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3034页
-
治疗夜间哮喘用阿托品可
典型的夜间哮喘,白天无呼吸困难症状,而是在后半夜至清晨发作,以 3—4时发病者最多,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喘鸣、胸部发紧而被迫坐起,部分人伴有大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端坐呼吸。对此,有些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p受体兴奋剂等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夜间哮喘发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在于迷走神经紧张度的改变,其张力增高或胆碱能受体受到刺激,使收缩支气管介质释放增加,B受体的兴奋性降低。此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食管下段固有括约肌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针对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我国治疗肿瘤中药新药达107种
在12月21日举办的北京药学会年会上,中医专家指出,我国建国后批准上市的治疗肿瘤中药新药达107种,中医药治疗肿瘤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际科研合作项目逐渐增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教授就治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分析时说,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上市治疗肿瘤中药新药107种,多数为口服的中药复方制剂,15个中药注射剂,6个外用制剂,另有少量民族药。这些中药各有临床侧重,有的以肿瘤缩小为主要指标,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提高为次要指标;有的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或帮助晚期肿瘤患者...
-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作为一名日均门诊量在40人以上的中医妇科医生,按每位患者最少15分钟的接待时间计算,董晓旭每天坐诊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在这10多个小时里,没有休息,甚至不能好好地吃一顿热乎的午饭。只有不断地望闻问切,不断地辨证诊治,不断地安慰鼓励,不断地耗燃着本已憔悴的青春。 而这,没有对中医药的巨大热忱,没有对病患的深切关爱,没有整个家庭在背后无言的支撑,她都做不到。 与家人的聚少离多,她愧然。而家人理解的目光又如何能让她释然?只要一坐在诊断桌旁,一切已身不由己。中午,丈夫罗显斗送来了午餐,目光中透露出...
-
震颤麻痹的基本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成为仅次于脑卒中、老年性痴呆,并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及姿势异常等,不及时采取措施也会出现很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由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该病多以震颤起病。从一侧手指开始,逐渐发展到同侧的手、上肢或下肢,以及对侧肢体,肌肉僵直与运动缓慢也是如此。一般发展至对侧.需要1...
-
中成药可以有效调理亚健康和治疗疾病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开方子扎针灸治疗疾病,却忽略了中成药。殊不知,许多中成药可以有效调理亚健康和治疗疾病,建议没有使用的基层医生可以进些备用! 一般我喜欢用传统的大蜜丸。下面推荐一些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 先说个我最喜欢用的:龙胆泻肝丸-治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之证。现代疾病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中耳炎,结膜炎,带状疱疹,腮腺炎,睾丸炎,还有许多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等,应用得当效果显著!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我就用龙胆泻肝丸口服加外用的中成药,从不用西药,可以有效缩短病程,...
-
治疗妇科病的艾叶药膳
艾草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是一种妇科良药。下面介绍几款简单实用的艾叶药膳治疗妇科病的方法: 艾叶菟丝子蛋艾叶10菟丝子5克,生姜3片,大枣5枚,鸡蛋2个。将诸药、鸡蛋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3至5分钟,去渣取汁。饮汤食蛋,于经前7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续5天。可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寒凝之经迟。 艾叶姜蛋汤艾叶10生姜15克,鸡蛋2个。将艾叶、生姜同鸡蛋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l剂,5至7天为一疗程,连续3至5个疗程。可温经通络,适于寒凝...
-
肺结核治疗 食疗方
山蒸乳鸽:淮山150克,白乳鸽2只(约1斤),杏仁20克,香菇75克,枸杞30克。将乳鸽用水浸死,去毛、爪,切片;香菇弃蒂,水浸30分钟撕片。锅置武火上,下少许油烧九成热,下生姜炸金黄色弃去,放入鸽肉煸炒出香味,放入酱油、精盐炒入味,入汤罐内,加入料酒、葱、淮山、枸杞、香菇和鲜汤,用纸封严,上笼蒸熟即可烫食各料。 淮山乳鸽合食滑嫩爽口,香鲜味美,润肺定喘,延年益寿。鸽肉是营养丰富的高级补品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养中气,养颜、洁肤,解疮毒,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衰老,抗衰益寿,保肝护肾,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本草纲目...
-
夏日防中暑增食欲 几则香薷治疗方
香薷,又名香茹、西香薷、为唇形科植物海洲香薷的全草,主产于江西。中医认为,香薷性味辛、微温,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本品外能发散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为燥烈,发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者尤多适用,故《本草纲目》言“世医治暑病,以香薷为首药,然暑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