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治 第6页

外治 第6页

  • 儿童自闭症中医外治有疗效

    儿童自闭症中医外治有疗效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又称世界孤独症日。随着对自闭症的研究和对临床治疗的探索.许多辅助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其中也包括了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常用外治疗法。 针刺头部穴位 我国历代医学文献对于经络与头的关系早有记载,如《灵枢· 邪气藏脏病形篇》中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经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空窍就包括颅脑和脑髓,《针灸大成》中称“首为诸阳之气,百脉之窍……百脉皆归于头”,说明全身经络与头的关系很密切。儿童...

  • 入夏小孩积食发热 外治敷贴

    入夏小孩积食发热 外治敷贴

      入夏后,许多小孩容易出现积食发热、感冒畏寒、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大便质稀等症状,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儿科主任饶平介绍,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积食发热等,可使症状明显好转。具体方法是生神阙、胃脘、天突、大椎等穴位做外治敷贴,配合小儿捏脊、推拿,经2~3个疗程后可见明显改善。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机体各种机能通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可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饶平介绍,穴位敷贴的药物主要是一些辛温发散、芳香行气、温阳散寒的...

  • 新生儿腹胀外治方

    新生儿腹胀外治方

    新生儿腹胀是由于胎热壅结肠胃或乳食停滞.使肠蠕动功能减弱.引起腹胀.严重的还会出现呕吐、烦躁、多啼。 方用:玄明粉10克.小茴香2克。上药研末混匀.放置纱布袋内。袋两边缝上绷带.捆于新生儿的脐上一夜.若小儿大便已通.腹胀消退.则不必再用.如腹胀不减.可重复运用。 (狄俊虹)...

  • 腋下多汗症 中药内服外治法

    腋下多汗症 中药内服外治法

    腋下多汗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发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中医则认为,汗之多生乃营卫不和、卫外不固、气虚不能摄运津液,治疗方法如下: 中药内服法: 1.加味生脉散:生地、党参、麦冬、大枣各 10克,炙甘草3克,地骨皮,五味子各5克,煅牡蛎、煅龙骨各15 克(先煎),每日1剂,水煎服。 2.止汗汤:当归6 克,牡蛎5克,生地、益智仁各lO克,甘草3 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逍遥散加减:白芍、当归、白术、炙甘草各6、克,柴胡、丹参各 5克,五味子、麻黄根各3克,水煎服,每目 l齐0。 4.龙胆...

  • 巧用中成药外治儿科病

    巧用中成药外治儿科病

    中成药药效稳定,取材方便,尤其是外治儿科疾病,疗效确实,用法简便,患儿容易接受,可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减少患儿对用药的恐惧心理。现介绍几则疗效显著、可用于外治的中成药,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1.柴胡液滴鼻治小儿发热:取柴胡注射液4毫升注入滴鼻瓶内滴鼻,每次每侧2~3滴,两侧交替使用。2小时1次,热退后续用2~3天。重复用药仍有效。 2.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疖疮:取藿香正气水加等量冷开水混匀即成。用药前洗净患处,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而后取上药外部涂擦。每日3~4次,连续3~5天。 3.云南白...

  • 小儿泄泻分型外治

    小儿泄泻分型外治

    小儿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小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外感六淫均可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致泄泻。本病四季皆有,秋季多发,2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发病后易耗伤气液,重症可伤阴损阳,产生危笃之变。由于小儿多畏服药,故外治法有特殊的价值。外治选用的部位有脐中、腹部和足心。脐中为神阙穴,任脉之要穴。与督脉之命门相应。任督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起着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用药敷脐,可通过调整任督来调整肠胃功能。达到止泻的目的。足心为涌泉穴。据《针灸大成》记载,此穴为少阴肾经所出。可治“肠辟”、&ldqu...

  • 小儿流涎外治验方

    小儿流涎外治验方

    取胆南星1克,吴茱萸3克。将以上两味药放微波炉里烘干,待冷,共研极细粉末,贮瓶备用。 使用时,将药粉加少量面粉、少许米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小儿两足心(涌泉穴)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次敷12小时,次日清晨弃去。连用3-4次可获良效。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博恩献方...

  • 儿童肛痒 烟灰外治

    儿童肛痒 烟灰外治

    因蛲虫引起的肛门瘙痒,奇痒无比,尤其到了夜间,更是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使患儿烦躁不安。采用香烟烟灰外用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且儿童易于接受,介绍如下。 方法:取香烟1支,点燃后取其灰烬适量,放于1张干净纱布上,然后连同纱布一起,敷于患儿肛门处,轻轻按摩5分钟,弃去擦净即可。 陆少真...

  • 小儿蛲虫病 中医内外治法

    小儿蛲虫病 中医内外治法

    蛲虫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不注意卫生, 通过染有蛲虫卵的手指或食物进入口中而引起。它的症状以 肛门奇痒为特征。尤以晚间痒得更厉害,在肛门可以发现很 细很细的小白虫。幼儿得了此病,常在夜间啼哭,白天又喜 笑如常。有的在睡后惊叫不安,有的搔痒时搔破肛门引起溃 烂。在女孩可因蛲虫爬入前阴而引起前阴奇痒。若爬入尿道, 常易引起夜间遗尿。治疗以杀虫为主,分内治、外治两法。 内治法 处方 (1)榧子用砂土炒熟,取仁研成细粉,每用10~15克,与 米粥同食。每日吃1次。连续吃3天。 (2)匾蓄10克 榧子肉...

  • 外治自疗法

    外治自疗法

    (1)砂3克,取薄纸1张,表层涂上浆糊,再撒上砂药末,外敷于两足心。 (2)理中丸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夜敷晨揭。用于脾寒型。 (3)理中丸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夜敷晨揭。用于脾寒型。 (4)山栀子仁1粒,研细末,面粉9克、白酒5毫升,共混合后捏成面团,敷在 患儿双手挠动脉搏动处,24小时后取下。用于心热型。 (5)吴萸10克、五倍子15克、砂5克,面粉15克,共研细末,水调成糊状, 敷于两足心,每日1次。用于惊骇型。...

  • 小儿“夜啼”外治有招

    小儿“夜啼”外治有招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突出表现为白天如常,人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民间俗呼之为“夜啼郎”。中医认为,小儿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反应的不同,病态反应多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至于婴儿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而夜啼,以及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啼哭者,则另当别论。婴幼儿夜啼的内服药物治疗多有不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正确选用外治法更为便捷、安全、有效。 一、脾脏虚寒:啼哭时哭声低弱,睡喜倦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唇舌淡红,舌苔...

  • 小儿遗尿症外治法

    小儿遗尿症外治法

    小儿遗尿是指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3岁以上的小儿。中医认为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隋代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

  • 小儿遗尿外治四法

    小儿遗尿外治四法

    1、取麻黄20克, 益智仁、肉桂各10克。上药共研细末, 以瓷瓶或玻璃瓶盛贮。每次用3克, 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 敷于肚脐心, 外用胶布固定, 36小时后取下, 间隔6-12小时再敷药。共敷3次后, 改为每天敷1次, 连续2次以巩固疗效。 2、取黑胡椒粉适量,每晚睡前外敷肚脐。24小时后去掉或更换,7次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可愈。适用于小儿非器质性的遗尿症。 3、取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上药研末, 每晚以水少许,调匀后外涂肚脐部,次晨除去。每晚敷贴1次,一般5天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15天而愈。 4、取鲜葱...

  • 小儿夜啼外治法 效果好

    小儿夜啼外治法 效果好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中医认为,小儿夜啼系心经积热,脾脏虚寒或惊恐所致。笔者多年来用外治法治疗效果满意,供患者参考。   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10克,共研细末,鸡蛋一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两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胶布固定,次晨取下。此法适用于有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   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敷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一次。连用3~5天,此法适用于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   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锅...

  • 厌食症 中医特色外治法

    厌食症 中医特色外治法

    1 定义: 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如果厌食的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称为厌食症。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2 常见影响小儿胃口的三大原因: 1 甜食 很多孩子都喜欢吃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甜食,但是这些高热量的食物虽然好吃,却不...

  • 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

    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

    笔者自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组成:当归、穿山甲、生甘草、桃仁、皂角刺各12克,黄连9克,枳壳、槟榔、天花粉、乌药、赤芍、生地、白芷各 6克,玄明粉、大黄各16克,红花3克。 将上药加水3000毫升浸泡1小时,煎煮30分钟,将煎液过滤待温(约36摄氏度)即可坐浴,每日2次。7 天为1疗程。 福建漳州 刘永华 点评:方中当归、穿山甲、桃仁、皂角刺、赤芍、红花 活血化瘀、和营消肿,而 穿山甲、皂角刺二味相 须为用,力专化瘀,能透 达囊窍以逐痰瘀;黄连、 花粉、生地、白芷、玄明 粉、大黄清...

  •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内服外治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内服外治

      前列腺炎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以会阴、睾丸、下腹等部位胀痛不适,尿道中有少量米泔样分泌物溢出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属中医“精浊”范畴,多为外感湿热毒邪、内伤酒食情欲所为,当以清热利湿为治,在内服中药同时配合选用外治方药。   一、内服   1.湿热蕴结型:证见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会阴胀痛不适、前列腺肿胀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当以清热利湿为治。药取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黄柏、土茯苓、金银花、连翘、虎杖各10克,甘草、木通、大黄各5克,旱莲草、白茅根...

  • 前列腺炎外治四法

    前列腺炎外治四法

      灌肠法:地锦草、蒲公英、地丁各30克,茅根、石苇各20克,皂刺12克,炮山甲10克,煎成1500毫升药液,待温度到40°C时,保留灌肠,每日一次。适用于急性前列腺炎。   敷脐法:冰片1克,白胡椒8粒,分别研末。洗净脐部,常规消毒,先把冰片放入脐孔,再用白胡椒末填满,外盖塑料薄膜,以胶布密封。7~10日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坐浴法:白芷、萆薢各30克,甘草6克。共煎汤一盆,坐浴时用手按摩小腹至外阴,以有温热感为度。每次坐浴30分钟,每日一次。适用于急、慢性前...

  • 快速消除前列腺炎病痛 外治法

    快速消除前列腺炎病痛 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治疗前列腺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能较快消除病痛。   敷脐法:冰片1克,白胡椒8粒,分别研末,洗净脐部,常规消毒,先把冰片放于脐部,再用白胡椒末填满,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此法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坐浴法:白芷、萆薢各30克,甘草6克。共煎汤坐浴,同时用手按摩小腹至外阴,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坐浴30分钟,每日1次。此法适用于急(慢)性前列腺炎。   药带法:萆薢、桃仁、红花、乌药各10克,车前子12克,金钱草、败酱草各15克,刘寄奴3...

  • 水疝的中医内外治法

    水疝的中医内外治法

    1.肾虚水停性水疝:山药15克,金樱肉、泽泻、地黄、茯苓、丹皮、牛膝、车前子 (布包)、橘核、木通各 12克.桂枝6克.制附子8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日为1个疗程。此方也可用于尿路结石和前列腺肥大. 2.湿热积液性水疝:茯苓、猪苓、泽泻、山栀子、车前子(布包)各 12克,木通、枳壳各10 克。水煎服.每日1 剂.5~7日为1个疗程。 3.瘀阻积液性水疝: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桃仁、生地、红花各10克,荔枝核、车前子各10克.泽泻12克。水煎服.每日1剂.5~7日为 1个疗程。...

  • 前列腺增生外治法

    前列腺增生外治法

    1.按摩小腹:仰卧,患者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120次;再换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轻摩小腹120次。每次起床前和临睡前各进行1次。此法还可减肥、防治老年性便秘和夜间尿频。 2.药液坐浴:大皂角60克,泽泻 50克,生大黄50 克,带根大葱2根。加水2000毫升,煎煮20分钟,趁热熏蒸会阴部,待药液不烫手时,再进行坐浴30分钟,每天 2次。本法对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潴留疗效显著。 3.温水坐浴:将水烧开后,倒入脚盆内,趁热先熏蒸会阴部。待水温下降至 40~C左右时再进行坐浴,坐浴后再自行按摩会阴处30 分钟,每天早...

  • 前列腺肥大如何治疗:中药外治

    前列腺肥大如何治疗:中药外治

    前列腺肥大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可造成排尿困难,最终导致尿道被阻塞,从而造成尿潴留,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前列腺肥大的早期信号有●尿频●排尿费力●血尿●性欲亢进 症状。 1.取甘遂9克研成细粉,加面粉等量,外贴中极穴(脐下4寸),每日1次,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 2.将生葱250克,洗净切碎,加食盐500克,入锅炒熟后取出,用于净的棉布包好,待温度适宜时热熨小腹,凉后再炒再熨,时间为半小时至1小肘。 3.将艾叶60克揉碎,石菖蒲30克,共人锅炒热后取出,用干净棉布包好,待温度适宜热熨肚脐部位,直到药凉为...

  • 慢性前列腺炎怎么治疗 麝香外治

    慢性前列腺炎怎么治疗 麝香外治

    麝香0.15克,白胡椒7粒研为细末,装瓶备用。将肚脐处洗干净,拭干后将麝香粉倒入肚脐内,再将胡椒粉散盖于上面,外覆盖干净的圆白纸。 用胶布固定,每隔7~10日换药1次,10天为 1个疗程,需要使用第2个疗程敷药的间隔3-7日。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作用。 (潘勇)...

  • 不射精症中医外治方

    不射精症中医外治方

    不射精症是射精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性交时有正常的性兴奋,阴茎勃起坚硬,性交时间较长,但无性欲高潮,没有精液排出的一种病症,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长期不愈,会影响夫妻和睦,家庭团结。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精液匮乏,精道不畅,精关开合失司所为,当补益脾肾,疏通精道,恢复精关开合功能。 但本病治疗颇为棘手,因而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时,配合下列外治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1.麻黄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1次,连续7-10天。 2.细辛、仙灵脾各20克,五倍子30克,水煎取汁,趁热熏洗...

  • 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方

    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方

    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淋证”等疾病范畴,前列腺增生患者常有尿频、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或量少色清、排尿后仍有膀胱紧迫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等症状。下面就介绍一下用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法,谨供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 皂药粉    原料:皂矾、黄药子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一起研成极细的药末。将2克的此药末置于患者的肚脐中,再将少许的温水缓缓滴入肚脐,并用毛巾覆盖15~20分钟,使此药末逐渐被脐部吸收,可每天用药1次。排尿困难、有尿潴留的前列腺...

  • 中医口疮外治法

    中医口疮外治法

      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往往彼此起伏,迁延难愈。以下介绍几种简易的外治法:   1.黄连6克,黄柏10克,地骨皮30克,麦冬10克.水煎,将两次药汁和匀,装瓶备用。用时倒少许和入适量开水,含漱,每日3~5次。   2.丁香15克,打碎,放入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约经5小时后呈棕色溶液,用棉签蘸药液涂于口腔溃疡表面,每日6次。   3.野菊花50克,煎取50毫升的浓缩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   4.大黄15克,金银花30克,甘草10克,煎水代茶频频饮服。   5.冰片5克,放入两个鸡蛋清混和,涂擦患处,...

  • 小儿积食中医食疗方 中医外治法

    小儿积食中医食疗方 中医外治法

    小儿脾胃功能弱,不注意就容易消化不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不止、腹胀腹泻、发热咳嗽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基本是由积食引起的。小儿积食还会导致小儿睡觉不安稳,出现哭闹、磨牙、厌食、呕吐、手脚心发热,甚至发烧等情况。当小儿积食时,家长可采用适当中医防治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中医食疗方 鸡内金打粉:可在烙饼时掺入鸡内金粉,或用蜂蜜调服。鸡内金具有消食导滞之功。每日3克。 白萝卜粥:白萝卜有消积滞、下气的作用,能治疗食积胀满。白萝卜500克,洗净去皮,切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每日两次。...

  • 前列腺炎茶方 外治方

    前列腺炎茶方 外治方

    前列腺炎饮中药茶 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白浊”、“精浊” 范畴,是由下焦湿热、气化失调所引起 的,用清热解毒利湿类中药可以治疗。取 败酱草lO克,蒲公英8克,赤芍、山茱 萸、山药、丹参各5克,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服,连用5天。 李翔 前列腺炎外治方 冰片1克,白胡椒8粒,分别研成细末。洗净脐部,常规消毒,先把冰片放入脐孔,再用白胡椒末填满,外盖塑料薄膜,以胶布密封。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

  • 阴茎肿痛外治敷方

    阴茎肿痛外治敷方

    车前子50克,青葙子30克,龙胆草20克,栀子10克,土茯苓50克。 将上药研末混匀,加少量鸡蛋清调成糊状,敷患处,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连用7天。(张可堂)...

  • 外治阳痿验方三则

    外治阳痿验方三则

    对近年刊载于中医药文献中的阳痿方剂进行统计发现,采用外治法治疗男子阳痿有效。辑录3则外治方如下。 1.粗盐500克,急火炒烫装入布袋,温度能耐受时热熨下腹部,袋冷即换,每次1小时,每日2次。 2.干姜、小茴香各5克,共为细末,加食盐少许。用蜂蜜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5日换药1次, 3~5次为1疗程。 3.蛇床子30克,浓煎,待药温适宜时取液,浸洗阴茎和阴囊。1日2~3次,每次20分钟。 (副研究员蒲昭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