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治 第10页

外治 第10页

  • 痛风外治洗剂方

    痛风外治洗剂方

    花椒薄荷洗剂:川花椒、艾叶、薄荷各20克,大黄、芒硝各30克,水煎外洗。具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证属寒湿痹者。 用热毛巾热敷能减轻肌肉关节疼痛,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千万别用热毛巾帮助热敷减痛,这样做不仅不会止痛,还会使疼痛加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包括:突然的脚趾痛如刀割,夜间因关节疼痛而被惊醒,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充血、并有压痛,不能盖被子,摸上去很烫。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一般会在24小时内达到高潮,并伴有局部皮肤脱屑和瘙痒,也有的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腰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外治法来治疗腰痛,其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握药法:用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用双手各握一半药糊,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 次为1疗程,用于治疗寒湿腰痛。手是人体最为灵巧的器官,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联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故用芳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之剂,握于手心而取效。 2.贴足法:制附子10克,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

  • 足跟痛用跌打丸外治

    足跟痛用跌打丸外治

    足跟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病,用跌打丸外治足跟痛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 1.取跌打丸1枚,白酒50毫升,艾条1根。备小瓷碗1个,倒人白酒,将其点燃,放人跌打丸约10分钟后自动灭火,用残余的白酒涂擦患处数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后,将药丸捏成5X5X0.3厘米大小的薄饼,贴敷于患处。点燃艾条,行隔药饼灸。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次30分钟为宜。灸毕,用敷料及胶布固定。以后用同样的方法,每天换药1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基本可愈。 2.取跌打丸2枚,白酒适量。将跌打丸用白酒蒸化成膏状备用。洗净患处...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有何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有何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有何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可在传统内服药物基础上, 运用中药外治法, 突出外治法靶关节治疗优势, 这不仅能较好地改善药物的吸收过程, 有效地减缓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同时能使药物更迅速地作用于病变关节,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优势。 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种手段, 包括中药敷贴疗法、针灸疗法、熏洗疗法、热熨疗法、热敷疗法、热蜡疗法、蒸汽疗法、药棒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 能起到缓解关节肌肉疼痛、改善肢体...

  • 外治妙法病可洗 痔疮案肛周湿疹案

    外治妙法病可洗 痔疮案肛周湿疹案

    □ 蒋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痔疮案 王女,59岁,2006年3月31日就诊。患者患内痔4年,肛门痛及出血1周;伴有便秘,子宫下垂;舌暗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脉细弦。此乃痔疮;治以清热燥湿,凉血止痛。处方:马齿苋20克,地骨皮15克,槐花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五倍子15克,花椒15克。5剂,煎煮后先熏后洗。二诊(4月14日):熏洗3日,肛门疼痛及出血症状顿失。 倪某,女,73岁,2005年10月25日就诊。患者反复肛门痛10余年,昨日又起,大便日行1~2次,有不...

  • 外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方

    外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方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 临床表现为颈、肩、背和四 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 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夜 间痛甚,头晕等。可采用中 药热敷熏洗法治疗。 取独活、秦艽、防风、 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 芍、红花、威灵仙、乌梅、木 瓜各9克,水煎25分钟, 取液,用干净毛巾浸蘸药 液趁热外敷并擦洗患处, 注意水温,勿被烫伤,每次 30分钟,每日2次。 (刘谊荐) ■相关链接 【这些中药渣也是“宝" 】 煎煮中药后都会剩 下大量的药渣,治疗骨 科、脾胃疾病的中药渣其 实可以再利用。骨科方面 的药渣可...

  • 痔疮肿痛 中药外治

    痔疮肿痛 中药外治

    外痔患者,可取鱼腥草50克,放入砂锅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煮,待沸后15 分钟即成。滤出药汁,待温后以纱布蘸药液洗敷肛门,每日1剂,每天洗2次,一般连续用药3天。对单纯性外痔有良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食物。 肛门肿痛,痔核脱出者,取马齿苋30 克,加水煎取汁,俯卧,以纱布浸药液湿敷于肛门处。每日2次,连续7天。 李玉采...

  • 自制中药外治肛裂

    自制中药外治肛裂

    方药与制法当归、青壮年头发(洗净、晾干)、紫草、白芷、乌梅、川楝子各10克,生地黄、龟板各30克,黄、白腊各10克。先用芝麻油250毫升,炸龟板、头发约20分钟,然后放入当归、生地黄、乌梅、川楝子、白芷、紫草,煎枯去渣,过滤。剩药油约200毫升时入黄、白腊,以小火调匀,勿煎沸,贮瓶放冷备用。 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肛门放松,将肛裂疮面充分暴露。用1%新洁尔灭溶液(药店有售)冲洗患处,再用消毒棉签将中药油腊膏嵌入肛裂疮面,然后放一个消毒干棉球,盖上纱布后,用胶布固定。大便时除去,便后用3%硼酸水冲洗肛门,每日...

  • 治脱肛内服外治熏洗方

    治脱肛内服外治熏洗方

      内服方熟附子、生地各10克,当归、炙黄芪各30克,升麻、柴胡各12克,西洋参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熏洗方柴胡10克,炙黄芪60克,炙升麻、白术各20克,党参30克,甘草10克,马齿苋50克。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左右,倒入盆内,趁热蹲坐盆上,先熏10~20分钟,待温后再坐浴20分钟,每日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外治方木贼、五倍子、枯矾适量,将其研细末混匀,用麻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送入复位,然后让患者平卧20~60分钟即可,每日1次,连用1周。...

  • 坐浴外治肛肠病 治阴囊湿疹方

    坐浴外治肛肠病 治阴囊湿疹方

    治阴囊湿疹五方 1.胖大海6枚.焙干 研末,一半黄酒冲服.另 一半搽患处、服药后盖 被出汗即可。 2.茶叶5克.加开水 500毫升冲泡,待温,以 纱布浸茶水洗患处.然后 用茶水纱布敷患处5分 钟,每日1次,数日见效。 3.鲜姜150克.茴香 90克。水煎取液.先熏后 洗患处,盖被出汗.2~3次 即愈。 4.丹皮、赤芍、生地、 地肤子、白鲜皮各15 克,银花藤30克,全蝎、 紫草各6克,防风、蝉 蜕、僵蚕各10克。水煎 分3次服,每日1剂。 5.黄芪50克,白术、 党参、茯苓各20克。甘 草、银柴胡各15克...

  • 外治肛裂方二则

    外治肛裂方二则

    1.大黄20克.芒硝、苦参、白矾各15克。先将大黄、苦参水煎取汁.加入芒硝、白矾.待水温适宜时熏洗肛门患处.熏洗15~20分钟.每日2次. 2.苦参50克.荆芥30克.防风30 克.川椒30克,冰片5克。先将前4 味药置于600毫升冷水中浸泡20分钟.用文火煎30分钟.停火后加入冰片.待药液冷却至40℃ 时滤掉药渣.以此药液坐浴20分钟.每日1次。5-8 次为1个疗程。(潘勇)...

  • 中医外治痔疮数法

    中医外治痔疮数法

    痔疮是肛肠疾患常见病,约占肛肠疾患中的 87.25%。中医则是针对引起该病的风、热、湿、燥等成因,运用清热凉血、利湿解毒、益气活血等治法冶疗痔疮。无明显症状的单纯性痔疮,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或只采用保守方法治疗,以达到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痔核的脱垂,消除痔核的炎症,减少痔核流血的目的。现介绍中医外治痔疮的常用方法: 熏洗法 1.芒硝150克,明矾 15克。将上药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开水将药冲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热气熏蒸肛门,待水温降至合适后,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到盆中,直至水凉为止,每日熏洗 2~3次...

  • 肛瘘中医外治法 中医特色疗法

    肛瘘中医外治法 中医特色疗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 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 3 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 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肛 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年龄为 20 ~ 40 岁,男 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约为 5∶1 [1 ] 。影响肛瘘术后创 面愈合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合并一些炎症性肠病、 白血病化疗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 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要 求,作为开放性的创伤伤口,如何加速创面的愈合 是作为肛肠科医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促进...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内痈外治 张声生病案举隅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内痈外治 张声生病案举隅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情迁延难愈,易于复发,且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张声生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30 余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组方用药精妙,师古而不泥古,临证屡获良效。张声生教授认为本病与内痈发病十分相似,治疗上可从中医外科治痈的方法中汲取宝贵经验,当从“内痈”论治。笔者有幸随诊在侧,聆听教诲,...

  • 肛周感染性疾病外治法 挂线法手术方法

    肛周感染性疾病外治法 挂线法手术方法

    陈民藩对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的认识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他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功绩显著,成果颇丰。他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肛肠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本文介绍其对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感染性疾病是肛门直肠下段周围间隙受细菌感染发生疾病的总称。陈民藩...

  • 外治胆囊炎验方

    外治胆囊炎验方

    慢性胆囊炎中医认为.此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等所致。 1.厚朴、大黄、黄芩各3 克。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和,团成莲子大粒,放于5x5厘米的脱敏胶布上,贴脐中,周围固定8叫0小时后取下,每日1 次,每次敷药前洗净局部即可。主治胆囊炎引起的腹胀、少食纳呆等症。皮肤过敏者禁用。 2.乌药、青皮、木香各10 克,青盐50克,将药放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里,待药温适宜时.将药袋放在脘腹部并上下推擦。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袋内药可反复炒用3~4次。主治慢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腹冷痛或腹胀,大便清稀等症...

  • 小便不利“癃闭”的中医外治法

    小便不利“癃闭”的中医外治法

      小便不通中医称为“癃闭”。中医有许多外用法可起到较好疗效。如陈存仁先生在《津津有味谭》中介绍:小儿患了发热病,小便困难,下部作胀,可用葱蜜调成浆汁涂在脐下,再用布包扎,约半小时后葱蜜便发出异臭,膀胱部分也同时发生气化作用,小便就能通畅如注。老年人小便不通,情形不同,或是癃闭症(前列腺肿大),需要卧床休息,不宜紧张。可先服补中益气汤,提升前列腺,再用葱蜜外敷,也能通便。陈存仁先生一次医治一位急性流行性肝炎患者,进展迅速至尿毒症,小便不通,高热,神志不清,情况危急。急嘱购买葱一斤、白蜜半...

  • 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外治法

    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外治法

    腹水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大多为顽固性腹水,常规治疗方案不仅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肝病科用禹功散合用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价钱低廉,简单易操作,无副作用,取得良好疗效。 药物敷脐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早在春秋战国《五十二病方》即有关于肚脐贴药的记载;至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立“十臌取水膏”等,以外敷逐水,迄今仍然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取禹功散(茴香5克,黑牵牛10克)加芒硝10克,研为细末,外敷于神阙穴固定,24小...

  •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下面介绍几则脐疗方.有明显治疗效果。 1.穿山甲80克.莪术、皂刺各60克.川楝子、川芎、木香、冰片各30 l克。将诸药研细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填入肚脐内(神阙穴).覆盖薄棉团,外贴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2.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克.郁金、乳香、血竭各20克.大黄、玄明粉各60克.薄荷冰10 克。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60克.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 10cm及4...

  •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 (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 PUR) 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PUR 定义为, 分娩后排尿 障碍或完全不能排尿, 根据定义可分为显性 PUR、 隐 性 PUR 及持续性 PUR。显性 PUR 指经阴道分娩后 6h 或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 6h 后不能自主排尿, 需 要导尿者; 隐性 PUR 指无尿潴留的症状, 自主排尿后 经超声或导尿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大于等于 150ml; 持 续性 PUR 指产后第三天仍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不畅, 需要导尿者 [1][2] 。导尿可以暂时...

  • 颈椎病外治二法

    颈椎病外治二法

    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有按摩、药酒、 艾灸、热敷等方法,现简单介绍两种以供 参考。 涂药酒法取地龙、独活、赤芍、威 灵仙、牛膝、生姜各30克,骨碎补、三七、 花椒各20克,川乌10克,放入50~60度 的白酒1000毫升中浸泡7、天后使用。该 药酒可温阳散寒、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涂抹在颈椎、腰椎疼痛部位,可有效缓解 疼痛。 注意:使用时不需用劲,轻轻抹上即 可,然后贴上保鲜膜,2个小时左右感觉 皮肤发热就可以揭掉。不分早晚,每天1 次,做完后用清水洗净,以免过敏。 热敷法取粗盐l公斤,龙骨、牡 蛎、磁石、鹿角霜...

  • 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

    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

    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本出自孙德润氏的《医学汇海》卷十四,其通关散配方:白矾、生白盐各7.5克。上药共研细末调匀,以纸圈围脐,填药在内,滴冷水药上,小便即通。 案一 沈阳有一老人石某,于1980年初患小便不通,情势紧急,当地中西医院,用导尿法及八正散均无疗效,后经某院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建议手术治疗。因考虑石某年老,恐不胜负担,即来北京治疗。住某院观察一周后,认为前诊正确,仍须手术;当前之计,插管导尿,乃应急耳。 诊得六脉尚均和,略有大意,现唯排尿不得为急耳。即谋诸验方,择孙德润氏的《...

  • 治骨关节炎中成药内治法外治法

    治骨关节炎中成药内治法外治法

    膝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退行性关 节炎、膝增生性关节炎、老年膝等, 主要病变为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 继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化、 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慢性骨关节 病。 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多为 肝肾亏虚,气血瘀滞所致,当以补益 肝肾,活血通络为治,患者可在医生 指导下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一、中成药内治法 1.肝肾亏虚型:主要表现为膝 关节疼痛,疼痛以酸痛为主,喜按喜 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稍减, 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手足不温, 舌淡苔白,脉沉细,当以补益肝肾为 治。可选用骨刺...

  • 外治法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

    外治法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

    中医外科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直接施于患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赵尚华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周围血管病、乳腺病及部分肿瘤病的中医治疗。赵尚华认为外治法的运用同内治法一样,也要进行辨证论治。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证候而选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在疮疡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初期、成脓期和破溃期,外治法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兹将临床常用而有实效的方法简述如下: 箍围消散法 箍围消散法:运用活血、行气、祛风、解毒、消...

  •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观察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 Gouty Arthritis,Gout) 是体内 嘌呤代谢紊乱和( 或) 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沉积 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引起 的病损及炎性反应,急性期患者关节肿痛剧烈且 多伴发热、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影 响工作生活 [1- 3 ] 。本研究应用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 急性期 Gout 患者,观察在短期改善关节症状、理 化指标情况。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来源于2013 年5 月—2015 年12 月首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住...

  • 中药外治轻度烫伤

    中药外治轻度烫伤

    笔者用中药外治轻度烫伤,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黄连、生地榆各适量,两者之比为1:3,研为细末,以纯香油调为粥状涂患处。此方最大的特点是:药涂上后,不用包扎,让其自然流水,干了再涂,腐水流尽,自然结痂,不用手挠,让其自然脱落,就不会留下瘢痕。 广西玉林 郑 华 点评: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黄连有抗菌、解毒、消炎作用。两者合用对小面积烫伤有效,在烫伤之初宜用冷水冲淋,以减轻受损程度。...

  • 陈民藩运用内服外治法治肛裂

    陈民藩运用内服外治法治肛裂

    肛裂,中医又称“钩肠痔”“脉痔”“裂痔”,是肛肠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肛肠病中占20%,仅次于痔疮。肛裂是肛管上皮非特异性放射状纵行溃疡,呈梭形或椭圆形,长约0.5~1.0cm,好发于肛管后部,其次是前部,两侧很少,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分型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者可分七种,少者可分二期,临床三期分类法较为实用。一期肛裂:单纯性肛裂,肛裂初生,创面有联合纵肌纤维露出;二期肛裂:溃疡形成期,创缘隆起,有硬结,...

  • 中医外治浴足法 轻松降压

    中医外治浴足法 轻松降压

      浴足法属于中医外治、护理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应用中药浴足方法治疗、护理高血压患者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用茺蔚子、桑树枝、桑树叶各l0~15克。煎汤约1500毫升,待稍凉后即倒入盆内,泡脚30分钟左右,洗后上床休息。一般泡脚后30分钟可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维持4~6小时。茺蔚子具有散瘀、消肿、利尿之功效,桑枝、桑树叶可散瘀通络,三药合用可增强利尿消肿作用,降低有效血循环量,从而达到降压之目的。   2.取钩藤20克(剪碎,用布包好),冰片少许,于每日晨起和晚睡前放入盆内并加开水浴足。每次...

  • 民间外治高血压病四法

    民间外治高血压病四法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西医多 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而采用 中药外治本病,具有简、便、廉、效之特 点,无毒副反应,患者也乐于接受。中药 外治法对轻、中度高血压可较好地控制 病情,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病情较重的 高血压患者应配合其它疗法。本文介绍 几种中药外治高血压病的民间疗法。 一、药枕疗法 1.寄生菊花枕:用桑寄生、夏枯草、 钩藤、菊花、罗布麻叶、生槐花、灯心草、 绿豆衣、薄荷各50克,冰片5克,共打成 粗末,装入一布袋内,置于睡枕上,枕风 池、风府、大椎穴,枕时打开,用毕将药密 封。每袋药可枕1...

  • 外治法降血压

    外治法降血压

      1.怀牛膝、川芎、罗布麻叶各50克。将上药共研极细粉末装瓶备用。取药粉15~20克用75%酒精调成糊状,置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两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吴茱萸、五倍子各30克,钩藤15克,将上药水煎取汁1000毫升待温,浸泡双足,每次20~30分钟,每日两次。1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   3.决明子10克,石决明、龙骨、牡蛎各30克,煮沸,取药液,每晚浸泡手足20分钟,连用10天。   4.龙胆草15克、菊花10克,栀子12克。将上药浸泡于食醋500毫升中,7天后以药酒外擦太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