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75页

血 第275页

  • 卵巢早衰 冲任瘀阻血瘀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卵巢早衰 冲任瘀阻血瘀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龙江韩氏妇科对卵巢早衰的诊治策略及预防 龙江韩氏妇科是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之一, 是医学界的典范, 现已六世相传, 享誉四方。韩氏妇科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 在全国颇具影响。对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的诊治亦具有独特的建树。韩氏妇科认为, POF的发生与肾、肝密切相关, 其病机主要为肾虚, 精血匮乏, 血海干涸, 水不涵木, 或肝郁, 气机不畅, 肝失疏泄, 气血运行失常, 而致冲任瘀阻血瘀。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POF是指女子在40岁以前...

  • 卵巢功能早衰验案 治则补肾疏肝佐以活血化瘀

    卵巢功能早衰验案 治则补肾疏肝佐以活血化瘀

    全国名中医吴熙是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主任医师,其先后师承父亲吴永康以及名中医游书元、俞慎初、俞长荣、姜春华、哈荔田等名医,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妇科杂症等病,疗效显著。笔者随吴老临诊,获益匪浅。现就其治疗卵巢功能早衰验案一则总结如下。 患者,女,36岁,2015年10月11日初诊:诉月经稀发1年余。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6岁月经初潮,周期4~5d/30d,经量中,色暗红,无伴痛经、血块。于2014年10月行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周期延长至45d一行,量少,3~4d即净,色暗红,伴痛经、血块。末次月经(...

  •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症见经 前乳房、胸胁、小腹胀痛,经期腹 痛,痛如刀割,拒按,月经量少, 经行不畅,经色紫黑,有血块,下 血块后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苔 白,脉弦涩沉迟。治宜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用元胡、五灵脂研粉吞 服,效果满意。 方法:取元胡、五灵脂各9 克。按此比例取药,共研细粉。腹 痛时,每次服9克,每日服1~2 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 温开水送下。小腹冷痛者,用艾叶 10克,水煎分次送服药粉。 韦凯德 治痛经验方 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

  • 主治卵巢功能减退诸症 补肾活血汤

    主治卵巢功能减退诸症 补肾活血汤

    王佩娟,女,1961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妇科微创技术应用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组成:熟地黄10g,淫羊藿10g,菟丝子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柴胡6g,知母10g,黄柏10g。 功效:补肾活血,疏肝调经,滋阴降火。 主治:卵巢功能减退诸症,包括卵巢储备减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 妇人血瘀 血瘀胁背痛 活血通脉

    妇人血瘀 血瘀胁背痛 活血通脉

    卫矛又名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带翅嫩枝或枝翅,味苦,性寒,归肝经、脾经,有行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其功专活血破瘀,散血消癥,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还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当今临床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病症: 妇人血瘀 本品历来为治疗妇人血瘀之良药,《神农本草经》云其“主女子崩中下血”,《证类本草》云其“能破陈血,能落胎,主中恶腰腹痛及百邪鬼魅”,《本草纲目》指出其可“疗妇人血气”,均与妇人血瘀有关。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

  • 养血通乳 主治产妇缺乳方

    养血通乳 主治产妇缺乳方

    处方:黄芪、王不留行各15 克,党参、白术、茯苓、路路通各12 克,当归、陈皮各10克,漏芦8克, 穿山甲6克。 加减:表虚不固,动则出汗而 属气不摄阴者,加仙鹤草、浮小麦、 桑叶、防风各10克;脘闷腹胀,食 少气逆而属脾胃气滞者,加苏梗、 枳壳各10克,砂仁6克;便难干结 而属津亏便秘者,加柏子仁、瓜篓 仁、火麻仁各10克;舌红少苔,口 渴而属阴伤者,加玄参、麦冬、玉竹 各10克;小便不利,尿频尿急甚或 尿痛而属膀胱湿热者,加通草、瞿 麦、冬葵子各10克;乳胀胸满而属 肝郁者,加柴胡、青皮、薄荷、瓜蒌 皮各10...

  • 血虚痛经服阿胶粉

    血虚痛经服阿胶粉

    中医认为,气血虚弱引起的痛经,多在经期或经净后发生,表现为小腹隐隐作痫,喜揉喜按,按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伴面色苍白,语言低微,精神疲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减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调经。阿胶能补血养阴,治疗本病效果好。 方法:取阿胶适量,用蛤蚧粉炒后,研成细粉,每次6克,以黄酒少量调兑,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 刘苷荃...

  • 主治女子痛经 养血活瘀理气行湿方药

    主治女子痛经 养血活瘀理气行湿方药

    方药组成 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槟榔5克,生麦芽30克,生甘草10克。舌苔白腻加藿香、佩兰、陈皮;大便稀薄加炒山楂、煨肉豆蔻;饮食不馨加谷芽、稻芽、神曲。 功效:养血活瘀,理气行湿。 主治:女子痛经。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用。 方解:此方由当归芍药散加槟榔、麦芽、甘草组成。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为:“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经间期出血与月经先期鉴别治之

    经间期出血与月经先期鉴别治之

    经间期出血西医称之为排卵期出血,属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类型,本病在育龄期的妇女中较为常见,也可见于年轻尚未婚育女性。月经规则者,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出血量一般不多,一些人没有明显的异常感觉,血色多淡红,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出血量多,中医称之天数延长者应及时治疗。凡在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乐育之时出血,持续二三天,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并有周期性者,称为“经间期出血”。 中医认为:月经排净以后,血海空虚,冲任衰少,经气逐渐蓄积,由空虚渐充盛。至两次月经之间,为由虚至盛之转折,...

  • 不孕症方药 补肾养血益气

    不孕症方药 补肾养血益气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梁贻俊擅治妇科疑难病,现总结其治疗妇科病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今有幸跟师梁贻俊学习,深得教诲,收益颇多,以求深刻领会其治疗思路。 医案一 患者,女,34岁,2003年3月4日初诊。结婚9年,曾做4次人工流产,此后未避孕,未孕2年余,前来就诊。末次妊娠2000年6月,于怀孕85天时,B超示:“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基础体温单相,月经周期3~6/60~90天,量中色红,有少量血块,经期腰痛、腹痛,末次月经于2月28日来潮,现...

  • 润经活血 主治女性痛经药膳

    润经活血 主治女性痛经药膳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主要的组织器官有阴阜、阴唇、阴蒂及阴道前庭。女性内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内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常被称为子宫附件女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殖器官——乳房。 由于较多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有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加之传统观念以及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女性一旦患病,或自己一无所知,或回避就医,以至于小病防治不及时而愈发严重,甚至造成不孕并危及生命等可怕后果.所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自...

  • 女人易血虚血瘀月经不调 中药方

    女人易血虚血瘀月经不调 中药方

    “ 一朋友去参加同学聚会,发现邻座一位多年不见的女同窗容光焕发,娇艳动人,全然不显人近中年的沧桑,也早不见了苦读时粗糙小女孩的样子。不少女同学前来讨教,问她如何养颜。伊人微笑,得意告之,自己从来不去美容院,也不用昂贵化妆品,保养得宜的关键是常服丈夫为她熬制四物汤膏。四座恍然,这实则“四物汤+爱”的共同效力。 ” 朋友回家后,找我详细询问四物汤是否真有如此效力。我将四物汤的来源、功效以及对女性的好处详细告诉了他。他又向我求教方子以及如何熬制四物汤膏。后...

  • 崩漏属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治以补肾活血为法

    崩漏属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治以补肾活血为法

    李坤寅治疗崩漏经验撷菁 崩漏[1 ] 属于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是 “肾 - 天癸 - 冲 任 - 胞宮生殖轴” 的紊乱, 引起月经周期、 经期、 经量 的严重失调,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李坤寅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师从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欧阳 惠卿教授, 从事妇科医、 教、 研 30 余年。李教授认为崩 漏基本病机为冲任损伤、 不能制约经血, 其本又在于 肾, 肾失封藏, 冲任气血不固, 故发为“崩漏” , 气随血 去...

  • 月经不调诸症 养血理气调经汤

    月经不调诸症 养血理气调经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地黄1...

  • 月经后期 月经失调 方用傅青主的温经摄血汤

    月经后期 月经失调 方用傅青主的温经摄血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韩婷芬、王俊月 指导老师:谢文英 月经后期又称经迟,相当于西医的月经失调,可伴见于卵巢、子宫等器质性疾病,或手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经以月至,有常也。其来过与不及,皆谓之病。”中医认为月经后期多可分为虚实寒热,有血虚、阳虚、血寒、肝郁等。血虚是因久病体虚、产后失血、脾胃虚弱化源不足;阳虚是因素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不能温运,气为血之帅,阳气虚则血亦少,血寒则是因感受寒湿邪气,阻滞冲任,寒主收引、凝滞,运行不畅亦不得如约而至;肝郁常见于妇女多忧思郁怒,素体阴...

  • 排卵期出血 中药方瞿麦萹蓄柴胡

    排卵期出血 中药方瞿麦萹蓄柴胡

    排卵期出血 案一 张某,女,28岁,2017年2月17日初诊。患者排卵期出血1年半,带下色黄、量多,月经后期,曾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排卵期出血(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15g,萹蓄20g,柴胡18g,黄芩10g,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蒲公英30g,车前子30g,牡丹皮20g,白芍20g,甘草9g。12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 3月10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但大便溏,1日2次。守上方加生姜9g...

  • 生骨活血 治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

    生骨活血 治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

      组成   黄芪30克,鹿角胶12克,三七12克,土鳖虫15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延胡索15克,牛膝12克,骨碎补15克,生甘草9克。   功效   活血、生血、生骨。   主治   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等。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方解   黄芪善入脾胃,能补大气,气旺则血畅;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骨碎补主破血补伤折,能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三七活血化瘀定痛;土鳖虫咸能入血,和血通营;丹参...

  • 健脾法临证应用经血发崩漏

    健脾法临证应用经血发崩漏

    国医大师李振华从事中医临床70年、中医药高等教育60载,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笔者有幸聆听李振华学术讲座,拜读李振华医案、学术论文及医学专著等,整理李振华诊断治疗妇科病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期对促进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有所贡献。 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是女性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这些与男性的不同点便构成了女性的生理特点。李振华认为妇女的生理特点概之为经、带、胎、产四者,均与脾胃密切相关,盖&ldquo...

  • 解析其治疗月经血崩之经验及方药特色

    解析其治疗月经血崩之经验及方药特色

    张锡纯主张中西汇通,制方用药有独到之处,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载方药用于临证颇有效验,备受业界推崇。笔者结合以下两则张锡纯医案,解析其治疗月经血崩之经验及方药特色。 案一 “治妇女血崩。白术(炒)一两,生黄芪六钱,龙骨(煅,捣细)八钱,牡蛎(煅,捣细)八钱,萸肉(去净核)八钱,生杭芍四钱,海螵蛸(捣细)四钱,茜草三钱,棕边炭二钱,五倍子(轧细)五分,药汁送服。脉象热者,加大生地一两;凉者,加乌附子三钱。” 按龙骨、牡蛎、海螵蛸、茜草能止崩漏下血,女子血崩多因...

  • 验案举例治痛经 活血理气法

    验案举例治痛经 活血理气法

    尉中民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的首席教授,也是国家级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尉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学工作近50年,精研中医经典,临证善治内科、妇科病,遵古而不泥古,老师还兼修现代医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临床过程中,形成了老师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处方用药风格。 温经散寒法   本法主要用于寒凝胞脉,冲任虚寒证。表现为月经后期,经量过少,痛经,或闭经等,其经色暗或淡,伴见血块。临床可见手足不温,少腹、腰膝冷痛,得温则减,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脉沉紧。方用温...

  • 子宫肌瘤癥积(瘀血内停,郁而化热)中医处理方法

    子宫肌瘤癥积(瘀血内停,郁而化热)中医处理方法

    案例 周某,女,40岁。患者于2009年6月16日来我科初诊。诉近几个月经周期,经量过多,色暗红,腰骶部酸痛,白带量多,色淡黄。体胖,易疲劳。行妇科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并体壁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64 mm×60 mm、56 mm×47 mm,考虑为多发肌瘤。舌质红苔少,脉弦。 诊断:中医:癥积(瘀血内停,郁而化热)。西医:子宫肌瘤。 处理: (1)盆腔8针(中极、气海、双子宫、双气门、双三阴交),疏密波30′。 (2)中药治疗:桂枝茯苓丸颗...

  • 益气清固法治妇科血症验案举隅

    益气清固法治妇科血症验案举隅

    益气、清热、固冲,合称益气清固。益气在脾,清热于胞,固摄冲任,三法合用,以治女科血症也。女科血症,包括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经间出血、胎漏等症,其基本病机为冲任不固,而脾气虚亏与血热郁火则为旁从病机之最易见者,故临床所遇,总以此三证为多。然则益气清固之三法,恰与女科血症之三证相偶,殆可推为通治之法欤。《女科秘要》曰:“凡治崩漏,先止血,以塞其流;次清热凉血,以清其源;后补气血,以复其旧。”是以益气清固之法,盖集塞流、清源、复旧于为一体者也。仆所经验,若将塞流、清源、复旧先后次第而行,非不可,实...

  • 痛经 丹参能活血通经行瘀止痛 后世推为女科要药

    痛经 丹参能活血通经行瘀止痛 后世推为女科要药

    杨桂云,女,汉族,1946年出生,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擅治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痛经、习惯性流产、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等疾病。 组成:丹参15g,延胡索12g,川楝子10g,川牛膝10g,制葛根12g,制没药5g,小茴香6g,淡吴萸5g。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因气滞血瘀、寒凝血滞导致胞宫、胞脉瘀阻不通所引起的痛经。包括原发性痛经,或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慢...

  • 子宫肌瘤治疗经过活血化瘀方药

    子宫肌瘤治疗经过活血化瘀方药

    薛某,女,48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确诊为子宫肌瘤6年有余。16岁初潮,月经周期近10年来十分紊乱,多为23~25日,出血量也较多,颜色鲜红,有小血块,经期常为7~10日,经期腰部坠胀连及会阴,经前乳房胸胁常作胀痛,情绪烦躁,失眠;经后则常因出血较多,有贫血症状,常伴腰脊酸软、头晕心悸、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甚至面浮虚肿等。平素白带亦多、黄白相兼,外阴常常因此发红湿痒。平常胃部常常痞胀疼痛,胃镜检查有慢性胃炎。舌暗红,边有瘀点,脉细涩微数。证属血分瘀热。治则为凉血化瘀。处方:黄芩10克,黄连5克,生地45克,...

  • 益气生血法治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

    益气生血法治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

    张某,女,46岁,202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持续发热3天。患者2021年12月17日行子宫全切术,术前中度贫血,术中出血500ml,予输注相同血型红细胞悬液2u(400ml),术后予第二代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出现体温升高,术后第1天体温最高为38.9℃,更换第三代抗生素后第2天体温仍高,最高为39℃。患者精神状态可,发热,无畏寒,无头晕头疼,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肛门未排气,尿管通畅,已更换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奥硝唑抗感染。舌淡红,苔薄,脉细。既往史:平素喜吃素食,贫血状...

  • 治跌打损伤瘀留胁下 启元活血汤

    治跌打损伤瘀留胁下 启元活血汤

      组成黄芪30g,柴胡10g,当归15g,炮山甲10g,桃仁10g,红花10g,瓜蒌15g,酒大黄6g,青皮10g,甘草10g。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   用法水煎服,日l剂,早晚2次分服。5天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方解启元活血汤复元活血汤基础上加大量黄芪而成,方中重用大黄荡涤留瘀败血,与疏肝调气之柴胡共为君药,攻散胁下之瘀滞,臣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当归、桃仁、红花,佐以破瘀通络之山甲和既能消瘀散结又能消热润燥之瓜篓;血瘀必引起...

  • 月经病气血同调以气为主 月经病中的清下法

    月经病气血同调以气为主 月经病中的清下法

    《东医宝鉴》是朝鲜·许浚结合中国古代医学与朝鲜民族医药学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医书,于1613年刊行。全书共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涉及内容广泛,有大量关于月经病的记载。“清下法”指通过清热、下瘀滞之法祛除病邪,使身体阴阳调和,恢复健康状态。月经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月经病患者多有肝郁气滞致化瘀化热的病机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清下法”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观察《东医宝鉴》中对月经病的相关记载也多次涉及&ld...

  • 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以补气固摄

    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以补气固摄

    周某,女,37岁。1988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共怀孕8胎,曾多次流产,上一年冬天流产1胎,今又妊娠3个多月,再次流产。现可见头晕目眩、心悸耳鸣、面色苍白、盗汗频出、舌质淡白、脉微欲绝等症状。中医辨证归于元气亏损,冲任不固。治宜益气固脱之法。 处方:阿胶15g,高丽参6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3服,水煎顿服。 二诊:服完1剂后,崩漏减轻,依然点点滴滴,同时伴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中医辨证归于气血亏虚,治以补气固摄。 处方:黄芪15g,续断15g,煅牡蛎15g...

  • 痛经治则方药 血瘀肾虚型

    痛经治则方药 血瘀肾虚型

    患者,女,28岁,2001年11月20日初诊。诉痛经8年。患者1993年人流术后出现痛经,1998年药流后经血呈膜状,痛经加剧,月经周期6/15~45d,经量多,伴有大血块,色鲜红,经行第1~2天腹痛重,两侧小腹至腹股沟均痛,久站腰酸痛,末次月经11月19日。现月经第2天,腹痛,经量多,身疲惫无力,寐而多梦,纳可,二便调,苔白,脉细滑。 诊断:(血瘀肾虚型)痛经。 治则:活血、温经、补肾。 方药:小茴香10g,炮姜10g,元胡10g,五灵脂10g,没药6g,川芎10g,当归6g,川楝子...

  • 妊娠期间 清热安胎法 补气养血法

    妊娠期间 清热安胎法 补气养血法

    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为妊娠病。用药宜平和,施治用药必须顾及胎元。中医虽有“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之说,但临症施治之时需当谨慎,不可妄投碍胎之品。 补肾系胞法:肾者主精,胞胎赖肾精之养,肾精充则胎有所养。肾主系胞,有提系胞胎之功。故安胎当先固肾系胞。肾虚常见胎前病有:堕胎、小产、滑胎、胎漏、子淋及妊娠腰酸、水肿(妊娠中毒症)等。治以补肾系胞,固肾益精。常用方:傅氏安奠二天汤、安胎饮、泰山磐石汤等,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杜仲、桑寄生、炒山药、女贞子、菟丝子、肉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