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126页
-
中医暑湿证 服点六一散
炎炎夏日,暑多夹湿。人们起居失常、饮食不洁、贪凉饮冷,容易出现身热烦渴、困闷不舒、小便不利、泄泻等症状,中医称之为暑湿证。此时莫忘服点六一散。 六一散又名无水散,由滑石和甘草两味药组成,由于二者的比例为6:1,故名六一散。方中滑石味淡性寒,清热解暑渗湿,且能利水通淋,为主药;甘草清热和中,兼能缓和滑石寒降太过,为辅药;两药合用配伍,使内蕴之暑湿从下而泄,则热可退,渴可解,利可止。 六一散的常用剂量为6-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取六一散适量泡水代茶饮(不可过频)可预防中暑;取60克冲调分次凉饮,3...
-
子宫脱垂 中医名家的治疗有丰富经验
子宫脱垂,古称“阴挺”,西医有采取手术治疗者,但易致经血不能下行排出,变生他疾。其实,本病应用中药或针灸均有一定的疗效。很多中医名家对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已故妇科名家朱小南先生认为,子宫脱垂病因为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肾气不固,胞络松弛所致。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脾气虚弱,纳运不健,则中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根,并系胞,肾气受损,胞络松弛,子宫易脱垂。产后未曾满月,过早操劳,或患咳嗽,以致腹压骤增,为引起发作的诱因。治疗以补脾肾,升提固脱为主,惯用成方为补中益气汤。该...
-
中医温病详解与治疗
温病是由温邪而致的极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又叫外感温热病。它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可通过口、鼻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甚至流行。温热病邪从口鼻进人人体后,首先犯肺,由卫人气,由气入营,由营人血,邪毒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温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势猛,病情发展快,变化多,易于化燥伤阴,甚至耗血动血。成人与儿童均可患此病,但10岁以下儿童最多见。 其临床表现是当温邪侵犯肌表时,可出现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咳嗽、口微渴、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如温邪侵犯脏腑可出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尿...
-
中医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黄帝内经》上讲: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男性在32岁时,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处于最壮实阶段,以后逐步进入衰退阶段,尤其到了“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rd...
-
路老辨治中医之狐惑病
跟路老学习这么久,很少见他用固定的成方。路老诊病用药,多是在诊断后注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然后开出方药。今天有一位病人则几乎用了甘草泻心汤与白头翁汤原方,不免觉得有些意外。 王某,男,38岁。患白塞氏病19年,1990年始发口腔、外阴溃疡,曾用冰硼散、锡类散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经常腹泻腹痛。结肠镜示:回盲瓣处多发溃疡,性质待定。现症:下唇溃疡,口腔内肿胀,外阴部溃疡,时有腹痛,大便不爽,大便后段见脓血样便,有后重感。纳食可,面色晦暗不泽,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弦小滑。 路老分析:此证系...
-
羊水过多的中医中药治疗方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一)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方名】妊娠羊水过多方剂一。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组成】白术20克 陈皮10克 大毛20克 茯苓100克 泽漆10克 黄岑10克。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治法】健脾利水固胎。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主治】妊娠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二)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方名】妊娠羊水过多方剂二。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组成】(1)主方 茯苓皮15克 冬瓜皮15...
-
中医治一年四季畏冷
株洲市 伍春华问:我今年快70岁了,有一个毛病很伤脑筋,就是肩膀、腹部、腰部、膝盖等处,一年四季都畏冷。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天,这些部位也感到寒气袭人,不敢裸露。如果晚上睡觉时不穿长筒袜子,半夜里小腿就会抽筋。这是为什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教授 王明辉 答:根据您所述症状分析,您的毛病多属于寒留血滞引发的肌络收缩、血亏冷痛。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除了四时畏冷外,还常因局部血脉收缩导致肌体某些关节肿痛,有的可引发指(趾)、腕、肘、踝、膝等大小关节受累而胀痛,有的可因血液凝涩而发生痹证。 中医认为,这种病证是因老年...
-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辨证分型
面肌痉挛是指颜面抽搐,即眼睑、嘴角及面颊肌肉抽搐,通常仅出现于一侧。中医治疗此症辨证分型如下。 肝气抑郁型: 颜面抽搐,头晕耳鸣,精神不振,或伴有哭闹,每因情志波动而诱发。舌红,苔薄白,脉弦缓。治疗宜疏肝解郁。药用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佛手12克,薄荷3克,生姜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肝血亏虚型 颜面抽搐,时发时止,伴有头晕目眩,舌红苔少,脉弦细无力。治疗宜养血缓急。药用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鸡血藤20克,钩藤10克,当归...
-
名老中医张文泰用经方治痛症经验
张文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全国500名带高徒导 师,吉林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 得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喜用经方治病,屡获佳效。现将张老临床 活用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症的经验介 绍如下。 一、治疗腓肠肌综合征(脚挛急) 病例:李某,男,67岁,农民。 近3年来夜间小腿常常有阵阵挛急,疼 痛难忍,彻夜难眠,行动不便,且每遇 受凉、劳累时发作更频繁,舌质偏红, 苔黄腻,脉弦细。诊为脚挛急。方用芍 药甘草汤合羚羊角钩藤汤加减:白芍、 薏苡仁各30克,甘草、宣木瓜各12 克,钩藤(后下...
-
中医方 巧妙除掉您的粉刺
本病多发生在男女青春期,发生的部位以颜面为多,也有的散发于胸背上部,起初为多数与毛孔一样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周围红润,用手挤压,有米粒样白色粉汁;有的丘疹发生小脓泡,及而演变成疖肿,严重的发生头痛头胀等不适的症状,有的不溃不破慢慢形成脂肪瘤,影响了男女青年面容的美观,造成心理的负担,不少的青年男女为此无可奈何苦恼不一。本病随不大却缠绵难愈,情况是此愈彼起,旧疹刚消新诊又起,往往绵延数年或十几年,一般在28—30以后自然消失。一般不留疤痕,严重的可留有晓得疤痕,有的形成橘皮脸。现介绍一个外搽治疗此病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