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43页
-
中药泡茶养肝护肝
我们都懂生气会伤肝,但是 处于压力大的社会,有时候人是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所以,在 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懂得一些 养肝护肝的方法,用一些中药材 泡水喝也能养肝护肝。 1。红枣。研究显示,每天给肝 功能差的人喝大枣水,持续1周 能达到保肝排毒的功效。泡水时, 选用大个的红枣,特别是新疆产 的红枣,口感很甜,最好将其撕成 几块再泡。 红枣的一个冲泡细节决定着 它功效的高低。红枣果皮坚韧不 好消化,如果整颗冲泡,很难将其 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 其掰开再冲泡。还要注意的是,新 鲜的红枣不宜冲泡或煎煮。这是...
-
胆囊炎腹胀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
龚某,男,56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不适20天,呃逆,肠鸣腹泻,大便不规则,胃纳可,舌红苔微黄,脉细数。外院B超示:胆囊炎,胆囊缩小。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腹胀(脾失健运,兼湿热阻滞)。治法以行气健脾,清热利湿,中药自拟消痰腹安汤加减,药物有:厚朴10g,枳实10g,法夏10g,陈皮10g,茯苓10g,茵陈蒿20g,鸡骨草10g,白茅根20g,竹茹10g,内金10g,白术10g,大腹皮,10g,甘草1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定期来门...
-
发怒伤肝 中药治愈
有些人遇到不如意之事,便怒气填 胸,不能自遣,烦恼不已。肝性急,宜顺 不宜逆,怒极必伤肝,轻则腹泻,重则呕 血,肝脏会因怒而致病。若肝血少者,更 不可大怒。 用中药方治疗恼怒症11例,疗效 甚佳,现介绍如下。 ll例患者均来自中医科门诊及病 房,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最小26 岁,最大67岁。所有病例均无急重症, 以功能性病变和慢性病为主。 治疗方法:白芍30克,当归15克, 泽泻、柴胡、荆芥、甘草各3克,枳壳1 克,丹皮9克,天花粉6克。水煎分2次 服,每日l剂。服本药期间禁服其他中 药类制剂及辛辣刺激食...
-
治疗肾病中药的五个作用
一、利尿作用 中药的利水药有肯定的利尿作用,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半边莲等,中药利尿药配合温肾药可提高利尿效果,有报道,温肾药可改善肾的血流量,提高肾的滤过率,而利水药可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故两者合用可提高利尿作用。 二、免疫调节作用 据报道,中药中补益药、活血药及清热解毒药均能增加网状内皮的吞噬功能,有些中药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祛风胜湿药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尤其是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据研究证实此药能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减轻肾小球炎症改变。 三、排泄代谢废物...
-
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病案介绍
山西省中医院梁瑞敏主任医师认为病情转归依黄疸为进退,黄疸不治,则变生鼓胀、出血、神昏、发热等多种危证,指出退黄、消除黄疸是肝硬化及肝衰竭治疗的要点。将其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显效1例,现报告如下。 病案介绍 患者王某,男,43岁,山西省晋中市人,个体户,因身、目、小便黄伴乏力2月于2011年8月3日入院。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2006年HBV-DNA载量升高,最高为108cp/mL,于当地间断服中药调治,未系统诊治。2011年6月初劳累后出现乏力,胃脘部不适入晋城...
-
胆囊炎选用疏肝理气中药汤加以医治
胆囊炎属中医胁痛领域,常因肝胆疏泄渎职,气机升降收支障碍,瘀滞肝胆,致瘀、生痰、化热、痰瘀热结所造成的。其胁肋痛苦为肝胆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能循肝胆经络升降收支,瘀滞于肝胆、阻络致瘀,生痰生热,痰瘀热结,致使内胆管、胆囊以及胆囊积液形成。选用疏肝理气中药汤加以医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处方:香附、川楝子、延胡索、赤芍、陈皮、郁金、三棱、丹参、柴胡、蒲公英各10g,白芍、枳实各15g。发热,苔黄,脉数加大黄、黄连各5g;呕吐甚加竹茹、半夏各10g。水煎,滤取药液600ml,每次服用200ml,每日服用3...
-
慢性乙型肝炎腹胀 中药处方逐渐缓解
臌 胀 王某,男,51岁。2011年12月20日就诊。患慢性乙型肝炎1年余,腹胀2月余。患者自诉因腹胀于上月曾在某三甲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无明显疗效,因费用太高,故出院回家,经人介绍延余诊治。检测患者AST:73U/L,GGT:91 U/L,腹水最深处11.8 cm,血小板减少,胆囊壁厚,腹胀,疼痛,纳后腹胀,寐欠安,小便黄,乏力,胁痛,舌淡暗、水滑苔黄腻,脉弦滑。嘱多休息,多半卧位;饮食清淡,勿食燥热之品,低盐,限入液;勿乱服药;定期监测病情。 服水飞蓟素片(益肝灵),2片/次...
-
肾绞痛用中药小承气汤加减
肾绞痛大多由结石梗阻于肾或尿道所致.湿热气血交阻.在加上西药解痉药过量不当.如:阿托品或杜冷丁、654—2等,容易引起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大便不通,致使肠道燥粪排泄障碍.以及疼痛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二者兼夹使脏腑气化功能失职,使粪便浊气积淤肠道。邪热内蕴,侵于肾及尿道、膀胱而出现肾绞痛,腑气不通,邪无出路.不通侧痛,故屡用西药解痉止痛疗效甚微。 用中药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内热蕴结.大便不通的腑实证而引起的肾绞痛,效果很好,一般2~3天,便通痛止. 方药:大黄5克(后下),枳实15克,青皮15克,元胡1...
-
自拟中药方治疗肝囊肿42例
以自拟中药方治疗肝囊肿42例,收 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42例患者均为门诊就诊患者。其中 女24例,男18例;30~60岁34例,60 岁以上8例;病程3~6个月18例,6个 月以上24例;合并胆囊炎、胆结石、肝内 胆管结石16例。42例均未做过消化系 统手术。 诊断标准:胁肋胀痛、上腹部疼痛、 口苦咽干、纳差、黄疸、舌苔黄、脉弦等。B 超检查肝内有囊肿,病程在3个月以上。 治疗:以疏肝理气、清利湿热为主。 处方:茵陈、板蓝根、厚朴各15克,柴胡、 茯苓、佛手、郁金、青皮、枳壳、泽泻、车前 子各10克...
-
乙肝相关性肾炎,健脾固肾养肝中药方
初诊:日期: 2013-07-27 姓名: 陆某某 性别:男 年龄 39岁 住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主诉:发现泡沫尿1年余 现病史:患者缘于1个月前发现尿中夹泡沫,于外院门诊就诊,测血压:150/90mmHg,查尿常规:pro3+,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予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7月3日,患者予外院就诊查尿常规:pro:+。肾功SCR:115umol/L,UA:520;肝功:ALT、AST正常,ALb:38.6。乙肝定量:HBsAg:2722,乙肝E抗体:0.005,乙肝核心抗体:...
-
过频的夜尿中药热敷法
在寒冷的冬夜,一晚上起夜三四次的老人不在少数。过频的夜尿,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更是肾虚受寒的典型症状。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这多属于人体机能衰退,阳气不足而致的虚寒病证,其中与肾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肾阳为人体元阳、真阳,肾阳虚衰则无以生火,会出现一派寒象。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感受寒邪后,最易损伤阳气,出现阴寒偏盛的寒象。肾阳对全身起着温煦、推动、气化的作用。老年人大多素体肾阳虚衰.阳虚则寒。中医认为,肾主水。司膀胱,老年人肾阳虚衰则对水液的蒸腾气化无力,不能制约膀胱,膀胱失约而出现夜尿频数.甚至小便失禁。除此之...
-
湿热蕴结 肝硬化腹水 中药验方
肝郁化火,木克脾土,湿运失调,湿热互结内阻。主要症状有:腹大坚满拒按,身黄目黄,烦热口苦,便结或溏而垢黄,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法当清利湿热,凉血活血。 病案 陈某,男,43岁。2006年10月18日诊。病者家庭有乙肝病传染史,二位叔父及弟皆因患乙肝迁延失治,后转为肝癌去世。其本人三天前因胁痛、目黄,经肝功能及彩色B超检查,诊断为活动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肿大,腹水。现身黄,目黄,两胁胀痛,纳少,烦躁,失眠,大便如羊屎样,三天1次;小便黄如茶水,口苦但渴不多饮,口臭舌红,舌尖边有瘀...
-
隐匿性肾炎,肾虚,中药处方详解
初诊: 2012年01月09日10时05分 科别:二沙三楼特诊 姓名:要某某 性别:女 年龄:60岁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主诉:身体乏力3年 现病史:身体乏力,无腰痛,无尿频急痛,无白带,自诉2011年于外院查B超示单肾缩小(具体资料未见),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辅助检查:2011.11.15,尿常规:BLD2+,RRO1+。2012.1.9尿常规:PRO2+,LEU4+。 西医诊断:隐匿性肾炎 尿路感染 中医诊断:肾虚 处理: 西药处方: 三芪口服液[10ml...
-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治疗处方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表现大多以腰部酸痛及下肢大关节肿痛为临床症状,该病病因不明朗,疗效不肯定,病程迁延,致残率高,其根治方法尚属世界难题。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自制壮督除痹汤治疗该病多人,取得较好疗效,特介绍如下。 组成:桑寄生、千年健、木瓜、川牛膝、怀牛膝、川断、杜仲各15克,鹿角片(先煎)、乌梢蛇各10克,生草6克。 用法:用武火先煎鹿角片10分钟,再将用水浸泡约15分钟许的其他药物和适量的水放入砂锅中。继用武火烧开,并再以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
-
反复蛋白尿,平素畏寒,眼睑浮肿,中药方药详解
王某某,男,29岁,2013年08月28日,因“反复蛋白尿5年,双下肢浮肿1年余”初次来诊。 四诊:患者精神疲倦,平素畏寒,眼睑浮肿,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少许腰酸,无发热恶寒,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咯痰,无恶心呕吐,腹胀,时有口干口苦,纳差,眠可,尿量尚可,尿中多泡沫,大便稀烂。舌淡暗,苔白腻,脉细。患者2008年时体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2+,至中山大学一附院治疗,考虑为隐匿性肾炎,经护肾等治疗后,患者尿蛋白转阴后出院。2013年7月口服美卓乐16mg qod、8mg qod...
-
慢性肾炎综合征,小便夹有泡沫中药处方
初诊: 2013年06月24日 姓名:陈某某 性别:男 年龄:44岁 地址:浙江省洞头县 主诉:发现蛋白尿2月余 病史: 家属代述: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5年,检查未见眼底病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11年3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于当地医院就诊,查尿蛋白:3+,隐血:+-,红细胞:738;24h尿蛋白:2.66g/24h;肌酐:73,白蛋白:31.0,给予肾康片、黄葵胶囊护肾,降糖,抗病毒治疗,症状易反复。 初步诊断: 西医诊断:慢性肾炎综合征?(备注:) 2型糖尿病(备注:) 慢性...
-
中药治尿道综合征疗效好
尿道综合征又称尿频、排尿困 难综合征。病人有尿路刺激症状, 但尿培养无细菌生长。本病多发于 女性,发病机理尚不清,多数专家 认为可能与尿道及其周围腺体发 炎、阴道炎症刺激以及内裤刺激、. 性交、情绪压抑等因素有关。本病 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引起患者 焦虑、抑郁,痛苦不堪。近来临床应 用中药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介绍 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36例病人,全部为女 性,年龄20~55岁,病程30天至5 年,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有明显 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但无 发热、血白细胞增高等全身表现; 多次(3次以...
-
论治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中医中药治疗
名医介绍 程春生主任医师,系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洛阳正骨医院手外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名中医。 程师行医30余载,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笔者有幸随其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经验总结如下。 01 发病机理 人体受伤后脉络破损,离经之血淤积肌肉、腠理而成瘀血。加之有创口,则邪毒可从伤口侵入,引起邪毒感染。轻者伤口局部红肿热痛,重者瘀血阻滞经脉,造成局部充血,经脉...
-
治多囊肾方 肾性蛋白尿服中药茶治
治多囊肾方 处方:石决明、牛膝各18克,益母草、 白芍、茯苓、生地、山药、丹参各15克,天 麻、白菊花、丹皮各10克,山萸肉、夏枯 草、泽泻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滋养肝肾。 主治:多囊肾,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 症见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腰膝酸痛,头晕 耳鸣,面色潮红,尿中带血,胁肋及小腹胀 痛,或触到痞块,口苦咽干,便秘,舌红, 苔黄而干,脉细数而弦。 张硕 肾性蛋白尿服中药茶治 黄芪、玉米须、糯稻根各30克,炒糯 米l撮。煎水代茶,分数次服。每日1剂, 切勿间断...
-
蛋白尿,血尿,标本兼治,利水渗湿化瘀中药方
黄某某,女,57岁,2013年10月21日,因“发现蛋白尿、血尿1月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干,腰酸腰痛,腹胀,双下肢少许浮肿,纳眠可,小便夹泡沫,大便调。舌淡暗,苔微黄,脉沉细。黄春林主任接诊后,辨证为脾肾两虚,水湿浸渍,治则:标本兼治;治法补脾益肾,利水渗湿化瘀。 方药:太子参20g茯苓皮50g山药(淮山)20g旱莲草(墨旱莲)15g 女贞子(盐女贞)15g杜仲(盐杜仲)5g菟丝子(盐菟丝)15g香附(醋/制香)20g海螵蛸(鱼古)15g芡实(茨实)...
-
IgA肾病血尿,尿浊,辅以中药治疗
初诊: 2013年04月03日 姓名:何某某 性别:女 年龄:40岁 地址:番禺区 主诉:发现尿检异常4年 现病史:2009年8月尿提示潜血1+,蛋白1+;完善肾穿提示IgA肾病,遂后在中山医院予肾炎康复片,金水宝,双密达莫,安博维治疗,已于2011年3月25日停用上述药物。目前尿蛋白-,尿潜血2+,尿红细胞:1+。 症见:目前仍有久坐后双足浮肿,咽喉不适,有痰,腰痛,上腹部灼热感,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2013-5-2:尿常规:尿潜血2+,尿红细胞1+。血脂:TC:6.6,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