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便 第24页

便 第24页

  • 调肠疗便秘 医案处方

    调肠疗便秘 医案处方

    医案:抑肝畅腑,调肠疗便秘   贾某,女,33岁,于2013年7月9日初诊。   主诉:大便困难6年余。患者六年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排便不畅,二三日一行,便质不燥,排便后仍有便意,情绪不畅则加重,曾服用麻子仁丸及疏肝解郁颗粒疗效不显。现便秘依旧,腹胀,矢气频频,双乳胀痛,善叹息,情志抑郁,食后胃脘胀满,纳差,乏力,腰困,睡眠欠佳,苔厚腻,脉弦滑。郭诚杰辨证为气秘,属肝旺胃气虚弱型。予疏肝解郁,畅腑通便为治则。予四逆散加减。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2克,白芍15克,佛手12克,白术1...

  • 便秘大便难出治以补气为法

    便秘大便难出治以补气为法

    矦某,女,53岁,2012年8月初诊。诉近一年来,大便秘结,数日不可,脘腹胀满,便时用力,大便难出,汗水淋漓,痛苦不堪。观其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烦不欲食,六脉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一年来,多方医治,终难收效。观前医多用四磨、承气、平胃散之属,也有用麻仁丸之类,药后时有小效,但停药后便秘如故。余观其实属气虚之候,气虚则大便无力推送,致使浊气鄙人难以升提,故气滞肠胃,腹胀满闷,大便艰涩,断然治以补气为法。 立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50g,党参15g,白术20g,升麻3g,柴胡3g,当归18g,陈皮6g,枳实9...

  • 便秘不可误用大黄泻下

    便秘不可误用大黄泻下

    便秘是多伴在其他病证中的一个症状。凡遇到便秘,不可不加辨证地应用大黄泻下。《中医内科学》把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皆是应用的泻下法。但有些便秘情况特殊:如诊治某些虚弱病伴有便秘,误投以大黄泻下通便,不但不会取效,反而效得其反,致病情加重。 典型案例 董某,男,66岁。2012年9月26日就诊。排大便困难2年,近1个月来加剧,近2年大便排出越来越困难,但痛不重,舌质胖大边有齿印,色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治则:补肺气助肠气。 处药:黄芪15g,太子参15g,生白术15g...

  • 穴位贴敷治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穴位贴敷治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 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 病症,习惯性便秘为经常性的大便 不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以 “十枣汤”贴敷穴位治疗该病48例,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患者中,男18例,女30 例;年龄小于16岁者4例,17—40岁 者21例,41~60岁者17例,61岁以 上者6例;兼有腹胀腹痛者28例, 纳食减少者20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芫花、大戟、甘遂各等量, 大枣适量。 制法:上药共研成粉,以蜂蜜和 丸,密封于干燥处保...

  • 仲景治疗便秘 便而不畅的病证

    仲景治疗便秘 便而不畅的病证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 秘结不通, 排便周 期延长, 或周期不长, 但粪质干结, 排出艰难, 或粪质不 硬, 虽有便意, 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仲景治疗便秘具有 以下特点, 现归纳如下。 ( 1 ) 泄热通腑 该法主要适用于邪热内聚阳明之胃 腑, 燥屎互结, 腑气失通。症见痞、 满、 燥、 实、 坚之腑实 证。根据病情之轻重缓急和证候之差异, 分别采用大承 气汤攻下实热、 荡涤燥结, 小承气汤泄热通便、 消滞除 满, 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 润燥攻坚。如第 2 1 5 条云: “ 阳明病, 谵语, 有...

  • 儿童便秘防治常识

    儿童便秘防治常识

    从宝宝呱呱坠地起,家长们就为宝宝的“吃喝拉撒”操碎了心。饮食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孩子便秘,这可愁坏了宝爸宝妈。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静介绍,便秘易导致肛周疼痛,甚至肛周黏膜撕裂出血等情况。久而久之,孩子抗拒排便,越不排便大便越硬结,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家长们对于儿童的便秘常识了解多少呢?如何预防? 王静称,家长们首先要弄清孩子便秘的原因,极少数孩子是因为疾病导致,如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代谢性疾病引起,或者因为发烧导致暂时性便秘,这就需要发现儿童便秘...

  • 中医便秘 用清泻通便方治之

    中医便秘 用清泻通便方治之

    验案举例: 朱某某、男、73岁、长期大便秘结,每隔三天靠清泻通便剂或开塞露通便。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降压、降脂等西药在用中。来诊时患者大便已四天未解,腹胀脘闷、频频嗳气。腰膝酸软、面色晦暗、神疲肢乏、气短懒言、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浮大并重按无力。 诊断:中医便秘〔正虚邪突、脾肾两虚〕;西医1、高血压病2、冠心病 治法:益气养血通便,以中为主。 组成:北芪30克、当归20克、升麻10克、白术10克、甘草5克、枳实10克、火麻仁30克、大黄10克(后下)。 功效:益气养血通便。 主治...

  • 便秘运动清肠法 按摩清肠法 饮食清肠法

    便秘运动清肠法 按摩清肠法 饮食清肠法

    观医院门诊病人症状千奇古怪,如口气重、咳嗽经久不愈、面部黄褐斑、痤疮、脓点四处开花、疮疡久不愈合等,究其原因,与肠中积便有很大关系。 便秘导致体内毒素沉积,已经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便秘首先与厚腻饮食有关,有些人无辣不欢,常食酸菜鱼、辣子鸡等多盐厚腻的食物,肠胃积热后,耗伤了津液,慢慢肠道干涩燥结;有些人喜欢吃寒凉生冷,如柿子、海鲜,耗伤阳气,阴寒之气聚集体内,凝积了肠道。其次,便秘与情志不畅和缺乏运动有关。现代人压力较大,常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容易导致大肠气机郁滞。 日常生活中,时时会产...

  • 中药三七治便血

    中药三七治便血

    便血归于中医血证领域,其间便血色黑者为远离肛门处的胃肠出血,称为远血;便下鲜血或先便后血,为近肛门端的肠段出血或痔疮出血,称为近血。本篇所论述之便血属远血领域。 中药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现代药理学研讨白及可明显缩短凝血时刻及凝血酶原时刻,对胃肠道黏膜有维护效果。 临证中凡遇糜烂性胃炎伴有出血、胃及十二指出血等导致的便血,不管中医辨证属邪热迫血妄行、血逸脉外,仍是气虚不摄、血逸脉外的出血,均...

  • 中医对于便秘的处理

    中医对于便秘的处理

    便秘对于很多老年朋友可能并不陌生,也让他们痛苦不堪,时好时坏、不期而至的特点也让人非常烦恼,实在不行了,也只有开个药改善一下。其实,中医对于便秘的处理更贴合生活习惯,值得推荐。 老 中 医 指 导 便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其症状特点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中医认为,本病证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治疗上宜先辨寒热虚实,实则以泻热、温散、通导等祛邪之法,并兼以顺气导滞之品;虚则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

  • 大便干结便秘,不寐 方药代赭石

    大便干结便秘,不寐 方药代赭石

    邹某,女,45岁。2018年10月12日就诊:患者失眠大便不通已5年,伴月经不来二个月。曾服中药作用不甚显着,经朋友介绍来门诊用中药医治。刻诊见面色无华,疲劳感严峻,腹胀,口干舌燥,懒于饮食,今夜不寐,胸闷短气,心里常感发烧感,大便根本4日1行、便结,舌红脉弦细数。 确诊:大便干结、不寐(气血亏虚,阴不潜阳,肠中津液缺少)。 方药:代赭石40g,白术80g,当归30g,熟地40g,肉苁蓉30g,内金15g,黄芪40g,元参20g,三棱5g,莪术5g,砂仁15g,茵陈6g,生麦芽10g,山药30g...

  • 中医一招防便秘

    中医一招防便秘

    现在的孩子喜食肉类的多、不爱喝水的多,因此,我在门诊上会遇到很多便秘的患儿。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便粗硬难下,甚至会造成肛裂。患儿不愿意口服中药,家长又常常担心长期使用开塞露会形成药物依赖性。那么,作为中医儿科大夫如何破解这种矛盾呢? 其实有一种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用中药天花粉煎汤塞肛。方法是取中草药天花粉4~5克左右(年龄小于两岁的患儿酌减)用文火煎十多分钟,煎成20毫升左右的药液,晾至37℃左右与孩子体温相似的温度时,取空开塞露瓶子一个,将药液吸入空瓶,等到孩子想大便而难于排出的时候...

  • 老年性便秘古方补法治之

    老年性便秘古方补法治之

    很多老人都会有便秘的问题,一到便秘难以解决的时候,一些人就会用含有大黄或者番泻叶成分的泻药,或者用开塞露等润滑剂来排便,似乎“泻”是对付便秘的唯一好办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提醒,这些做法有可能导致肠粘膜和肠神经受损,影响肠道的敏感性,导致便秘的加重。其实有些时候,“补”也能对付老年性便秘。 柳东杨介绍: 老年性便秘主要分为 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器质性便秘 是因消化道肿瘤、肠粘连、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肠道梗阻。...

  • 治疗便秘验方

    治疗便秘验方

    如果出现有便秘的情况,考虑可能是由于大便干燥的情况导致的。或者是出现了有消化不良,或者是由于有饮食不当的情况引起的,和出现了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导致的。建议你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通便的药物,或者是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多喝一些温开水吃一些益生菌帮助排便。 治疗便秘方 制法:取无花果(干果)5~7个,碾碎后煎汤,加蜂蜜适量。 用法:空腹服用,每日2~3次。 功效:无花果有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润肠通便的功效。蜂蜜有调补脾胃、清热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肠燥便秘等。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

  • 数天未排大便腹胀 食积便秘案

    数天未排大便腹胀 食积便秘案

    吴某,男,65岁,2008年1月6日首诊。患者连续3天六餐参加宴会,4天未排大便,腹胀2天未敢进食。现面部红赤,腹部涨痛,有压痛,尤以左下腹明显,欲呕,发热,口苦口臭口干,连续2夜烦躁不安,唇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处方: ①番泻叶10克,加水150毫升,煎至水沸即停火,待温服下。 ②大黄(后下)10克,黄连10克,神曲15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麦冬12克,山楂10克,石膏30克,水煎服。 嘱先服①方,一小时后服②方。四小时后来电,患者服①方一小时后连泻大便3次,服②...

  • 郁证便秘论

    郁证便秘论

    现代医学将慢性便秘定义为存在至少 3 至 6 个月 的以下 2 个或 2 个以上症状:排便频率减少, 排便费 力, 粪便变形, 粪便干结, 排便不尽感或直肠肛门阻塞 感, 需手法辅助排便, 未使用泻药情况下罕有稀便 [1 ] 。 中医将便秘定义为大便秘结不通的病证, 可表现为排 便间隔延长, 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长期以来, 中医 按虚(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实(热秘、 气秘、 冷秘)为 纲辨治便秘。其实, 便秘无论虚实, 都存在因七情失和 所引起的郁证性便秘, 对此需要从郁论治或配合从郁 论治, 方能取得...

  • 经常大便秘结 气虚便秘案

    经常大便秘结 气虚便秘案

    黄某,男,72岁,2007年6月3日首诊。患者三个月前做胃溃疡手术,近二个月来经常大便秘结,5~8天一次。现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口淡纳少,食则腹胀,虽有便意,难以排出,努挣乏力,挣得汗出短气,也未能排尽。便不硬,便后常是周身无力,难以站立,唇舌淡,舌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缓,血压95/55毫米汞柱。 处方:黄芪30克,新开河参15克,陈皮10克,生白术50克,当归身10克,日煎服1剂。 2007年6月9日二诊 大便3天1次,较易排,全身症状减轻,纳稍增,效不更方,再进6剂,大便2天1次,排出畅快,...

  • 防治便秘有法循

    防治便秘有法循

    俗话说“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浑身轻松”。为了使机体轻松,就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便秘。便秘并不是只是指大便“干燥”的意思,还包括排便次数减少;或粪质坚硬,排出困难;或排便无力,出而不畅。有人曾总结为“三太”,即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这都属于便秘的范畴。对患有便秘的人们,不一定要服用药物,通过合理的起居养生保健,构建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配合运动和按摩就可以消除便秘。 生活要规律 生活规律,运动有序,则气机条畅,肠胃润滑,...

  • 直肠无力性便秘 畅舟通便四步助力

    直肠无力性便秘 畅舟通便四步助力

    直肠无力性便秘中医诊治策略与思路 直肠无力性便秘是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一个类 型,临床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会阴下 降等,以直肠壁松弛、张力下降为主要病理特 征 [1 ] 。临床特点为排便费力、肛门及会阴区坠胀、 排便不尽感甚或需手助排便。直肠无力性便秘是中 老年妇女慢性便秘中的常见类型,是一类多因素、 复杂性病症,具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还可能引发心 理和精神问题 [2 ] 。笔者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直肠 无力性便秘,现将治疗思路与方法阐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 宝宝便秘 饮食调理小方

    宝宝便秘 饮食调理小方

    很多宝宝,特别是吃奶粉的宝宝经常会出现便秘的问题,有的严重的甚至每周才排一次大便,非常辛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罗菲介绍,宝宝便秘大部分属于功能性便秘,这种功能性便秘经过饮食调理等可以痊愈。下面专家就教你几个小贴士助你“破”便秘。 1 蔗汁蜂蜜粥 材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 做法:将大米煮粥,待熟稍凉后调入蜂蜜、甘蔗汁即成,每日一次,连续3-5天。 功效:这款粥可以帮助宝宝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热病后津液不足...

  • 席作武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便秘

    席作武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便秘

    席作武,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对阴虚津亏肠燥型便秘的治疗有独到见解。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便秘直接原因有热、实、冷、虚四种。《伤寒论》将便秘分为阳结、阴结和脾约。胃肠积热者发为热秘;气机郁滞者发为实秘;阴寒积滞者发为冷秘;气血阴阳不足者发为虚秘。   便秘总以虚实为纲 实者病机...

  •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论治便秘验案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论治便秘验案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素问·举痛论篇》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张仲景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诸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

  • 帕金森病 便秘的中医认识

    帕金森病 便秘的中医认识

    基于“肠-脑轴”理论辨治帕金森病便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动作迟缓、肌强直、肢体震颤、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伴见流涎、便秘等系列自主神经症状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P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PD发病率为0.1%~0.2%,仅次于脑血管意外[2,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此数据预计于2030年翻倍[3]。中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病患病率为1.7%[1];PD便秘发生率高达60%~70%,且常早于帕金森...

  • 防治便秘饮食疗法

    防治便秘饮食疗法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失去了津液滋润而导致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气虚血衰更容易发生便秘。 长期便秘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轻则会引发下腹疼痛、胀满、矢气、食欲不振、头昏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易诱发急腹症、促进衰老。由于便秘排便时、因屏气用力等原因,还易诱发高血压、中风和心梗等病的发生,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预防便秘的发生是中老年便秘患者养生保健极为重要的任务。 防治便秘虽然可服用药物,但长期服药则弊多利少。而饮食疗法不但最方便、最经济,也最安全而有效。 特别是老年人...

  • 陈国权治疗便秘经验

    陈国权治疗便秘经验

    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教授行医半个世纪,临床上善治疑难杂症。他认为便秘表现在大肠,实则关乎五脏。下案则主要表现在肝、肺、脾、心。肝阴虚则气滞,日久则传病于脾,致脾运不及而便秘。肝阴虚尚能生风,目失其濡而痒;肺阴虚不仅咽略红,且不能与大肠相表里,传导失职也致便秘;心肺同居胸中,肺阴虚侮心,致心阴也虚。心肺俱病,心不能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不能分清泌浊,致慢性淋证频繁发作。况长期的便秘本身亦能导致淋证的初发与复发,故十多年前陈国权教授即提出了著名的“《金匮要略》二阴相关”理论。“&hell...

  • 心力衰竭便秘的茶饮药膳

    心力衰竭便秘的茶饮药膳

    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型,对心力衰 竭便秘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特色护 理技术及茶饮药膳等饮食护理措施,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血虚肠燥型。症见大便干结, 呈球状,口干少津,形体消瘦,颧红, 手足心热;或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 忘,头晕目眩。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的患者。 辨证施护:1.虚证患者注意保 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2.饮食以易 消化、补益为主。多食益气养阴、活血 化瘀之品,如饴糖、山药、银耳、百合、 枸杞子、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 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并尽可 能补充一些油脂...

  • 治便秘蜜煎导方

    治便秘蜜煎导方

    传说张仲景少年的时候,曾跟随同乡名医张伯祖学医。 一天,进来一位病人,说:“大夫,我总是口舌干燥,口渴,还总出汗,小便挺通畅,大便干硬难出。您快给我看看吧!” 张伯祖边听病人述说,边诊脉察色,他认为这是由于外感热病,发汗伤津,津液内竭所致。可是,从脉象来看,病人的体质又比较虚弱,不便使用泻药。这可如何治疗? 正当张伯祖犯愁犹豫之际,张仲景在一旁看到老师如此犯难,也认真思考起来,帮忙想办法解决问题。忽然,张仲景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法子。他凑到老师耳边,悄悄跟老师说了...

  • 刘茂林治便秘方

    刘茂林治便秘方

    处方:黑芝麻30克,当 归、火麻仁、郁李仁、桃仁、 杏仁、瓜蒌仁、厚朴各10 克,枳实8克,大黄(后下)、 芒硝(冲服)各5克,蜂蜜 20克为引。 加减:心胸烦热,手 足心热,阴虚明显者,去 当归,加生地12.克,玄参 lO克,麦冬15克;便秘 丽不予,气虚显著者,去 枳实、厚朴,加太子参20 克,黄芪15克,白术12 克;便秘腹胀,气滞严重 者,加炒槟榔10克,沉香 6克;厌食恶心者,去黑芝 麻,加炒莱菔子、炒神曲、炒 麦芽、炒山楂各10克,炒鸡 内金12克;口中有异味者, 去黑芝麻,加藿香、佩兰各 lO克,苏...

  • 便秘十天 中医病案与处方

    便秘十天 中医病案与处方

    【病案】   沈某,女,67岁,2016年5月17日初诊。   主诉:便秘十天。大便2~4天一行,大便干燥,排出艰涩困难,臭味重,尿频色白,腹满胀痛,无反跳痛,舌淡暗苔根黄,脉滑。既往有轻度抑郁、焦虑病史。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便秘乃因肾精不足、肠胃燥热所致,治当润肠通便、补气温阳为主,方用济川煎合麻子仁丸化裁。   处方:全当归10克,怀牛膝20克,肉苁蓉30克,建泽泻10克,广升麻5克,生枳壳10克,火麻仁20克,杭白芍15克,川...

  • 异病同治便秘案 痿证案 肾结石案

    异病同治便秘案 痿证案 肾结石案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学的内容之一,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深刻理解和掌握两者的意义,对于中医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异病同治的提法始见于《内经》。异病同治就是对于几种不同的疾病,也会因各种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相同性质的证候,即有异病同证一说。 针对相同的症候,也就可以有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本文所论的痿证、便秘、肾结石、急性腰扭伤属于不同的病证,由于基本病机为气虚血弱所致,可用益气生血,养血通脉的方法进行治疗。 痿证案 王某,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