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82页

血 第282页

  • “尿路感染”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方

    “尿路感染”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方

      现代医学所说的“尿路感染”可归属于中医学的“淋证”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故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疗大法。而且,他面对淋证时,会结合湿热的轻重、病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辨证论治。   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   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多呈现湿热下注,或湿热蓄于膀肤,阻滞气化,下窍不利,而引起小便频数,淋沥,茎中急痛或尿血等症状,治疗在清利湿热的同时,须用凉血之品。   他自拟清淋合剂(生地榆、...

  • 病毒性肝炎 养阴凉血为法治验

    病毒性肝炎 养阴凉血为法治验

    周小勇,男,1971年11月2日生。2015年1月21初诊 主诉:发现HBsAg阳性20余年,反复肝功能异常6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991年体检发现HBsAg(+),肝功能正常,未予诊治,定期复查肝功均正常,1997年查乙肝两对半示“大三阳”,2001年12月复查B超发现脾大长128mm,门静脉扩张14.1mm,坚持在我院传染科及中医科门诊行中西药治疗,期间曾行抗病毒治疗,其后定期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反复波动,间中伴有黄疸。2006年7月在我院行肝穿刺活检术。病理...

  • 热盛尿血喝青地汤

    热盛尿血喝青地汤

    中医认为,下焦热盛,灼伤经络,会导致尿血现象,症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可伴尿道疼痛、尿频、尿急,口干发热,舌尖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大青叶、生地等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大青叶、生地、冰糖各 15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陈 淀...

  • 养血柔肝 名医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方

    养血柔肝 名医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方

    名医治慢性丙肝(瘀血阻络)方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当归、桃仁、红花、乌药、佛手、丹皮、丹参各10克,虎杖、香附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散结通络。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型。症见面色灰暗,或见赤缕红丝,肝脾肿大、质地较硬,蜘蛛痣、肝掌,女子经行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涩。 创方者:叶丽红 名医治慢性丙肝(脾肾阳虚)方 处方:党参、炙甘草各10克,黄芪、白术、猪苓、丹参各15克,干姜5克,制附子(先煎)、桂枝各6 克,茯苓20克...

  •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章某,男,40岁。初诊自诉:小便淋漓涩痛断续年余,近因情志郁怒,三天来,小便淋漓疼痛加重,每次小便中夹有大小不等的血块,有时血色深紫,有时呈粉红色如烂肉。努挣小便方能尿出,痛楚难忍,大便秘结,小便赤。诊见患者面红体胖,舌绛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舌苔黄腻、小便淋涩疼痛,气分湿热之证;舌色绛红、小便血块,热人营血之征。因患者淋症年余不解,气分邪热延 及血分,热邪久羁迫血妄行,甚则热甚肉腐,故小便血块,痛楚难忍。治宜清热通淋、化瘀止血、疏肝达郁。 方用小蓟饮子合珀珠散加减:小蓟25克,藕节12克,蒲黄炭6 克,...

  • 养阴止血治血尿方

    养阴止血治血尿方

    处方:太子参、生地、旱莲草各15 克,麦冬、五味子、茯苓、泽泻、山药、 山萸肉、丹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益气,养阴止血。 主治:血尿,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 症见小便频数,尿血,兼见气短乏力,潮 热盗汗,口干口渴,手足心热,舌质淡红, 脉沉细。 章朋元...

  • 气血同治慢性胆囊炎 验方数款

    气血同治慢性胆囊炎 验方数款

    慢性胆囊炎从气血论治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当从气血立论.以气血同治为大法.以诃 气、化瘀、清热、利湿、 滋阴为主要治则.以调 气利胆、化瘀和胆、利 湿清胆、柔肝安胆为具 体治法。 调气利胆法慢性 胆囊炎的主要临床表 现为右胁隐痛、连及肩 背等肝胆气滞之象.调 气利胆法通过疏通肝 胆气机.调整胆府贮存 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来 改善主要症状。临床 可用柴胡疏肝散、逍 遥散化裁。如遇肝胆 湿热.或肝阴不足者. 用药不宜过于辛燥.以 防助热伤阴.可选用平 凉之品.如延胡索、川楝 子、旋复花、绿萼梅、厚 朴花等。 化瘀和胆法...

  • 邵铭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经验

    邵铭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经验

    慢性胆囊炎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临床 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特 点。西医内科治疗病程长、易反复,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 0. 83% [1 ] 。邵铭教授师从国 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治疗胆系疾病临床经验丰富,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对慢性胆囊炎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应 用疏肝利胆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的 学术主张。 1 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 感,有恶心、腹胀、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 病程较长,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可为肝气郁结...

  • 治尿血伴尿痛尿急

    治尿血伴尿痛尿急

    【简介】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素问》称“溺血”、“溲血”。 【组成】干黄花菜60克,黑木耳15克 【制法】水泡1小时,洗净,加水共煮半小时,加白糖适时分3次服。 【用法】每天 1剂,连服7-10天。 【疾病】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致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而致尿血,发病部位在肾和膀胱...

  • 慢性肾炎血尿治案偶拾

    慢性肾炎血尿治案偶拾

    苏某,男,16岁。自述2年前 开始腰酸、腰疼,劳累后病情加 重,后因感冒而症状加重并出现 眼睑浮肿、全身无力,近半月尿色 暗红多沐。尿常规检查:尿蛋白 (++),潜血(++++);尿沉渣:红细 胞满布视野。尿蛋白定量:1.6克/ 24小时。在肾内科经肾脏穿刺检 查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硬 化。证见腰酸乏力,时有心悸,面包 萎黄,小便红赤,脉细数。经辨证属 脾肾亏损,目久挟瘀,复感外邪,下 焦郁热之症。笔者采用益气补肾、 活血利尿止血的方法加以治疗。 方用:山萸肉、泽泻、炒杜仲、 茜草各10克,炒党参、炒白术、炒...

  • 反复血尿 中医辨证治法 典型病案

    反复血尿 中医辨证治法 典型病案

    无症状性反复血尿临床多见于老年女性,该类患者多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结石病史,多于体检时发现镜下血尿,受凉外感或久立、剧烈活动后加重,病情迁延难愈,日久因血红蛋白沉积于肾脏球管系统,影响其滤过及重吸收功能,导致肾功能损伤。由于患者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结石病史,且临床无明显症状,西医无确切治疗方法,中医辨治或无症可辨,或反复迁延,疗效欠佳。曾定伦老师在临床上根据反复血尿患者多见于老年女性,分析其病因病机为肾虚失于封藏为本,湿热夹瘀为标,采用通补兼施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案 王某,女性,69岁,2013年1...

  • 舒肝健脾与活血祛湿治重症肝病

    舒肝健脾与活血祛湿治重症肝病

    养阴法 龙某,男,42岁,2017年5月8日初诊。乙肝肝硬化伴腹水病史多年,当地住院因保守治疗疗效不佳,建议上级医院肝移植。即而前往上海某医院,住院治疗40余日,抽胸、腹水多次,诸症不能减轻,胸满腹胀依然,因不能移植继而出院。出院诊断:1.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PughC级,胸腔积液(左侧大量),腹腔积液(114mm),低白蛋白血症,门脉高压。2.肾病综合征。刻诊:抬入诊室,腹胀如鼓、胸满腿浮、口干且苦、夜半欲饮、纳呆厌油、寐浅烦躁、溲黄赤淋漓难下、大便干结、苔薄腻质红瘦、脉弦细等。血生化:总胆红...

  • 肝硬化的医治 从虚毒瘀下手 从气血水辨证

    肝硬化的医治 从虚毒瘀下手 从气血水辨证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西医以为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构成导致肝小叶结构损坏和假小叶构成,使肝脏逐步变形、变硬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以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的拖延失治演变开展成肝硬化;其次是酒精性肝炎开展成酒精性肝硬化;还有胆汁淤积、血吸虫病、药物及化学毒物损害、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等,亦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肝硬化归于中医积累、鼓胀领域,代偿期归于积累,失代偿期归于鼓胀。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为本病病机应归纳为虚(正气缺乏)、毒(乙肝、丙肝病...

  • 伴肉眼血尿2周 予正阳汤3剂痊愈

    伴肉眼血尿2周 予正阳汤3剂痊愈

    《三因司天方》为为清代医家缪问注释宋代陈无择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而成的著作,其中所列运气十六方基本取自陈氏之方,经龙砂医家姜氏世医推广发扬,在龙砂医学流派中得到较好传承应用。《黄帝内经》云: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民病关节禁固,腰痛,气郁而热,小便淋,目赤心痛,寒热更作,咳嗽,鼽衄,嗌干,饮发,黄疸,喘甚,下连小腹,而作寒中。针对以上运气病机特点,陈无择制定了“正阳汤”方。2014年值甲午之年,笔者在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老师的指导下,在临床中使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每获...

  • 清热凉血补血益气荷叶缓解脂肪肝

    清热凉血补血益气荷叶缓解脂肪肝

      荷叶具有消暑利湿、健脾生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白带、脱肛、咯血、崩漏等。   荷叶猪肉饼   原料:猪瘦肉300克,鲜荷叶1张。   调料:黄酒、酱油、生粉、味精、白糖、精盐各适量。   做法:1、将猪肉洗净,绞碎成泥;2、在猪肉泥中加入调料和少量水,搅拌均匀,分成6份;3、荷叶洗净后分成6份,分别包上肉馅,用纱绳扎好,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补血益气。可补充妊娠期间对蛋白质的需要,还有防治热病和安胎的作用。 (佳 佳)...

  • 治疗湿热血瘀之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治疗湿热血瘀之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常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本病属于中医之“水肿”“水气”等范畴。笔者师从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裴教授学贯中西,医学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师临证6年,门诊抄方,临床会诊,聆听讲座,撰写医学论文,受益匪浅。裴正学认为肾气亏虚,湿热血瘀是本病之主要病机,提出温阳补肾,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是治疗本病之法则。拟方清热化瘀益肾汤,用于治疗湿热血瘀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 处方:桃...

  • 治脂肪肝助降血脂 首乌粥花生豆浆

    治脂肪肝助降血脂 首乌粥花生豆浆

    花生豆浆治脂肪肝 临床实践证明,花生豆浆有较好的降血脂和延 年益寿作用,非常适宜在家庭中普及。 具体方法为:取黄豆50克,花生25克,洗净后 浸泡2小时,用豆浆机打出浆汁,当天不饮用时,把 花生豆浆汁放入冰箱保存,第二天早晨把浆汁倒入 锅中煮沸,配面包食用。 需要说明的几点:饮用花生豆浆不必拘泥于饮 用时间和次数;其次,饮用花生豆浆治疗脂肪肝,一 定要戒酒,不要暴饮暴食;第三,脂肪肝如合并慢性 肝损害,同时应进行保肝治疗。 刘翠文 香菇首乌粥 有助降血脂 一些食物总是具有很强 的保健作用,对某些疾病可以...

  • 活血法治疗肝病的四则医案

    活血法治疗肝病的四则医案

    卢永兵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下举他用活血法治疗肝病的四则医案。   肝肿瘤   洪某,女,81岁,2013年3月6日中午12时诊。患者近半个月来肝区隐痛,饮食减少,近一周来腹胀,下肢轻度浮肿。肝功能检查正常,彩色B超检查显示肝内1.5厘米×1.3厘米肿瘤,CT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现面色晦暗,神疲,行动乏力,舌尖布满瘀点,苔薄白,口微苦微干,二便基本正常,脉细缓。   处方 柴胡15克,虎杖20克,丹参12克,山楂12克,田七12克,赤芍15克,桃仁8克...

  • 血尿酸增高的饮食调理

    血尿酸增高的饮食调理

    我国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长期血液尿酸含量增高,可导致痛风的发生,表现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痛风石沉积,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 血液尿酸含量与进食食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一旦出现血尿酸含量增高,应首先采取控制饮食措施,减少吃含嘌呤较高的食物,这对降低血尿酸、防止痛风形成以及减少因服用药物而产生的副作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三组食物,含嘌呤各不相同,高尿酸血症者可根据自身的病情,作出饮食安排。 第一类:为含嘌呤较高的食物这类食物对血尿酸含量有明显增高作用。急性期或者缓解期的痛风患者均应禁食此...

  • 肝硬化鼓胀(浊毒内蕴血瘀肝络型)鼓胀方药

    肝硬化鼓胀(浊毒内蕴血瘀肝络型)鼓胀方药

    编者按:李佃贵教授系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   李佃贵教授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对脾胃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疑难杂症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李佃贵教授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屡起沉疴,颇具特色。该文作者随李佃贵侍诊,现将他们对李佃贵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脾胃病的实践体会,分五次撷要如下。   ...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由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 一种慢性、进行性、 弥漫性肝病, 随病情发展, 不同程度的影 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1] 。 肝脏作为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 在内 源性和外源性脂质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故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所导致的肝脏生理功能受损, 可能影响人体 脂质的正常代谢。 本病的中医证候类型纷繁复杂, 通过《肝炎 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的制定, 总结出血瘀、 阴虚、 湿 热、 气滞、 气虚、 阳虚、 水停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 [3] , 有利于简化 中医证候与客...

  • 凉血止血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方 症见小便热赤尿中带血

    凉血止血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方 症见小便热赤尿中带血

    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方 处方:生地30克,茜草15克,通草、淡竹叶、丹参、蒲黄(包煎)、炒栀子各lO克,甘草6克,琥珀(研粉冲服)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主治:隐匿性肾炎血尿,中医辨证为心火内盛型,症见小便热赤,尿中带血,心烦,口渴,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脉数。 黎烨君...

  • 大黄非专泻胃肠 活血利尿消黄疸

    大黄非专泻胃肠 活血利尿消黄疸

    侍诊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老师门下不知不觉已3载,老师在学术上的很多见解非常独到。例如,关于大黄之用。笔者过去认为,用大黄多是为了泻胃肠之实热,如宿食、燥屎等。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顾此失彼之弊。《神农本草经》曰:“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甄权《药性论草木类卷第二》曰:“大黄……通女子经候,利水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八·治疮肿伤折》论大黄治跌打损伤,瘀血在内者。 重温《金匮要略》相关篇章,如...

  • 益气养阴 治血尿方

    益气养阴 治血尿方

    处方:白茅根30克,山药18克,女 贞子、旱莲草、沙参、太子参、黄芪各15 克,茯苓、泽兰各12克,丹皮、丹参、白 术各10克,熟地9克,蝉蜕、砂仁各6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血尿,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 症见血尿,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口干食 少,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任炳丰...

  •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是由于创伤与疾病导致的患者下 肢体表长期未愈合的疮面,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治 疗难度大,容易复发,极少数有癌变可能。溃疡长期 不愈合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同时患者经济严重 损失,生活工作均十分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引起 临床高度重视 [1]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治疗该 病具有较深的研究,治疗效果均较好,因而越来越多 学者探究该病的中医治疗 [2] 。我们选取 96 例患者进 行益气活血汤联合生肌长皮膏治疗效果研究,现报道 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根据国...

  • 尿血症验案 自拟活瘀凉血清热飮

    尿血症验案 自拟活瘀凉血清热飮

    张某,男,30岁,1985年9月9日诊。诉尿血3天。近来胃口不香,咳嗽,在某医院X光透胸肺诊为陈旧性肺结核,口服药医治10余天,继发精力郁怒而突然尿血。尿常规:尿色深红,蛋白(+)。镜检:红血球(+++),白血球(++)。用青霉素等药医治不验。刻诊:尿血,无下坠淋疼,但腰酸疼。大便干而难解。左肾区有叩击性痛苦,脉细数无力,舌质红,苔薄黄,测体温37℃。实验室复查:肉眼血尿,呈深红色,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 确诊:(内有积热、蓄于膀胱、损伤头绪型)尿血。 治则:活...

  • 肾脏病,肾移植术后,祛湿活血方药

    肾脏病,肾移植术后,祛湿活血方药

    吴某某,男,45岁,住址广东省揭阳县揭东月城镇篮头村。 主诉:肾移植术后8年余,眼睑及双下肢水肿3月 现病史:患者既往“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史,于2004年8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方案:Neoral+MMF+Pred治疗。出院后门诊随访,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2007年11月患者因尿检发现“蛋白尿3+”入院,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1.CsA中毒;2.慢性排斥反应”,...

  • 名老中医贺支支治久病血尿经验

    名老中医贺支支治久病血尿经验

    贺支支,女,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 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全国第 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现将贺老治疗血尿的经验介绍如下。 血尿一症,属中医学中“尿血”等 症范畴。 贺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分 为“气虚”、“气陷”、“血不循经”三 类,分别辨证施治,屡获良效。 一、气虚血尿 气虚者采用“气不摄血,固益其气” 法,以益气健脾,摄血止血为主。方以 《类证治载》妙香散加味。...

  • 岳阳张氏正骨术 损伤病机以气血为先

    岳阳张氏正骨术 损伤病机以气血为先

    湖南,荆楚之域,在西周为熊绎始封之地,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岳阳位于湘北大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灿烂。岳阳张氏正骨术,就是这片沃土上生长、繁衍出来的杰出代表。这一形成于清朝末年的治骨医术,在湘北大地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流派渊源 根据岳阳县志及墓道碑等文字记载,岳阳张氏正骨的创始人可追溯到张氏家族第18代张元初,他自幼聪慧好学,跟随父亲张汉卿学医。悉心阅读家传医书,汇集民间诊治跌打损伤之法则药方,元初深得其要领,结合自己经验,反复实践,疗效神奇。自此,张元初自成一派,张氏正骨应运而生,并将其术传...

  • 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 活血化瘀为方药

    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 活血化瘀为方药

    陆某某(住院病案号),男,26岁,住址: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关镇下底村,职工 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6年余,肌酐升高3年 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体检时发现双下肢浮肿,经相关检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肾病综合征(未行肾穿),2007年10月开始服用强的松60mgqd,维持用量2年后,每月减1粒,减量至50mgqd并维持至2012年1月,自觉效果不佳,予以停用并改用美卓乐32mgqd口服。自述尿蛋白至今未转阴。2010年查肾功提示肌酐升高,最高可达302umol/L。2007年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至160/100mmH...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