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治 第12页

外治 第12页

  •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外治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外治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多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治宜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据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防治眩晕。 药枕疗法:野菊花500克,红花100克,薄荷200克,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袋包装后放置于枕芯中,睡觉时枕之即可,3个月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平肝的作用,尤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塞耳疗法:灵磁石10克,研为细末,...

  • 心绞痛 中成药内治法外治法

    心绞痛 中成药内治法外治法

    报特约专家、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何国兴 心绞痛是因某种因素引起冠状动 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发生短暂性缺 血、缺氧,临床以突发性胸痛为主要表 现的一种综合征。中成药内服外治法 对心绞痛有止痛迅速、服用方便、疗效 确切、安全呵靠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供读者参考。 一、中成药内治法 1.冠心丹参滴丸:本药为现代研制 方。由三七、丹参、降香油等组成。具有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 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 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 法用量,舌下含服,每次10粒,每天3 次,可...

  • 三叉神经痛外治有良方

    三叉神经痛外治有良方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作时疼痛加剧为特点,在口服药物治疗时,配合下列外治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药液涂擦法:当归、川芎、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用药液外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3-5天。 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份,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取适量,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药物搐鼻法:细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干姜6克,白酒15-30毫升,加水适量煮沸,用纸筒将药液蒸汽吸人鼻腔,每次10分钟...

  • 洗核桃叶外治腹泻

    洗核桃叶外治腹泻

    取核桃叶一把(250克左右)放人盆中,倒入大半盆开水,盖上焖10分钟,等水温降至能放入手时,用手洗膝关节下部,洗到能下脚时,把双脚放入盆中,直到水不热为止。最好有铝盆放在火上烧热后再洗第二次。每日洗两次,每日换新叶。...

  • 肺胀 外治内调食疗法

    肺胀 外治内调食疗法

    肺胀常继发于哮病、肺咳等肺系久疾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是以胸中胀闷,动则尤甚,气短而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久咳、久喘、久哮、复感外邪,肺之体用俱损,呼吸机能错乱,气壅于胸,滞留于肺,痰瘀阻结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不能敛降而成肺胀。 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机体的防御机能处于低下状态,故最易复感外邪,诱...

  • 内服外治平咳喘

    内服外治平咳喘

    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冬季多发,属中医“咳喘”范畴,以痰、咳、喘为主要症状,与肺、睥、肾三脏有关,此病治疗方法有多种。 一、内服中药法 冬季症状平稳未发时可选以下方药进行调治。1.龙凤汤 地龙干50克,老母鸡125克,苏叶9克。加6碗水煎成1碗水,不加油,加少量食盐调味,去渣仅服汤。每日1剂,两周为一疗程,小儿量酌减。2。参蛤散 人参、田三七各20克,川贝30克,蛤蚧1对(去头足,炙黄),共研极细末。每次服1.5-2克,每日2—3次。适用于虚寒型,肾不纳气者。 二、中医外治法 以直接...

  • 肌注后硬结外治法

    肌注后硬结外治法

      长时间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及油性针剂等药物后,局部会出现硬结;小儿由于臀部血管细小,血液循环较差,肌纤维组织受针刺增生快,更容易发生肌注后硬结。硬结不仅影响药液吸收,而且还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笔者推荐两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外治法,供患者参考使用。   1.白蔹、金钱草、松香各20克,散血草10克,雄黄4克。上药共研细,每次取适量用白酒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两日换药一次。   2.生大黄、芒硝各适量,按1:1比例研成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即可使用。用时取药膏少许涂在消毒纱布上,敷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每4小...

  • 患甲沟炎 芝麻外治

    患甲沟炎 芝麻外治

    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开始时指(趾)甲的一侧或甲根部红肿、剧烈疼痛,以后逐渐化脓,积聚甲下时则形成甲下脓肿,破溃后常因排脓不畅而成慢性炎症。芝麻茶叶外用可治疗甲沟炎。 方法:取绿茶、芝麻、食盐各5克捣烂,加少许水混合成糊状。消毒后,将药糊敷于甲沟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用药2—4次。 张林芳...

  • 感冒外治二法

    感冒外治二法

      1.取生麻黄70克、荆芥、防风、葛根、桑叶、菊花、桑白皮各50克、黄芩25克、桂枝50克、细辛25克。   首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将药水倒进盆里。用药水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温度不要低于43摄氏度),为保持药水温度可以随时放入适量的温水或加温。每回浸泡通常为20~30分钟,最好用深一点的盆,将小腿也一起浸泡效果更佳。药水在重复使用时,只要在泡脚前加热到药水沸腾就可以。   2.取食盐100克,生姜70克,放在瓷器内煮沸30分钟,泡脚半小时左右。泡脚时,可以先将脚放置...

  • 外治鼻塞疖肿

    外治鼻塞疖肿

    闻吸生葱治疗鼻塞 感冒时,因鼻塞而感到呼吸困难,把生葱的葱白部分切断,将切口处放在鼻孔前用力呼吸,数分钟后,鼻塞可逐渐消失。 如果鼻塞的症状太严重,可将生葱的葱白部分,以直线切开,取出葱白内带有刺激性黏液的薄膜,贴在鼻孔下,5分钟后,呼吸畅通,这时再取下即可。 因生葱和洋葱都含有刺激性的气味,为治疗鼻塞的好药。 (周一海) 生姜外敷治疖肿 取肥大老生姜一块,洗净后捣烂如泥。取适量敷于疖肿处,上盖一块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对早期疖肿效果较好,一般治疗2~3日疖肿可愈。对已出现“脓头&...

  • 紫草蒺藜外治老年皮肤白斑

    紫草蒺藜外治老年皮肤白斑

    紫草、蒺藜各15克,碳酸50毫升,装入玻璃器皿中; 再加80毫升蒸馏水,浸泡7天后去药渣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擦皮损处,超出皮损外围1~2厘米。 每日2~5次,一周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

  • 褥疮外治有良方

    褥疮外治有良方

    临床应用双黄连粉针剂加云南白药治褥疮25例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方法:清洗疮面,剪除褥疮表面坏死组织至有新鲜出血或病人有疼感,但尽量勿使骨质外露,以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疮面待稍干后,以双黄连粉针1— 2支用生理盐水2~5毫升溶解后喷撒疮面,再以棉签将云南白药药粉均匀弹撒表面,厚度以其下疮面隐现为度,每日换药1次。治疗效果:25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问最短6天,最长18天,平均13天。一般于用药l~2天后,局部渗出物减少,坏死组织脱落,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疮面自周围向中间缩小,最终结痂而愈。 体会...

  • 黑痣可施以外治法

    黑痣可施以外治法

      黑痣,是一种皮肤起黑褐色斑点略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痣。又称“黑子”、“痦子”。本病多发生于幼年,直至成年,可发于皮肤任何部位。日晒后其色不加深,数目不增多。   本病可施以外治法:可先用胶布一小块,中剪一圆孔,与痣等大,套贴其上,露出痣体,然后外涂水晶膏(10%氢氧钠溶液5毫升,加入糯米1克,静置1日后,捣烂成膏)。再盖以小块胶布,隔日一换,至愈为止。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碰破患处,以防感染。(贾佩琰)...

  • 褥疮 中药酒外治方

    褥疮 中药酒外治方

    紫花地丁30克,生地、当归各15克,地榆、大黄、黄柏、五倍子各10克。 将上药捣碎,置于砂锅内,加入50度白酒500毫升盖好,浸泡24小时,再加入50度白酒300毫升,煎至400毫升,过滤后备用。 先清理好疮面,再用4层无菌纱布浸药液后,拧至不滴水为度,湿敷于整个疮面上,外用数层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换药2次。...

  • 治口腔溃疡 维生素C外治手掌脱皮

    治口腔溃疡 维生素C外治手掌脱皮

      治口腔溃疡   取维生素C5片,研为细末,以棉棒蘸取少许点于患处,按压3分钟,然后温开水漱口,每日3次,直至愈止。一般直径3毫米以下口腔溃疡面,此法对溃疡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利于口腔溃疡愈合。本法安全,简便,疗效可靠。   治手掌脱皮   将双手清洗后擦干,取维生素C注射液一支2毫升倒入手掌内,均匀擦涂于手掌脱皮处,待手干发白后洗掉。每日2次。轻者一日显效,重者需3日见效,数日可愈。维生素C有保护动脉内皮、促进创伤愈合作用,并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作用,可抑制微生物繁殖。...

  • 淋巴结炎中药外治

    淋巴结炎中药外治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单纯性淋巴结炎(非结核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川椒、白矾各等量,研成细粉,配以等量白面粉,加食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处,每日3~4 次。 川椒辛香走窜,活血散瘀;白矾性味酸寒,具解毒之功效,配以食醋软坚散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使包块消失。此方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湖南衡阳 张爱萍...

  • 患甲沟炎外治可愈

    患甲沟炎外治可愈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是因局部轻微损伤引起指甲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开始指甲的一侧或甲根部红肿、剧烈疼痛,以后逐渐化脓,形成甲下脓肿,破溃后常因排脓不畅而成慢性炎症。可用下方治疗。 取鲜仙人掌50克,除刺后捣为糊状,加食盐2克,正红花油6~8滴,调匀盛于容器备用。治疗时取上述药膏适量外敷于患处,以绷带包扎,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4日为一疗程。 赵茜来...

  •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 心火脾火皆能除。 养胃生津治胀满, 外治敷贴痈疽无。 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 治疗腹水 《名医别录》中记载冬瓜“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消热毒 《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冬瓜可以“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痱子”。 解肠热 肠热的人消化功能往往不好,皮肤也容易出油,而吃冬瓜有助于缓解症状。《本草图经》中记载...

  • 结节性痒疹验方 痱子外治验方

    结节性痒疹验方 痱子外治验方

    结节性痒疹验方 取防风15克,白鲜皮10克,蛇床子10克,苍耳子10克,夏枯草10克,百部10克,当归10克,秦皮10克,蒲公英10克,甘草6克。上药共煎取汁,早晚温服。 痱子外治验方 取滑石粉90克,煅石膏、黄柏各60克,炉甘石45克,樟脑30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外搽患处,每日2次。...

  • 孙浩老中医的几种外治方药和用法

    孙浩老中医的几种外治方药和用法

    小儿夏季发热,常见病因有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小儿夏季热。因小儿服药困难,可以用外治法治疗,且外治方药用药少、价格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疗效不亚于内服药。现将我院孙浩老中医的几种外治方药和用法介绍如下。 沐浴法 藿香、香薷、竹叶、大青叶各30克,豆卷30克,薄荷、浮萍各15克,煎10分钟左右,共煎汁2000~2500毫升,滤去药渣,倾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50℃时,置患儿于水中,半仰卧,频频用手带水在患儿腋下、胸、背、手足心等处抚摩,约10~15分钟后,将患儿抱起,擦干身体,...

  • 阴虚便秘饮中药汤 阴囊湿疹苏叶外治

    阴虚便秘饮中药汤 阴囊湿疹苏叶外治

    阴虚便秘饮中药汤 处方:桑葚、枸杞子各20克,玄参 15克。 用法:上药加水300毫升煎煮30分 钟,于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日分2次服, 每日1剂,连续服用3~5剂。治疗期间 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少食油炸、辛辣 及刺激性食物。 主治:阴虚便秘(症见:形体消瘦、口 燥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燥如羊屎, 舌红少苔,脉细数)。 刘 晗 阴囊湿疹苏叶外治 处方:取紫苏叶(干品)150克。 用法:将紫苏叶其中的50克研为细 粉备用,剩下的:100克加水煎煮。先用紫 苏煎液浸洗患处(可待药液变温后使 用),再用...

  • 患脓疱疮银花外治

    患脓疱疮银花外治

    方法:取中药金银花15克,黄芩6克,放人药罐中加清水浸泡 20分钟,再放置火卜煎煮20分钟,用消毒棉签蘸药水外涂患处,每日2次。 主治:皮肤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张 宁...

  • 偏方外治脱疽

    偏方外治脱疽

      取当归30克,红花20克,花椒30克,肉桂50克,樟脑15克,细辛15克,干姜20克。   将上药用95%酒精10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每日用棉签蘸取该液在患处涂擦2次,每次10分钟,连用30天即可。...

  • 糖尿病治疗:中药外治方

    糖尿病治疗:中药外治方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等。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为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则外治方:      方一   组成: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   制...

  • 中暑 清热解暑几则外治方

    中暑 清热解暑几则外治方

      中暑,为夏日常见的急性热病,轻度中暑可采用一些方法自行缓解,若症状不见好转,反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度中暑,此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暑热侵袭所为,当以清热解暑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对中暑有一定的效果。   柴胡注射液敷脐   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适用于中暑发热。或将柴胡注射液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   中药药浴    胡芦茶30克,鲜...

  • 中医外治方治疗糖尿病

    中医外治方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等。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为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则外治方:   1.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水5...

  • 糖尿病足不可小觑 选用中医外治

    糖尿病足不可小觑 选用中医外治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糖尿病足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逐步发展,加重病情,甚至截肢致残、能力丧失,严重恶化者还会导致死亡。因此,对糖尿病足不可小觑,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   糖尿病足临床表现可分为0~5级。0级有发生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无溃...

  •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引起的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合并症,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疗效较好,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将药物研末,用适量醋调成稠汁或糊状,敷于相应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具体方法如下:取吴茱萸5克,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一块大约3×3厘米的胶布敷贴于涌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时去掉,7天为1疗程。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功能受损,运化失健是导致糖尿病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封藏之...

  •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验方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验方

    冰片1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将冰片研细末放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中溶解,保存备用。 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中分泌物,再用棉签拭干,滴冰片液3-5滴,用药棉堵住耳孔,防止药液外流,每天3次。 该法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小儿急、慢性中耳炎治愈率达99%,且药材价廉易取,操作方法简单。 湖南省新化县 湘煤二处医院 主任医师李典云献方...

  • 中耳炎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

    中耳炎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

      中耳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中耳部位发生炎性变化的一种耳病。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本病属中医“脓耳”、“耳漏”、“耵耳”范畴,多因肝胆郁火及三焦湿热,或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这里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   1.鲜桑叶数片洗净后,捣烂取汁,每次将1~2滴桑叶汁滴入耳道内,每日3次,一般连用2~3天即愈。   2.黄柏30克(生药),水煎为浓缩液20毫升。用此药液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一般连用2...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