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第274页
-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lO克,益母草15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l~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8克,甘草6克。 用...
-
中医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宫腔积血辨病与辨证结合
王丽娜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临床经验 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的病证[1]。先兆流产患者在B超检查时,若子宫腔内、子宫壁和孕囊(或者胎膜)间存在无回声区域,即绒毛膜下血肿,提示患者有宫腔积血[2]。国内外研究表明,宫腔积血与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异常产科结局有关[3,4]。目前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主要应用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辅以抑制宫缩、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疗效不甚乐观...
-
活血化瘀止血 鲁文珍治疗放环后出血方
名医治放环后出血(血瘀)方 处方:熟地15克,当归、赤芍、蒲黄炭(包)、五灵脂、血余炭、茜草炭、元胡、香附炭各10克,藕节炭 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止血。用于治疗放环后出血,中医辨证属血瘀型。表现为阴道出血,或经行时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血块,或经血过期不止,伴经行少腹部胀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创方者:鲁文珍 名医治放环后出血(血热)方 处方: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断、仙鹤草各 15克,旱莲草12克,地榆炭、茜草炭各10克,红藤、败酱草各加克,黄柏...
-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主张着力《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上,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善于揉和历代名家经验为己用,擅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
-
孙光荣调理气血治疗妇科病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孙光荣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在脑病、肿瘤、脾胃病、血液病、情志病的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妇科疾患的治疗也有独到的经验,自成体系。笔者有幸忝入师门,耳濡目染,现就孙光荣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经验作简要介绍。 重视调理气血 孙光荣认为,妇科疾患不外有经、带、胎、产四个方面。其中胎、产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且与经、带密切相关,故应以经、带为主。验之临床,经、带疾患占妇科疾病的十之八、九。孙光荣认为,月经是脏腑经脉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肾气充...
-
崩漏证属脾虚元气下陷型 治则健脾止血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举一案,以供赏析。 患者陆某,女,42岁,某医院普外科护士长,于2015年10月3日初诊。自述:近两个月来工作过度劳累,出现月经潮后不止。本次已40天未干净,时而点滴漏下,时而量多而崩,反复使用止血西药及激素干预月余,并在该医院中医科治疗多次,效果不显著。诊见:疲乏纳差,面色萎黄,伴腰酸双下肢沉重,多梦。时见心悸,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
-
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痛经以气滞血瘀居多,而许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治疗痛经有良效。 云南白药类云南白药粉剂或胶囊剂适量,取出后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或取云南白药...
-
王瑞霞治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经验
王瑞霞是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妇科及生殖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厚的中西医妇科及生殖医学理论基础,熟悉中西医妇科及生殖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生殖专家连方,全面继承了连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学术思想,不但继承发扬古人学术经验,突出中医特色,使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并且与时俱进,将现代医学技术应用到中医四诊之中,提升了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且疗效显著。现将王瑞霞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
-
月经失调 中药处方治月经量少夹有血块
月经失调 郑某, 女, 19 岁, 2015 年 3 月 21 日来诊。患者多 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LMP: 2015 年 1 月 12 日, 量少, 夹 有血块, 经前乳胀, 小腹胀痛, 至今月经尚未来潮, 平时 服用黄体酮后月经可来潮, 舌质黯红, 舌苔薄白, 脉弦 细。未婚, 无性生活。辅助检查: 2014 年 11 月 30 日 性激素六项检查提示: 睾酮: 2. 34 nmol·L -1 。2015 年 4 月 29 日妇科 B 超提示: 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双侧 附件区未见包块, 内膜...
-
血瘀型痛经山楂治疗佳品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瘀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瘀者。 专家提醒:孕妇出现早孕反应时,酸甜可口...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基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又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全身及内外生殖器等器质性病变,由于神经内分泌失常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该病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或周期异常,甚至出现贫血、失眠、焦虑、休克等。临床常见无排卵性DUB和排卵性DUB两类,其中无排卵性DUB约占4/5[1]。DUB属于中医“崩漏&rdquo...
-
调治月经病 经前调气 经期调血 平时调肾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沈宁 沈绍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不孕不育以及妇科经、孕、产、乳等疾病,为上海沈氏女科19代传人。 沈氏女科源于明洪武(1368年)的浙江东阳,后迁至上海行医,因善治女性疾病,被称为沈氏女科,现历经650年,传至21代。沈氏女科在妇科诊治方面注重4个大法:必先调气;调养脾胃;固本培精;兼养心血。在经带胎产方面提出:分期调经;虚实止带;不孕调肾;胎前宜清;保胎重本;产后要温等临证治...
-
王秀霞从肝阳虚论治经间期出血经验
王秀霞,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黑龙江省名中医, 全国 第三、 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擅长中医药治疗妇科疑难疾病包括月经失调、 围绝经 期综合征、 免疫性不孕、 反复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 盆 腔炎等妇科疾病, 疗效显著。从事妇科临床、 科研、 教 学工作 50 余载, 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和 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经间期出血为妇科常见疾病, 是指女性月经周期 基本正常, 在两次月经之间, 重阴转阳, 氤氲乐育之时, 发生周期性出血, 出血少于正常月经量。西医属排卵 性功能性子宫...
-
益气养血通络治愈不孕症一例
张某,女,33岁,网商,2017年12月17日初诊。诉结婚8年,无孕产史,爱人健康。月经量减少3年,周期后错,少则8天,多则2个月,14岁见月经,3年前月经正常,但时有后错,并不在意,平时喜欢吃凉,不爱吃早饭,晚饭易丰盛,经常晚睡,月经第35天,平素少气乏力、怕冷,行经时少腹觉凉,冬天明显,食少、脘痞,餐后胀甚,大便2日1次,便质偏干,形体消瘦,面色黄暗,舌质淡有瘀斑,舌苔黄厚,脉沉迟;彩超提示:子宫形态稍小;内分泌检查雌激素偏低。证属气阴阳两虚,治宜益气养血通络。方用自拟调经汤化裁:太子参15g,归归10g,川芎...
-
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当归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金匮要略...
-
产后缺乳对气血同治理论的认识
从气血同治理论探讨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属于 “产后病” 的范畴, 为产科临床常 见疾病和多发疾病, 其发病率约为20%-30% [1] 。 它 主要是在多因素刺激下, 下丘脑分泌的催乳素抑制 激素 (prolactin inhibiting hormone, PIH)通过垂体门 脉系统作用于垂体, 抑制催乳素(prolactin, PRL) 的合成和分泌 [2] , 从而引起产后乳汁分泌少或无乳 汁, 甚至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相关流行 病学显示: 母乳喂养失败多归咎于乳汁不足 [3]...
-
马堃补肾兼活血治疗不孕不育
马堃,1962年生,女,回族。中医妇科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科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执行会长。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6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3篇入选F5000论文,1篇被2018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引用。 我在中医妇...
-
基于“阴阳-气血-营卫”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 PMS)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 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 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症状, 又称绝经综合 征 [1] , 发病率高达60% [2] 。 该病相当于中医 “经断前 后诸症” , 以及脏躁、 百合病、 郁证、 不寐、 心悸等范 畴。 围绝经期为女性进入老年期前的过渡阶段, 随 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PMS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 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疗效肯 定, 但具有一定的禁忌证及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致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