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308页

血 第308页

  • 补阴活血化瘀 治更年期高血压方

    补阴活血化瘀 治更年期高血压方

    处方:桑寄生15克,熟地、杜仲、蒲 黄(包煎)、五灵脂各12克,茯苓、泽泻、· 山萸肉、山药、丹皮、红花、川芎各10 克。 加减:气短乏力者,加黄芪15克;心 悸者,加珍珠母15克;头晕重者,加磁石 15克;潮热心烦者,加知母lO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阴,活血,化瘀。 主治:更年期高血压,中医辨证为阴 虚挟瘀型,症见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心 烦失眠,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月经量少 色暗,舌暗红,苔少,脉沉细。 马佩珩 鬼针草治高血压 鬼针草(干品)30克,加水10...

  • 组方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32例

    组方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32例

    处方:生白芍20克,珍珠粉20克, 夏枯草20g,天麻15克,钩藤20克,丹皮15克,野菊花20克,茺蔚子10克,地龙15克,牛膝20克,白蒺藜15克,生牡蛎30克(打粉),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说明:曾用本方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32例,在未用西药降压的情况下,服药一个疗程后血压明显下降,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口苦等症状明显减轻。用药两个疗程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压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内血压正常。所以本方为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较好方剂。...

  • 高血压患者 降压对症 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 降压对症 控制血压

    有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6毫米汞柱,脑卒中减少40%,冠心病减少17%,人群中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3%。由此可见,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密切相关的,血压越高,危害越大。 高血压的危害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对动脉血管壁是一种机械性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是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由于血压增高、心脏排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加重,日久会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大,而一旦出现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

  •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 饮食忌宜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 饮食忌宜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呈高发趋势,一些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简称三高)患者常因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加重。这里简要介绍这类患者的饮食忌宜,供参考。 防高血压饮食“菜单” 低盐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约一小匙。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等含钠较高食物。 高钾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富钾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苋菜、油菜、大葱、香蕉、枣、桃、...

  • 清肝活血治颈动脉硬化斑块验方

    清肝活血治颈动脉硬化斑块验方

    西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前驱因素和重要病理环节,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因此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本病,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可起到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虽无“颈动脉斑块”病名,但其证候则在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多散...

  • 蜂蜜治高血压 血压不稳

    蜂蜜治高血压 血压不稳

    蜂蜜治高血压:用蜂蜜100克,黑芝麻75克,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放蜂蜜搅拌,用温开水冲化,每日分2次服用。 蜂蜜治血压不稳:每日早晚各饮1杯纯蜂蜜水,会使血压趋于正常,能给血压不平衡的患者消除烦恼。...

  • 周仲瑛治高血压 育阴潜阳药中反佐仙灵脾药

    周仲瑛治高血压 育阴潜阳药中反佐仙灵脾药

    人物链接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江苏人。首届国医大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随父学医,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留江苏省中医院工作,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等。 先后对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性高热、休克、出血、中风、急性肾衰、重症肝炎等进行系统研究。创造性地从单纯的外感温病扩大...

  • 中药外敷治疗高血压

    中药外敷治疗高血压

    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敷治疗高血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桃仁、杏仁各12克,山栀子3克,共研细粉,用50%甘油及75%酒精数滴调糊,制成同硬币大小、厚度的药饼敷于双测涌泉穴上,上盖一塑料纸、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晚1次,6天为1个疗程,外敷前先用50'E水浸泡足部后再敷药。 此方适用于I期高血压(轻度)伴咳嗽、失眠者。 江苏徐州张烨...

  • 疏肝理气补气化瘀 高血压食疗方

    疏肝理气补气化瘀 高血压食疗方

    气滞血瘀型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沉,郁闷不乐,胸闷或身上有多处疼 痛,四肢发麻或有乌青,舌暗有瘀斑,脉 涩。此型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有疏肝理气或补气活血、补气化瘀功效的药膳进行调 理,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一、三七香菜粥 材料:三七花10克,香菜、粳米各50 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放入锅中,加入500毫 升清水煮成稀粥。然后将三七花、香菜洗 净切碎放人粥中,用小火煮沸。调入红糖, 待温服食。 功效主治:解郁理气,活血降压,温中 止痛,醒脾健胃。适合头晕头沉,郁闷不 乐,胸闷或身上有多处疼痛,四肢发麻或...

  • 吴萸外敷降肾性高血压

    吴萸外敷降肾性高血压

    肾病患者大多伴高血压,不同程度地存在头昏、头痛、目眩、失眠、急躁易怒、下肢不温、乏力等症状。中医将其病机归结为上热下寒、上盛下虚等。 吴茱萸(吴萸)性味辛温,有小毒,入足太阴血分,能温中下气、止痛、逐风邪、开腠理,使上下之寒热、盛衰均衡,有利于降血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具有镇痛和降血压等作用,可治疗高血压病。 将吴茱萸碾细末,过120目筛,备用。用时取吴茱萸末5克,以食醋调敷涌泉穴,男左女右,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5次为1 个疗程。 (翟松仁)...

  • 便方治偏头痛(血管扩张性头痛)

    便方治偏头痛(血管扩张性头痛)

      我患有严重的偏头痛(血管扩张性头痛)20余年,过去一直靠服用麦角胺咖啡因进行治疗。但这几年这个药在市场上买不到了,只能从上海邮购,邮购手续非常麻烦。新一代抗偏头痛药如佐米格、欣渠等,我用后有的效果不错,有的效果较差,但都价格昂贵,令人负担沉重。   一次,我无意中用开水冲泡生姜丝、熟普洱茶、枸杞子、罗汉果热服,竟使头痛缓解,这让我非常惊奇。之后每次头痛发作,我都如法炮制,每次都能缓解,作用时间和效果与服用麦角胺咖啡因基本相同,并且口感很好。   这茶中,生姜可散寒发汗、镇痛利尿、舒张外周血管;普洱茶可调节脑...

  • 高血脂 补气活血除湿散结 三降丸

    高血脂 补气活血除湿散结 三降丸

    高血脂是一种由食物中脂肪、胆固醇类物质吸收过多或排泄过少而引起的血液中血脂浓度过高、血液变黏稠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膏粱厚味过度摄入,久卧久坐,活动量少,是产生该病的根源,多将之归于肥胖病的范畴。气虚血瘀,湿浊内阻,是该病产生的病机。治疗该病当以补气活血、除湿散结为要。余立一方,名曰三降丸(降血脂、降血压、降血黏)。 方药组成:水蛭、地龙、三棱、莪术、黄芪、桃仁、红花、何首乌、决明子、山楂、土鳖虫、三七粉、川芎、葛根、鸡血藤、北五味子、鸡内金、丹参、当归、泽泻、桑葚子、猪牙皂各50克,白矾10克。...

  • 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处方用葛根

    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处方用葛根

    血管性头痛 杨某,女,55岁。l999年12月22日就诊。患者3年来经常右侧偏头痛,近几日加重。此次病前与人发生争执,情绪不安,失眠,凌晨出现右侧头痛,手不能近,伴呕吐、口苦、口干,舌尖边红,舌尖布满瘀点,苔黄腻,脉弦。血压正常。右大脑前、中动脉痉挛。 处方:葛根60克,生地20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杭菊花20克,黄芩10克,黄连8克,法半夏8克,石膏30克,白芷10克,日煎服1剂。 3剂后复诊,头痛止,安睡,轻度体倦乏力,舌淡红,苔薄黄。上方去石膏、黄连,加西洋参10克,继服3剂。三诊...

  • 血管头痛 颅脑外伤 中医有方

    血管头痛 颅脑外伤 中医有方

    处方:全蝎1克,蜈蚣1条,鸡蛋1 枚,芝麻油适量。 用法:用全蝎、蜈蚣共研细粉,鸡蛋 去壳加药粉打匀,放锅内加芝麻油煎炒 至熟后即可食用。每日一次,10天为一 疗程,第二疗程可连续食用。治疗前查经 颅多普勒,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 主治:血管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头痛 呈周期性发作,病程较长或有阳性家族 史,劳累或情绪波动时易诱发,经颅多普 勒检查脑动脉血管紧张度增加,或呈扩 张状态,或脑血管痉挛,无其他明显器质 性病变。 李广宜 治颅脑外伤性痴呆方 处方:黄芪、党...

  • 中医治失眠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治失眠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由于记者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不规律,导致失眠已成记者头等疾患。有许多记者朋友由于自身意识不够,甚至自充医师乱服药,导致药物依赖性助眠,常常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期,长期失眠还会引发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其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实证见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内扰,用温胆汤加减。虚证若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

  • 主治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 调肝化瘀汤

    主治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 调肝化瘀汤

    陈勇毅,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文献学、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名中医,原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常务委员、养生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和中医文献研究工作近40年,主持或参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和文献研究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10余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主编或参...

  • 喝茶清清风热 血压控制及头晕缓解

    喝茶清清风热 血压控制及头晕缓解

      区俊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兼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夏季,湿热的天气让人很容易就出现热气重,而很多高血压老人在上火的同时也容易出现头晕的情况,两者同时出现往往更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对血压控制当然也就不利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兼营养科主任区俊文表示,在夏季经常头晕的高血压老人如果能在平时多多通过喝茶清清风热,对于血压的控制以及头晕的缓解都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专家开方:采用菊花、槐花、绿茶各6克,龙胆草10克,用清水煮沸后冲泡,等到茶汤的颜色变浓后即可饮用。...

  • 产后头痛 养血祛风

    产后头痛 养血祛风

    临床运用养血祛风法治疗产后头痛100例,取得满意疗效。 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无规律出现头脑空痛,头晕目眩者68例,刺痛难忍或头痛如劈者32例。病程最长者7 后,最短者2天。 药物组成:熟地、黄芪、当归各15 克,白芍(酒炒)、川芎、荆芥各10克,干姜、炙甘草各6克。 服药方法:将上药以冷水浸泡30 分钟,头煮沸后以文火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二煎煮沸后文火煎20分钟,取汁200毫升,两煎混合,日1剂,分3次饭后温服。 疗效标准:以治疗7天内头痛消失或基本水消失为显效;治疗7天头痛明显减轻或可忍者为有效;治...

  • 紧张性头痛辨证为血虚头痛 养血解痉止痛葛根四物汤

    紧张性头痛辨证为血虚头痛 养血解痉止痛葛根四物汤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证,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葛根30 ~50克,当归15克,炒白芍30克,川芎30克,蝉蜕15克...

  •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 息风止眩汤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 息风止眩汤

    沈舒文,男,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曾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他带领的工作室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编著有《内科难治病辨证思路》《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等,擅长治疗脾胃病、肿瘤等。 组成:龟板20克(先煎),山萸肉15克,天麻15克,僵蚕10克,白蒺藜15克,石菖蒲1...

  • 高血压头晕 上清下滋运脾湿

    高血压头晕 上清下滋运脾湿

    李某,男,40岁,2013年1月13日初诊。头晕2日,数月前测血压为160~120mmHg,伴胸闷,牵及后背,劳累时多见,服降压药(药名不详)后血压降至120~115/95~90 mmHg,头晕改善,但易梦,入寐难睡,后半夜醒,早起,口苦,纳呆,食后脘胀,嗳气频作,大便日一次,便质成形,小便黄,糖尿病史13年, 2012年12月21日曾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形体肥胖,舌淡红,体胖,苔薄白,脉沉弦细。 辨证: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痰湿中阻之候。 治法:上清下滋,运脾化湿。 方药:...

  •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经验方:赤芍、桃仁、红花、僵蚕、甘草各10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红枣7枚,生姜3片。 加减:头胀目赤加钩藤10克,龙胆草、黄芩各5克,气虚神疲加黄芪、党参各10克,失眠多梦加生龙骨、夜交藤各12克,久痛不止加全蝎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8例,痊愈72例,有效20例,无效6例。...

  • 头晕脑鸣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头晕脑鸣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牛某,男,43岁,2014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头晕沉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甚,睡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后不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胀痛,腰部不适,目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绪低落,多思虑,左胁痛,少腹肠鸣,大便溏,1日3~4次,量不多,小便清长,面色略白少华,舌胖大,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稍数。 辨证:中气不足,肝郁脾虚。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方药:五爪龙30克,西洋参(先煎)10克,炒芥穗12克,炒蒺藜12克,...

  • 偏头痛多为血管性头痛 分型治

    偏头痛多为血管性头痛 分型治

    偏头痛多为血管性 头痛,呈现反复性与脉搏 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 常伴有视物模糊、肢体麻 木、偏盲等先兆。临床表 现为额颞部为主的呈跳 动性痛、钝痛或现刺痛的 反复发作,可一侧或双侧 头痛,甚至是全头痛,伴 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 出现出汗、血压升高或降 低等症状。发作时间往往 持续数小时到数日,发作 间隔为每日或数日。在间 歇期一切正常,发作期神 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 满意。 瘀阻脑络型:证见头 痛如链刺、痛有定处,寐 差多梦,胸胁胀满,妇女 出现月经不调,舌质紫 暗,脉弦涩。治宜益气...

  •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葛根为多年生豆科藤本药食用两用植物,盛产于我国南方山区。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常与我国北方出产的人参相提并论,素有 “南葛北参”和 “南方人参”之美誉。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其味甘、平、微凉,入脾、胃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李恩宽教授是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以重用葛根为先,笔者在此整理一份治疗颈椎病的案例,与同道分享。 陈某某,女38岁。职业女性,长期空调...

  • 治疗血管性头痛方

    治疗血管性头痛方

    方药:川芎、白芷、钩藤、白蒺藜各12克,白芍30克,蝉蜕8克,菊花、地龙、黄芩、山栀子各6克,甘草5克。加减:若苔白腻痰湿者,加法半夏9克,陈皮6克;颈部板痛者,加葛根30克;跳痛不止,舌边有瘀点者,加红花、全蝎各6克,蜈蚣2条。用法:水煎2次,分3次饭后服。功效:清热祛风,平肝解痉,止痛。主治:血管性头痛,症见一侧刺痛,发作时可伴恶心,呕吐等。疗效:治疗48例,治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 提示:本方以头痛,持续性跳痛为用方要点。...

  • 气温骤降注意脑供血不足 头晕用养血清脑颗粒

    气温骤降注意脑供血不足 头晕用养血清脑颗粒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头晕都是由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一种是血压低导致脑供血不足,一种是血管病理性变化(如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脑缺血状态。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慢性脑缺血(或称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缺血呢?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 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

  • 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验方

    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验方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影 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近年来 以柴芎汤加减治疗偏头痛,获得了良好的 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所选病人32例,男10例,女22例; 年龄18~60岁。排除患其他疾病所致头 痛如:①高血压、颈部病变、枕神经痛、癫 痫患者以及脑肿瘤、结核、脑血管畸形等 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 头痛;②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孕妇。 ③伴有糖尿病、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学 会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

  •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摘要]对补肾通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机,腑气不通是其证候要素,常用药物有大黄、何首乌、生地黄、泽泻等。根据“以通为补”的理论,临床上补肾通腑法辨证运用于血管性痴呆具有明确的思路,但补肾通腑法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细则尚待挖掘。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据统计,我国本病的患病率为1.1%~3...

  • 疏肝清热养血安神治愈失眠案

    疏肝清热养血安神治愈失眠案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 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方由酸枣仁、 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可养血 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虚劳虚烦不 得眠”,即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虚火 扰心,心烦失眠症。临床以本方加 减治疗多种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疗 效,特选病案于后。 案例:李某,女,48岁。 主诉:失眠24年,加重6天。患 者24年前,因郁怒伤肝,出现情绪 不稳,心烦易怒,口干口苦,食欲不 振,入夜难眠,碾转反侧,2~3小时 难以入睡。入眠多梦,梦境惊险,每 夜睡眠不足4小时。虽多次求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