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39页
-
老人夜尿多怎样用中药调治
读者问:我父亲今年75岁,每天晚上都要起夜3~4次。请问,老年人夜尿多怎样用中药治疗? 福建漳州黄先生 专家答:夜间尿多的现象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这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会给健康造成一定的隐患。中医认为,夜间多尿为肾气不足所致,多尿则系气虚、阳虚不能固摄所致,常因肾阳虚及脾肾两虚引起。 一、肾阳虚 表现为小便频数且清长,或夜间尿多,腰膝酸软及冷痛,畏寒,手足不温,动则气短,舌苔白滑,舌质淡嫩且胖。治宜温补肾阳,固摄小便。可服用以下中药方: 处方:胡桃肉15克,益智仁12克,淮山药18克。用法:水...
-
尿频怎么办?中药验方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婴儿昼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 1.韭菜子6克,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2.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 3.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4.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为细末,用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开水送下。 5.五倍子(炒黄,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主要为肾气不足,肾病日久,失治误治,导致肾阳衰微,真阴亏耗,致使肾脏本身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衰惫。由于升清降浊的功能受到破坏,不能及时疏导传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而造成湿浊、湿热、瘀血和尿毒潴留,形成因虚致实,虚中夹实的复杂局面。透析和肾移植己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疗法的有效手段,但其费用昂贵,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延缓慢性肾衰,是我国肾脏病学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为结肠透析,因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且价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方法 治疗组...
-
胆石症、胆囊炎中药验方
胆囊炎、胆石症:即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为急腹症之一。多因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证见右侧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痛牵肩背,恶心呕吐;甚则恶寒发烧,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少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部有包块,或能触及,大小不一,触痛拒按。若热入营血,则有高热神昏、瘀斑衄血、舌绛苦燥;如邪热内陷可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 处方与用法:白术 12克,生黄芪12克,陈皮6克,厚朴6克,桂枝5克,柴胡3克,麦冬6克, 白芍30 克,生姜10克.炙甘苹 20克,延...
-
中药治频发性膀胱炎疗效好
采用中药治疗频发性膀胱炎患者 62例,结果42例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3次以上正常),13例显效f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但尿菌培养仍阳性),4例有效(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仍阳性),3例无效。 方药:泽泻、金银花符15克,猪苓、茯苓、白术、竹叶、扁蓄各10克,桂枝、甘草各3克。若发热恶寒加柴胡、黄芩各10克; 热甚口渴加栀子8克,黄柏6克;大便干燥、腹胀加炒枳壳10 克;少腹拘急、胀痛加自芍10克;尿痛尿黄加车前子、瞿麦各10克;尿中带血加白茅根15克,丹皮10克;血尿甚者加小蓟、藕节各1...
-
单味中药方治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因其病程和治疗周期均长,故中药治疗更具优势。单味中药治肾病.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现介绍几种。 1、黄芪 黄芪为王牌补气药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肾炎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用法:炙黄芪30--60 克.水煎药分2次服,日1剂。或与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蛋白尿者。 2、丹参 属活血化瘀药。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肾皮质血流,减少肾脏细胞凋亡,从而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用法:丹参10~30克,水煎...
-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的一个研究方向。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废物长期侵蚀,代谢严重紊乱,各种器官功能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感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医治疗尿毒症在调节人体免疫方面有十分确切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都具有双...
-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熏蒸疗法有良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 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炎症性的自身免疫 病,以对称性、周身关节炎症为主要特 征,临床以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晨僵、重 者畸形、活动受限,以及乏力、发热等全 身症状为表现。目前以激素、非甾体抗炎 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为主要治 疗方法。我国大陆地区的类风湿患病率 约为0.2%~O.36%。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 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出现关节软 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 能丧失,致残致畸率较高。临床用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
-
中药浸醋外治骨质增生疗效好
骨质增生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 节病,所致的颈、腰背、膝疼痛,肢体麻木, 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病多见于长期伏案和重体力劳动而负 重过度者,由于姿势不当,活动频繁及劳 损,引起颈腰背等处韧带肥厚、椎间盘萎 缩退化,导致骨或关节软骨变性而形成骨 质增生,中老年患者居多。临床用中药浸 醋外用治疗骨质增生,取得满意疗效,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门诊患者,共 50例,男18例,女32例;病程半年以内 15例,半年~1年23例,1年以上12例; 35~50岁8例,51~65岁1...
-
中药热敷:滑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笔者临床用中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地龙100克,山栀200克,云南白药粉剂8支(共32克)。先将地龙、山栀研磨,过800目细筛,与云南白药混匀备用。根据疼痛范围,取适量地龙白药粉末与凡士林调匀,均匀敷于膝关节,用纱布包扎,外川热水袋热敷,每日早晚各1次。2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点评:云南白药活血化瘀止痛,现代研究表明,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民间常用山栀、地龙治疗跌打损伤。栀子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其所含京尼平苷具有较好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外用治疗扭挫伤痛时多以生品研末,并参...
-
中药散治褥疮50例疗效好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 织长期受压,发生缺血、缺氧、营养不良 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易并发感染。多见于 机体衰弱瘫痪和长期卧床以及被动体位 的患者。根据褥疮的发展过程及轻重程 度,可分为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 度溃疡期及坏死溃疡期。对于坏死溃疡 期患者,其治疗相对复杂,花费大,患者 痛苦大,治疗效果欠佳,甚至久治不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伞 身感染。对50例褥疮患者采用中药散治 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选取褥疮患者50例,其中,男32 例,女18例,年龄56~80岁;脑血管意 外...
-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泡脚巧治咳嗽 笔者临床用两味常见的中药鱼腥草、杏仁泡脚治疗 风热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将上药加 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同入 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30 分钟。6天为1个疗程。 此法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咳 嗽。 广西梧州 张志云 跖筋膜炎中药外洗 跖筋膜炎多由于久立、远距离行走或因鞋跟过高导 致足部疲劳、跖筋膜发炎而疼痛。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洗,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强脊炎中药方与运动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脊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治方:寄生、牛膝、杜仲、熟地、茯苓、穿山甲各15克,独活、当归、赤芍、白芍、党参各10克,秦艽、川芎、皂刺各12克,防风9克,细辛、桂心、甘草各3克。用法: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疗程。 中医认为,强脊炎由风寒湿邪内留滞痹阻气血而成,通过活动肢体可使全身气血通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关节僵硬,减少畸形。锻炼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只要长久坚持,必获良效。 两头抬:俯卧于床上,双手放于臀部,头部与双足...
-
中药熏洗治愈老年膝躁关节痛
临床采用中药煎水外用熏洗治疗退 行性老年膝踝关节疼痛,屡获良效,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 中男3l例,女17例;年龄最大74岁,最 小62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3年。 临床表现:胫冷乏力,小腿肌肉麻木 不适,膝踝关节酸胀而痛。其病势缠绵, 常因过度劳累或受寒诱发或加重。 二、治疗方法 处方:鸡血藤、牛膝各50克,花椒 10克。 用法:上药浸泡30分钟,小火水煎 2次,每次煎药20分钟,去渣取汁,共取 药液3000毫升左右,储盆备用。用时将 药液加热至温度适宜(40...
-
关节疾病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法主要的适应症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肌肉损伤、韧带损伤、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骨折术后康复等。 中药熏蒸药物多为祛风湿、活血舒筋、温补肝肾之品,如威灵仙、伸筋草、桃仁等,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可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药物经熏蒸作用于机体后,其发挥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药熏蒸具有以下优点:1、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关节疾病优于其他理疗手法;2、对患者无创伤,病人易接受,...
-
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 中药小偏方
河北杨先生咨询:我今年67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久治不愈,非常痛苦。请问有什么中药小偏方可以缓解该病? 专家开方: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脏腑功能受损,外感风寒热邪,使筋脉痹阻所致。这里介绍一款行之有效的食疗验方,即伸筋草猪蹄汤,苦于风湿性关节炎困扰的患者不妨一试。具体方法是:取伸筋草、木瓜、千年健、薏仁各2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另取新鲜猪蹄1只,洗净去毛,同药袋一同入锅,加足清水以大火烧开,转文火炖煮至猪蹄酥烂如豆腐状,汤熬成一碗浓汁,除去药袋,食蹄...
-
静脉曲张怎么治疗?中药泡足
下肢静脉曲张表现为下肢沉重、胀痛、易疲劳,患肢小腿浅静脉渐现隆起,有时可卷曲成团或囊状,尤以站立后明显,小腿下端、踝部皮肤有色素沉着、瘙痒、湿疹,部分患者可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此病早期采用泡足之法治疗,常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取桂枝50克,木瓜100克。水煎,于每晚临睡前泡足1次,每次30分钟,药液凉后町再加热浸泡,每剂药可连续使用2~3天,7天为1个疗程。 点评:方中桂枝性温,具有温经通脉;利关节的功效;木瓜可祛湿舒筋。两者配合外用泡足,可使下肢血液流通,静脉不曲,并可温经散寒,制止腿抽筋,对初发下肢静脉曲张...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药熏蒸+手法弹拨联合治疗
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创伤、持续劳损、肥胖等)所致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面逐渐被破坏及产生畸形,影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退行性疾病。 以往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软骨退变和滑膜炎症。后来许多人观察发现本病还存在着骨内压升高和静脉疲滞。我们认为由于长期骨内静脉疲滞引起骨内高压一方面骨内高压和静脉疲滞使骨内动脉灌注减少,静脉回流受阻,氧供不足,PH值降低;另一方面使滑膜血流量减少,酸性滑液分泌增多,软骨下骨和滑液的酸性改变引起组织中降低软骨蛋白多糖...
-
临床应用中药熏洗治气滞血瘀型腰突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 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临床应用中药熏洗,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10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外科门诊就诊的腰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中医辨证为气滞 血瘀型,共106例,其中男62例,女44 例,年龄28岁~65岁,病程5天一6年。均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查体及影像学检 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为 气滞血瘀型(症见腰部疼痛,牵扯左下肢 疼痛如刺,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舌暗红, 脉涩滞)。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
-
下肢溃疡(老烂脚)中药方
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另一为缺血性溃疡,也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四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下肢溃疡治方:五枝膏 制作:柳枝、槐枝、桃枝、榆枝、桑枝各适量,剪成小段;制乳香、制...
-
颈椎病的中药内治与外治
中药内治: ①威灵仙、葛根各30克,木瓜、丹参、鸡血藤、枸杞、补骨脂、羌活各15克,白芍2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桂枝6克。 用法:将上述药用凉水泡半小时,用文火煎20~30分钟,连续煎3次,将3次煎好的药汁混拌一起,分3次服用,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每日一剂,连服1~2个疗程(10天)。 ②鸡血藤30克,骨碎补30克,淫羊藿10克,鹿角霜10克,肉苁蓉20克, 熟地10克,莱菔子15克,葛根20克,松节10克,全蝎3克,土鳖虫10克。 上方加水适量,煮取150毫升,每日2次温服。 中药外治:...
-
自制中药鞋垫治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足跟脂肪垫炎、足跟劳损、跟骨骨刺等引起,体重增加、过度劳累时疼痛加剧。用中药自制鞋垫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取花椒10克、吴茱萸6克、肉桂10克,烘干碾面混匀。在棉布鞋垫上铺少许棉花,撒上药末,上面再覆盖一层棉布,然后用线纵横缝纫鞋垫,使得药物固定即可。做好后将其垫于鞋内,一般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换药。 鞋垫中的吴茱萸、花椒、肉桂可温中散寒、除湿止痛,并含有芳香挥发油,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抑菌杀菌消除炎症的作用,坚持使用能有效祛除足跟痛症状。 (中医硕士 刘云丽)...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焗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臀腿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瘀阻络或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可选用中药焗疗法,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青风藤、骨碎补、海桐皮、独活、麻黄、泽兰、乳香、威灵仙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川牛膝、补骨脂、仙灵脾、透骨草各30克,艾叶250克,细辛10克。 [...
-
骨结核中药三方治疗
骨结核,骨痨中医认为是由于正气虚亏,筋骨伤损,气血失和,蓄结瘀聚化为痰浊,流注骨骼关节而发。 熟地25克,当归10克,白术、山药、麦芽各20克,鹿角胶、生龙骨、丹参各15克,人参、百部各12克,肉桂3克,甘草6克。用法:共研板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2克。每6小时温开水服1丸。 草乌50 克、赤芍20 克、肉桂25 克、白酒适量。三药共研细未,酒调敷患处。治骨结核初期。 “三虫散”治疗骨结核,取得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使用方法:全蝎巧克,娱蛤12克,土黔虫12克,鸡蛋15个。先将...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配合手法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程10天。连续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9例占58%,显效11例占22%。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 笔者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