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第26页
-
民间单方 鸡胆外敷 治愈痔疮
采用民间单方验方鸡苦胆治疗痔疮 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100例,其中外痔58例,内痔ll 例,混合痔3l例。 二、治疗方法 取鸡苦胆4~8个,每晚睡前先将肛门洗净,然后用粗针将鸡苦胆扎眼,慢慢将胆汁涂于痔核上(内痔或混合痔要将胆液涂入肛门内1~2厘米处),每晚1次,外痔每晚用鸡苦胆1个,内痔或混合痔每晚用鸡苦胆2 个,一般治疗2~4次可愈。 三、治疗效果 本组100例经治疗,痊愈(痔核及便血、疼痛症状消失)87例,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13例。 四、典型病例 姜某,...
-
盐水坐浴 巧治外痔
血栓性外痔是临床多发病,常凶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临厕努挣,肛周皮下静脉破裂,血液淤积皮下而成。 临床常以患者自觉肛门肿胀、疼痛有异物感为主症,检查可见肛周或肛管皮下有葡萄状暗紫色肿物,有时伴表面轻度糜烂出血。 治疗上,目前常以手术切除或手术切开剥离血栓为主,患者痛苦较大。以温盐水坐浴法治疗该病,效果良好,可使 95%以卜的病人免受手术之苦,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方法:在2000毫升温水(温度约 40%)中放入两调羹食盐,坐浴,时间约 10~15分钟,1日2次。一般治疗3天后,肿物明显缩小,胀疼减轻,1周后,肛...
-
苦参蛇床子治痔疮 熏洗治疗外痔
敷冰芒粉可治痔疮 处方:冰片10克,芒硝30克,猪胆 汁适量。 用法:将冰片、芒硝研成细粉,再用 猪胆汁调成糊状,外敷于痔疮处,用纱布 棉垫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早晚各敷1 次,直至痊愈。有溃疡及分泌物多者加白 矾10克。 主治:痔疮。 陆宗季 中药熏洗治疗外痔 处方:苦参、蛇床子各15克,五倍 子、黄柏各10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2500毫升, 先用大火煎沸,再改小火煎30分钟。将 药液倒入小盆中,熏洗肛门局部。每日1 剂,每日2次,每次15分钟,5天为1个 疗程,一般连续使用2~3个疗程。...
-
治顽固便秘 外用蜂蜜方
老马有严重的便秘,吃药、运动锻炼都不奏效。无意间喝了两三次黄豆面牛奶后,发现顽疾居然渐渐痊愈了,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大千世界真是奇妙,生活中尽有这么多妙药。后来他将此法推荐给和他有同样症状的邻居试用,结果也凑效了。具体做法是:1杯牛奶加3汤匙黄豆面,适量白糖,分早晚两次坚持服用。 点评:冰牛奶会急速冷却胃肠,因此会引起人体腹泻。在民间,让肠子蠕动的良好偏方各式各样,泻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温度法则有冷、热两种,而冷热两法都能使肠胃放松。肠胃冷却后,它会紧紧收缩,发生痉挛,从而无形中提高了肠胃的活力。加砂糖并不一...
-
三型痔疮宜用中药外敷治疗
对于外痔,除了内服中药外,采用中药外治的方法,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血瘀型:患者局部血瘀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瘙痒不适、肛门有异物感,或轻微便血、瘀阻作痛。治宜活血散瘀,给予逐瘀痔疮汤:地榆 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 10克,皂刺10克,水蛭10 克,地龙20克,枯矾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湿热型:患者体内湿气、热邪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治宜清热燥湿,给予湿热痔疮汤:槐角20克...
-
坐浴外治肛肠病 治阴囊湿疹方
治阴囊湿疹五方 1.胖大海6枚.焙干 研末,一半黄酒冲服.另 一半搽患处、服药后盖 被出汗即可。 2.茶叶5克.加开水 500毫升冲泡,待温,以 纱布浸茶水洗患处.然后 用茶水纱布敷患处5分 钟,每日1次,数日见效。 3.鲜姜150克.茴香 90克。水煎取液.先熏后 洗患处,盖被出汗.2~3次 即愈。 4.丹皮、赤芍、生地、 地肤子、白鲜皮各15 克,银花藤30克,全蝎、 紫草各6克,防风、蝉 蜕、僵蚕各10克。水煎 分3次服,每日1剂。 5.黄芪50克,白术、 党参、茯苓各20克。甘 草、银柴胡各15克...
-
缓解内痔脱出症状 中药坐浴外洗
内痔脱出是肛周常见疾病,脱出、疼 痛、肛门部不适是患者最为明显的症状, 临床用中药坐浴外洗可有效缓解症状, 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芒硝、槐花、川椒、艾叶各30 克,蒲公英20克,苍术、当归、防风、荆 芥、白芷各10克。 用法:将上药放于药袋内,加水煎 煮,带药液温度适宜时,将药包沥干水分 后拿出。患者坐浴20分钟,坐浴完毕用 毛巾将皮肤擦干,局部保持干燥。每日1 次,1剂药可反复使用3次。 二、治疗效果 30例患者中28例治愈(内痔回纳, 疼痛消失),2例有效(脱出、疼痛明显减 轻),总有效率...
-
中医外治痔疮数法
痔疮是肛肠疾患常见病,约占肛肠疾患中的 87.25%。中医则是针对引起该病的风、热、湿、燥等成因,运用清热凉血、利湿解毒、益气活血等治法冶疗痔疮。无明显症状的单纯性痔疮,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或只采用保守方法治疗,以达到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痔核的脱垂,消除痔核的炎症,减少痔核流血的目的。现介绍中医外治痔疮的常用方法: 熏洗法 1.芒硝150克,明矾 15克。将上药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开水将药冲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热气熏蒸肛门,待水温降至合适后,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到盆中,直至水凉为止,每日熏洗 2~3次...
-
菟丝子外用治愈孕妇肛裂验案
张某,女,24岁。患者孕5个 月,近日大便秘结,排便时出血疼 痛,便后疼痛甚,肛门检查见截石 位6点及12点新鲜肛裂。因一般 痔疮药对孕妇均易损伤胎气,根 据《本草纲目》中“菟丝子,熬黄 黑,为末,鸡子白涂之,治谷道赤 痛,痔如虫咬”的记载,故取菟丝 子适量,炒黄研粉,配蛋黄油调涂 肛门裂口部,嘱多食粗纤维蔬菜, 每日定时排便。5日后复诊诉血 止,疼痛明显减轻,继用上药10 日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杨浩 穴位贴敷巧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近年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中老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痔消汤外用疗痔疮
药物组成:苦参15克, 黄柏15克,生大黄15克, 地榆15克,芒硝20克,白 矾20克,木鳖子(捣烂)2 枚,忍冬藤30克,野菊花 10克,荆芥12克,五倍子 12克。 功能:清热消肿、止痛 止痒、解毒散结、收敛止血。 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以 及肛周瘙痒红肿、湿疹、肛 脓肿及水肿、外科痔切除后 伤口恢复,另外还可用于痔 疮发炎导致的便血、血栓、 会阴肛门疾病以及其他皮 肤病、性病、蚊虫叮咬等。 每次用l剂,煎熬成浓 汁,待水温合适后以熏蒸、 浸泡、坐浴、热敷洗患处。每 日1~2次。本方不可内服, 专供外洗用...
-
肝腹水肝硬化 外敷法+内治法
肝硬化至晚期就要发生腹水,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 目前西医多给予静点白蛋白,服心痛定、心得安等纠正低蛋白血症,以降低门静脉压,但有时仍难以收效,如合并感染病灶,凝血酶原缺乏则腹水更难以消退。笔者采用中医内外兼治法,对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有较好效果。 外敷法: ●在上臂三角肌的后缘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处,给予牛黄、麝香等适量研末,蒜泥调敷。此经循行胸腹部位,分布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此经穴位外敷,可以疏通经气,去除本经湿毒,通畅三焦水道,而消水肿。 ●甘遂、大戟等适量研末,用生姜泥...
-
肛瘘中医外治法 中医特色疗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 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 3 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 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肛 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年龄为 20 ~ 40 岁,男 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约为 5∶1 [1 ] 。影响肛瘘术后创 面愈合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合并一些炎症性肠病、 白血病化疗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 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要 求,作为开放性的创伤伤口,如何加速创面的愈合 是作为肛肠科医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促进...
-
胆囊炎外敷偏方
胆囊炎的病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亲身体验,即多吃油腻食物后会感到心窝部位不适或闷胀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向右肩胛处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常不得不去医院急诊治疗。胆囊炎病人吃油腻食物,为什么会引起急性发作呢?原来,胆囊发炎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胆汁的排出,而胆汁对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病人吃油腻食物后,刺激胆囊收缩,分泌大量的胆汁。于是,胆囊就会发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因此,为了减轻有病胆囊的负担,安排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胆囊炎偏方 冰片1克,生大黄6克...
-
血栓性外痔坐浴处方
血栓性外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 肛门疼痛、异物感明显以及肛门肿 胀等,检查可见肛门表面有轻度出 血和糜烂的情况,并且肉眼能够观 察到葡萄状暗紫色肿块。血栓性外 痔疾病的产生对于患者日常的如厕 以及生活行为等会造成严重的不良 影响,患者确诊后应该要进行及时 的治疗。西医对于血栓性外痔疾病 ,的治疗主要与硫酸镁联合高锰酸钾 粉化水坐浴治疗为主,而中医则采 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中药熏洗治 疗血栓性外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一般资料 选择接受治疗的37例血栓性 外痔患者,男14例,女24例;年龄 为20~58岁;病...
-
外痔多与湿热下注或瘀血阻滞有关
外痔一般分为血栓外痔、炎性外痔等。外痔都可以在肛门外面摸到类似疙瘩的东西,常伴有肛门潮湿、异物感、肿胀、疼痛及充血等。临床应用证明,中成药京万红软膏治疗血栓外痔或炎性外痔都有良效。 方法:选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清洁肛门,用京万红软膏涂抹于患部,1天2次。血栓性外痔在局部涂抹软膏后,也可用纱布条固定,每日换药1次。多数患者用药2~3天后肿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可连用7天1个疗程。 外痔多与湿热下注或瘀血阻滞有关,其病机为:气血瘀阻、不通则痛。常见诱发因素为过食辛辣,嗜酒,久坐少动等。最早它是用于治烫伤,...
-
外治胆囊炎验方
慢性胆囊炎中医认为.此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等所致。 1.厚朴、大黄、黄芩各3 克。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和,团成莲子大粒,放于5x5厘米的脱敏胶布上,贴脐中,周围固定8叫0小时后取下,每日1 次,每次敷药前洗净局部即可。主治胆囊炎引起的腹胀、少食纳呆等症。皮肤过敏者禁用。 2.乌药、青皮、木香各10 克,青盐50克,将药放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里,待药温适宜时.将药袋放在脘腹部并上下推擦。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袋内药可反复炒用3~4次。主治慢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腹冷痛或腹胀,大便清稀等症...
-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下面介绍几则脐疗方.有明显治疗效果。 1.穿山甲80克.莪术、皂刺各60克.川楝子、川芎、木香、冰片各30 l克。将诸药研细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填入肚脐内(神阙穴).覆盖薄棉团,外贴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2.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克.郁金、乳香、血竭各20克.大黄、玄明粉各60克.薄荷冰10 克。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60克.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 10cm及4...
-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 (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 PUR) 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PUR 定义为, 分娩后排尿 障碍或完全不能排尿, 根据定义可分为显性 PUR、 隐 性 PUR 及持续性 PUR。显性 PUR 指经阴道分娩后 6h 或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 6h 后不能自主排尿, 需 要导尿者; 隐性 PUR 指无尿潴留的症状, 自主排尿后 经超声或导尿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大于等于 150ml; 持 续性 PUR 指产后第三天仍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不畅, 需要导尿者 [1][2] 。导尿可以暂时...
-
颈椎病外治二法
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有按摩、药酒、 艾灸、热敷等方法,现简单介绍两种以供 参考。 涂药酒法取地龙、独活、赤芍、威 灵仙、牛膝、生姜各30克,骨碎补、三七、 花椒各20克,川乌10克,放入50~60度 的白酒1000毫升中浸泡7、天后使用。该 药酒可温阳散寒、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涂抹在颈椎、腰椎疼痛部位,可有效缓解 疼痛。 注意:使用时不需用劲,轻轻抹上即 可,然后贴上保鲜膜,2个小时左右感觉 皮肤发热就可以揭掉。不分早晚,每天1 次,做完后用清水洗净,以免过敏。 热敷法取粗盐l公斤,龙骨、牡 蛎、磁石、鹿角霜...
-
正气亏虚外邪侵袭 预防风湿病
要想预防疾病,就得先了解发病的诱因。 现代医学认为多数风湿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或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中医学对此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风湿病的病因不外正气亏虚和外邪侵袭两个方面。因此,预防风湿病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正气亏虚 风湿病属于筋骨疾病,多半有肝肾不足的体质因素。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和治未病思想,可以据日常体征和症状表现判断患者体质,属于肝肾不足体质者应在未发病之前进行针对性的调理,避免风湿病的发生。体质的判断应咨询中医大夫,预防性调理可以采用食疗、艾灸、导引锻炼等非药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