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69页

血 第269页

  • 防治血精症有方法

    防治血精症有方法

    血精症是男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性活泼期的年青男性或性日子不规则、有长时刻禁欲的中年男士,在中医归于血证领域。发病初期无自觉症状,仅精液中可见少量血丝或精液成铁锈色,若不及时医治可引发精囊充血水肿,甚者因精囊炎、精子质量反常而致不育症。中医理论认为精藏于精室,为肾所主,精室出血,多为热入精室,损害血络,迫血妄行,血随精出或瘀血败精内停,阻滞血络,血不归精,或脾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发为血精。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虚劳血精出候》中描绘:“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

  • 血精顽疾 经方治愈

    血精顽疾 经方治愈

    赵先生今年34岁,结婚已8年。 近4个月来,每次与妻子同房时,射出 血色精液。赵先生见状十分惊恐,到过 多家大医院求诊于数位西医泌尿科专 家,有的诊断为前列腺炎,有的诊断为 泌尿系统感染。吊针的同时服用了多 种治前列腺炎药、抗生素及止血西药, 却毫不见效,同房时血精如故。患者不 得已转而找中医诊治。 老中医张教授接诊时,赵先生自 述除房事血精外,还伴有腰酸腰痛,疲 倦乏力,心中烦躁,尿频尿急尿痛,小 腹坠胀等症状,张教授望诊发现患者 面色萎黄,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 诊脉脉象沉。综合诸症,诊断为热扰血 分,损...

  • 辨证施治血精症

    辨证施治血精症

    血精是指男性精液中夹有血液,这常见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时发生。血精属中医学的血淋范畴。临床上可将此症分成阳型辨证施治。 肾阴虚型精液呈粉红色或深红色,阴部有酸坠感,腰膝酸软,梦多遗精,头目晕眩,舌苔薄黄,脉细数。治宜补益肾阴、缩精止血。方用:熟地 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茯苓2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白茅根20克,旱莲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血热型精液量多色红,尿道灼热,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犀角1.5克 (冲服),玄参...

  • 血淋射精液夹有血丝 八正散加味

    血淋射精液夹有血丝 八正散加味

    高某某,男,53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性交时所射精液夹有血丝3月,伴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以及腰酸少腹拘急痛苦,困倦而烦,口秽咽干,小便红赤,舌边红,苔黄根部浊腻,脉弦滑双尺脉浮。在国内某医院泌尿科确诊为淋球菌性尿道炎。查看前列腺(-),精液惯例:棕色,精虫形态正常,活动率30%~40%,黏稠度2+,脓细胞2+,红细胞3+。 确诊:(下焦湿热,邪扰精室,血络受损)血淋。 治则:清热化湿,泻火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萹蓄15g,瞿麦15g,大黄3g(后下),焦栀子...

  • 前列腺增生 气滞血瘀中医论治

    前列腺增生 气滞血瘀中医论治

    甘肃中医药大学周信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有独到经验。他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气化失司为本,痰瘀内结、腺体增生为标,应分清标本缓急而治之。可根据病情分为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湿热下注 3 型进行论治。   气滞血瘀型   药用:丹参20克,赤芍20克,泽兰、泽泻各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王不留行20克,青皮15克,香附9克,川楝子9克,白芷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败酱草20克,蒲公英20克,石韦20克,车前子15克(包煎),水煎服。   此方有活血化瘀,...

  • 血精症 诸药携手 君臣协作 方愈此疾

    血精症 诸药携手 君臣协作 方愈此疾

    患者吴某,男,31岁,2014年5月18日来诊。患者婚后多年不育,精液常规检查多次血精,久治不效特来就诊。除血精外无其他明显症状,自述喜食酒肉、辛辣;舌红苔黄白,脉细滑。笔者经辨证,认为其病机是由喜食酒肉、辛辣,蓄热日久灼,火毒内生,烁阴伤络。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解毒。 处方:生地黄20克,牡丹皮10克,桑白皮5克,知母6克,黄柏6克,泽泻10克,白茅根20克,甘草稍10克,蒲公英、仙鹤草各30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水煎服。忌酒、肉、辛辣。服药10余剂舌脉基本复常,精液常规检查已无红细胞。...

  • 精道溢血症自拟活瘀凉血止血的清热饮加减

    精道溢血症自拟活瘀凉血止血的清热饮加减

    郭某,男, 56岁,1984年8月10日来诊。 自述:3日前不明原因发烧一天而愈,次日尿道外口如泉向外溢出鲜血滴沥不断,解小便时先排出红色血液,后变为无色清尿,停尿后继而鲜血外溢、滴沥不止。一直未有热涩和苦楚等苦楚感觉。曾在村卫生所打针止血针,无效而来求诊。 一诊:脉沉弦细数无力。舌质红,苔薄黄。查看:患者郁闷面容,心烦不安,血从尿道外口如泉滴水滴滴溢出。自作丁字纱带包敷阴茎使血溢于布中。大小便正常。体温37.0℃,血压140/80mmHg。 辨证:热伤冲任之络脉,血溢妄行。...

  • 活血消癥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验

    活血消癥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 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据统计,60 岁以上 老年男性中约 50% 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 85 岁以上则高达 90% [1 ] 。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 尿急和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 [2 ] ,严重者可发生 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良性前列 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 “癃闭 ”“癥积”范畴,因其 病位在膀胱与精室,故又称 “精癃” 。我们采用温...

  • 治精液带血方

    治精液带血方

    处方:小蓟、山药各12克,生地、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玄参各9克。每日 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精液带血之阴虚火旺型,症见精液带血,面白无华,四肢无力,口干食少,舌红苔黄腻,脉细弱而数。 朱玉萍...

  • 盆腔瘀血综合征治疗方

    盆腔瘀血综合征治疗方

    盆腔瘀血综合征治疗方(肝气郁结) 处方:熟地、枳壳、白芍、白术、生地各12克,柴胡、薄荷各6克,路路通25克,夏枯草、当归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舒肝解郁,理气止痛。用于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症见少腹两侧胀痛或坠痛,乳房胀痛,胸闷肋胀,精神抑郁,时叹息,或乳房内有一触痛的硬结,至月经前一天达高峰,月经后疼痛迅速减轻或完全消失,苔薄白,脉弦数。 盆腔瘀血综合征治疗方(气滞血瘀) 处方: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制香附、当归、台乌各10克,益母草25克...

  • 补肾养血应对习惯性流产

    补肾养血应对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中医将其归属于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等范畴。   中医认为胞宫与肾有密切的联系,如《素问·奇病论》云:“胞脉者系于肾”。说明胞胎的维系、妊养首先责之于肾气的盛衰。肾气盛,任脉亦盛,胞宫充盈,胚胎得养,胎儿乃成。因此,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主要在肾。若母体肾气亏虚,冲任失固,则胎失所养,胎动不安,甚至屡孕屡堕。若先天肾精不旺,则胎儿不健,胎萎不长,导致流产。   笔者临床治疗习惯性流产以补肾养血、固冲安胎为原则,以寿胎丸加味。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菟丝...

  •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安神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安神

    益母草,唇形科越年生草本,《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药效益于妇人,故名之。中医历来认为,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水、安神等功效。 据唐代《外台秘要》记载,武则天曾用益母草炼“留颜方”,“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而且在《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中,还有用于治疗“粉刺”的论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母草具有兴奋子宫、抗心肌缺血、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栓形成作用;还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效果显著。 食疗方:适用于淤热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

  •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处方与用法:蚕沙200克,炒焦成炭,研末。每次15克,黄酒送服,日3次。 功效:收涩止血,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腹部隐痛,下血较多,色黑紫成块。...

  • 中医脉诊治血崩

    中医脉诊治血崩

      脉诊为中医四诊之一,受王叔和《脉经》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浮紧弦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影响,有人认为脉象难于捉摸,多凭主观感觉,十人十异,不足为据。   究其实,脉诊难道纯属摆设吗?徐春甫谓:“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玉函经》言:“脉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于脉不可偏废。”笔者从医40余年,深感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比如对常见的感冒,...

  • 治宫颈出血 崩漏经验方

    治宫颈出血 崩漏经验方

    治宫颈出血经验 方法:取血竭胶囊中之粉 剂直接外敷于宫颈出血面,用 纱布稍加压迫,轻中度出血敷 药1次即可,重度出血敷药2 次即可。 主治:宫颈取活检组织后、 宫颈息肉摘除术后等原因引起 的宫颈出血。 黄小君 治崩漏方 处方:党参15克,Ill药、熟地、杜 仲、山萸肉、柴胡、益母草各10克,白 术、茯苓、元胡、当归、枳壳、枸杞子各 8克,炙甘草6克,三七粉(冲服)3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崩漏,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型,症见经血非时而下,血暗有块,小 腹疼痛拒按,胸肋胀闷不舒,舌质暗, 苔...

  • 治崩漏 补气摄血 固本止崩汤

    治崩漏 补气摄血 固本止崩汤

    李某,女,38岁,2014年4月21日就诊。 患者主诉月经不止52天。患者52天前月经来潮,量适中,夹有小量血块,色暗红,无腹痛、腰酸等症,一周后月经未干净,在附近诊所就医,给予抗炎、止血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曾陆续就诊3位中医,均效果不佳,月经仍然未止,出现身重,腰背酸痛。观其患者见体胖,面色苍白,表情焦虑,舌淡,苔薄白,左寸脉浮数,右尺脉弱。 辨证:脾肾两虚,气不摄血。 治法:脾肾双补,补气摄血。 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5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菟丝子15克,仙鹤草3...

  • 主治妇女赤白带下 血虚经闭 崩漏食疗方

    主治妇女赤白带下 血虚经闭 崩漏食疗方

    墨鱼丸炖豆腐 墨鱼是乌贼的别称。乌贼味咸、性平,入肝、肾两经。中医学认为,乌贼具有养血、通经、催乳、益肾、调经、止带的功效。墨鱼肉及其脊骨(中药名为海螵蛸)均可入药,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药”,可主妇女赤白带下、血虚经闭、崩漏等症。墨鱼与豆腐同属养阴生津的食材,搭配烹饪可达到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双补的效果。豆腐性凉、味甘,归脾、胃、大肠经,不仅因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而被誉为“植物肉”,更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类黄酮,对于更年期综合症的女性及乳腺癌的防治有益。此...

  • 妇人“以血为本”

    妇人“以血为本”

    王氏妇科对妇科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用药特色。治疗重肝、脾、肾,外邪重寒、热、湿,其用药平和,重妇人生理特点,多以补益,少以攻伐,养血为主,辅以益气,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宣破、竣伐皆为不宜。倡导妇人“以血为本”的总则。 月经病调养为主,活血为辅,认为“血”之于妇人,只可使其盛,不可使其衰,故调经立方,常以四物汤加减化裁;若见其滞,则“调经肝为先”,丹枝逍遥散为常用方剂;崩漏则以养血益气为先,倡导固本止血;若瘀血为患,则活涩并用,多补气血稍佐以...

    精品偏方 2024-03-08 17 0 妇人
  • 活血消症 名医治盆腔炎性包块方

    活血消症 名医治盆腔炎性包块方

    处方:柴胡、三棱、枳实、莪术、川牛膝、生鸡内金各9克,赤芍、白芍、香附、元胡各12克,红藤、乳香、没药、丹参各15克,甘草3克,败酱草25克,生水蛭 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活血消症。用于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医辨证属肝郁化热型。症见少腹疼痛,按之明显,伴月经期量多,经前胸乳胀痛,腰痛,带下色黄或赤白,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创方者:刘云鹏...

  • 从肝脾治年老漏血

    从肝脾治年老漏血

      邱某,女,70岁。2010年10月19日初诊。漏血3月余,量少,淋漓不断,色鲜红或暗红,伴头痛头晕,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口干咽燥,心烦易怒,口腻纳呆,大便不实,舌胖质暗,苔黄腻,脉弦细。经妇科检查提示外阴及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无充血,宫体后位,颈口有血性分泌物,西医治疗效不佳。证属肝阳上亢,脾虚湿阻,统摄失职。治当清肝泄热,健脾化湿,固本止血。处方:生地24克,黄芩9克,黄连3克,焦术18克,栀子9克,地榆10克,侧柏叶12克,阿胶12克(烊化)。7剂,水煎空腹服,日1剂。   二诊:上药服后,漏下即止,但仍感头...

  • 韭根小蓟汤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韭根小蓟汤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即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急、危重症;相当于中医的“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一般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前期的妇女。导致崩漏的原因有好多种,血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辨证属于血热引起的崩漏,症见出血量多,色红,伴有潮热或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服用韭根小蓟汤,进行辅助治疗。取新鲜韭菜根若干,小蓟15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续7日为1疗程。有好转者可.在此基础上,加服1疗程,以巩固疗效。 小蓟性味苦...

  • 月经不调 / 血崩(月经量太多)

    月经不调 / 血崩(月经量太多)

    月经不调(月经提前或推迟均在5天以上) 干藕节*半斤,炒黄磨成粉,黄酒送服,一日三次,一次2钱,服完即每月准时来经。 血崩(月经量太多) 黑木耳共2两,炒脆磨成粉,红糖水送服,一次3钱,一日二次,服完可愈。此方要在来经时用。...

  • 阴道不规则出血验方治之

    阴道不规则出血验方治之

    王某,女64岁,2015年4月22日,初诊。 5年前因家庭变故渐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色淡,时有腹痛,时轻时重,情绪波动时月经增多,一直延续至今。曾行刮宫术,服用益气养血、固摄冲任为基本方的中药,效果不佳,曾因胃痛服用附子理中丸得以缓解,无腰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病机:肝气郁滞,中焦虚寒。 治法:疏肝理气,温中止血。 方药:四逆散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炮附子15克,干姜6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地榆炭30...

  • 更年期综合征治疗 血府逐瘀丸

    更年期综合征治疗 血府逐瘀丸

      患者汪某,女,46岁,绝经一年,近一月来觉胸闷不适,急躁易怒,夜寐多梦,时燥热汗出。2011年12月20日于当地小诊所求治,医生谓其阴虚,给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口服,一次8粒,一天3次。服药7天,觉下身畏冷,上身汗出,遂停服六味地黄丸,转求治于当地卫生院。医生又谓其阳虚,给予金匮肾气丸(浓缩丸)口服,服法如前。病人虽心内疑惑,但还是遵医嘱,服药3天,下身畏冷、上身汗出更甚,伴胸闷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口干,精神抑郁,时燥热不适。急停药,2011年12月30日求治于我院许德甫主任医师。许德甫观其舌质紫暗,脉...

  • 排卵期出血如何选择中成药

    排卵期出血如何选择中成药

    排卵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有周期性的阴道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痛,中医称为“经间期出血”,中医认为多由于肾阴虚、湿热内蕴、血瘀引起,可以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肾阴虚: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左归丸。 湿热内蕴:经间期出血,色红质黏,带下黄稠臭秽,胸脘痞满,口中黏腻,纳差,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八正合剂、固经丸。 血瘀: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

  •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治方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治方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称之为“崩漏”。经血暴下为“崩”证,淋漓不断为“漏”。临床用以阿胶、三七为主药的“固本祛瘀汤”治疗效果显著。   阿胶10克,生蒲黄20克,山萸肉10克,血余炭12克,生黄芪15克,党参30克,生地10克,花蕊石10克,鹿角胶10克,三七粉6克(冲服)。水煎,1日服3次,每日1剂。经血净后停药,于下次月经前5日再服此方至经血净,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随证加减:热重...

  • 治妇女子宫出血经验

    治妇女子宫出血经验

    经验方:旱莲草、女贞子、当归、白芍、乌贼骨、茜草、益母草,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生甘草6克。 加减:气血不足者,加黄芪15克,阿胶10克(烊化)。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妇女子宫出血患者58例,服药1~6剂,结果痊愈48例,好转6例,无效4例。...

  • 治虚热崩漏方 子宫出血方

    治虚热崩漏方 子宫出血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处方:新鲜韭菜根、新鲜小蓟徉 15克。干品用量减半。水煎分3次 服,每日l剂,一般3日见效。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温情 治虚热崩漏方 处方:生地12克,地骨皮;知 母i炒栀子各9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 主治:崩漏,中医辨证为阴虚血 热型,症见流血量少,淋漓不尽,质 稠色红’颧红潮热,手足心热,舌红 苔薄黄,脉细数。李贤如 治复发性霉菌性 阴道炎经验 方法:取花椒50克,苦参、蛇 床子、黄柏、白鲜皮、百部各30 克,白芷、苍术各20克。加水适 量,煮30分钟...

  •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经验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经验方

    经验方:旱莲草、山药各20克,川断、藕节各15克,贯众炭、荆芥炭各10克,枳壳6克。 加减:脾虚加党参、白术各10克;阴虚加熟地炭、乌梅炭各10克;热盛加栀子6克,银花12克;血瘀加三七粉10克(冲服),益母草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治愈38 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

  • 治疗妇科病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

    治疗妇科病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

      医者云:“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实际亦如此。然正确把握中药处方剂量,是建立在长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的。中药剂量应因人、因病、因时、因药性而宜。临症用药要精方简药,掌握纯正、平和、清灵的原则。且药过病所,必伤正气。为医者治病,不可不知也。治疗妇科病更应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不可药石杂投,杂乱无章,应仔细斟酌剂量以保万无一失。   因病而宜   临床用药剂量,应根据患病之急、缓、新、久而有所区别。   新病及急性发病者,多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此时,要抓住病情的症结所在,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