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 第8页

切 第8页

  • 切脉辨症立方 为医家三要

    切脉辨症立方 为医家三要

      切脉辨症立方,为医家三要,而脉尤重,盖脉既切明,自能辨症,而投药不难也。今医者苦于脉理难凭,乃竟尽弃不究,惟学写医案,作门面语,论症则以活脱为能,用药唯以和平为贵,自谓胜于偏执好奇、孟浪自喜者。不知用药如用兵,贵乎神速,若迟疑不进,使邪势蔓延,必致救援不及,致危殆而后已。夫偏执好奇,诚为医家所忌,然或因其立法乖异,在病家尚不轻信,若和平之剂,人即知其未必效,亦取其无害而救之,岂知因循两字,误人不浅,在寻常之症,弗药亦愈,若生死关头,岂可须臾耽待乎!   余初读《灵》、《素》诸书,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

  • 一切病皆生于心

    一切病皆生于心

      “一切病皆生于心。”   ——语出明朝王文禄《医先》     释文: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在烈日下耕种,也就忘了酷暑的天气。而有些人看到炎炎烈日,就觉得心里烦躁,怕热,可能不是酷暑天气他也会害暑病。这就是农民遇暑心里平静接受,甚至忘记暑季的存在,而有些人虽未遇暑而心动,只要心动即火起,火起则平和自然的心态被打破,正气受损,外邪就乘虚而入了。   所以说养生是以忘...

  • 中医诊病与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与望闻问切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中医号脉后,便能准确推断病情。于是,有些人就认为,找中医看病时,只要通过号脉大夫就可以无所不知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事实上,中医诊病的方法并非仅有号脉一项.它包括望、闻、问、切四大类别,简称为四诊。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四诊各自有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而四种诊法又是统一的整体.在中医诊病中缺一不司。 望诊望诊就是中医大夫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神色、形态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头与内在脏腑、气血有密切关系。如果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产生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人...

  • 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 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

    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 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同学们,面对即将开始的蜕变,你们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关爱你们的师长,在此我为你们开张处方,期望有助大家将来能对社会“望闻问切”,配伍好自己的人生。也就是: 望闻问切闯世界, 配伍人生绣华章! 望闻问切世界 望闻问切,明时代趋势。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你们赶上了追梦的好时代,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年轻人无所不能的时代。你们的青春梦想与中医梦、中国梦紧紧相连!你们无...

  • 摸脉“切脉”防养生 学中医

    摸脉“切脉”防养生 学中医

    摸脉,又称“切脉”“号脉”“把脉”等。摸脉诊断疾病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先圣医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诊察疾病的方法。目前一般以寸口诊法最为常用。 祖国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人体的脏腑气血关系密切。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水谷精微通过经脉而输入全身。从脏腑来看,人体各脏器组织与血脉也息息相关,其中以心最为密切。根据脉管搏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跳动的快慢,形态的粗细长短,应指的强度有力无力,每次搏动是否有规律或者间歇时间的...

  • 切宜省言

    切宜省言

      “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净,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   ——语出《脾胃论·省言箴》   释文:《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气对人体尤为重要,积气则成精,积精所以全神,人体的精与神俱以气为基础,省言则气足,气足则精固,精固则神旺,神旺则体健。所以说,气是人体精神之根蒂。   李东垣诊务繁忙,...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颈部肿块切莫大意

    颈部肿块切莫大意

    颈部肿块通常分为三类,即炎性病变、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如果颈部肿块在1-2周内迅速长大,多为炎症性肿块,包括急慢性炎症和结核。良性病变包括先天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如果颈部肿块已存在一年乃至多年以上(甲状腺颈转移癌除外)一般为良性肿块;如果肿块出生后即存在,其后缓慢长大或无明显变化,则为先天性肿块。恶性肿瘤包括原发于颈部恶性肿瘤及转移瘤。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男性若出现颈部淋巴结一至几个月内进行性增大、无痛、质地较硬,大多数为恶性肿瘤。此时应根据疑为转移的颈淋巴结部位仔细查找相应部位的原发灶。 颈部肿块甚为常见,其正确诊断...

  • 氯霉素药水切勿长期滴

    氯霉素药水切勿长期滴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用其制成的眼药水性质稳定,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多用于结膜炎、沙眼、泪囊炎等眼病的治疗。表面上看,氯霉素眼药水是滴人眼中的,其实它会迅速被人体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长期用药会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损害,形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婴幼儿对氯霉素的分解、排泄能力较弱,使用氯霉素眼药水后吸-收更多,且易在血液中积蓄,因而诱发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专家提醒,眼睛无炎症时最好不要随意使用氯霉素眼药水,如必须使用也应遵循短程适量的原则。对氯霉素过敏者、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者、肝功能...

  • 早期医学与宗教有密切关系

    早期医学与宗教有密切关系

    开辟鸿蒙出野蛮,十巫百药下灵山。 移精变气通生死,说咒禳灾祛疾患。 人禀五行神有养,病因六气鬼无关。 巫随术士祝由立,医入天官政令颁。 不与庸人言至巧,当从先圣定增删。 岐黄大道传千古,橘杏春风满世间。(周志彬) 早期医学与宗教有密切关系,曾有过医巫混淆的阶段。那时的巫医采用祝由术——一种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来医治疾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开始注重自然与现实,医学也逐渐脱离宗教神学和巫术的束缚,走上了...

  • 鼻息肉切除为何易复发

    鼻息肉切除为何易复发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有不少的患者询问,为什么经过手术或激光治疗后,不久又复发,没有达到预想效果?鼻息肉切而复发的原因在于鼻息肉生成的条件是否改变。近年研究发现,鼻息肉的发生过程是鼻黏膜上皮细胞和神经损伤,活性介质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间质水肿,细胞浸润,压力增高,最终导致组织增生,发展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水肿样赘生物。只要没有消除这些条件,鼻息肉就有发生的可能。而手术过程中又极易造成鼻黏膜上皮和神经损伤,给鼻息肉的复发提供了条件。 经组织学研究证明,所谓鼻息肉就是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改变。手术切除...

  • 心血管药切勿随意停服

    心血管药切勿随意停服

    一些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突然停药,将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一般舌下含化0.4-0.8毫克后2~5分钟便可起作用,药物作用可维持10-30分钟。然而,口服硝酸甘油,每次20毫克,每日3次,连服2~3周后骤然停药,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缓,诱发心肌缺血而导致心绞痛急性发作、心肌梗塞或猝死。 地高辛。地高辛是常用的强心药物之一,安全范围较窄,个体差异大,易发生中毒反应。倘若按第1天服2次,每次0.25毫克;第2天服3次,每次0.125毫克;第3天以后服用维持量,一般每次0.12...

  • 奥美拉唑切勿滥用

    奥美拉唑切勿滥用

    奥美拉唑是著名的抑酸类药物,由于它疗效确切,价格低,是非处方药,可以随意购买,因此易导致滥用。 过度使用奥美拉唑等抑酸类药物,可导致胃酸浓度降低,酸性减弱,胃里的病菌就可能进入肠道,使肠道受到感染,引起腹泻。因胃酸降低影响消化,进而影响肠道对钙、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吸收,导致机体缺钙,易发生骨折。国外有研究显示,奥美拉唑还会增加人们患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风险。 专家建议,患者要对症使用、按疗程使用奥美拉唑等抑酸类药物,这类药只适合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而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溃疡等病则不适合用...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 救命的气管切开术

    救命的气管切开术

    人活一口气,如某人一口气上不来,就有可能丧失生命。所说的“气”就是空气,空气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以维持人的生命。如果喉有病,发炎、水肿、异物、外伤或肿瘤等,部分或全部阻塞了喉腔,使喉头不进空气(医学上叫喉梗阻),病人就会窒息死亡。在病情非常危重时,若能在喉头的下方气管上作一切口,放进一根管子通气,就会使病人转危为安。 用气管切开解除喉梗阻,是气管切开术最早的和应用最多的适应证。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术的用途和适应证越来越...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气管
  • 切按少商止呃逆

    切按少商止呃逆

      偶尔的呃逆虽对健康无大碍,但一些场合很不雅,也为演讲、交谈带来麻烦,现介绍一简便按摩法,对缓解呃逆有帮助。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对面,用两手拇指重压切按病人双侧少商穴(在拇指的桡侧指甲旁0.1寸)约1分钟左右(半分钟内切按8~10次),使之得气,气至而有效,呃逆立止。一般1次可愈。   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29岁。1987年8月29日诊。呃逆已持续3天,每当饭后加剧,伴夜寐不佳。服用中西药不效。经采用拇指切按少商穴约1分钟左右,呃逆即停止发作。   体会    ...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呃逆
  • 大脑发育有高峰切莫错过益无穷

    大脑发育有高峰切莫错过益无穷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教孩子学东西最重要的就是重复。可四岁半的洋洋最近却做了件让妈妈大吃一惊的事:前一个晚上只教了一遍的新歌,他居然第二天就有板有眼地唱起来了。对此儿童心理咨询师解释说,四五岁的孩子正处于大脑发育的第一次高峰,所以洋洋能听一遍歌就会唱,说明他高速发育的大脑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因而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实现再现和重复。 心理咨询师认为,从开发孩子智力的角度说,四五岁的年龄是家长们尤其应该关注的。用对方法,掌握好早教的度,将会让孩子获益无穷。 耐心解释“为什么” 随着大脑的变化,...

  • 切勿过食粗粮防治疾病

    切勿过食粗粮防治疾病

    粗粮对人体的功效源于其所含的膳食纤维,吃粗粮可以防治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多种疾病,所以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不过,有的老人太迷信粗粮的治病作用,甚至每天都离不开粗粮。然而,吃粗粮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摄取,不仅难以起到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作用,相反还可能造成诸多的问题。 由于粗粮中含有的纤维素和植酸较多,若是每天摄人纤维素超过50克,而且长期食用,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荞麦、燕麦、玉米中的...

  • 切莫盲目贴敷三伏贴

    切莫盲目贴敷三伏贴

    由于冬病夏治贴敷治疗具有方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又随着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之举,“三伏贴”备受大家追捧。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孙惠敏介绍,夏天阳气旺盛,在三伏天达到顶峰,趁此时治疗冬季加重的虚寒性疾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不少人会选择冬病夏治,目前,三伏贴已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导致一些保健机构、按摩院、小诊所也开始贴敷,甚至还有一些人从网上购买三伏贴,自己在家贴,为此,孙惠敏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风贴敷,“三伏贴...

  • 胆囊切除术后粥疗

    胆囊切除术后粥疗

    因胆囊炎、胆石症做了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胀满、消化不良或上腹隐隐疼痛者,除给予治疗外,还要告诫患者,术后一定要多注意养生,并且配合选用以下食疗方,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山药大枣粥山药150克,大枣9枚,粳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大枣、粳米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人大枣、粳米煮粥,待五成熟时加入山药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次,可长期食用。山药有健脾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此粥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以及胆囊术后腹帐、腹痛等症。 扁豆木耳粥 鲜白扁豆 1...

  • 眼与肾关系密切

    眼与肾关系密切

    肾藏精,目为精华之所,精衰则目将“以长为短,以白为黑”。眼与肾关系密切。 肾藏精,精足则目视精明。人体之精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精充足目视精明,肾精不足目光呆滞。 肾生精,精生髓,髓海为脑,目系属脑。脑、髓由肾所受藏之精化生,目系连属于脑,也就关系到肾。肾精充沛,髓海丰满,目光敏锐。 肾为水脏,主津液,上润目珠。肾主津液,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津液在目化为泪,则为目外润泽之水;化为神水,则为眼内充养之液。 肾之精腾,结为水轮。瞳神病变从肾论治效果显著。...

  • 阴火学说切要

    阴火学说切要

      读了贵报2011年12月26日刊载杨富贵、康玉斗二位老师《阴火病机的再认识》(以下简称《阴火》文)一文,其中援引了《脾胃论》中不少章节,较全面对阴火进行阐述,提出了甘温益气、升阳泻火是李氏对阴火病证治疗的主要观点,笔者颇有同感,但论述较为笼统,尤其是对李东垣“阴火”学说的主要病机论述不够明确。现将“阴火”学说进一步予以阐述,并与杨、康二位同仁商榷。   李东垣身处战乱年代,受张元素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学术思想的影响,突破前人框框,创立了“阴...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中医切脉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中医切脉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是因为疾病往往错综复杂,单凭一种手段容易出错。所以需要互相印证。这也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各有所长,各有局限。所以需要互相参照,取得最大的一致性,才好下定结论。 望:内容很多。象癫狂痴呆等精神病人,随便一个人都能一看便知。因为病人的行为言语都很异常——面对墙壁高声叫骂,奔走呼号,疯疯癫癫,胡言乱语。可是...

  • 脸板囊肿能否手术切除

    脸板囊肿能否手术切除

    常见的是眼睑皮肤的恶性肿瘤,开始是不红不疼的小肿块,以后会逐渐长大,最后表面破溃流血,形成溃疡。如睑板腺癌早期在眼皮里有一个硬块,常常会被误认为睑板腺囊肿,要是误行囊肿手术,术后不但会很快复发,而且还会越长越大,并破坏眼睑。如果你眼皮上的肿块生长时间长,建议你取一小块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以便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

  • 脉诊属切诊亦称脉诊

    脉诊属切诊亦称脉诊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属切诊。切诊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切诊主要指切脉,亦称脉诊。   脉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上古时期,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达到相当水平。有确切文字记载的脉诊鼻祖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 中医切脉那点事儿

    中医切脉那点事儿

    传统中医,没有医院,没有让病人住院的习俗。古代人在外面生了病,不是要去住院,也没有医院可住,而是要急着回家。况且,生病后,无论到了哪里,都比不了家人伺候得好,所以生了病就要回家。 中医虽然没有医院,却有“药铺”。在药铺里行医的中医医生叫做“坐堂先生”。坐堂先生应对前来看病的病人,叫“应诊”、“接诊”,给人切脉的地方叫“门诊”。 有的中医不坐堂,而是坐在自己家里“坐门...

  • 燕窝滋补 切莫盲目

    燕窝滋补 切莫盲目

    长期以来,燕窝在我国被誉为与熊掌、鱼翅等齐名的山珍海味。近年来养生滋补之风在国人中十分盛行,售价不菲的燕窝颇受热捧。近日,“血燕事件”的曝光,使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转移到了燕窝身上。 专家表示,食用燕窝并非人人皆宜,应科学选用,走出盲目跟风的误区。 燕窝被称为传统名贵食品 燕窝是我国传统名贵食品之一,据专家介绍,金丝燕第一次筑的窝,纯粹用唾液堆积凝集而成,色洁白,营养高,质量好,称为“白燕”。第一次筑的窝被人采取后,为了栖身,往往要将身上的羽毛与唾液混合凝之壁上,以后还要...

  • 兔肉的做法 时蔬白切兔

    兔肉的做法 时蔬白切兔

      时蔬白切兔   原料:净兔1只(约2000克),香椿叶、芹菜各100克,香菜50克,葱段25克,姜片15克,香叶5片,啤酒250克,精盐、香油、味精粉各适量。   制法:   1.把宰杀去皮毛内脏的兔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放在通风处,中间换一次水,揉洗去血水,放入开水锅中焯出;将香椿叶、芹菜、香菜分别洗净。   2.锅入适量水上火,放入兔子,开锅后煮至半熟时,放入香椿叶、香菜、芹菜及葱段、姜片、啤酒、精盐,小火煮至兔肉熟透(用筷子能轻轻插入),将锅离火,浸泡至凉。   3.将兔子捞出,沥汁水,切成两半,取半...

  • 切忌足底迎风睡

    切忌足底迎风睡

      夏季炎热,许多人贪图凉快,晚上喜欢开窗睡觉,尤其是喜欢将双脚朝向窗户的方向,让双脚沐浴在夜晚的习习凉风中,感觉凉快又惬意。殊不知,足底迎风熟睡对身体有百害无一利。   众所周知,人类双脚的脚底面积虽然只占人体全身总面积的3.5%,但是足底却拥有人体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和经络,并且足底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相当敏感。夜晚,当人体处于熟睡状态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而本身御寒功能就较差的双脚很容易就受到寒气、湿气的侵袭和刺激,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经络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引起身...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不要买切开的哈密瓜

    不要买切开的哈密瓜

    夏天在路边,常可见到小贩们把哈密瓜切成块儿,用一根小木棍插着出售。美国食品部门的检测发现,哈密瓜表皮的裂缝中易藏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导致腹泻的致病菌,购买哈密瓜,不要买切开了一瓣一瓣卖的,这样的哈密瓜沙门氏菌更易繁殖。哈密瓜最好买整个的,食用前应用刷子在流水下将皮刷一刷,刷洗15秒左右,以免食用时污染瓜瓤。...

  • 切勿滥用黄芪降压

    切勿滥用黄芪降压

    目前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应用单味黄芪代茶饮,以求降低血压,并称之为“降压偏方”。殊不知,此乃盲目之举,欠妥。 黄芪,味甘、性微温,善补气升阳,适用于一切气虚之证,诸如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动则气晕、气促汗出、舌淡、苔白、脉虚弱等,甚或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患高血压病的人,如伴有上述表现者,方可应用黄芪。并不是所有高血压病人都可应用黄芪,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详分数型,症型不同,则治法各异。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黄芪不仅...

  • 佛教经典与中医药密切相连

    佛教经典与中医药密切相连

    •《维摩诘经》是一部有很大影响力的佛学经典,其中“心净则佛土净”“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与中医的“恬淡虚无”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易筋经》据传是少林达摩所传,记载有很多按跷方法。按跷是中医六大医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lsquo...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