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 第24页

外 第24页

  • 肛周疾病外洗方五则

    肛周疾病外洗方五则

    1、外痔血肿当归、红花、丹参、赤芎、连翘、大黄、苦参各15克,牛膝、黄芩、龙胆草、木通各5克。煎水洗,每日早晚各1次。 2、肛裂蒲公英、川芎、当归、白芷、乳香、没药、花椒、白芨、茜草各10克。煎水洗,每日早晚各1次。 3、肛周湿疹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花椒、生地、百部、苍术、泽泻、竹叶各10克。煎水洗,每日早晚各1次。 4、外痔水肿防风、白芷、蒲公英、金银花藤、黄柏各10克,煎水洗,每日早晚各1次。 5、内痔便后出血槐米、黄芩、地榆、苏叶、地骨皮、鱼腥草各10克,煎水洗,每日早晚各1次。 湖南怀化市第...

  • 治外痔经验

    治外痔经验

    经验方:大飞扬200克,白背桐叶 250克,刺苋300克。均用鲜品。 加减:肛门瘙痒加一点红100克,便血加马鞭草、凤尾草各150克。 用法:上药加水3升,煎煮30分钟:去药渣取药液坐浴20分钟,每日2次,3 日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外痔患者98例,治愈64例,显效30例,无效4例。...

  • 肛瘘外冶验方

    肛瘘外冶验方

    肛瘘是发生于肛门附近及直肠下部的瘘管。肛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人发病率较高,且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十年不愈。肛瘘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湿痒及疼痛,因脓液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周瘙痒症,也可伴发肛周湿疹。 中医称本病为“肛漏”或“漏疮”,多由于湿热下注、肛周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应用中药熏洗坐浴方法治疗肛瘘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取红藤、苦参、白鲜皮各30克,白芷、金银花各15克,黄柏、花椒各10克,将以上药物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药液,先熏洗患处,后坐浴...

  • 中药熏洗治血栓性外痔

    中药熏洗治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其特点是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血块,可触之暗紫色圆形硬结节。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排便习惯,排便努挣或用力负重致肛缘痔外静脉破裂,离经之血瘀积皮下而成。   该病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无条件者或年老体弱者血栓不大者可考虑中药外熏治疗,笔者临床上采用清热解毒、消肿破结、止痛祛瘀为治疗方法,对于无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均采用中药外熏治疗,临床应用数例,疗效较佳。   组方:连翘20克,栀子10克,芒硝20克,冰片3克,玄参5克,红花3克,白矾5克。每日一剂,用一瓦罐(口小底大为佳)煎药,煎沸...

  • 治外痔祖传验方

    治外痔祖传验方

    【疾病】外痔 【组成】取新鲜的犁头草50克;樟木二层皮20克 【制法】共捣烂如糊,晚睡前敷于患处。 【用法】几小时后。疮体即破口流脓;几天之后。疮体枯萎, 结痂而愈。此药有拔脓解毒之功效,适用于外痔发作,急胀难受之时。 【出处】广西横县莲塘乡杨鼓村理发师傅彭某曾用此方治愈多例。此方为其祖传的驻曾用此方治愈多例。此方为其祖传的验方 【黄金朋】民族医药报...

  • 中药熏洗外治痔瘘

    中药熏洗外治痔瘘

    临床应用中药熏洗方治疗外痔、肛门湿疹、痔瘘术后10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生大黄、苦参、白鲜皮各30克,白芷、金银花各15克,黄柏、花椒各10克。将以上药物加水煎泡30分钟,水煎取药液,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7—10天为1个疗程。 点评:熏洗坐浴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就用熏洗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熏洗疗法治疗痔瘘疾病疗效显著。方中大黄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泻实...

  • 便秘外治法

    便秘外治法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特别多见于老年人。笔者在临床中,惯用外治法治疗便秘,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摩脐疗法:取坐位或立位,右手手掌放于脐上,左手手掌放于右肩上,在小腹部顺时针方向揉动,揉10分钟,然后按逆时针方向再揉10分钟,共做20分钟。每日早晚各做一次,连做14天。   涌泉敷药法:大黄15克,将大黄研为细末,以醋调为糊状,置于伤湿止疼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压紧,10~20小时取下。   肚脐敷药法:大黄、芒硝10克,将大黄研为细末,与芒硝混合均匀,用高度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敷料包扎,...

  • 痔疮外治验方三则

    痔疮外治验方三则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约占肛肠疾病的80%以上。痔疮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因此老人更易患痔疮。西医对痔疮多采取手术方法治疗。中医则是针对引起该病的风、热、湿、瘀等病因,采用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活血软坚等方法治疗。一般对于老年人来说,选用中药外治的方法便可达到减轻疼痛、预防痔核脱垂、消除痔核炎症、减少痔疮出血的目的。常用验方如下: 方一 组成:芒硝150克,明矾10克。 用法:将上药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沸水将药溶化。患者趁热先熏蒸肛门,待水温下降至45度,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直至水凉为止,每日熏洗...

  • 产妇痔疮外治有方

    产妇痔疮外治有方

    妇女要经过妊娠分娩,可使腹内压增高,痔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形成痔,在产褥期,产妇因卧床时间较长活动少,肠管蠕动减弱,会出现大便干燥的现象,直肠回血较慢,易发痔疮。 黄连、大黄、板蓝根各9克,金银花、黄柏、白芷各10克,蛇床子15克,鱼腥草、百部、川椒、当归各3克,地肤子、黄芩、白鲜皮、防风、滑石各6克。 使用方法:武火煎20分钟,去渣,先熏浴后坐浴,每天1次。每剂可用3-5天,5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1.饭前饭后不宜熏洗,以防引起低血糖休克或影响消化功能。2.掌握熏洗液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3.高血压和心脏病疾病患...

  • 小便不通敷脐外治

    小便不通敷脐外治

    小便不通,即癃闭。癃闭,是指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证的疾患。 操作方法如下:生田螺5—10个、葱白60-90克、冰片少许、面粉适量。先将田螺肉、葱白捣烂,加入面粉制成饼状,后加入冰片敷脐中,药饼上放一纱布,用炒热食盐乘热在药饼上熨20-40分钟,小便即能逼利。1次无效,可重复之。...

  • 内服外敷治尿失禁

    内服外敷治尿失禁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尴尬,一想尿,就走上紧找厕所,还没跑到厕所,内裤就热乎乎的了。还有的,咳嗽、打喷嚏、大笑都会下身一热,不禁尿出来。现介绍一民间冶小孩尿床、女人漏尿、老人尿失禁,内服外峨偏方,供读者参考: 内服方:蒲公英15克,干姜5克.鱼腥草10克,茯苓10克,覆盆子5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日 1剂。 外敷方:山茱萸15克,丁香20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8克,五味子10克,研粉,加22度黄酒,调成糊状,用米醋蒸煮10分钟,晾干,敷贴肚脐上每2天换1剂。 用以上内服外敷方,连续内调外敷1个月,对老人尿失...

  • 治外伤性血尿经验

    治外伤性血尿经验

    经验方:生地、淮山、茯苓、仙鹤草、续断各15克,山萸肉、泽泻、丹皮、车前草各10克,白茅根、花蕊石各30克。 加减:有蛋白尿加黄芪30克;尿中有白细胞加白花蛇舌草20克或黄芩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外伤引起的血尿患者68例,治愈65例,有效1例,无效2例。血尿消失时间为36小时~6日。...

  • 夜尿频繁 吴萸外治

    夜尿频繁 吴萸外治

    在寒冷的冬夜,一晚上起夜三四次的老人不在少数。过频的夜尿,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更是肾虚受寒的典型症状。中医传统的“吴茱萸热敷法”是治疗老人夜尿多的一剂良方。 方法:从中药店购买吴茱萸60克,粉碎成末。装入密致的纱布袋中,然后封口。将纱布袋放置于锅中,隔水略蒸5~10分钟然后取出,待温度适宜,敷于腰部两侧肾区部位。每次15分钟,每日1次。每剂药可加温后重复使用3~5日。 侯家明...

  • 尿潴留外治法

    尿潴留外治法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本病属中医“癃闭”、“淋浊”范畴。其主要病变在膀胱,治宜调畅三焦气机,通利膀胱。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简单有效。   按摩法:取仰卧位,在神阙穴(脐中)与曲骨穴(耻骨上缘)中间的阿是穴上撒少许滑石粉。按摩者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腹,在阿是穴上逆时针方向转动,每秒点击一下,一般转60次左右;用右手掌轻压膀胱底部,使尿液排出。   针灸法:取中极、关元、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穴,行捻转提插法,以得气为度,留针15~30分钟后排尿...

  • 治脑外伤后头晕头痛方

    治脑外伤后头晕头痛方

    处方与用法:紫河车20克(先煎),党参20克,黄芪20克,丹参20克,当归20 克,土鳖虫10克,川芎10克,菟丝子20 克,水煎服,日1剂, 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填精益随,行气活血,主治脑外伤后,头晕头痛,心悸耳鸣,肢体无力,肌力残弱,舌淡,脉细弦等。 (汪汝霜)...

  • 肾虚腰痛 外伤腰痛 穴位疗法

    肾虚腰痛 外伤腰痛 穴位疗法

    外伤腰痛:腰部一侧或两侧或中脊部疼痛,左右转侧不利,前俯后仰牵制作痛,行走不便,甚至不能活动。肌肉紧张拒按,深呼吸或咳嗽则痛加剧。   [施治]   (一)取穴:   1 肾俞:第14椎椎棘突下房开二横指(图19)。   2 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图20)。   3 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骼嵴相平(图21)。   4 委中:腘窝横纹正中处(图22)。   5 天应:即阿是穴。   (二)手法:   1 膊运:让患者卧床上,医者用前臂尺侧腕屈肌(即胳膊肚)在患者的患部,自左而...

  • 治肱骨外上髁炎验案

    治肱骨外上髁炎验案

    病例:张某,男,30岁, 初诊主诉右肘关节疼痛半年余, 现疼痛加重,持物无力,经多 方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从事木 工行业,曾回忆半年前在工作 中,右臂外展撞及肘部,当即 感觉疼痛,没有在意,后来右 肘部疼痛逐渐加重至今。查: 右肘关节处无红肿,活动自如, 肱骨外上髁有压痛,前臂旋转 活动时惠处疼痛,余正常。西医诊断:肱骨外上髁炎。中医 诊断:伤筋,辨证为瘀血阻滞 型。投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当 归、白芍、熟地、桃仁、元胡、 羌活、白芷各12克,川芎8 克,甘草、红花各5克。水煎 分3次服,每日1剂,并外敷 止痛膏,口服5...

  • 腰椎增生白矾外敷

    腰椎增生白矾外敷

    治疗:白矾250克,米醋1000克。用砂锅文火煮化后外敷患处,温度适中,每日2次,每次25-30分钟。局部外敷时避免烫伤患处,15日为1疗程。 点评: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多由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塞闭经络、侵袭骨脉所致。白矾外敷液中白矾味酸寒,性专收涩。能消痰、燥湿、解毒医疮,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白矾的成份为含水硫酸钾铝,外用其稀薄液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醋味酸苦温、散瘀血、消痈肿、强筋骨、破血运、除坚积,两药合用能温中散寒通脉,外敷浸透肌肤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皮肤产生温热现象,驱除寒凝、通痹止痛,直达病灶部位,...

  • 关节炎外敷治法

    关节炎外敷治法

    具体方法 取鲜芋头1份、面粉1份、生姜汁1/3份,蜂蜜少许。先将生姜捣碎取汁,芋头去皮捣碎成糊状,再将面粉、芋头糊、姜汁、蜂蜜混合搅匀,调成糊状。将配好的糊剂摊在无菌纱布上,厚度大约2毫米即可,外敷于关节处,再用绷带包扎固定,上下端要扎紧,以防药糊外溢。每天换药1次,以保持药物湿润为度。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恢复期,局部肿痛,功能障碍者。在治疗中应卧床休息,使药液在局部充分发挥作用,且可防止药糊外溢。天气寒冷时应在外敷之周围加热水袋,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药液吸收。每次在取下旧药换新药之前,应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

  • 川芎末治骨质增生外用方

    川芎末治骨质增生外用方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骨质增生病因等有关。治疗可使用中药外用方: 取川芎末6-9克,加山西老陈醋调成浓稠糊状,然后用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一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4周固封,两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使用时须注意,此法不宜过早揭去贴敷药物,除个别有刺痒、起密集丘疹可揭去敷药外,其他每敷一次时间至少应保持一天不掉落,否则影响疗效。经临床治疗各种不同部位的骨质增生症20多例...

  • 中药外敷巧治“筋伤”

    中药外敷巧治“筋伤”

    治疗方法:伸筋草、透骨草、防风、山楂各15克,五加皮、生地、五味子、红花、赤芍各12克,花椒30克,羌活、独活、桂枝各10克,将上述药物盛人一约20x30厘米大小的布袋中,放人盆中添水煮约10分钟(或放人蒸笼中蒸热)取出,将水拧干,打开口袋,倒人约10毫升陈醋,扎紧口袋,放在痛点上熏敷,每次约30分钟,每日1次,每剂药连用5次,10天为1个疗程。 点评:软组织损伤属中医学“筋伤”范畴,指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和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古医藉中可见有筋转、筋歪、筋强...

  • 烧伤(烫伤)外敷快速疗法

    烧伤(烫伤)外敷快速疗法

    【简介】烧伤亦称烫伤。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 【组成】麻油500克 女贞叶250克 【制法】把女贞叶250克放入麻油500克中煎,待叶枯后去叶,加黄蜡150克溶化收膏。 【用法】外敷烧伤处,每日 1~2次。 【疾病】烧伤的组织可能坏死。组织烧伤时,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大面积烧伤时,血管渗透性异常,丢失大量液体,可能引起休克...

  • 用冰片芒硝治外科感染

    用冰片芒硝治外科感染

    采用冰片芒硝治疗外科感染,包括丹毒、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疖、淋巴管炎、静脉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用冰片、芒硝按照l:10比例混合均匀,共研成粉。根据病灶大小、病情轻重取适量,用纱布包起置于患处,每日1~2 次,每次2~4小时。一般用药3次病症可以控制。无毒副作用。 体会:冰片味苦,性偏寒凉,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其所含有效成分龙脑、异龙脑均有抗菌作用,对炎性渗出及组织水肿均有抑制作用,能拮抗前列腺素E和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故其抗感染的效果良好。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和少量的硫酸...

  • 简便易行的足跟痛外治法

    简便易行的足跟痛外治法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劳损,即劳累过度无意损伤等;二是外伤,即走路时不小心,脚踩在石子等硬物上,引起急性跟下脂肪垫炎、跖腱炎或滑囊炎等;三是跟骨疏松症,多见于久病卧床的中老年人。 具体方法是:取白术、白芷、防风各10克,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使用前将药袋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另找一块砖,在砖的中间凿一个能放下药袋的凹坑,然后将砖放在炉火中烧,待砖烧热后取出放在地上,往砖的凹坑里倒入食醋(倒多半下),把药袋放在凹坑里,将脚跟慢慢地放在布袋上熏20分钟。一般患者熏2~3次可明显见...

  • 韭菜外治扭挫伤

    韭菜外治扭挫伤

    韭菜又称为“起阳草”,药用可以壮阻。其实菲菜还可以外用,治疗扭挫伤。现介绍韭菜治疗扭挫伤的两种方法,供参考使用。 1.将新鲜韭菜切碎(注意保留汁液),加适量面粉和水(或白酒) 调敷患处,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2~5日。可消除局部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及功能障碍。 2.用韭菜人土部位新鲜根须,数量视扭伤部位大小而定,洗净捣烂,去汁,用适量黄酒(也可用白酒) 调敷在扭伤部位,每日败,可活血化瘀,消除局部肿胀。 (马洪欣)...

  • 治肩周炎内服方剂外用热敷方剂

    治肩周炎内服方剂外用热敷方剂

    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一多因劳 损、局部受寒或睡眠时一侧肩部受压 过久而诱发,中医称之为“肩凝”或“漏 肩风”。中医临床运用内服外敷法治 疗,疗效良好。 内服方剂:白芍、当归、虎杖、威灵 仙、羌活、陈皮、白术、白芥子、桂枝各10 克,黄芪60克,姜黄9克,生姜3片,红 枣5枚,制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一般轻者连服8剂即可见效,重者连服 20剂可见效。随症加减:寒盛者,加桂枝 15克,淡附片9克(先煎);痹证日久者, 加鸡血藤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6-...

  • 颈椎病的中药内治与外治

    颈椎病的中药内治与外治

    中药内治:   ①威灵仙、葛根各30克,木瓜、丹参、鸡血藤、枸杞、补骨脂、羌活各15克,白芍2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桂枝6克。   用法:将上述药用凉水泡半小时,用文火煎20~30分钟,连续煎3次,将3次煎好的药汁混拌一起,分3次服用,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每日一剂,连服1~2个疗程(10天)。   ②鸡血藤30克,骨碎补30克,淫羊藿10克,鹿角霜10克,肉苁蓉20克, 熟地10克,莱菔子15克,葛根20克,松节10克,全蝎3克,土鳖虫10克。   上方加水适量,煮取150毫升,每日2次温服。 中药外治:...

  • 仙人掌外贴治腱鞘炎

    仙人掌外贴治腱鞘炎

    腱鞘炎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手部疾病。多发生在手指和手腕,由于老年人的腱鞘逐渐萎缩退化,弹性和抵抗力降低,再加上动作不当或过于疲劳,容易造成腱鞘的慢性损伤,引起腱鞘无菌性炎症。中医认为,腱鞘炎多由于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血运受阻,气滞血瘀所致。 仙人掌性味苦寒,人心、肺、胃三经,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可以有效地缓解腱鞘炎所致的疼痛和肿胀。取一块观赏仙人掌,面积要比腱鞘炎病变部位稍大点,除去表皮的毛刺,再将一面的表皮层刮掉,将除去表层的一面贴敷在病变部位,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隔日换一次新鲜的...

  • 治疗关节炎内外搭配用药

    治疗关节炎内外搭配用药

    扶他林+麝香风湿胶囊+东方活血膏:扶他林为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主要是用于神经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损伤性炎症;麝香风湿胶囊含有制川乌、全蝎、乌梢蛇、地龙等,可祛风除湿、活络镇痛;东方活血膏含生川乌、生草乌、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等,可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外用效果良好。此搭配用药常用于颈痛、肩痛、上肢麻木的病人。 消炎痛+独活寄生合剂+特制狗皮膏:消炎痛也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有消炎镇痛的作用;独活寄生合剂可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特制狗皮膏外用可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活络止痛。此搭配用药用于老人及体弱者的风寒湿痹、腰膝...

  • 腰肌劳损药酒外治

    腰肌劳损药酒外治

    采用中药酒外搽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制半夏、阿胶、牛膝、木香、制南星、当归、菟丝子、红花、续断、羌活、独活、木瓜各10克,杜仲12克,加1000毫升米双酒(56度),密封浸泡10天,每3天振摇1次,3天后倒出提取液,沉淀过滤得上清液即可。患者取俯卧位,裸露腰部,取出制备好的药酒,每次10毫升,外擦痛处,日擦3次。 点评:现代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多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对症治疗,常见有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该药酒外搽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和西药相当,而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