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80页

血 第280页

  • 便血中药治疗5方

    便血中药治疗5方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贻谋提供治疗五方 1、炒槐花15克,茄子蒂3个,伏龙肝(灶心土)30克。先将伏龙肝与茄子蒂加水煎煮40分钟,再加入炒槐花复煮15分钟,滤取药液一次服完。每日1—2剂。可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便血。 2、白芨、三七各30克,侧柏炭、仙鹤草各20克,乌贼骨15克,甘草10克。上药共同研为细末,瓶装备用。口服每次5—6克,...

  • 便后坐浴治疗痔疮便血

    便后坐浴治疗痔疮便血

      前几年我差不多隔半年就要便血一次,每次少则二十天,多则一个月。这期间用什么药都无效。经医院检查,我有轻微的内痔,痔疮之外还有一轻微溃疡,是便血的来源。由于药物无效,所以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说内痔治好了,旁边的溃疡自然就好了。   我觉得既然都是轻微的,还要动刀解决有些冤,更怕留下什么后遗症,所以迟迟不愿意。同时自己也采取了调理的办法,即每天便后都用温水坐浴,并在坐浴时提肛运动60次以上。想不到坚持了一年我就再不犯病了。去医院检查原来的溃疡点也不见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今天借贵刊一角说出来,供病友们参考。...

  • 痔疮时常大便下血 主方槐花散合六黄三甲汤

    痔疮时常大便下血 主方槐花散合六黄三甲汤

    邓某,女,52岁,门诊病例,2009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有痔疮病史多年。时常大便下血,就诊时伴潮热,盗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肠风下血兼阴虚盗汗。 治法:清肠止血,滋阴泻火。 主方:槐花散合六黄三甲汤。 组方:槐花15克,荆芥炭10克,侧柏炭15克,枳壳10克,黄芪3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黄连3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当归1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炒龟板30克,地榆炭20克,甘草6克。15剂,水煎服。 4月5日二诊:药后大便血止,但近日便秘,便血小有发作,...

  • 治外痔 痔疮出血中药经验方

    治外痔 痔疮出血中药经验方

    治血栓性外痔经验 方法:取红花30克,川芎、苏木、当归尾、赤芍、黄柏各20 克,三棱、金银花、蒲公英各15 克,艾叶10克。将上药倒人坐浴盆内,加水3000毫升,煎煮 30分钟,用纱布滤去药渣,趁热时先熏洗局部,待温后坐浴,并轻轻按揉局部肿块。每日2 次,每次熏洗20~30分钟,于大便后及睡前施行尤为适宜,一般3日左右见效。 主治:血栓性外痔。 陈逸飞 二黄洗剂治疗外痔 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 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 淤滞而形成的肿块,以疼...

  • 治疗痔疮出血的偏方

    治疗痔疮出血的偏方

    治痔疮出血方 处方:黄连3克,生地15克,赤 芍、丹皮各12克,荆芥、黄芩、侧柏 叶、地榆、槐花各10克,甘草6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痔疮出血,中医辨证属血 热型。症见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下血鲜红,量或多或少,或便前便后 颜面发热,面红,烦躁,舌质红,苔黄 腻,脉数。 陈 煜 我有一条治疗痔疮出血的偏方,组 疗如下:槐花、地榆各12克,侧柏叶15 克,荆芥炭10克,枳壳6克,水煎分三次 服。通常出现痔疮出血的情况时,只要 服用一剂就能有效止血。...

  • 凉血清肠理气消胀 治

    凉血清肠理气消胀 治

    白芍、白术、陈皮、防风、茯苓、苡仁、黄柏、地榆、槐花、柴胡、仙鹤草、白茅根各10克,枳壳、炙甘草各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以七天为一个疗程。 本方由痛泻要方、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地榆散加减而成,具有凉血清肠、理气消胀、疏肝解郁、缓急止痛、健脾止泻等多种作用,对以腹痛、腹泻,老想解大便,肛门内灼热坠胀疼痛为临床表现为特点的里急后重有明显疗效。(伏新顺)...

  • 痔疮伴便血快速治方

    痔疮伴便血快速治方

    痔疮经常伴有便血,一般都是无痛性的,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在排便时出现手纸带血、滴血或射血,且出血呈间歇性。饮酒、劳累、便秘、腹泻等诱因常使便血症状加重。出血严重或是长时间出血,可出现继发性贫血,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避免以上诱因外,还可配合食疗,防止出血。 取柿饼100克、木耳15克。将木耳发好去蒂洗净;柿饼洗净,切成小块状与木耳同置一个锅内,加水约500毫升,放在炉火上加糖熬至大半碗成糊状,盛碗温饮。1日2次,早晚各饮1次。 中医认为,柿饼甘、涩、平,具有润肠、涩肠、止血等功...

  • 白倍散敷脐治便血

    白倍散敷脐治便血

    痔疮、肛裂等多种疾患都可引起大便出血,治疗以止血为要。脐下腹膜布有丰.富的静脉网,与直肠、肛门的血供有着密切的联系,脐下用药有利于药物迅速吸收至肛管部位,达到局部止血目的。 五倍子能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与止血消炎、活血化瘀的云南白药为伍,止血敛疮效果更好。取五倍子适量,研极细末,与云南白药按1:3比例和匀,制成白倍散备用。用脱脂棉擦净脐眼,取白倍散填平脐眼,不要溢出脐外,用胶布封贴脐部,不要令药气外泄,24小时换药1次,便血止后继续巩固1 次。 (柳慎如)...

  • 治疗气滞血瘀的痔疮方

    治疗气滞血瘀的痔疮方

      木耳25克(野生的最好),香米250克。将木耳泡发洗净后切成小块,香米加水熬熟,再将木耳块添入,并用大火煮开,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开锅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食用1次(1~3碗),连续服用15~20日。   本方除了可以治疗气滞血瘀的痔疮外,对各种出血症,包括咳血、妇女月经过多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胡佑志)...

  • 治痔疮疼痛出血

    治痔疮疼痛出血

    方法:取仙鹤草100克,煎水坐浴,每日1 次。 主治:痔疮导致的疼痛、出血。 宋静安...

  • 痔疮出血饮萝卜汁 受寒打嗝喝柿蒂汤

    痔疮出血饮萝卜汁 受寒打嗝喝柿蒂汤

    痔疮出血饮萝卜汁 不少痔疮患者大便时出血不止,服药后也不见效,此时可饮用鲜白萝卜汁治疗。 具体方法为:取白萝卜0.25公斤,榨汁100毫升,加白糖少许,温服。一日两次,数天后即见效。 蒋美华 受寒打嗝喝柿蒂汤 寒冷引起的打嗝,一般喝点热水暖暖胃就可以缓解。若较为严重,20分钟都没止住,可喝柿蒂汤一试。 具体方法为:用柿蒂(药店有售)3个,生姜2片,加水煎煮10分钟,温热饮服,一般喝完一剂即可见效。柿蒂味苦、涩,性平,归胃经,有降逆止呕的功效。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可温胃降逆。两药合用,使得胃...

  • 治内痔出血 金银花炒槐花方

    治内痔出血 金银花炒槐花方

    内痔出血银花蜜茶 蜂蜜滋养、润燥、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临床上应用金银花、蜂蜜代茶饮治疗内痔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金银花10克,以丁F水 150毫升冲泡,水温降至40℃时加入蜂蜜lO毫升,睡前l小时饮,每日1 次,7天为1个疗程。注意观察内痔出血情况。 杨寿高 治内痔出血方 处方:炒槐花、秦皮、白芍、炒地 榆各10克,侧柏叶、荆芥穗各8克, 炒枳壳、防风各6克,甘草4克。便 秘者,加大黄(后下)5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7日为1个疗 程。 主治:内痔出血。 李金翼...

  • 治便血 二便不通经验方

    治便血 二便不通经验方

    治二便不通经验 方法:取大葱2.5公斤,上好米醋1公斤,先将米醋入锅内加热,再将葱切成小段,入锅内炒热,分成2份,交替热敷脐周及下腹部,注意防止烫伤,10~30分钟可见二便排出。 主治:中风等导致的二便不通。 治便血方 处方:丝瓜络、黄酒各适量。将丝瓜络煅成炭,研成粉末,每次服2.5克,热黄酒送下,每晚睡前服。 主治:湿热型便血,症见下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伴腹痛,肠鸣,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 焦子滢 治带下病方 处方:白头翁15克,黄柏9克,苦参12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肝...

  • 痔疮出血偏方三则

    痔疮出血偏方三则

    1.槐花荆芥饮:槐花 20克.荆芥穗炭6克。水煎取汁50毫升.代茶饮用。本方适用于便血、痔疮出血血色鲜红者. 2.大黄槐花茶:生大黄3克.槐花30克.蜂蜜 10毫升.绿茶2克。大黄先煎取汁100毫升待用:槐花、绿茶加清水200毫升,煮沸.倒入生大黄汁,离火.趁温热时调入蜂蜜即成.分早晚各1次服。本方适用于痔疮出血.伴有便秘者:对大肠癌引起的便血也有一定疗效。 3.马齿苋槐花粥: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 克.粳米50克.红糖20 克。先将鲜马齿苋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粉碎待用;粳米淘净,加水...

  • 无痛便血的痔疮 及时就医

    无痛便血的痔疮 及时就医

      无痛便血作为痔疮的一个典型症状,却并没有被所有痔疮患者关注,仍有很多由于便血时无痛,所以忽略或是不愿看医生,有的甚至导致贫血。除此之外,仍有一部分的痔疮便血伴有疼痛,虽然只占小部分,但也不可忽视。专家建议,在发生便血时,无论是否疼痛,请及时就医。   指导专家 谢尚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记者殷鑫通讯员简文杨   痔出血大都无痛   痔疮可分为内痔和外痔,大多痔疮便血由于内痔出血,所以不伴有疼痛。这类便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便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

  • 产后肛裂治当以补血之虚 润肠之燥

    产后肛裂治当以补血之虚 润肠之燥

      郑某,女,27岁,2012年10月初诊。   患者产后月余,大便干结难出,每遇大便,则自感肛门裂痛,痛如刀割,鲜血淋漓,苦不堪言。历时良久,身体日渐虚弱,纳差乏力,贫血貌。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肛门裂。虽经治疗,效果甚微。来诊时,观其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细数。   笔者认为此病起源于新产之时,阴血大伤,血虚则肠燥,大便难以濡润。治当以补血之虚,润肠之燥。   组方:当归30克,元参18克,制首乌12克,麦冬12克,火麻仁10克,郁李仁9克,桃仁10克,黑芝麻12克,肉苁蓉10克,生地24克,甘草...

  • 结肠癌 治法益气运脾 养血润便

    结肠癌 治法益气运脾 养血润便

    阚某,男,70岁,山东青岛人,2007年12月18日初诊, 自述结肠癌术后2年余。刻下:胃痛,甚则夜间胃痛致醒,纳呆,体重下降,右侧腰疼,叩击痛,手脚凉,大便秘结如羊屎,日一次,小便色黄,小溲时痛。2007年11月27日检查:糖类抗原242:19.81IU/mL↑;癌胚抗原:4.98ng/mL↑尿潜血(3+)。2006年12月出院诊断:结肠癌术后、结肠息肉、高血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脏支架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痔疮术后。 望之面色晦滞,舌质紫暗,中有深裂,苔薄白,脉弦滑,重按少力。...

  • 便血辨治方药 血便验案举隅

    便血辨治方药 血便验案举隅

      古代医家多认为,血从大肠或肛门来者为近血,血从胃或小肠来者为远血。现在则主要从便血的颜色形质来分辨其病机部位。一般来说,便血鲜红或脓血相杂,其来近,多属实热或湿热;便血暗紫,其来较远,多属虚寒或瘀滞。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即血自大便排出。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以“近血”和“远血”之分型进行辨治,称:“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至于所...

  • 苦蒿枯叶止血止痛消炎 熏蒸法治疗肛裂

    苦蒿枯叶止血止痛消炎 熏蒸法治疗肛裂

    苦蒿枯叶可止血止痛消炎 有一年我上山砍柴,因使 斧不慎,斧子砍伤右脚,动脉 血管像泉水喷出,印湿几层 布血都不止,在周边无人相 助的情况下,我吃力地爬向 埂子边,顺手揪了一把苦蒿 枯叶,在手中揉绒,敷在伤口 上,手稍紧压瞬间,用衣服撕 下的布条固定,包扎紧,十多 分钟血流就止住了,同时疼 痛缓解扶拐棍回家休息几 天,伤口就痊愈了。 如今事隔六十多年,往事 不忘。顾此防在野外劳作,不 慎跌伤、刀伤和枪伤流血不 止,在无人外援的情况下,可 就近采取苦蒿枯叶揉绒,敷在 伤口上,固定包扎好,会起到 止血止痛消炎的效果。...

  • 双腕双肩背部冷痛予以养血通痹汤加减

    双腕双肩背部冷痛予以养血通痹汤加减

    患者刘某,女,33岁,分娩后1年余,主诉:双腕、双肩、背部冷痛8个月余,加重2周。 诊见:双腕、双肩、背部冷痛,怕风,怕冷,时有汗出,遇寒后症状加重,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外院确诊为产后风湿病。诊断:产后风湿,阳气亏虚。予以养血通痹汤加减, 处方:黄芪30 g,当归10 g,白芍15 g,桂枝5 g,小通草5 g,细辛3 g,威灵仙10 g,浮小麦30 g,仙茅10 g,雪莲花5 g,淫羊藿10 g,附片10 g,甘草5 g,大枣8枚。1剂/d,水煎服。 服7剂后患者全身...

  • 治血栓性外痔方

    治血栓性外痔方

    大黄、桃仁、黄连、夏枯草各30克.红花、芒硝各20克,把前5味药加水煎沸30分钟. 去渣再加入芒硝拌匀融化趁热用热气熏肛门.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时.坐浴30 分钟,每日2次。 第一次使用完后.药汁留在容器里.第二次使用时.煮沸即可。每日1剂.一般4~6 天可愈。(戈杰)...

  • 壮医治便血方

    壮医治便血方

    处方:槐花20克,陈皮5克,麦芽15克,甘草10克,干姜5克,黑豆15克,葱白2根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利湿热,解毒止血,治大肠湿热,便血鲜红或夹黏液,便下不爽,腰背酸痛.脉沉细者。...

  • 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特点的一种病症。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医认为本证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脏腑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传导功能失司所致。 辨证要点 感受寒湿:发病急,病程短,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感受湿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而不爽,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大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食滞肠胃:饮食不节,腹痛肠鸣,泻后疼减,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苔腻脉滑。 脾胃虚弱:大便时溏...

  • 祛风除湿 补肾活血治坐骨神经痛

    祛风除湿 补肾活血治坐骨神经痛

    □ 展文国 甘肃省兰州市展文国诊所 李某,男,45岁。初诊,2012年3月16日。 患者近期工作劳累着凉后出现右侧坐骨神经痛,向下沿大腿后侧至脚跟放射,针刺样疼痛,夜间不能入睡,坐立不安。查体:腰部第五椎体部位压痛阳性,向左侧卧位,屈膝抬腿登高实验阳性,膝跳放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阴性。刻诊:右侧臀部疼痛,不能坐立,腰骶部疼痛,双下肢酸困,畏寒怕冷,疲乏无力,食纳差,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紧。 诊断:坐骨神经炎。中医辨证:寒湿侵袭,脾肾亏虚,兼外感风邪。治则:祛风除湿,活血补肾,疏散风寒。...

  • 地榆收敛止血 治肛肠病变收效良好

    地榆收敛止血 治肛肠病变收效良好

      地榆,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茎,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地榆清热消炎,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作用尤强,治疗某些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

  • 防治痔疮便血的“小窍门”

    防治痔疮便血的“小窍门”

      俗话说“十人九痔”,而痔疮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结、大便后疼痛出血。如排便时疼痛便上有血,则是外痔;如便后滴血,出血量较多则多为内痔。下面就教你几招防治便血的办法: 1、预防肛门感染,加强锻炼。痔疮破裂易受大便污染而发炎,因此对于已发生痔疮出血者,一定要加强消炎,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即5000毫升温开水放1克高锰酸钾,使溶液成浅紫红色)浸泡肛门,每天2-3次;也可用马应龙痔疮膏肛门内注入,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另外每...

  • 溃疡性结肠炎多是湿邪为患 治法清肠止血

    溃疡性结肠炎多是湿邪为患 治法清肠止血

    •溃疡性结肠炎总为邪滞肠中,气血失和,其邪有湿热、寒湿之异,病性多为虚实相兼,经主气,络主血,发作期黏液便湿热蕴肠邪在经,脓血便湿热伤肠邪入络。发作期邪壅肠滞,要扭转病势由滞转通,宜导滞不宜涩止;缓解期有泻泄不止者脾肾俱亏,少邪无滞,肠滑谷流,须扭转病势由通转固,宜固涩不宜通滞;当便滞与便稀同时并见,通滞与固肠兼用。 •清湿热黄连、黄柏、椿根皮很有效,化脓血白头翁与炒蒲黄、地锦草常相配,大便白冻化寒湿,肉桂与黄连、木香常同用,腹痛泻肝破气血,泻肝用芍药甘草汤,破泄用三棱、莪术配...

  • 软化血管防便秘 青椒炒豆腐

    软化血管防便秘 青椒炒豆腐

      青椒性热、味辛;归脾、心经。青椒含维生素C、维生素B6、叶酸、烟酸、膳食纤维等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等功效。而青椒特有的味道和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分泌的作用,能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   要注意的是,青椒一次不宜吃得过多,辣味重的青椒容易引发痔疮等炎症。另外,多吃对胃肠道刺激过强,会引起腹痛及其他不适症状,过多的辣椒素会打乱细胞内的代谢。   青椒炒豆腐做法:豆腐200克,青椒100克,荸荠50克,精盐、酱油、味精、葱末、姜末、蒜末、食用油、香油、湿淀粉、味精各少许。豆腐洗净,切...

  • 颈椎病 肾虚血瘀证辨治

    颈椎病 肾虚血瘀证辨治

    朱婉华 江苏省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朱良春据70年临床经验,将颈椎病分为三大常见证型,即肾督亏虚型、瘀血阻滞型和风寒湿阻型,予益肾蠲痹法为该病的治疗大法,“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所创制的益肾蠲痹丸,配合辨证方剂,临床疗效显著。 病机治则 通补兼施治颈痹,益肾蠲痹诠其理 “益肾蠲痹丸”是朱良春多年经验的结晶,是以温肾壮督、钻透逐邪、散瘀涤痰(地黄、当归、淫羊藿、肉苁蓉、鹿衔草、老鹳草、寻骨风、徐长卿)...

  •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地榆治疗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红肿热痛,重坠明显,坐卧不安。取地榆60克,配大黄30克,赤芍30克,地丁30克,水煎适量,熏洗坐浴,每次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