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眩晕 第12页

眩晕 第12页

  •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头痛 颈眩方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头痛 颈眩方

    赵继荣,男,1965年生,主任医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甘肃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甘肃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赵继荣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5年,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尤其对颈肩腰腿痛的中医药及手法治疗具有独到见解。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出版医学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组成:葛根30克,当归30克,赤芍20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茯...

  • 供血不足眩晕病机关乎于肾虚

    供血不足眩晕病机关乎于肾虚

    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临 床常见病, 反复发作的眩晕、 耳鸣、 恶心、 呕吐等症状, 眩晕为主要症状。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属中 医学 “眩晕” 范畴。人至中老年期, 脏腑渐虚, 肾精不 足, 脑髓空虚, 精亏无以化气, 上气不足, 清阳不能充 养脑髓, 脑失所养, 浊阴盘踞清窍, 而发为眩晕。笔者 根据老年性眩晕的发病特点用补肾升阳活血法治疗 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论述如下。 病机关乎于肾虚 1 肾精亏虚, 脑失所养?? 《灵枢...

  • 理气活血治眩晕方

    理气活血治眩晕方

    处方:当归、熟地、白芍、白术各 12克,党参、法半夏、川芎、山萸肉、天麻各8克,陈皮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补肾,理气活血。 主治:眩晕为主症的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病等,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挟痰上扰型。朱涛...

  •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刘某,女姓,48岁,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因头晕目眩,耳鸣5小时来诊。2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发作,未经系统检查。5小时前因劳累后突然发作,自服眩晕停片无效。刻诊: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头身困重,倦卧无神,胸闷泛恶,口苦,呕吐痰涎,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查体:血压130∕80mmHg,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及颈椎CT、脑血管行TCD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内耳性眩晕(梅尼埃病)。中医辨证为痰湿中阻,气机不利,上蒙清窍之眩晕。治法:化痰息风定眩,益气健脾祛湿。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克,天麻12克,...

  • 邓铁涛治眩晕老中医经验

    邓铁涛治眩晕老中医经验

    邓铁涛,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邓老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眩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眩晕一证,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耳性眩晕,如美尼尔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晕动症等;脑性眩晕,如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某些颅内占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癫痫;其他原因的眩晕,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头部外伤后眩晕、神经官能症等。 一、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 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

  • 通脉化滞除眩晕

    通脉化滞除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复发性,常以头晕为首发症状而出现,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以及眼球水平震颤,或平衡失调,甚至卒倒。临证要鉴别和排除与眩晕有关的其他疾病等。   近治一患者王某,男,41岁。2011年5月16日因头晕目眩,恶心呕吐3小时就诊。刻诊:视物不清,行走不稳,面色淡黄,舌质淡暗,苔薄黄腻,脉弦滑。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片检查结果示:生理曲度消失,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头颅CT及眼底、血压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眩晕
  • 治位置性眩晕经验

    治位置性眩晕经验

    经验方:党参、熟地各24克,白术、白芍、一当归、川芎、茯苓、陈皮、半夏各9克,巴戟天、肉苁蓉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9例,痊愈30例,显效5例,好转1 例,无效3例。...

  • 独活煮蛋巧治眩晕

    独活煮蛋巧治眩晕

    我母亲患有梅尼埃病(旧称美尼尔综合征),每每发作时就感觉天旋地转,并恶心呕吐,连站立都困难,只能闭目静卧,头不能移动,不能睁眼,真是苦不堪言。西医采用止吐、镇静、扩血管的药物对症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易复发,少则一年一次,多则一年两三次。 后来一位老中医向我介绍用独活煮鸡蛋的食疗方。母亲食用后立竿见影,病情大大缓解,很少复发。 此方不但灵验,而且制作简单:鸡蛋 10,只煮熟,剥去蛋壳,然后把独活50克和鸡蛋一起放人沙锅内,加适量水,如同煮茶叶蛋一样文火煮20分钟,使药汁浸入蛋内,去掉汤和药渣,专吃鸡蛋,每天2...

  • 《中医中药秘方网》治好了我母亲的眩晕症

    《中医中药秘方网》治好了我母亲的眩晕症

    编辑同志: 我因长期在外地打工,老家七十岁的母亲便成了留守老人,前段时间她得了眩晕症,症状一发作就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她不想让我担心就瞒着我去街上几家诊所看病,经查血压偏低,接着不是打吊针,就是熬二三十块钱一剂的中药,一个星期治疗多次,可一停药,症状又发作,十分痛苦。无奈母亲又到医院去拍颈椎片加脑动脉图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前后共花了一两千元,眩晕却一直没有治好。 我一直上《中医中药秘方网》,收集有不少医药知识。当我从电话中得知母亲的情况后,分析可能是低血压没有得到纠正才总闹眩晕,我就翻开了《中医中药秘方网》,从...

  • 林定坤治疗颈性眩晕经验

    林定坤治疗颈性眩晕经验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颈部外伤以及颈部慢性损伤所引起的小关节错位从而出现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且本病常迁延不愈,反反复复,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岐黄学者林定坤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先后师从岭南骨伤大家邓晋峰和石仰山先生,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林定坤认为颈性眩晕多由筋骨失衡、气血失调兼有邪气共同所致;在颈性眩晕的临证诊疗上,林定坤临证首先以手法、导引等平衡筋骨,再予...

  • 治颈性眩晕经验

    治颈性眩晕经验

    经验方:石决明(先煎)、葛根各20克,丹参15克,川芎、白芷、刺蒺藜各8克,党参、白芍、桃仁各12克。 加减:痰湿者加白术、半夏各10克;阳虚者加附子、桂枝各4克;气虚者加黄芪12克,天麻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颈性眩晕患者50例,治愈 35例,有效6例,无效9例。...

  • 鸡蛋丝瓜络治眩晕 巧除婴儿打呃

    鸡蛋丝瓜络治眩晕 巧除婴儿打呃

    鸡蛋7只,去皮去子的丝瓜络1只,加水4大碗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在蛋上划7~8刀,放入锅内再煮,至水减少到2大碗左右即成。 喝汤吃蛋,分2~3次服完,可治眩晕。 (胡万里) 巧除婴儿打呃 婴儿打呃时,先抱起婴儿,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搔痒,至婴儿发出哭声,打呃的现象就会自然消除。...

  • 镇肝息风治眩晕

    镇肝息风治眩晕

      李某,男,51岁。2012年1月25日初诊。头晕目眩,头胀头痛3天,伴心悸易怒,心烦失眠,耳鸣急躁,面色如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患者高血压近10年,平素情绪不稳,易激怒。现血压165∕98mmHg,血脂TG2.17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2次∕分),TCD检查示:大脑双侧后动脉及左侧中动脉血流增快。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及颈椎CT、TCD检查均正常,TCD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二级)。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眩晕。治以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方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

    精品偏方 2024-03-08 7 0 眩晕
  • 眩晕病中医分虚实两型辨治

    眩晕病中医分虚实两型辨治

    内耳眩晕病或耳源性眩晕又称梅尼埃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身体向—侧倒感,站立不稳,并有耳鸣、耳聋,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听觉障碍等症,临床较为常见。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其治疗原则应以育阴潜阳,和胃化痰,培补气血为主,在临证之时详辨虚实,灵活施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一、分证论治 1.实证:眩晕耳鸣呈阵发性,视物旋转,头胀痛或昏重如裹,心烦易怒,胸胁胀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舌偏红,舌苔厚腻或浮黄,脉象弦劲或滑数。治以平肝潜阳,和胃化痰,拟方加味五苓散:茯...

  •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我师朱美华教授,女,58岁,江苏省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学会专家。1973年起师从江苏名医方宝华老先生,受师熏陶三十余载,颇得方老“独具见地,尤有新解”心传,且运用于临床,屡效。   天麻钩藤饮源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一首平肝降逆的代表方剂,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眩晕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有幸跟随朱美华老师临床抄方,亲眼目睹朱美华灵活运用此方,颇有感触。具体案例如下。   商某,女,67岁。2011年11月21日初诊。   头晕,两眼...

  • 治实证眩晕方 眩晕剧烈

    治实证眩晕方 眩晕剧烈

    龙胆草15克.山栀子15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木通5克,车前子5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甘草5克,生地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症状控制后.可用菊花、金银花各10 克.沸开水冲泡代茶,连续服用14日。 此方适用于体质较好.肝火内盛引起的眩晕.症见眩晕剧烈.目不能张,张则视物转动.呕吐,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耳鸣,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 (福如海)...

  • 独活与鸡蛋同煮食用治疗眩晕

    独活与鸡蛋同煮食用治疗眩晕

    独活具有镇痛、抗炎、镇静、安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用其与鸡蛋同煮食用治疗眩晕(美尼尔综合征)有良效。 具体方法:独活30克,鸡蛋6个,加水适量,上火煮,鸡蛋煮熟后,敲裂蛋壳,再煮15分钟,使药液渗入蛋内,去汤渣,吃蛋。每次吃2个鸡蛋,分3次吃完。3天为1个疗程,连吃2-3个疗程,即有良效。...

  • 血少则脑失所养 眩晕辨证施治

    血少则脑失所养 眩晕辨证施治

      眩晕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许多疾病。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宁,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本病的发生,一般说来,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其次由于痰浊壅遏,亦可形成眩晕。   现代医学之内耳眩晕、贫血、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疾病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证的,均可参照下辨证施治。   方1:胆南星、明矾、川芎、郁金各12克,白芥子30克,生姜汁适...

  • 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 辨证论治

    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 辨证论治

      眩晕,是眼花或发黑,头晕旋转,如坐舟车,起则欲倒,俗谓之“头旋眼黑”之病。其病因有外感眩晕和内伤眩晕两种。外感眩晕多是由感冒引起,是一种暂时病症,感冒愈则愈。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其病因病机有:1.肝风内动:《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痰湿壅遏:《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3.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灵枢·口问》有“上气不足”,《灵枢&mid...

  • 治眩晕宜健脾理气化痰

    治眩晕宜健脾理气化痰

      患者,女,58岁,2007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久病耳鸣头晕,近日又发,胸中烦闷,呕逆冷恶,不思饮食,身肢困重,嗜卧懒言,痰多,大便不整,小便混浊量少,脉弦滑,舌质暗淡,舌苔白腻,中部微黄,脉现滑象。   此为痰湿互结,上蒙清窍。治宜健脾理气化痰。   处方:胆星12克,半夏12克,橘红12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竹茹10克,菖蒲10克,枳实10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   二诊:上方连服6剂,诸症悉减,唯感胸脘胀闷,遂去胆星,加入除满散结之厚朴12克。又服6剂而愈。  ...

  • 陈宝贵拟一治疗眩晕基本方

    陈宝贵拟一治疗眩晕基本方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因病机风、火、痰、虚、瘀自古各有所论。本病无论是外感或内伤疾病大多经过反复发作,因实致虚,因虚致实的复杂过程,本虚标实为其共同特点。   陈宝贵在《证治准绳·类方》芎辛导痰汤的基础上,拟一治疗眩晕基本方,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加减用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结合临床病案加以总结。   治疗眩晕基本方组成为:川芎10克,菊花15克,细辛3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茯苓15克,菖蒲30克,远志5克,葛根20克,丹参20克,甘草10克,郁金10克。水煎...

  • 治眩晕 培补先天而设

    治眩晕 培补先天而设

      患者,女,55岁。2007年11月28日初诊。患者久患眩晕,时发时愈,曾在当地某医院治疗,屡治不效,故寻余求诊。症见头晕目眩、如坐舟车,虽卧床上,仍感头旋地转,耳鸣如蝉,胸闷泛恶,心悸气短,腰背皆痛,膝胫酸楚,不思饮食,语声低微,卧寐少动,大便不固,小便频数,淋漓不禁,面色晦暗无华,失眠健忘,舌质暗淡,舌苔白,微腻,脉虚细。辨证:精髓不足,真元亏损。治法:填精补髓。处方:菟丝子12克,熟地15克,牛膝12克,肉苁蓉12克,五味子10克,锁阳10克,当归12克,黄芪15克,紫河车10克,枸杞子10克,甘草10...

  • 活血通络利窍醒脑 治头痛眩晕

    活血通络利窍醒脑 治头痛眩晕

      王明杰,男,1943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教授,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担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兼附属中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泸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职。获泸州市劳动模范、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先进个人、四川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对中医经典及历代各家学说有精深造诣,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等独特学术见解,临证主张“百病治风为先、顽症从风论治”,认为风药、虫类药等治风之品走...

  • 益气活血 辨治老年眩晕症方

    益气活血 辨治老年眩晕症方

    治老年眩晕症(脾胃不和)方 处方:天麻、茯苓、法半夏、丹参、枳实各15克,钩藤(另包后下)、酸枣仁、葛根各20克,荷叶顶3个,砂仁8克(冲),陈皮、竹茹、甘草各10克,石菖蒲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湿和中,祛风化痰。用于治疗老年眩晕症,中医辨证属脾胃不和,痰浊上扰型。症见患者眩晕时作时止,胸闷,心慌,胃脘不适,夜寐多梦,口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专家点评:该患者年愈半百,眩晕时作时止,胸闷心慌,胃脘不适。此乃素体脾虚,运化不及,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致清阳不升,浊阴...

  • 治眩晕要分型

    治眩晕要分型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最主要的症状便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甚至晕倒。 从西医角度看,内耳眩晕、低血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疾病均可导致眩晕。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多为风、火、痰、虚、瘀等。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肝为重。中医治眩晕,多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肝阳上亢型 常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而胀,每因烦劳或恼怒加重,常伴有面部潮红、少寐多梦、口苦、肢体发麻等。治疗...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眩晕
  • 两眉处三棱针点刺治眩晕

    两眉处三棱针点刺治眩晕

    □湖南周向前 有一年近七十的官员不知什么原因得了场重病,面目紫红,像饮醉酒一样,痰粘稠,时时眩晕,如浮在风云中一样,双眼视物不明。李东垣诊后认为是下寒上热证,想用寒凉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考虑到病人年高体弱,怕出问题,不敢轻易用药。 忽然,李东垣想起老师张元素对他说过的话:上焦的疾病,就像群鸟聚集在山顶上一样,要用射箭的方法才能取到。于是,他就在病人的头部前边两眉处用三棱针点刺20余下,放出一些血。片刻后,这位官员就觉得头目清爽,一点痛苦都没有了,并且此后再没有发作过。 故,为医者贵在变通,不能墨守成...

  • 颈性眩晕治以活血定眩

    颈性眩晕治以活血定眩

      患者患颈性眩晕,出现一过性运动性强烈眩晕,伴颈项后侧酸胀不适,活动稍欠灵。此为颈部筋骨错缝致气血瘀滞。治以活血定眩。温针灸百会、颈百劳温经活血、促进头项气血流通;刺风池、天柱疏风活血、柔筋止痛。加以舒筋按摩可放松局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牵旋端提法可使筋骨整复,达到治愈。   孙某某,男,37岁,工程技术人员。2011年3月30日初诊。   患者因“一过性运动性眩晕8天”就诊。平素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疏于锻炼。8天前因久坐伏案出现颈项不适,运动欠灵,一过性运动性强烈眩晕,经西...

  • 治内耳眩晕 症见头晕中气不足

    治内耳眩晕 症见头晕中气不足

    方药:黄芪30克,钩藤15克,白术、白芍各10克,柴胡、陈皮、防风各6克,泽泻、制半夏各12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内耳眩晕中气不足,湿浊中阻型,症见头晕,劳累时发作加重,视物旋转,伴头重如裹,恶心呕吐痰涎,胸闷不舒,听力下降、舌苔白腻,脉弦滑。 疗效:治疗76例,临床治愈58例,有效14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为94.74%。 木羽...

  • 自古针灸就是调治眩晕的主要方法

    自古针灸就是调治眩晕的主要方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而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可分为旋转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的倾倒感觉为主;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多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脑...

  • 中医改善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

    中医改善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宋明华表示,慢性脑供血不足正成为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虽然大脑重量只有体重的3%,但对血液的需求量却超过了全身的15%。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脑细胞的供氧能力也会下降,导致大脑功能衰退。   中医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中老年人由于年纪大、气血相对匮乏,日久则气滞血瘀、脑脉瘀阻而发展成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因此,中医治疗多以补气生血为本,活血祛瘀为标,改善大脑供血不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