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第3页
-
采用运动疗法防治高血压
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可以从运动疗法中获益。其中早期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通过单一的运动疗法起到控制血压的作用;中、晚期患者可以减少用抗高血压药物,从而降低药物费用。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张维君教授,请她讲一讲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疗法的学问。 张教授指出:高血压病患者不适合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对心血管的冲击过于强烈,是造成运动中心血管意外或猝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患者应了解自己运动前的血压,采取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走步等,控制好强度及持续时间。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到运...
-
冬季采暖诱发4种内火 去火方
随着室内开始采暖,因火气大、咽喉炎而到医院就医的患者明显增多。当您感觉头晕、鼻子发干、心情烦躁或者长口疮时,这就是上火了。 一进入冬季采暖期,人们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室内,封闭的空间加上持续供暖,这种又干又热的室内环境对身体危害会非常大。长时间处在燥热的环境里,人会受到燥热侵害而诱发各种上火症状。比如,常感觉头晕、口鼻发干、眼睛充血、心情烦躁,有的人还会出现口臭、长口疮、流鼻血、便秘等。 有研究表明,人体适宜的环境湿度是45%~65%,而冬季供暖期间的家里湿度一般只有15%,特别是在中央空调的环境中湿度甚至比家里更低,...
-
指尖采血须防感染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就需要患者多次经指尖采血,但若不注意,还可能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采血后手指的护理。 下面就血糖测定时的皮肤护理提几点建议:1.在测试血糖时根据皮肤角质层的薄厚选择采血器,避免穿刺过深皮肤不易愈合;同时也避免穿刺过浅使采血量不足。2.采血前可用热水洗手,也可以双手对搓增加血液循环,使手指末梢血量充足以利于采血。3.采血前用75%的酒精消毒后一定等干燥后再采血,如果在家里自测血糖,可以用肥皂洗手而不用化学制剂消毒,避免对皮肤的刺激而使皮肤变干燥。4.采血时不要扎手指肚正...
-
哈医巧用食物采治病
哈萨克族医生认为,驼奶性微热,其他奶性平。奶有滋补、安神;养阴、解毒作用,可作为病后身体虚弱者滋补之用,还可以治疗除硫酸铜以外.的其他毒物造成的中毒。驼奶加入微量马钱子发酵后饮用,可以强阳壮体,并对食道炎、手术后恢复及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有益。酸奶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并可稀释血液,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黏度。发酵的马奶(和木孜)性平,可补气强身,还可用于防治贫血、肺痨、虚损等病症,加入丁香末饮用则疗效更佳。马奶发酵后的沉淀物可用于催吐,治疗痰食积滞。 羊肉和马肉性热,...
-
掌握适度运动 采用自测方法
进入春季.中老年人都喜欢到室外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如果运动达不到一定强度.就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如果运动过度,则会引起骨质疏松、肌肉酸痛,甚至骨折。因此。中老年人锻炼应提倡运动适度。所谓运动适度是指低强度、有节奏、不中断的运动,即每天运动消耗大约2000卡路里的热量。为了有效掌握适度运动.可以采用如下自测方法。 脉搏多少 适度运动后.身体的主要表现为:脉搏次数有所增加,一般每分钟100次左右;周身血液增加.面色和肢端色泽红润;脉搏有力、规律。加快的脉搏在活动后6小时内恢复正常.最迟不超过次日早晨。若锻炼过量,则脉搏...
-
老年人宜采取复合式健身
体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园、公路、街道作为主要健身场所,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5次,半数以上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但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长走、跑步或健身操。 专家指出,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 据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 长跑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著,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
孟河医派 博采众家精研医道 古为今用开拓创新
孟河医派发源于孕育了1600年齐梁文化的孟河两岸,传承数百年,枝繁叶茂,百花齐放,诞生了众多中医大家,创造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及诊疗方法。新时代,孟河医派在传承先贤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集诊疗、科研、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体系,为更多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也为中医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采众家 精研医道 孟河医派起源于孟河流域,发展和繁荣都得益于其独特有效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方法。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及诊疗方法为何能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其疗效显著、效用如神之外,这和孟河医派...
-
《神农采药图》与应县木塔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塔高67.31米,共9层,包括5个明层、4个暗层,底层直径30.27米,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1961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1974年应县木塔实施抢险加固工程,维修时经过5次发现整理,共得佛经75卷、佛画4幅,七宝与佛牙舍利68件,残卷15包,手抄本4包。从1978年冬至1981年春,历时2年多,这批文物被修整恢复了原貌。据《文物》杂志1982年第6期介绍,修复后的应县木塔共有辽代文物160件,其中有辽刻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