现为黄色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孩子腹泻,家长不仅感同身受,更因患儿服药不配合而发愁。 我院儿科倡导绿色医疗,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直达病所,缩短病程,奏效快捷,免除小儿服药的痛苦,也深受家长们推崇。 推拿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秋季腹泻病程早期以实证多见。 下面介绍...
-
基于化痰祛瘀 固本通窍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影响呼吸道的通气功能时会引起张口呼吸、睡眠打鼾、鼻塞综合征三大症状,可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长发育迟缓等。目前西医以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或手术手段治疗本病。中医辨证治疗不仅可保护患儿的免疫系统,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还具有增强患儿免疫力、调理体质等优势,受到患儿家长的推崇[1]。 袁雪晶老师师从江苏省名中医汪受传教授,从事儿科工作20年余,临床经验丰富,尤擅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相关性疾病,诊疗疾病时有独...
-
臣字门儿科 干姜通肺速止寒喘 溏心瓜蒌润肺通腑
臣字门儿科治疗小儿脾胃和肺系疾病倡导用药轻灵,不主张过用攻伐,常多用药食同源之品。下面介绍数则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脾肺疾病的特色用药和医案,以飨读者。 萝卜取汁快膈宽胸 陈某,男,5岁。恶寒发热两天,表解后,咳嗽未愈,反增气喘,喘息与痰鸣交织,声如曳锯,咯痰黏腻不爽,脘满嗳气,不欲纳谷,舌苔白腻,脉濡。证属痰湿内蕴,气机逆转,治以化痰、降气、平喘。处方:苏叶、苏子、杏仁、川郁金、制半夏、炒川朴各4.5g,化橘红3g,茯苓6g,炒薏苡仁6g,白萝卜汁一酒盅,加入生姜汁数滴,温服。2剂。...
-
疏通前列腺导管 保健按摩操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是男科最常见疾病。患者可常做以下前列腺保健按摩操,可疏通前列腺导管,行气活血。 提肛法。吸气时提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如此为1次,每天早晚各做30次。 擦丹田。两手搓热后,右手平放在肚脐上,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运转,轻轻推荡,徐徐来往,旋转36次后,连脐抱住,稍停片刻,勿让风人。 托天运气法。自然站立,身体重心在足跟,双臂下垂。然后两臂自然抬起,双手指相叉,抬到前额附近翻掌,使掌心向上,逐渐用力(切忌猛然用力)向上托天。托时吸气入腹并收腹提肛,稍停,缓缓呼气,双臂...
-
益气补肾清热通瘀 治慢性前列腺炎方
一、临床资料 观察5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年龄 最小24岁,最大71岁,平均41.25岁;病 程最短7个月,最长21年,平均6年2个 月;前列腺液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支原 体DNA检测大于正常值38例,衣原体 DNA检查大于正常值8例,支原体、衣原 体DNA检测均大于正常值4例;绝大多 数患者在接受本药之前均经过不同程度 的中西医治疗,疗效欠佳。 二、治疗方法 治则:益气补肾,清热通瘀。 处方:山药30克,金银花15克,淫羊 藿、川牛膝各8克。 加减:尿急、尿频、尿痛者,加蒲公英 20克,滑石15克,通...
-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汤剂(双虎通关丸)
组成:琥珀粉、虎杖、当归尾、桃红、地鳖虫、石韦、海金沙、大黄。 功用:通淤散结,清热利水。 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用法:上药研细末,蜜丸。每丸含琥珀粉、虎杖、当归尾、桃红、石韦各1克、大黄、海金沙各1.5克,地鳖虫 2克。每日3次,每次服1 丸,用萑草、白花蛇舌草各 30克,煎汤送服。 加减:伴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者,另加海藻30克,煎汤送服。 方解:方中地鳖虫、桃红、当归尾、琥珀等活血化淤药,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利于对肿大包块的吸收和排泄;同时又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对肿大包块的分...
-
二珍饮不仅治疗大小便不通 还能治疗前列腺疾病
明代李时珍的外甥柳乔因二便胀闭,百计不效,处方牵牛子、小茴、川楝、甲珠,服之遂愈。李时珍当时并没有给此方命名,近代名医胡天雄将其名为“二珍饮”。二珍饮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从此案的病位、病机、症状、病因、治疗、用药方面分析,似乎又隐藏了一些古为今用的新意。 其实,二珍饮并非仅仅治疗大小便不通,还能治疗前列腺疾病。从病位、病机来说,李时珍认为:“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故给此方证定...
-
活血通络治前列腺增生 益气温通汤
庄田畋,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任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等。长期从事男性病、妇科病理论与临床研究。曾发表《淫羊藿及相关配伍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内经〉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探讨》《黄芪抗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等文章。 组成:黄芪30克、淫羊藿15克、虎杖15克、益母草30克。 功效: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主治:前列腺增生(气虚血瘀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方解:庄田畋...
-
排尿不通畅排尿增多 处方体会
治前列腺增生症验案 病案:张某某,男,72岁。因排 尿不畅1年余于就诊。患者自一年前渐 出现排尿不通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 伴有尿淋沥不尽之症,行泌尿系B超 确诊:前列腺增生症,曾短暂服用过 “哈乐、保列治”等药物,因效果不明 显停用,现转求中医诊治,其舌质暗 红、苔薄白、脉沉。辨为下焦气化不 利,水饮瘀邪互结,阻滞脉络,方选五 苓散加味以行气利水,活血逐瘀通络。 处方:茯苓15克,猪苓、当归、白术 各12克,王不留行10克,莪术9克, 桂枝、穿山甲、泽泻各8克。用法:水 煎分3次服,每...
-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酸甘合以逐瘀通络案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患者某, 30岁。 1987年12月29日初诊。 刻下: 患者 神可, 口干不多饮, 腰酸乏力已有数年, 舌红苔薄白, 脉细弦。 精液常规: 精子计数0.6亿/mL, 精子活动 率40%, 活动力一般, 脓细胞少量, 4h液化不全, 量 3mL。 此乃肾阴不足, 以致精液黏稠, 液化迟缓。 今治以滋阴益肾, 兼化痰散结。 生地黄12g, 白芍药10g, 枸杞子10g, 潼蒺藜、 白蒺藜各10g, 制何首乌12g, 杜仲10g, 乌梅10g, 诃子肉10g, 车前子 (包) 10g, 海藻 10...
-
不射精症 益肾生精佐通精窍 补益脾肾涩精止遗
不射精症是指在性交过程中不能排出精液的一种病症,轻者可有少量精液排出,重者则全无,此症是造成男性不育症原因之一。首都国医名师陈文伯是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造诣颇深,余有幸侍诊,略有心得,现陈述一二,与同仁共勉。 益肾生精佐通精窍 陈文伯认为不射精症,多因惊恐伤肾,败精阻窍,或酒色过度,阴精暗耗或精虚寒冷射精无力或湿热下注,湿阻经络致使精窍闭阻,举而不射或肾阴不足,相火偏亢,精关闭阻,阳强而不射精或阴损及阳,阳萎而不射精。其虚、实、寒、热、气郁,痰阻均可导致精窍不利而不...
-
主治功能性不射精 加味马前通关散
顾中欣,1946年生,江苏常州人,主任中医师,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中医内科术”第四代传人。秉承庭训,耳濡目染,熟读医籍,后师从于诸多名家,于理论和实践有了更为纯熟的运用。1970年毕业分配至江苏省仪征市工作,继承祖业。临证擅长治疗内、妇、男科杂症,如:中风病、高血压病、肝硬化、慢性肝炎、胆石症、慢性胃炎、男性性功能障碍、不孕症、失眠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组成:制马前子0.4克,蜈蚣2克,露蜂房5克,石菖蒲10克,黄柏10克,川...
-
子宫脱垂的中医药物治疗 通便消胀
宋某,女,48岁,2010年2月5日初诊。少腹坠痛,腰酸乏力半年有余,经医院妇科检查诊为子宫Ⅱ度脱垂,先后服用补中益气丸10余盒,效不佳。近几日腰痛加重,少腹胀满,大便不爽,食欲不振,时有呕恶,观其神疲消瘦,按之腹部胀满,虑其必有肠胃积滞,湿浊聚于下焦,重浊之气必累及子宫,岂能复旧,即投以消胀散加减:大黄9克,枳实9克,厚朴10克,佛手9克,青皮6克,木香9克,乌药6克,炒莱菔子12克,陈香橼10克,炒苡仁15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大便2次,量多,腹部顿感舒适,有饥饿感,舌淡苔白...
-
化石通淋 输卵管结石治验一则
郝某,女,45岁, 2008年12月11日初诊。主诉腰腹部胀痛,伴血尿3年左右。在某医院经X线腹部摄片检查,诊断为右侧输卵管上段结石。近3年来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就诊时除腰腹部胀痛伴血尿外,尚见神疲乏力,面色黧黑,唇、舌紫暗,头晕目眩,脉细涩;月经量少,有血块,逾期。笔者辨证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化石通淋。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白术各20 克,茯苓、金钱草、桃仁、赤芍、牛膝、生地、柴胡、石韦各15克,当归、川芎、枳壳各10 克,甘草8克,红花6 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
-
按摩是通过特有功效实现孕前调理
现代女性,从孕前保健的角度看,在体质上大概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脾胃不和而造成的气血生化不足,营养的消化吸收相对较差。这大多由于饮食起居无规律、偏食等引起。二是肝气郁滞,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造成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引起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这大大影响了女性正常生理功能。三是筋骨失衡。这主要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规律运动,使得现代女性骨盆周围肌筋痉挛劳损严重,甚至出现骨盆变形,此种筋骨的损伤会累及盆腔内脏器,造成子宫、输卵管等的生理活动异常。按摩,在孕前保健方面可起到极佳的调理作用。那么,按摩是通过哪些特有功效实现...
-
不孕症 治法化瘀通络处方
陈某,30岁,技术员,1992年12月 10日初诊。 结婚2年未孕。于1990年8月结婚,夫妻同居,迄今未孕。男方精液检查无异常。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经中乳房及小腹微胀,经行第一天小愎剧痛,10 分钟后自行缓解,曾多方服药不效。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发育欠佳。输卵管检查显示右侧输卵管阻塞。平素性欲一般,纳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①不孕症; ⑦痛经。 辨证:肝肾亏虚,胞脉瘀滞。 治法:滋补肝肾, 化瘀通络。 处方:熟地15 克,准山药15克,山萸肉6克,北沙参10 克,麦冬10克,菟丝...
-
行气消瘀汤治疗输卵管不通
妇人输卵管不通多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调,气滞血凝所致。凡内伤生冷,或外感风寒,或恙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瘰弱,气弱而不行。总之,由于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渐以成症。故用行气消瘀汤调治。 药物组成:当归15克,赤芍10克,香附12克,白术12克, 丹皮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瓜蒌壳15克,川楝子炒焦5克,路路通12克,川牛膝12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红花6克,橘叶15克。 加减方法:小腹畏寒加肉桂6克,炮姜12克,小茴香12克;小腹痛拒按加莪术6克;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