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72页

血 第272页

  • 阴道持续出血案之运用

    阴道持续出血案之运用

    《周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黄”,抽象指天地之中,而具体于人,则是人体内部一切通达,黄亦中央之色。“中”即中央,何位中央?“土”在中央,故“土”不主事也。“土”居中位,因诸事物之流转都赖土,须相互依靠方能成事。“通”,即通达无滞碍是也。“理”,指...

  •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患者谢某,女,29岁。两月前因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术,在回家途中受寒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畏寒。刻下症见:腰腿疼痛,如敷冰块,小腹坠胀怕冷,白带量多。辨证为气血不足,寒凝经脉,治以生化汤、当归逆四逆汤合方加味:当归12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甘草12克,炮姜5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细辛3克,木通5克,芡实30克,土茯苓30克。4剂,水煎服。   4天后复诊,诸症好转,腰腿微有怕凉,继上方加鹿角霜10克(先下),6剂以善其后,半月后随访,已痊愈。   按:生化汤用于产后受寒而致瘀滞患者,甚者有些地区习惯作为...

  • 气滞血瘀乳痛案

    气滞血瘀乳痛案

    刘某,女,48岁。2011年12月2日来诊,诉经前乳房胀痛二年,伴畏寒,全身不适,背痛,腰痛,月经色暗挟有血块,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尖边微红苔薄黄,脉细弦。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芍12克,桔梗10克,淮牛膝15克,生地黄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青陈皮各10克,瓜蒌仁3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全身症状好转,后嘱患者值每次月经来临之际服药,连续调理几个周期,病告愈。。 本例仍为气滞血瘀证。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女子以...

  •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杨某,29岁,保险公司职员,1992 年1月30日初诊。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48天。1991 年12月13日于孕 4个月因胎膜早破而行引产术,当晚分娩顺利,3天后行清宫术。清宫后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色暗,伴少、小腹隐痛。 1周前阴道流血增多如月经量,色鲜红,夹血块,昼多夜少,纳便尚可。B超示:子宫稍大,在子宫下段前壁见2.5emx2.8em的包块,诊为“子宫肌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①恶露不绝;②瘕瘕。 辨证:血虚夹瘀。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处方:鸡血藤20克,丹参1...

  • 妇人流产后 滋养调补气血“缩宫汤”

    妇人流产后 滋养调补气血“缩宫汤”

      妇人流产后,多阴血不足,气血失调,当以滋养调补气血入手,使气血充盛。故笔者自拟“缩宫汤”用于临床,可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宫缩,将流产后宫内残留物排出。   组成: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炙龟板30克,牛膝15克,王不留行15克,元参15克,麦冬10克。   用法:上方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早晚空腹温服,每日1剂,服3~5剂为1疗程。   按:“缩宫汤”中用参、芪益气;当归养血活血,和川芎活血化瘀,下行血海;牛膝、王不留...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

    治疗与护理 (1)居家护理方式适用于轻症患者,执行门诊治疗配合居家休息的处理措施。目的是通过加强监护,达到控制病情防止发展为重症的目标。 a、保证休息。适当减轻工作或居家休息,除保证夜间8~10小时睡眠时间外,白天应有2小时的午休。并提倡左侧卧位有利于增加尿量,亦有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 b、饮食指导。选择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的食物,保证初充足够的铁和钙剂,除非全身浮肿、一般不严格限盐,但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腌食品。 c、药物治疗。适量的镇静剂如安定等能抑制丘脑和丘脑下,减少来刺激。用药期间向孕妇说明药物的作...

  • 乳房小结节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散结

    乳房小结节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散结

    李某某,女,23岁,湖南岳阳人。2009年3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双乳肿物2个月,伴月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经血色暗,舌淡红,舌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侧上方各有1~2枚小结节,质中等,边清,可推移,与表皮无粘连。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散结。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5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3月26日):...

  • 产后出血 常用下方治之

    产后出血 常用下方治之

      椿根皮苦寒,为凉血止血之佳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笔者常用下方治之,效果良好。   方用:椿根皮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因其性凉而能涩血,故《分类草药性》以之“治下血,吐血。”   椿根皮苦涩,为燥湿止带之要药。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笔者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白带丸治之,疗效甚速。   方用:黄柏(酒炒)150克,椿根皮300克,白芍、当归各100克,香附(醋制)50克。共研...

  • 疏肝化痰行气活血治乳核

    疏肝化痰行气活血治乳核

    李某某,女,23岁,2009年3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双乳肿物2个月,伴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经血色暗,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侧上方各有1~2枚小结节,质中等,边清,可推移,与表皮无粘连。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散结。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5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3月26日):自觉乳中结节变小,乳胀乳痛显减,仍时觉...

  • 治小产后大出血案

    治小产后大出血案

      家父一生,博览群书,对于妇人血崩治疗,倡导应用古医家之治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适应于气火旺盛,肝不藏血之出血,效果最佳。1989年秋,余侍诊在侧,有县城内李姓妇人,31岁,小产后出血量多不止,头晕恶心,并伴有咽喉肿痛,牙龈疼痛。其情甚急,急求治于家父。家父诊后言:此因流产后,失血过多,阴血暴亏,阳无所依,火性炎上。乃上盛下虚之症也。治当以降气,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气也归元。也即阳交于阴而诸症自平。   立方:当归12...

  • 治乳腺增生气滞血瘀型方

    治乳腺增生气滞血瘀型方

    治乳腺增生方药:柴胡、夏枯草各12克,白芍、荔枝核、橘核各20克,浙贝母、通草、丝瓜络、郁金各10克,甘草6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1个月为 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主治:乳腺增生气滞血瘀型。 疗效:治疗 66例,治愈10例(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32例 (肿块缩小,乳痛消失);有效20例(肿块缩小,乳痛减轻);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 许世平...

  • 产后出血“崩漏”

    产后出血“崩漏”

      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产后出血的患者,不少人是西医看不好才找中医看的,但是一些中医为这些患者开的几乎都是具有止血功效的中药,似乎出血就应该从止血入手。然而事实证明,不但效果有限,还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深入辨证,以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产后出血属于中医妇科“崩漏”的范畴,因为其属于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   西医认为,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

  • 防治产后 养血为先防变生他病

    防治产后 养血为先防变生他病

      妇人产后特点:由于分娩时产伤出血,产时用力、出汗而致阴血骤虚,元气耗损,百脉空虚;或因产前阴血不足,产后调摄失宜,以致亡血伤津,阳气浮散,而出现产后诸疾。如产后三病:痉病、郁冒、大便难,皆因产后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孤阳上越,肠燥失濡及亡血伤津所致。所以,养阴血是防止产后疾病传变的重要手段。   饮食调理   产后阴血不足,脾胃也虚,当以饮食调理脾胃,养护胃阴,使阴血有生化之源。临床中笔者自创产后小米红枣汤对产后恢复有良好作用。   组方:小米20克,红枣3枚,核桃仁2枚,桂圆肉9克,莲子10枚。...

  • 血府逐瘀汤治乳癖之见

    血府逐瘀汤治乳癖之见

    理论依据:《疡科心得集》云:“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肤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说明乳癖之病因多与肝郁血滞有关。乳癖因肝郁不疏,肝血行而不畅;肝气犯脾,脾伤则运化不力,则湿聚成痰,并积于乳房所致。 选方理由:故笔者选用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加地鳖虫、地龙、海藻,并有意用反药来治此病。为什么呢?因为上方加味系由桃仁12克,当归、红花、生地、牛膝各15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4.5克,地鳖虫、地龙各9克,海藻18克,柴胡、甘草各3克组成,方以四物汤为基础,用赤...

  • 产后血虚阴虚发热 滋阴降火方

    产后血虚阴虚发热 滋阴降火方

      吴某,女,24岁。产后四肢发热麻木1月余。患者产后出血多,恶露50余天才完。从产后20余日开始肘膝关节以下就感发热麻木,早轻夜重,活动加重;发热著时温水洗则轻,不敢用凉水,伴全身无力,纳差,睡眠差梦多;苔白,脉浮细弦。   治则:产后血虚阴虚发热;治当养血活血,滋阴降火。   处方:当归15克,生地30克,炒白芍15克,鸡血藤15克,白薇10克,丹皮12克,知母12克,合欢皮15克,乌药12克,珍珠母30克,牡蛎30克(后二味另包先煎)。3剂,日1剂。   方解:产后血虚濡养不足,则肘膝以下经络...

  • 补气养血通络治产后乳少

    补气养血通络治产后乳少

    张某,女,35岁,2012年10月15日诊。 产后10天,乳汁少,伴有气短乏力,汗出,腰酸。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亏虚,乳络不通。 治则:补气养血,益精通络。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炙山甲5克,王不留10克,通草6克,鹿角片10克,熟地15克,陈皮3克。3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另,食猪蹄1个,饮汤。 二诊(10月18日):药后乳汁增加,气短乏力及汗出减轻,腰已不酸。又取3剂。...

  • 宫外孕破裂阴道出血不止 从癥积出血治

    宫外孕破裂阴道出血不止 从癥积出血治

    从癥积出血治 程某,女,24岁,1974年4月26日初诊。 患者因腹痛剧烈,阴道出血收住妇科住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宫颈呈紫兰色,有陈旧性血液,后穹窿饱满,有子宫上举痛及宫颈摇摆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液,确诊为宫外孕破裂出血,拟手术治疗。病人家属不同意,改为保守疗法,消炎止痛,止血等周余,仍腹痛阵发加剧,阴道出血不止。邀中医会诊。 刻诊:满腹压痛、反跳痛,下腹可触及妊娠5月大小的包块,大便7日未行,舌红苔少,质有裂纹,脉弱带数,体温38.6℃,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进少量流食,面色萎黄,疲...

  • 右乳下筋痛硬肿 血府逐瘀汤除之

    右乳下筋痛硬肿 血府逐瘀汤除之

    患者为38岁女性,主要病情是右乳正下缘到腹股沟,有一条“筋”鼓了起来,伴剧烈疼痛,看上起像是皮下埋了一根铁丝,长约一尺,坚硬不移,表面不红、不黑,皮色完全正常。起病时为右乳下缘至右侧少腹部痉挛疼痛,数日之内,疼痛处迅速肿起,且疼痛逐渐加剧。我问她是否受过伤?她说没有。问她疼不疼?她说疼得要命!想用手指轻轻去触触,还没按着她就哇哇叫疼,而左边一点事都没有,另外舌苔是薄白的,脉是弦的。在西医院检查,诊断为肋间神经炎,消炎药、止痛药,都没效。就这么个怪病,可以算个疑难病吧! 我看了以后...

  • 补气养血、祛风散寒治产后受风

    补气养血、祛风散寒治产后受风

    王某,女,28岁,2007年10月10日诊。 产后1月,头痛及关节疼痛,汗出,乏力。舌淡,苔白,脉浮缓。 证属:气血亏虚,风邪侵袭。 治以:补气养血,祛风散寒。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荆芥10克,当归15克,防风10克,细辛3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3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10月13日):诸症减轻明显,又取3剂。药后病愈。 按:受风之后汗出,为桂枝汤主症之一;头痛及关节疼痛,说...

  • 双补气血而固胎元治习惯性流产

    双补气血而固胎元治习惯性流产

      方某,女,36岁。2008年2月16日就诊。自述以前曾两次怀孕,每次都在2~4个月时出现胚胎萎缩不长,虽然经过保胎治疗,但均流产。此次又怀孕2个多月,表现为脉象细弱,舌胖淡苔少,面色无华,乏力,饮食一般。治以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处方:熟地15克,红参、当归、炙黄芪、白术(炒)、白芍(炒)、续断、黄芩各9克,炙甘草、砂仁各2克,糯米5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用。   服药10剂后,再每月分服3~5剂,临产前一个月停服。后足月顺产一婴儿。   本方经八珍汤化裁而来。加黄芪补气、砂仁理气...

  • 妇人产后肛裂便血中药处方

    妇人产后肛裂便血中药处方

    邱某,女,32岁,2014年10月3日初诊。自述产后20余日,大便干结不爽,便后血水淋漓,肛门疼痛,甚至痛如刀割,经肛肠科诊查,见肛门有二处肛裂。曾服中西药治疗,效不显。刻诊: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淡红,苔薄,脉细弱。此乃产后血虚肠燥,排便艰难所致,治当养血润肠增液行舟。处方:当归18克,肉苁蓉10克,地榆10克,元参12克,生地黄15克,阿胶12克,火麻仁12克,郁李仁9克,炒莱菔子12克,麦冬10克,柏子仁9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便血量减缓,继以原方加黄芩9...

  • 祛寒养血治产后感寒

    祛寒养血治产后感寒

    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之为“产后病”。妇人产后常因失血伤津致气血亏虚,又因胞络受损致瘀血阻滞,故而产后之病多虚多瘀。产后百脉空虚,故又易感受外邪。所以治疗妇人产后之病多以在补虚的基础上佐以化瘀、养阴、清热、疏风、散寒等法。此外,又有妇女壮实之人产后,体质并不甚虚,若遇外感或内伤之证,也可化为实证、热证,此时宜以祛邪为主。总之,产后病的治疗宜在顾护产后体虚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其他治法。 祛寒养血治产后感寒 张某,女,32岁,2005...

  • 产后崩漏 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产后崩漏 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2012年4月,有一产妇因经行不止求诊。患者血下或红或淡,延日不止,病3月未愈。前医遍用参芪补品,病益加,用止涩药罔效。笔者观其面色萎黄,头晕脚轻,舌红苔白。细诊其脉,脉沉细弱,唯感左寸手少阴脉动洪而快,思左寸脉盛者,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方药:生地18克,炒白芍12克,丹皮9克,栀子9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当归15克,茯苓9克,陈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12剂而愈。   此案患者一是产后气血耗伤,二则气血虚弱症状凸显,看似属气不摄血之故;然细辨之,则见其性情急躁,左寸脉...

  • 治疗习惯性流产 补气养血安胎

    治疗习惯性流产 补气养血安胎

    处方:熟地、白芍、阿胶、白术、黄芪各15克,党参2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腹胀加陈皮15克;血虚症状明显加鹿角胶15克;便溏加茯苓、莲子各15克,减熟地。妊娠最忌腹泻,症状消失后即去茯苓。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安胎,兼以补肾。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中医辨证属气血虚弱型。症见停经后出现腹痛下坠,腰酸或阴道流血,色淡质稀,伴有神倦乏力,心悸气短,面色不荣,头晕肢软,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滑细无力或细弱无力。 创方者:高静 李晓静...

  • 治母婴血型不合性 先兆流产经验

    治母婴血型不合性 先兆流产经验

    经验方:茵陈、银花、蒲公英各20克,栀子、黄芩、白术各 8克,大黄4克。 加减:便秘者,加草决明 10克;阴道出血者,加旱莲草 15克,白芍炭10克;腰酸者,加杜仲、桑寄生各12克;少腹下坠者,加黄芪15克,升麻10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母婴ABo 血型不合性先兆流产患者30 例,在医生监护下自妊娠早期服药至产前2周,结果有效 (抗体效价下降或稳定,症状消失,足月分娩活婴,无病理性黄疸)22例,无效8例。...

  • 益气养血、温阳补肾治产后脱发

    益气养血、温阳补肾治产后脱发

    王某,女,35岁,2001年11月1日诊。 产后5月,脱发近半,伴倦怠乏力,畏风,动易汗出,面色淡黄,腰酸。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亏虚,肾精不足。 治则:益气养血,温阳补肾。 处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炒枣仁15克,鹿角片10克,炒杜仲10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14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日1剂。 二诊(11月...

  • 产后外感 拟养血疏解之法为治

    产后外感 拟养血疏解之法为治

    李某,女,32岁,工人, 北海市人。 产后5天外感,鼻塞 流涕,色白而稀,头晕痛,全 身肢节困重,恶露未净,色 量一般,食欲、大小便正常。 诊其脉浮缓,苔自润滑,面 色苍白。此为产后血虚外 感,拟养血疏解之法为治。 药用:鲜苏叶一两,荆芥二 钱,秦艽三钱,归身八钱,川 芎二钱,桃仁一钱,炮姜七 分,炙甘草二钱,葱白五钱。 连服3剂,邪解病愈。 以上两例,均属外感, 然例1病起于产前,例2 发病于产后,故例1以北 芪、桑寄生、菟丝子、川断 补肾益气安胎,苏叶、葱 白、荆芥、秦艽疏解而祛邪 外出。安胎与养血,此其...

  • 乳衄治法凉血止血 十灰散合犀角地黄汤

    乳衄治法凉血止血 十灰散合犀角地黄汤

      陈某,女,79岁,门诊病例,2004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左侧乳头连续渗血4个月。患者4个月来每日需换敷纱布数十次,换下的纱布均被鲜血所染。医院B超发现其左乳腺导管异常,并建议手术治疗。因病人年迈不愿手术,故来就诊。   刻诊:观察其左乳头在3分钟内约有数颗血珠渗出,血色鲜红,乳头并无红肿疼痛,左乳房略有胀痛感,但乳中并无结节肿块。询其右乳则一切正常。过去曾有胃炎病史,现胸中常有灼热嘈杂感,伴心烦,口苦,口干欲饮,大便较干,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辨证:血热乳衄。   ...

  • 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主治乳腺纤维腺瘤方

    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主治乳腺纤维腺瘤方

    治乳腺纤维腺瘤方 处方:海藻15克,熟地12克, 山慈菇、桃仁、红花各10克,柴胡、 当归、赤芍、炮山甲(先煎)各8克, 自术、茯苓、川芎、青皮、陈皮各6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主治: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辨证 属血瘀痰凝型。临床症见乳房结块较 大,坚实木硬,经前则感重胀不适, 胸胁牵痛,烦闷急躁,或伴月经延后, 经来量少,色黑加有血块,小腹刺痛, 血量增多则腹痛减轻,舌质暗红或舌 边尖有瘀点,苔薄腻.脉弦细。 陈志茹...

  • 宫外孕破裂出血 回阳救逆为先

    宫外孕破裂出血 回阳救逆为先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习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95%~98%。若破裂即形成大出血,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吕国泰救治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数十例,疗效均属满意,兹介绍于后。 例:回阳救逆为先 梁某,女,25岁,1985年6月26日初诊。 患者结婚3年未孕,常带多,少腹痛,经治渐愈,又调经助孕。停经2月,恶心呕吐,身懒神疲,查早孕(+),欣喜若狂。后在同房时突发腹痛,剧烈难忍,阴道出血。来妇产科就诊,妇检:子宫略大,宫颈紫兰,而且有上举痛,摇摆痛,后穹窿饱满,穿刺出不凝新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