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 第2页
-
妊娠恶阻食入即吐 中药熏气法治
妊娠恶阻临床常见,严重者往往食入即吐,以致影响营养吸收,故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从而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及孕妇身体健康,对于此类患者,余每以熏气法治之,常获良效。 药物及方法:取鲜芫荽(即食用香菜)一把,紫苏6克,藿香6克,陈皮9克,砂仁6克,煮沸后,倒入壶内,壶嘴对准患者鼻孔,令其吸入,做深呼吸运动。每次吸5~10分钟,每日2~3次,连续用3~5天。对妊娠恶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芫荽性辛温,含挥发油,有浓烈的异香味,功能宽胸和胃,定逆止呃,悦脾醒胃。多数患者闻此芳香之气,便会顿感舒适,加之紫苏、藿香、陈皮...
-
降逆止呕 刘丽芳治疗妊娠恶阻
名医治妊娠恶阻(肝胃不和)方 处方:苏叶、法半夏、黄芩各10克,茯苓、熟地各 15克,陈皮、甘草各6克,竹茹、葛根各12克,黄连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抑肝和胃,降逆止呕。用于治疗妊娠 恶阻,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呕吐酸水或苦 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 脉弦滑。 创方者:刘丽芳 名医治妊娠恶阻(脾胃虚弱)方 处方:木香、砂仁、陈皮、甘草各6克,苏梗、白 术、熟地各12克,茯苓、山药、党参、薏苡仁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
-
妊娠恶阻各种治疗方法
妊娠病 妊娠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本病的产生是因妇女受孕以后,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致使孕妇机体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亢的生理状态;同时,随着胎体渐长,往往影响气机之升降,这些生理变化,多数孕妇皆能适应,但对于素有脏府气血偏盛偏衰,或孕后复感邪气,则可伤及脏府、气血或冲任,从而发生妊娠病。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指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人而吐者。本病发生原因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如下。 [方一] 鸡蛋1个,白糖30克,米醋6毫O升。将米醋煮沸,人白糖调溶,打入鸡蛋,煮至半...
-
妊娠恶阻服夏茹糊
妊娠恶阻表现为妊娠后引起恶心呕吐,严重者饮食不进。中医认为,半夏辛温,有降逆止呕的功效;竹茹甘微寒,能除烦止呕。两药相配,煎液无任何异味,加面粉煎成稀糊服之,可增强和胃降逆止呕的效果,见效快,疗效高,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不影响孕妇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 方法:取制半夏15克,清水浸泡,每10分钟换水1次,直至口尝无异味,加竹茹10克,清水300毫升煎沸,得煎液200毫升,第二、三煎分别加水250毫升,煎出药液 200毫升,将3次药液混合共600毫升,加面粉50克,煮成稀糊,分多次少量频服,每日服l剂。待恶心呕吐减轻...
-
通管汤治输卵管阻塞
处方组成:赤芍、川芎、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桃仁、昆布、海藻、夏枯草、炮山甲、皂角刺各9g,丹参30g,益母草、路路通各15g。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凉血活血,软坚化结。主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青皮、陈皮;寒凝者,加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输卵管积水者,加猪苓、茯苓皮、泽兰、薏苡仁;有附件炎者,加败酱草、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结核性者,加百部、十大功劳叶;小腹痛重,加延胡索、生蒲黄、炒...
-
妊娠恶阻 止呕醒胃安胎中药方
吴某,女,26岁,2012年4月2日初诊。 妊娠1个月余,晨起呕吐,厌食,食则吐,二便常。舌红,苔白,脉弦细滑。西医诊断:早孕反应;中医诊断:妊娠恶阻。治法:止呕、醒胃、安胎。处方:白术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砂仁10g(后下),谷芽30g,內金10g,柿蒂10g。服3剂后已止呕,仍有厌食,继续服用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能进食。 【组成】 白术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砂仁10g(后下),谷芽30g,內金10g,柿蒂10g 【功效】 止呕、醒胃、安胎 【主治】 妊娠恶阻 【组方原理】妊娠...
-
妊娠病的治疗 恶阻的治疗当平冲降逆
妊娠病的治疗,首当辨识胎元正常与否,安全用药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中医药在保胎上具有很大优势,但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故治疗应谨慎。 平冲降逆治恶阻 谨防输液添水湿 恶阻,乃怀孕早期恶心阻其饮食,头晕呕吐,甚至食入即吐。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是恶阻的主要病机。从中医理论看,恶心呕吐者多责之胃失和降,而恶阻区别于其他呕吐,是由于孕早期冲气上逆,扰于胃而致。 治病求本,恶阻的治疗当平冲降逆。方用自拟桂芍平冲汤:桂枝9克,白芍9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怀山药15克,紫苏梗6克...
-
出口梗阻便秘,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挂线疗法
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指因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而导致的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是造成出口梗阻便秘的原因之一。正常人在静息状态时,耻骨直肠肌呈收缩状态,而排便时该肌肉松弛,以利大便排出,若排便时候耻骨直肠肌不仅不松弛反而呈收缩状态,则影响大便顺利排出[1]。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任何职业的人群。临床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大便干,或大便不干但排便费力,需手法协助排便,有便意但不能排出,排便次数少(每周少于3次),...
-
外痔多与湿热下注或瘀血阻滞有关
外痔一般分为血栓外痔、炎性外痔等。外痔都可以在肛门外面摸到类似疙瘩的东西,常伴有肛门潮湿、异物感、肿胀、疼痛及充血等。临床应用证明,中成药京万红软膏治疗血栓外痔或炎性外痔都有良效。 方法:选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清洁肛门,用京万红软膏涂抹于患部,1天2次。血栓性外痔在局部涂抹软膏后,也可用纱布条固定,每日换药1次。多数患者用药2~3天后肿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可连用7天1个疗程。 外痔多与湿热下注或瘀血阻滞有关,其病机为:气血瘀阻、不通则痛。常见诱发因素为过食辛辣,嗜酒,久坐少动等。最早它是用于治烫伤,...
-
经方治疗急性阻塞性黄疸案
唐某,女,56岁。因腹痛、身黄伴下肢浮肿半月,于2013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半月前右上腹疼痛,胀满不适,口苦,不思饮食,渐至全身皮肤发黄。曾在某西医医院输液及中药治疗(用药不详),病情加重,下肢浮肿。遂来余处求治。原经治医院检查资料彩超示:胆囊未探及;胆总管结石伴扩张,胆总管上段内径1.2厘米,查见多个强回声团伴淡声影,最大约1.1厘米;右肝内胆管内径约0.7厘米,内见多个强回声堆积,最大约0.8厘米;脾大(脾门厚5.4厘米),脾静脉增宽(0.8厘米);腹腔积液(4.7厘米)。血液生化:丙氨酸氨基转...
-
姜泉教授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
姜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姜泉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多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疑难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特访谈如下。 成长与治学 问:在您从医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哪些? 答:《黄帝内经》...
-
颈椎病(寒湿阻络型)耳穴疗法
患者女,56岁。主因颈部疼痛3 天,于2006年12月6日来诊。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曾在某医院门诊按摩治疗,疼痛未得到缓解反而加重,经介绍来诊。 患者颈项部僵硬疼痛,向下低头及颈部向左右旋转时疼痛,左侧疼痛剧烈,颈部向左侧旋转时,左侧肩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手指麻木。左侧颈肌紧张,左侧C3~C7椎体棘突旁压痛阳性,可触及条索状物,左侧肩胛肌、斜方肌有明显压痛,颈部左右旋转受限,尤其向左旋转受限明显,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核磁检查平扫示C3~C7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舌暗红苔厚腻,脉紧。...
-
治慢性肠梗阻验案
病例:徐某,女,47岁。一年前在北京打工,从事餐饮业,突发腹部疼痛,医院检查为肠梗阻。经医院保守治疗半月后出院。后每2~3个月必发一次,每发须住院治疗(胃肠减压或灌肠)方可缓解。现诊:面黄体瘦,神疲乏力,腹部胀痛,气逆不舒,大便不通,饮食少进,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辨为肺气虚寒,大肠失于温煦,气不化津,结塞为秘。宜从肺治,法宜温开宣降,肃肺通便。处方:薤白、杏仁、桔梗、木香、枳壳、白芍各12克,前胡、黄芪、紫菀、延胡索各10克,党参8 克,川贝母5克,厚朴18克。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
-
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白花蛇舌草和当归两药,在不全肠梗阻的防治中有重大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利肠道湿热,而大剂量的当归即能润肠通便又可温润肠道,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从而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以证之。 例一:患者李某,女,55岁,于2011年6月8日上午就诊。主诉:腹痛腹胀大便闭涩不畅20天。腹痛腹胀,以右下腹为主,大便秘涩不畅,有时用开塞露可排少量稀糊状便,便意差,每日下午与夜晚右下腹胀满灼热疼痛不适.在某医院已服用中药5剂(药名、药物剂量不详)和点滴用药5天无效,故来就诊。体检:右下腹及...
-
强心化瘀复脉汤治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心气虚,心阳虚,脉络瘀阻以致心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多见头晕,乏力,气短,自汗,心悸,胸闷,面色苍白,活动时气急昏厥,舌质苍白,舌苔薄白,偶有兼内热者舌红苔黄,脉细弱或涩滞。血压多偏低或正常,心率缓慢。笔者自拟强心化瘀复脉汤治疗该病,疗效良好。 该方由红参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三七20克,红花12克,降香20克,檀香10克,川芎15克,麻黄10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组成。水煎服,日1剂。方中红参、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益气固脱;麻黄、附子、桂枝...
-
自创肠梗阻汤治疗肠梗阻
笔者临床60余年,自创肠梗阻汤治疗肠梗阻,经临床150余例验证,均能在2剂药内,药后4~6小时内胀消满除,结破塞开。特别是对一些经手术后再复发的肠梗阻患者,不能或不愿再手术时服用十分稳妥。 组成 柴胡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枳实10克,枳壳10克,大腹皮、槟榔各3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木香9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水煎服。 方解 此方为粘连性肠梗阻,经手术治疗后又再次发生肠梗阻患者而设,一般多为气结型肠梗阻。因患者手术后又复发梗阻,身体虚弱,设若攻之过甚,则体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