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 第25页

外 第25页

  • 关节炎热性疼痛 外敷双柏散

    关节炎热性疼痛 外敷双柏散

      有些人关节疼痛,周围的肌肉会发肿、发热,在家中会用冷水袋去止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表示,这种方法对于热性疼痛,其实并不是很好的方法,要消除这种发热性的疼痛,通过外敷双柏散是十分简单有效的。   “双柏散可以透入皮肤产生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敷于体表的中药干粉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镇痛的目的。”刘凤斌教授说。   一般双柏散加水、蜜调成糊状,加热敷疼痛局部,可以用于各...

  • 足跟骨痛外敷疗法

    足跟骨痛外敷疗法

    去皮土豆适量,捣细为泥后用米醋调匀如糊状,贴敷患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12小时更换1 次,连敷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 个疗程。 足跟骨痛多在中年以后发病,跟部跖侧痛,走路加重。人到中年后,肝血肾精衰少,骨髓生化乏源,不能滋养筋骨。加之肝肾亏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外侵,注于经络,留于筋骨,使气血痹阻,不通则痛。醋人肝、胃经,能强筋、祛湿、散瘀、解毒,土豆入脾、肾经,能暖骨、消肿、散结、止痛。二者配伍,标本兼治,获效迅速。 (王鹏飞)...

  • 足跟骨刺 良方外治

    足跟骨刺 良方外治

    增生性关节炎即骨性关节炎,又称 老年性关节炎,一般人称骨刺、骨质增 生。其确切病因仍不明确,一般认为老年 组织变性外加慢性损伤为主要致病因 素。由于病变部位不同,症状也各有异。 如跟骨骨刺主要表现行走时足跟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可有腿麻或坐骨神经痛; 颈椎骨质增生,可有头昏、颈部不适、肩 臂酸痛、手指麻木等。中药外治足跟骨刺 效果好,现介绍几则外治良方。 川芎末醋调方:取川芎末6-9克,加 山西老陈醋调成浓稠糊状,然后取少许 药用凡士林调匀。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 增生部位。盖上一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 用宽胶布将纱布...

  • 小腿慢性溃疡 内治外治方

    小腿慢性溃疡 内治外治方

    小腿慢性溃疡又称静脉曲张性溃疡、郁积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病由于静脉曲张,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损伤,局部循环障碍,小动脉及淋巴管阻塞,以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氧合作用降低,或外伤感染而导致溃疡形成。属于中医“臁疮”“裤口疮”“裙边疮”等病范畴。 小腿慢性溃疡一般以40岁以上的患者为多见,多因长久站立或负重跌扑,以致脉络失畅,局部气血不行,影响下肢静脉的回流;或因下肢皮肤破伤,以及湿疹抓破等,导致湿热下注,气血凝滞经络。好发于小...

  • 足跟痛外用药方

    足跟痛外用药方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元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方解:方中川乌、川椒、威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元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木瓜、川断、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芒硝软...

  • 热敷外治膝骨性关炎疗效好

    热敷外治膝骨性关炎疗效好

    膝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关节 病,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以 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这种疼痛和活动障碍严重地损害了患者 的生存质量。该病一般冬、春和秋、冬交 替时期症状较重,夏季较轻。临床运用冬 病夏理论,在每年7~8月用中药热敷治 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其中男 27例,女33例;年龄32岁一73岁。病程 6个月~1年4例,1年~2年20例,2年一 5年2l例,5,10年11例,lO年以上4 例。左膝22例,右膝26例,...

  • 踝关节扭伤痛难忍 外关、养老苦立消

    踝关节扭伤痛难忍 外关、养老苦立消

    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向一侧活动过度负荷,引起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病证。轻者有部分肌肉、韧带、肌腱损伤,重者可使肌肉、韧带、肌腱撕裂损伤,及关节囊、骨质撕脱损伤,甚至发生关节脱位。踝关节扭伤属于中医的 “筋伤”“ 踮脚”等范畴。 【辨证要点】 1.气血瘀滞 一般较轻,患处肿胀或不明显,活动疼痛加重,舌质淡红,脉细涩。 2.络脉瘀阻 患处肿胀,疼痛显著,颜色紫暗,走路活动困难,发生踮脚。 【治疗要点】 1....

  • 治疗风湿痹痛验方煎液外洗

    治疗风湿痹痛验方煎液外洗

    海桐皮汤出自《医宗余鉴》卷十八。由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川椒、川芎、威灵仙、当归、红花、防风、白芷、甘草组成。煎汤熏洗患处,治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具有舒经活络、行气止痛之效。方中海桐皮、透骨草、威灵仙、白芷、防风、川椒通经活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活血散寒,畅血行滞;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祛瘀活血、消肿止痛,甘草协调诸药,共达祛风湿、通经络、散寒邪、祛瘀血、消肿痛、宣痹痛的功效,用治跌打损伤中后期,风寒湿郁痹阻滞、经络不通之症。近代应用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骨科术后解除外固定,能进行功能...

  • 热盐外敷治疗颈椎病

    热盐外敷治疗颈椎病

      首先,准备一个15~30厘米的小布口袋,用于装炒热的盐。然后取出500克的粗盐,放入洗净的锅内用小火炒热(锅里最好不要有油,在盐中如加入红花、花椒之类的中药效果会更好),然后将热盐盛进布口袋,用绳将口子扎紧。   然后,可将热盐口袋置于沙发上,人平躺,让热盐口袋刚好烫在颈椎处。开始时盐很热,可隔着衣服烫触颈椎,防止烫伤。待到不很烫时,便可直接压在热盐口袋上。此时病人会感到全身舒畅,尤其是肾脏感觉很舒服。   每天最好能坚持3~5次,配合散步或慢跑等运动治疗,连续坚持半个月,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将会...

  • 醋酒外用治急慢性扭挫伤

    醋酒外用治急慢性扭挫伤

    软组织扭挫伤是因外伤引起皮肤或肌肉损伤,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主要表现为瘀血阻滞,伤处皮肤青紫,触摸时感到僵硬,活动不便。 取白酒30-40毫升,醋30-40毫升,二者混匀,每次使用前稍许加热,然后洗擦局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治疗急慢性扭挫伤见效非常快,具有较好的消肿散瘀止痛效果。新伤3-5天即可肿痛消止。对于新伤未满24小时,局部肿胀较甚者,可先用凉毛巾湿敷,24小时后再用本法治疗。皮肤破损者不可用。 扭伤或挫伤的当天可局部冷敷,以减少血肿形成。第二天做热敷和按摩以促进血肿的吸收,除此以外,可应用一些非处方...

  • 治外受风湿,身体烦痛

    治外受风湿,身体烦痛

    【简介】风湿,属痹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 【组成】麻黄、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甘草3克 【制用】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数剂即愈。 【症状】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 肩周炎外治两法

    肩周炎外治两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秋季的常见病之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不妨结合以下外治法。 外洗法 防风15克,鸡血藤30克,羌活、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醋250毫升。上药与醋共煎20分钟,趁热熏洗与热敷肩关节周围,洗后活动肩关节,平举上举,并从耳后经后枕部摸对侧耳朵,每天2次。上方为一日量。 外敷法 生姜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把生姜捣烂与制乳香、制没药同为糊状,摊成薄 — 饼,外贴在肩部压痛明显的地方,外以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5天。 (刘志恒)...

  • 主治损伤骨折 外敷接骨丹

    主治损伤骨折 外敷接骨丹

    组成:牛角200克,五加皮100克,炙穿山甲50克,桑白皮200克,黄柏100克,土鳖100克,自然铜100克,当归100克,大黄50克。 用法:将牛角砍小块,以细沙炒熟和诸药研细末。用蜜三分之一、开水三分之一调和蒸透,视需用面积用布摊敷患处,患处可先擦松节油然后敷药。 主治:损伤骨折。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顾乃熹的经验方。本方有散瘀和血、消肿接骨之功。牛角当用水牛角尖部,有活血消肿之效;桑白皮可利水消肿,《经验后方》治坠马拗伤,桑白皮5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损处。...

  • 治颈椎病外用方

    治颈椎病外用方

    处方:蔓荆子50 克,川芎50克,乳香、没药各100克,红花90 克,丹参90克,防风10 克,皂角刺50克,白芷100克。诸药共捣烂,分成2袋,用布袋装好封口,用蒸锅蒸热,在蒸热时洒陈醋50克。热敷颈部,反复炙替使用。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治颈椎病,颈部肌肉僵直,活动受限,头晕,耳鸣等。 (阳明明) 中医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筋急”、和颈肩痛"等...

  • 痛风外治洗剂方

    痛风外治洗剂方

    花椒薄荷洗剂:川花椒、艾叶、薄荷各20克,大黄、芒硝各30克,水煎外洗。具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证属寒湿痹者。 用热毛巾热敷能减轻肌肉关节疼痛,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千万别用热毛巾帮助热敷减痛,这样做不仅不会止痛,还会使疼痛加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包括:突然的脚趾痛如刀割,夜间因关节疼痛而被惊醒,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充血、并有压痛,不能盖被子,摸上去很烫。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一般会在24小时内达到高潮,并伴有局部皮肤脱屑和瘙痒,也有的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腰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外治法来治疗腰痛,其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握药法:用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用双手各握一半药糊,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 次为1疗程,用于治疗寒湿腰痛。手是人体最为灵巧的器官,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联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故用芳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之剂,握于手心而取效。 2.贴足法:制附子10克,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

  • 足跟痛用跌打丸外治

    足跟痛用跌打丸外治

    足跟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病,用跌打丸外治足跟痛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 1.取跌打丸1枚,白酒50毫升,艾条1根。备小瓷碗1个,倒人白酒,将其点燃,放人跌打丸约10分钟后自动灭火,用残余的白酒涂擦患处数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后,将药丸捏成5X5X0.3厘米大小的薄饼,贴敷于患处。点燃艾条,行隔药饼灸。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次30分钟为宜。灸毕,用敷料及胶布固定。以后用同样的方法,每天换药1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基本可愈。 2.取跌打丸2枚,白酒适量。将跌打丸用白酒蒸化成膏状备用。洗净患处...

  • 中药外敷治扳机指

    中药外敷治扳机指

    扳机指又称弹响指,西 医称之为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与急慢性损伤、产后 受凉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 为手掌部疼痛,、压痛和患指 伸屈活动受限。多见于妇女 及手工劳作者,好发于拇指、 中指和食指,起病缓慢。患 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 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 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 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 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 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 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 样,酸痛难忍。用自拟中药膏治疗屈指肌腱腱 鞘炎,疗效显...

  • 内服外洗治痔疮

    内服外洗治痔疮

      内服方马鞭草15克,黄芩15克,大黄10克,桃仁10克,槐花20克,生石膏30克,苦参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当归、地榆、大黄、黄柏各30克,朴硝60克。先将前4味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去药渣,加入朴硝搅匀,趁热置盆坐浴熏洗,每日1剂洗2次,连用3~5天。(郭旭光)...

  • 熏洗治炎性外痔、肛裂等症

    熏洗治炎性外痔、肛裂等症

    应用仙人掌浸出液熏洗治疗120例炎性外痔、肛裂等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1~70 岁;病程l~7天;单纯炎性外痔102例,炎性外痔伴肛裂18例。 二、治疗方法 取新鲜仙人掌500克,去根去刺,削去外皮约3毫米,切成条块状,入铁锅中加水煎煮,煎出药液约2000毫升,即倒入盆中,乘热熏蒸肛门部,待稍温后,坐入盆中浸浴15分钟,每日2 次,连用3~5日。 三、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后肛门疼痛多于1天左右减轻;用药2天后痔核水肿部分吸收、肛裂渗血减少...

  • 治肛裂内服外洗方

    治肛裂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槐米10克,菊花10克,清水洗去浮尘,加开水500毫升冲泡,佐槐花蜜适量,当茶频饮,每日数次。   外洗方黄柏30克,苍术20克,侧柏叶15克,苦楝皮12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苏木20克。加水3000~4000毫升煮沸,先以蒸汽外熏肛门,待药液温度下降后让患者坐入其内,坐浴每次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药可用2天。...

  • 洗治外痔 便秘方

    洗治外痔 便秘方

    处方:饱满大豆1公斤,食盐 0.1公厅。取适量水加热,将盐化开后泡豆子;然后将豆子晾干,炒熟,每日饭前和临睡前嚼食60 粒,牙齿不好者可研粉服用。主治:便秘。蒋嘉琳。治男子女性型乳房方处方:炒麦芽30克。水煎内服,每习2剂;一般5-10天可治愈。 主治: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所致男子女性型乳房。赵盛军 治外痔经验 方法:取鲜桃叶100克,水煎先熏洗肛门后坐浴,每日 2~3次。 主治:外痔。 许清月 取新鲜仙人掌500克,去根去刺,削去外皮约3毫米,切成条块状,放入铁锅中加水煎煮,煎出药液2000毫升后...

  • 肛裂外痔 外用仙人掌花椒

    肛裂外痔 外用仙人掌花椒

    花椒煎液熏洗治肛裂的确有良效。具体方 法是:将500毫升水煮沸后加入50克花椒,再 煮20分钟。随后将花椒水倒入盆中.先进行熏 蒸.后行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 如大便秘结.可配合使用缓泻剂。 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温.具有散寒、除湿 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研究表明,花椒煎 液有杀菌.松弛括约肌等功效.有助于肛裂愈合。 所以.本方治疗轻度肛裂是有根据的,但不适合 严重肛裂者。另外。肛裂易复发.患者治愈后也要 注意预防便秘.饮食当忌辛辣、酒等。(海云/荐) 仙人掌治炎性外痔 取新...

  • 外治妙法病可洗 痔疮案肛周湿疹案

    外治妙法病可洗 痔疮案肛周湿疹案

    □ 蒋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痔疮案 王女,59岁,2006年3月31日就诊。患者患内痔4年,肛门痛及出血1周;伴有便秘,子宫下垂;舌暗红,舌下静脉瘀曲显露,苔薄,脉细弦。此乃痔疮;治以清热燥湿,凉血止痛。处方:马齿苋20克,地骨皮15克,槐花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五倍子15克,花椒15克。5剂,煎煮后先熏后洗。二诊(4月14日):熏洗3日,肛门疼痛及出血症状顿失。 倪某,女,73岁,2005年10月25日就诊。患者反复肛门痛10余年,昨日又起,大便日行1~2次,有不...

  • 外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方

    外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方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 临床表现为颈、肩、背和四 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 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夜 间痛甚,头晕等。可采用中 药热敷熏洗法治疗。 取独活、秦艽、防风、 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 芍、红花、威灵仙、乌梅、木 瓜各9克,水煎25分钟, 取液,用干净毛巾浸蘸药 液趁热外敷并擦洗患处, 注意水温,勿被烫伤,每次 30分钟,每日2次。 (刘谊荐) ■相关链接 【这些中药渣也是“宝" 】 煎煮中药后都会剩 下大量的药渣,治疗骨 科、脾胃疾病的中药渣其 实可以再利用。骨科方面 的药渣可...

  • 痔疮肿痛 中药外治

    痔疮肿痛 中药外治

    外痔患者,可取鱼腥草50克,放入砂锅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煮,待沸后15 分钟即成。滤出药汁,待温后以纱布蘸药液洗敷肛门,每日1剂,每天洗2次,一般连续用药3天。对单纯性外痔有良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食物。 肛门肿痛,痔核脱出者,取马齿苋30 克,加水煎取汁,俯卧,以纱布浸药液湿敷于肛门处。每日2次,连续7天。 李玉采...

  • 痔疮熏洗外方

    痔疮熏洗外方

    黄柏20克,枯矾30克,生地20克,荆芥10克,川椒15克,元明粉30克,苦参30克,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侧柏叶15克,五倍子12克。 将上药加凉水2000毫升左右,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20分钟滤汁,复煎时加冷水2000毫升,两次滤汁混合后,加食盐100毫升,溶化后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用2天。 每次熏洗时将药汁加热,熏洗过程中并轻轻按压痔核及水肿肛缘,完毕后取仰卧位休息片刻,可连用14天。(张可堂)...

  • 孟广奇教授 痔疮外用方内服方

    孟广奇教授 痔疮外用方内服方

    外用方 余年轻时阅读一本线装古医书,发现书中不知何人用毛笔在页额上工整地写下一首方剂。当时感觉这是一首绝妙的好方,顺手记录下来。几十年来用于临床,效若桴鼓之应。 洗痔神方:干石榴4个,青木香15克,槐米50克,乌药、地骨皮、五倍子、皮硝各30克,川连10克,冰片0.5克。 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一般熏洗3~5天,即可收到肿消痛止的效果。 吾师孟广奇教授言某年到农村参加巡回医疗,见一老妇治痔甚灵,求医者甚众,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询之,老妇将祖传秘方授出,其名曰田螺水。制...

  • 自制中药外治肛裂

    自制中药外治肛裂

    方药与制法当归、青壮年头发(洗净、晾干)、紫草、白芷、乌梅、川楝子各10克,生地黄、龟板各30克,黄、白腊各10克。先用芝麻油250毫升,炸龟板、头发约20分钟,然后放入当归、生地黄、乌梅、川楝子、白芷、紫草,煎枯去渣,过滤。剩药油约200毫升时入黄、白腊,以小火调匀,勿煎沸,贮瓶放冷备用。 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肛门放松,将肛裂疮面充分暴露。用1%新洁尔灭溶液(药店有售)冲洗患处,再用消毒棉签将中药油腊膏嵌入肛裂疮面,然后放一个消毒干棉球,盖上纱布后,用胶布固定。大便时除去,便后用3%硼酸水冲洗肛门,每日...

  • 无花果叶巧治外痔

    无花果叶巧治外痔

    临床用无花果叶水煎熏洗 治疗外痔,有较好疗效,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外痔患者54例,其中男30 例,女24例;年龄18~72岁。 二、治疗方法 取夏、秋季的鲜无花果叶, 洗净,切成碎片状晒干,封于塑 料袋内,每袋50克。用时将药 物置于盆中,加开水1000~1500 毫升,先坐熏,待温度适中再 洗,每次熏洗20—30分钟,每日 熏洗2次。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疗后痔核消 失,大便无出血和疼痛感为治 愈;痔核大部分消失,大便无疼 痛感为显效;痔核明显控制,疼 痛明显减轻为有效;治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