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78页

血 第278页

  • 治中老年人血虚便秘方

    治中老年人血虚便秘方

    方药:当归、生首乌、肉苁蓉各10克,生地15克,蜂蜜适量。 功效: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用法: 水煎2 次,每次30分钟,药液混匀,代茶饮。 (李泰荣)...

  • 治血栓痔三招并举

    治血栓痔三招并举

    具体方法为: 一、取荷叶、白及、明矾、红花、地榆、芒硝各15克,马齿苋、生大黄各30克,蛇床子10克,连翘20克。将以上诸味先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再置火上煮沸,趁热熏蒸患处,待温度适宜时,用毛巾蘸此药液轻轻擦患处,共40分钟左右,每剂药可用3天。 二、肛门内塞人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剂1粒。 三、在患处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 治血栓性外痔经验

    治血栓性外痔经验

    经验方:猪胆汁、冰片各适量。 用法:将猪胆汁放入玻璃瓶内,加入少许冰片,封好瓶口中,置阴冷处备用。病人侧卧露出病变部位,用棉球蘸胆汁涂于血栓上并轻轻按摩3—5分钟,每日2次。 疗效:本方治疗血栓性外痔患者36例,经治疗1—3次,均获满意疗效。...

  • 喝槐花茶防痔疮出血

    喝槐花茶防痔疮出血

    俗语说“十人九痔”,痔疮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反复出血易引发贫血等不良后果。槐花茶对防治痔疮出血有良好疗效。槐花性寒凉,中医常用于内、外痔,混合痔反复出血,灼热疼痛等症的治疗。 现代研究发现,槐花中含有芸香甙及甙元槲皮素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槐花所含的鞣质还能缩短出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加快痔疮愈合。 将槐花(一般药店有售)晒干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频饮,一般饮用3-5天可明显见效。除治疗痔疮出血外,还可用于治疗血痢、崩漏、吐血、...

  •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方 处方:当归、赤芍、肉豆蔻、滑石各20克,桃仁、厚朴、杏仁各10克,竹叶6克,通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理肠通络。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血瘀肠络型。临床表现为腹痛有下坠感,泻后痛减,便质或溏或成形,便中有少量暗红色血,舌质暗淡并有瘀点,脉沉。 创方者:张东岳...

  • 治胆管结石行气血化湿

    治胆管结石行气血化湿

    我国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福建、江西和山东等省,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可占胆系结石的30%-40%。西医手术治疗费用昂贵,6个月后复发率高,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而采用中药组方治疗,疗效较好。 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多由气滞血瘀、湿浊壅滞所致,湿热易阻遏气机,气滞不能行血,使肝经血瘀,经络闭阻,日久胆汁运行不畅,瘀久形成结石;肝经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能疏泄脾胃,日久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生、壅滞而成结石。因此,治疗以行肝胆之气;活血化瘀、祛湿为主要手段。中药枳壳、香附、厚朴、佛手行气...

  • 心血管病人防便秘推拿法

    心血管病人防便秘推拿法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不仅要注意疾病本身,而且要注意防治便秘。 当高血压病人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猛,会使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心搏出量增加,血压会突然升高而导致血管破裂或堵塞,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当冠心病患者便秘时,由于排便费劲,排便时间过长,用力过猛,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则易引起“排便性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一旦发生便秘,应当积极治疗。以下介绍一则防止便秘的中医推拿法。 病人仰卧,屈膝,放松腹肌。将一手掌放在脐部,先按揉2圈,然后用除拇指外的四...

  • 中药熏洗治血栓性外痔

    中药熏洗治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其特点是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血块,可触之暗紫色圆形硬结节。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排便习惯,排便努挣或用力负重致肛缘痔外静脉破裂,离经之血瘀积皮下而成。   该病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无条件者或年老体弱者血栓不大者可考虑中药外熏治疗,笔者临床上采用清热解毒、消肿破结、止痛祛瘀为治疗方法,对于无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均采用中药外熏治疗,临床应用数例,疗效较佳。   组方:连翘20克,栀子10克,芒硝20克,冰片3克,玄参5克,红花3克,白矾5克。每日一剂,用一瓦罐(口小底大为佳)煎药,煎沸...

  • 急性发作痔疮出血 刺络放血治疗

    急性发作痔疮出血 刺络放血治疗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的一类特色疗法,尤其是急性发作的疼痛,放血疗法常常有立竿见影之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对于急性发作的痔疮出血、便秘、肛门坠痛等症状,一般经过1~2次的刺络放血治疗后,症状会大为缓解,患者不妨一试。   钟伟泉认为,痔疮急性发作符合中医的实证、热证表...

  •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两虚)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两虚)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两虚)方 处方:当归、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皮、炒枣仁各 20克,炙远志、陈皮各12克,马齿苋、生黄芪、补骨脂各30克,龙眼肉15克,阿胶珠18克,广木香、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化滞。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临床表现为少腹隐痛,泻后痛减,便质稀溏,有少量黏液血迹,或量多色淡,伴有头晕、全身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 创方者:张东岳...

  • 生豆腐渣治疗血痔(痔疮)

    生豆腐渣治疗血痔(痔疮)

    用生豆腐渣放入锅内,炒到干为末, 每次服用9克,白砂糖汤下,一日三次, 适用于血痔。...

  • 鲜小蓟根治尿血

    鲜小蓟根治尿血

      方药鲜小蓟根30克。   用法水煎3~4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一日3次。   说明本方治血热妄行诸病证,均有捷效。“医者多视为寻常之物而忽之,可谓贵耳践目矣”(张锡纯)。《本草拾遗》云小蓟根“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疮出血、呕血等,绞取汁温服”。《圣惠方》用以治“心热吐血”,《简要济众方》用以治“九窍出血”,《梅氏方》用以治“卒泻鲜血”,《千金方》用以治“崩中下血&rdqu...

  • 治肝硬化、血吸虫晚期腹水方

    治肝硬化、血吸虫晚期腹水方

    取带柄的南瓜蒂适量(柄的长度5厘米左右)。将南瓜柄置于瓦片上焙略焦.研成粉末,装瓶备用。焙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疗效。每日3次,每次0.5克,温开水调服,可加少许糖调味。20天为1个疗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水.如肝硬化、血吸虫晚期等。 服药后,体重减轻,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著,因此,要延长服药时间,最终使腹水完全消失。腹水消失后.要注意避免引起腹水的因素.适当控制盐分摄入。...

  • 谷糠冶尿血

    谷糠冶尿血

    1.谷仙汤:谷糠 100克,仙鹤草、大小蓟各15克,白茅根30克,甘草、茜草各3克。将谷糠炒至焦黄,研细。将上述药煎汤取汁,分成2 份,1份内服,1份与谷糠粉拌匀,加藕粉 10克食用。冶尿血日久不愈。 2.谷糠益母煎:谷糠、白茅根、益母草、小蓟各30克,生地15 克。水煎服,治急性肾炎、尿血、尿少、浮肿等。(宗其)...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尿血
  • 尿血 小便下血中医简便方

    尿血 小便下血中医简便方

    尿血就是小便下血,下血时不感刊尿道疼痛。多由火盛 灼伤血脉所致,也有因气虚不能约束血液而引起的。常见的 有虚证和实证两种。 实证 小便下血,或夹血块,小便色黄,尿道灼热,少 腹或两胁下胀满刺痛, 口干而苦,心里烦躁,睡不好觉。舌 苔黄,脉弦数。治宜清凉止血。 处方 (1)车前草10克 旱莲草15克 小蓟15克 水煎服。 (2)牛膝10克 郁金6克 水煎服。 (3)焦山栀 黄柏 蒲黄(炒)各10克 水煎服。 (4)鲜鸡眼草(人字草)60克 煎汤代茶饮。 虚证 尿血,但小便仍旧发白而多,尿道不感到灼热,...

  • 劳累过后 惊现血尿

    劳累过后 惊现血尿

      门诊故事:为了谈成一笔大生意,王先生加班加点忙了一个多月,上周日,当他上洗手间时,突然发现便池中的尿液带有血色。王先生想可能是因为最近疲劳,加之也没有感到疼痛,因而并未重视。可几天后,他发现小便仍然带血,这才急忙赶到医院就诊,结果一查才知自己得了肾炎。   成人血尿 不可小视   据西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王维英介绍,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有的确实是疾病引起的,而有的可能是因为饮食或是服用了一些特殊药物,这种“血尿”对身体不会有大的伤害。引起血尿常见的原因有:泌尿系感染、结石、肾性疾病、前...

  • 慢性血尿 中药巧治

    慢性血尿 中药巧治

    很多中老年人体检时发现有“镜下血尿”,这多是慢性肾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道黏膜损伤引起的。常服“芪茅饮”有助消除血尿。 取生黄芪10克,白茅根30克(鲜品60克),三七粉2克。先将黄芪、白茅根放进沙锅内,加水1000毫升,用中火煮汤至300毫升,然后冲服三七粉。每日1剂,分2-3次饮用。吕冲...

  • 治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活血

    治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活血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是内因外因两方面决定的,内因是主因,外因是诱因。先天主因肾虚,后天与五脏相关。原发性疾病与肾关系最为密切,继发性病变则因他脏及肾。临床上常见虚实夹杂,标本同病。本虚指肺、脾、肾功能失调及气、血、精、阴、阳的亏虚,但肾气不足为其根本。临床上常见诱因有外感、情志、瘀血、水湿、热毒、湿热等,但以瘀血内阻和湿热壅滞影响最大。   湿热内蕴,久必伤肾,湿热留着肾府则腰痛;影响肾之封藏,则精气下泄,尿中出现蛋白;湿热伤及肾中血络,脉络破损,血不归经则见血尿。湿热伤肾有几个特点:湿热易与热毒兼夹为患;湿热之邪...

  • 代茶饮小方 防治血脂高

    代茶饮小方 防治血脂高

    山楂20克.红曲10 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的情况。 另外配合拍打足阳明胃经.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预防血脂升高的作用。每天拍打五分钟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杨荣兵)...

  • 治血淋方

    治血淋方

    猪小肚1个,半枝莲10克。将猪小肚洗净切成片,半枝莲洗净切碎,同置锅中加水炖熟,去药渣,吃肉喝汤。每天1剂,连服3-5剂。适用于血淋,症见小便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小便红赤,或夹有血块,甚者可尿出纯血。...

  • 疏肝利水活血 治肝腹水

    疏肝利水活血 治肝腹水

      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鼓胀”范畴。《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多等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脾气受损、水湿不运、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水裹气结的鼓胀。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为基本疗法。   笔者临床自拟消鼓除胀汤:生牡蛎30g,制鳖甲15g,珍珠母30g,丹参30g,赤白芍各15g,川怀牛膝各15g,桃仁8g,炒白术30g,麸炒枳壳...

  • 治外伤性血尿经验

    治外伤性血尿经验

    经验方:生地、淮山、茯苓、仙鹤草、续断各15克,山萸肉、泽泻、丹皮、车前草各10克,白茅根、花蕊石各30克。 加减:有蛋白尿加黄芪30克;尿中有白细胞加白花蛇舌草20克或黄芩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外伤引起的血尿患者68例,治愈65例,有效1例,无效2例。血尿消失时间为36小时~6日。...

  • 双下肢水肿以解毒活血通络治疗为主

    双下肢水肿以解毒活血通络治疗为主

      该患双下肢水肿不同于一般之水肿,乃属热毒壅滞于经络,且邪气嚣张,有走窜入心之势,不可小觑,故不用利水消肿为主,坚持以解毒活血通络及化痰散结为主,以解热毒流窜弥漫之势。幸辨证无误,病势得以挽回,转危为安。   殷某,女,23岁,2012年12月22日初诊。   患者神情萎顿,面色青晦。双下肢肿痛已半月,尤以小腿以下为甚,足背及内外踝皆肿平,肿处发热,且皮肤颜色暗红而略紫,足背稍显黑,双膝弯亦甚痛,肿甚不能穿鞋,显得十分痛苦,就连从座椅上站起来,走到诊桌旁那么几步,她都走不动,说话显得很吃力。胸闷心痛欲...

  •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与治疗偏方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与治疗偏方

    人体内每天都会有尿酸产生,同时也有等量尿酸排出体外,以保持平衡状态。一旦体内酸碱失衡。尿酸浓度就会增加形成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它有两个来源:其一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来的属外源性:其二由体内物质分解代谢而来的为内源性。占总量的80%。内源性来源较外源性来源更为重要,1/3的尿酸通过肠道排出或降解,2/3经尿液排泄。痛风患者中80%~90%为尿酸排泄下降。血清尿酸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又有性别差异,在儿童期男女无差别,性成熟期后男性高于女性,至女性绝经期后两者又趋于接近,...

  • 卢永兵治糖尿病肾病 活血肾安汤

    卢永兵治糖尿病肾病 活血肾安汤

      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丹参15克,田七15克,桃仁12克,水蛭10克,地龙10克,桂枝5克,附子5克,黄芪2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益母草30克,萆薢20克。   功能活血益气,补肾利水。   主治糖尿病肾病,症见面色晦暗,头晕,视力减退,耳鸣,全身沉重乏力,腰酸,小便浑浊不利,下肢水肿不温,腹胀,胃纳差。舌尖边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细。蛋白尿,血清尿素氮、肌酐增高或血压升高。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方解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失治或误...

  • 竹叶治疗热淋尿血

    竹叶治疗热淋尿血

    竹叶之功有二,一为清心火,二是除小肠热。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已伤,咽干口渴,虚烦不眠,少气欲呕,舌红少苔,脉虚数者,或中暑口渴不止者,余常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投之效灵。方用:竹叶15克,生石膏50克,制半夏、人参、麦冬、粳米各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此仲景白虎汤便方也”(《医宗金鉴》)。方中竹叶、石膏清阳明余热,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和胃降逆。诸药合用,清热而兼和胃,补虚而不恋邪,清补并行,实为两全之法...

  • 中医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中医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广州中医药大学彭胜权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等疑难重病。今择其从温补肾阳入手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乙肝相关性肾炎”、“肝硬化泄泻”三则验案如下。   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陈某,男,17岁,广东省佛山市人。2005年7月29日以反复肉眼血尿9年余就诊。自诉8岁开始尿血,在中山医科大学行肾穿刺活检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诊见:血尿色淡红,常在劳累后加...

  • 尿血辨治方药验案举隅

    尿血辨治方药验案举隅

      尿血是小便中混有血液或纯血尿的一种病症。随出血量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酱油色等。主要由于下焦湿热藴结,或阴虚火旺,而致肾及膀胱脉络受损,血溢脉外,随尿而出所致。此外,脾肾气虚,血失统摄而下渗者亦常有之。尿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慢性持续性的尿血,以及尿潜血,要详审病机,分型辨治,坚持治疗,效果才更好。   辨治方药   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下注、阴虚火旺、脾肾气虚3型进行辨治。   膀胱湿热   小便带血,血色多见鲜红,常伴有口苦口渴,少腹胀痛或腰痛不适等症;初起多有恶寒发热,身痛...

  • 小儿肾性血尿治疗四法

    小儿肾性血尿治疗四法

    清热利湿凉血肾性血尿实证以“热邪”为重,湿热互结,迫血下行。临床症见突然起病,尿血,可伴有头面肢体浮肿,小便黄赤而少,烦热口渴,头身困重,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药用大小蓟、地榆碳、藕节、蒲黄、淡竹叶、滑石、生地、丹皮、生山栀、大黄等,同时加入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加强清热解毒。 宣外利内法 小儿尿血前常会有感冒病史,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IeA肾病等,翟教授认为,特别是IeA肾病,每遇呼吸道感染,均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故外感时祛...

  • 泌尿系感染伴高血压:用龙胆泻肝丸

    泌尿系感染伴高血压:用龙胆泻肝丸

    案例47岁的王大姐患有高血压病,半个月前,她因工作过度劳累而致血压升高,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故到某医院中医科就诊。中医师诊断为肝阳上亢(高血压的一种证型)伴“尿淋”,开给她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王大姐服用2天后症状基本缓解。 分析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柴胡、当归、生地、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具有清肝胆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如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耳肿痛;以及湿热下注膀胱(如尿淋)引起的小腹急痛、小便混浊、生殖器瘙痒肿痛、妇女白带异常等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