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眩晕 第16页

眩晕 第16页

  • 中老年眩晕 头晕眼花 58例中治愈

    中老年眩晕 头晕眼花 58例中治愈

    眩晕是由于情志因素、饮食内伤、体 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 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 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 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 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 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 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 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 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在临床 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平...

  • 平肝潜阳 治梅尼埃病眩晕方

    平肝潜阳 治梅尼埃病眩晕方

    处方:石决明、白芍、夜交藤各 20克,钩藤12克,天麻、黄芩、白菊花、川牛膝、杜仲各1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梅尼埃病眩晕(耳源性眩晕),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目眩,头重足轻,耳呜,多梦失眠,舌红,苔白,脉弦。 黄国明...

  • 眩晕方药 神经性眩晕壮火少火理论

    眩晕方药 神经性眩晕壮火少火理论

    患者梁某,男,43岁,2016年5月27日初诊。患者素来体健,2016年2月20日在某诊所静滴2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出现持续性眩晕,耳鸣,头重脚轻,脚踩棉花状伴极度乏力等症。遂至某医院住院治疗12天,诊为神经性眩晕,对症治疗后眩晕、耳鸣症消,仍倦怠乏力出院。至当地某中医院门诊治疗,给予补中益气类汤剂口服,用后眩晕、耳鸣又发,且更为乏困,停药于家休息近3月未缓解。遂求治于吾师河南省开封市名老中医陈五一。 刻见:身材魁梧,肌肉坚实,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四肢烫手,然体温正常;诉持续性头晕,头昏沉,头重脚轻,如踩...

  • 治眩晕经验 独活治眩晕症 内耳眩晕中药酊

    治眩晕经验 独活治眩晕症 内耳眩晕中药酊

    独活治眩晕症 独活60克,鸡蛋6个,共煮,待鸡蛋熟后,剥去蛋壳,鸡蛋再放入药液中煮15分钟,等鸡蛋稍凉,吃鸡蛋,每次吃1个,每日2次,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可见效。 治眩晕经验 方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 研为细粉,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 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 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日。 主治:气血亏虚所致眩晕(症 见眩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 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失眠、 舌淡、脉弱)。 方梅丽...

  •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 息风止眩汤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 息风止眩汤

    沈舒文,男,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曾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他带领的工作室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编著有《内科难治病辨证思路》《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等,擅长治疗脾胃病、肿瘤等。 组成:龟板20克(先煎),山萸肉15克,天麻15克,僵蚕10克,白蒺藜15克,石菖蒲1...

  • 治眩晕单方

    治眩晕单方

    方药:五味子、菊花各10克,泽泻20克,白术、天麻、钩藤、半夏各12克,甘草、全蝎各3克。 加减:痰多加竹茹、陈皮各6克;呕吐加生姜15克;气血两虚明显加首乌、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肾精不足加熟地15克,枸杞子10克;肝阳上亢加夏枯草9克,石决明12克;头痛加蔓荆子10克;失眠加熟枣仁12克,夜交藤3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5天为1疗程。 主治:眩晕。 疗效:治疗60例,1疗程治愈4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

  • 路志正治疗眩晕 时方与茶饮共进

    路志正治疗眩晕 时方与茶饮共进

    •脾虚失运、痰湿中阻、蒙蔽清阳乃眩晕发生的主要病机。 •治疗眩晕,当分清虚实,灵活化裁,或补疏相合,或上清下滋,或燥湿化痰,或健脾和胃,或运脾化湿,或健脾益气,或健脾疏肝,或运脾镇肝。 •路志正治疗眩晕,辨治圆机活法,用药灵活老道,时方与茶饮共进,扶正并祛邪同施,治法上倡导“王道、老道”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人如其名,学如其名,故以“廉州医翁”自居。其幼承庭训,悬...

  • 中药剂汤治疗眩晕 疗效满意

    中药剂汤治疗眩晕 疗效满意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化障碍而 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多种 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前庭系统、本体 感受系统和视角系统等组织结构的病 损都将引发眩晕。临床上一般分为周围 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以及其他全身性疾 病所致的眩晕。近年来眩晕的发病呈上 升趋势。应用中药剂汤治疗眩晕取得了 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病例来源于收治的116例眩晕患 者,年龄在20~78岁之间。男4J4例,女 72例。病程5天~30年。主要症状为头 晕、目眩,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恶心,或呕 吐,吐清水痰涎,或汗出,或耳鸣,或颈部 强直不舒,或怔忡...

  • 眩晕症吃什么药?中医辨治四方

    眩晕症吃什么药?中医辨治四方

    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一般来说,头晕、头昏相对较轻,而眩晕则较重。眩晕包括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 眩晕中医辨治方1:眩晕伴有腰酸腿软、疲乏者,其病因多为肾精亏虚,可选用益肾膏:取肉桂、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加水煎煮之后取药汁,用小火浓缩收膏,关火后放入蜂蜜30克搅匀即可。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1次。 眩晕中医辨治方2:眩晕在活动时加剧、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者,其病因多为气血不足,可选用...

  • 治疗颈性眩晕典型病例

    治疗颈性眩晕典型病例

    张秋才是河北省第二、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用经方治疗疾病,但不拘经方。他用泽泻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王某,女42岁,2014年7月5日初诊。以眩晕、恶心、呕吐2天就诊。 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有颈椎病史。平时很少有体育运动,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身体肥胖,2天前因练习颈椎“米字操”后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颈椎X片:寰枢关节不稳,颈4、5椎体排列不稳。无高血压、心脑血管及内耳疾病。符合颈性眩晕诊断。 刻诊 眩晕耳鸣,头重如...

  •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葛根为多年生豆科藤本药食用两用植物,盛产于我国南方山区。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常与我国北方出产的人参相提并论,素有 “南葛北参”和 “南方人参”之美誉。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其味甘、平、微凉,入脾、胃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李恩宽教授是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以重用葛根为先,笔者在此整理一份治疗颈椎病的案例,与同道分享。 陈某某,女38岁。职业女性,长期空调...

  • 眩晕病 止晕定眩急行针刺治疗

    眩晕病 止晕定眩急行针刺治疗

    患者,女,60岁,2016年6月4日初诊。 因“慢性萎缩性胃炎”住院治疗,早晨值班,患者突发头晕,自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目不能睁,胸闷恶心,神疲乏力,舌胖,苔白腻,脉滑。追问病史既往患有梅尼埃病。 西医诊断:梅尼埃病。中医诊断:眩晕病,痰湿中阻证。 治以平肝化痰,止晕定眩。急行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双),百会,太冲,内关;配穴:中脘,丰隆,阴陵泉。用0.20×40毫针用套管进针法快速刺入,行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效果:针入5分钟后眩晕恶心大减,15...

  • 头痛眩晕目胀耳鸣 清脑饮

    头痛眩晕目胀耳鸣 清脑饮

    阮宗武,1946年生,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盐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受庭训,学验俱丰,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五十余载,擅长中医对心血管疾病辨证治疗。主编、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多篇。 组成:鬼针草 20克,天麻10克,钩藤(后下)20克,炙僵蚕10克,川芎 5克,珍珠母(先煎)20克,煅石决明15克,葛根10克, 枸杞10克,菊花10克,炒黄芩10克。 功能:平肝熄风,...

  • 主治失眠难寐眩晕 调气安眠止眩汤

    主治失眠难寐眩晕 调气安眠止眩汤

    王祚邦,1956年生,男,汉族。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2005年被评为首届深圳市名中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从医40余载,先后从事内科、针灸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内科、妇科及运动神经系统疑难顽症,尤其对中风、面瘫、重度失眠、慢性咳嗽、各类头痛、眩晕、月经失调及颈肩腰腿疼痛有显著疗效。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风格。 组成:白芍30克,姜半夏15克,炒白...

  • 补肾化瘀 治眩晕处方

    补肾化瘀 治眩晕处方

    处方:山萸肉、鹿角霜、巴戟天、 仙灵脾、熟地各12克,当归、川芎、丹 参各10克,土鳖虫、水蛭、黄芪、半 夏、石菖蒲、天麻各7克。 加减:血压高者,加石决明30克, 钩藤、夏枯草各15克;血压低者,加桂 枝、麻黄各6克;颈椎病者,加煅牡蛎 20克,威灵仙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化瘀。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肾精亏损, 瘀血内结型,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 重者如坐舟船,甚者仆倒,多伴气短神 疲,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耳鸣,食欲 欠佳,大便溏,舌质淡红,带有瘀点, 色暗,有齿痕,苔白...

  • 治疗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独活煮鸡蛋

    治疗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独活煮鸡蛋

    【治法】中药独活具有镇痛、抗炎、镇静、安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用其与鸡蛋同煮食用治疗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有良效。 【方名】独活煮鸡蛋治眩晕 【组成】独活,鸡蛋 【制法】独活30克,鸡蛋6个,加水适量,鸡蛋煮熟后,敲裂蛋壳,再煮15分钟,使药液渗入蛋内,去汤渣,吃蛋。 【用法】每日1次,每次吃2个鸡蛋,3天为1个疗程,连吃2~3个疗程,即有良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为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 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 很有深造诣。现将路老治眩晕经验介 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牛某,男,43岁。初诊主诉头晕 沉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甚, 睡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后不 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 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胀痛,腰部不 适,目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 绪低落,多思虑,左胁痛,少腹肠鸣, 大便溏、每日3~4次...

  • 头痛眩晕 头风盛时发作 兹举例如下

    头痛眩晕 头风盛时发作 兹举例如下

    头痛是指因外感或内伤致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从《内经》始,即称本病为“脑风”“首风”。 笔者在跟随导师曾定伦临证过程中发现,其使用《医宗金鉴》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反复发作之头风证疗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病案举例 胡某,男,41岁,2013年11月2日初诊。患者诉患偏头风十余年,每遇冷风则头痛发...

  • 眩晕 虚证实证中药方

    眩晕 虚证实证中药方

    “眩”就是眼睛发花,“晕”就是头脑晕转,好象站在 车、船上看到山摇地动、房屋旋转—样,故合称为眩晕。这 种症状只有病人自己说才能知道。眩晕多发生于体质虚弱、 失血以后,或思虑过度, 以及痰饮病等。以虚证较多见,实证较少。现分别介绍如下: 虚证 头晕眼花,面少血色,指(趾)甲淡白,没有精 神,懒说懒动,心烦不安,心跳气短,或腰疫脚软,耳朵里 嗡嗡作响,手脚心发烧。舌质淡红无苔,脉多虚。治宜补虚。 处方 (1)生石决明(研)20克 当归15克 党参1...

  • 活血通窍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瘀血内阻型

    活血通窍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瘀血内阻型

    治风寒眩晕方 处方:葛根15克,桂枝、白芍各 10克,炙甘草、川芎、羌活各5克。 无汗者,加炙麻黄5克。每日l剂, 水煎分3次服。 主治: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眩 晕,症见眩晕,恶寒或周身不适、紧 束感,鼻塞,咽痒,舌质淡;苔自,寸 脉浮紧或沉紧。 陈紫薇 治支气管哮喘方 处方:地龙适量。研粉,每次3 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小儿 用量酌减。 治眩晕方 处方:川芎、赤芍、桃仁、石菖 蒲、地龙、柴胡、白芷各10克,红花、 当归各8克,甘草3克。 加减: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者...

  • 治重症眩晕症方

    治重症眩晕症方

    组成与用法:柴胡、半夏、黄芩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磁石各25克(3味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钩藤20克,菊花、蔓荆子、茯苓、陈皮、远志、郁金、石菖蒲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潜阳,和胃安神.化痰通窍.治重症眩晕,发作频繁,耳鸣呕吐,有热气从小腹上冲至头,随后天旋地转,气短健忘,烦躁,口苦,舌干,早起痰多,手足心微热,腰酸腿软,便秘,尿黄,舌红而胖,脉沉细弦滑。...

  •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曾朝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永川区十大名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先后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永川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组成:赤芍12克,当归10克,熟地黄20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丹参20克,甘草3克。 功效:活血养血,祛痰化瘀,通络止眩。 主治:颈椎病眩晕。 用法:煎服,1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 方解:颈椎病眩晕症多...

  •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处方:当归、白芍各10克,枸杞子、川牛膝、天麻、僵蚕、地龙各15克,菊花30克,钩藤18克,葛根24克。 用法:每日1剂,清水浸泡30分钟后连续煎煮2次,共取汁400毫升,分早中晚饭后1小时服用。 功效主治:柔肝熄风定眩。主治肝肾不足,肝风内动之眩晕。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目涩视蒙,腰膝酸软,心烦健忘,夜寐不安,肢体麻木,纳食尚可,大便略干,舌质嫩红少苔,脉弦细。 专家点评:方中当归、白芍、枸杞子养血柔肝补肾为君药,取肝肾同源之意也;菊花平肝抑阳,清肝明目,配枸杞子以增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效,为臣药;天麻、钩藤平...

  •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

  •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常单一选用以下三穴。而其中尤以额中穴(笔者经验穴)多用,效果也较好。 额中穴,适于气血亏虚型、肾气不足型。 阳陵泉穴,适于肝阳偏亢型。 丰隆穴,适于痰浊中阻型。 操作方法 阳陵泉穴:取坐位或仰...

  • 治眩晕失眠头痛方

    治眩晕失眠头痛方

    治眩晕症经验 方法:每天取一份牛奶(约240毫升),煮沸,将一枚鸡蛋破壳,在小碗中把蛋清蛋黄搅匀,一边搅动牛奶边倒入鸡蛋,加热至沸,连同其他早餐食物一起服下即可。连服20余天。 主治:眩晕症。 卢新欣 治失眠方 处方:夜交藤30克,合欢皮、酸枣仁各12克,远志6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阴虚血少失眠,症见烦热盗汗、面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细弱。 关晓东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方 处方:川芎、夏枯草各15克,生地 10克,桃仁、红花、赤芍、白芍、白芷、当归尾、龙胆草各8克,细辛3克。每日1 剂,水...

  • 治老年眩晕白内障经验方

    治老年眩晕白内障经验方

    治老年眩晕方 白果30克,有呕吐者加干姜6克,共研细末后分4份。每日早晚各服1份,温开水送服。一般服4~8次即可见效。主治:老年眩晕。 毛雨纯 治早期白内障经验 方法:取桑叶、黑芝麻各300克,青葙子15 克,共同研为细粉,每次服lO克,每日2次,连服2周。 主治:白内障早期。 包大恒 治高血压经验 方法:取茺蔚子、桑枝、桑叶各10 克,用水煎成1500毫升,待温浸洗双足,一次30~60分钟,每日浸足2次。一般轻度高血压1~2次,可以恢复到平时的基础压。 主治:高血压。 习宝娟...

  • 治偏头痛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方

    治偏头痛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方

    治偏头痛经验 经验方:代赭石(另包先煎)30克,白芍、白芷、川芎各15克,赤芍12克,羌活10克,细辛3 克,全蝎8克,蜈蚣2条。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偏头痛患者32例,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 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 经验方:柴胡12克,法半夏、党参、黄芩、藿香、白芍各15克,竹茹、防风、陈皮各10克,茯苓25克,大枣2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症患者25例,治愈13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4例。停药后复...

  •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中医学认为,眩晕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浊中 阻、肝肾阴虚,因而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 [1 ] 。 有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法总结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的证 候规律,发现主要以肝阳上亢、气虚、肾虚为主, 可兼夹痰浊、痰热、血瘀因素,其中兼痰浊与瘀血 证候临床多见 [2 ] 。眩晕常呈虚实夹杂之象,且病 性以虚为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属 虚,而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则属实。根 据五脏相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眩晕虽病位在 肝,但关乎他脏。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 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晚期则多以虚损为主,阴 阳两虚...

  • 耳眩晕(梅尼埃病)治则方药

    耳眩晕(梅尼埃病)治则方药

    李某,男,43岁,阵发性眩晕伴耳鸣月余。一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眩晕,自觉天旋地转,伴耳内闷胀,恶心呕吐,频吐清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梅尼埃病”,经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一月来,眩晕时作,发无常时,每日数作,或数日1作。患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耳内如凉风吹拂,腰膝凉楚,尿频,小便清长。检查:双耳无明显异常,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诊断:耳眩晕(梅尼埃病)。证属肾阳亏虚,耳失温养,寒水上泛。 治则:温阳利水,散寒止眩。 方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制附子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